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5月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某男,60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近10年。近日因感风寒病情加重,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医师诊为咳喘,证属风寒水饮,处以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小青龙胶囊。该胶囊的。处方组成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芍、法半夏、炙甘草。药后诸症缓解。A.麻黄B.白芍C.细辛D.桂枝E.法半夏【答案】C2、《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代表作。A.安格尔B.达维特C.普桑D.席里柯【答案】B3、下列选项中,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A.体现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满足发展需求B.体现全员性、基本性、生成性,满足发展需求C.体现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满足发展需求D.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满足发展需求【答案】D4、下列选项中,关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学生修课建议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根据兴趣选修B.限制模块学生必修C.专业模块学生专修D.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答案】D5、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采用的创作手法是()。A.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B.浪漫主义创作手法C.现实主义创作手法D.表现主义创作手法【答案】A6、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中形成和发展的。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专业学习D.理论学习【答案】B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A.30%B.40%C.20%D.10%【答案】C8、“扬州八怪”中擅长画兰、竹且作风狂放的画家是()。A.金农B.黄慎C.罗聘D.郑燮【答案】D9、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化评价方式的是()。A.分数B.等级C.作品展览D.档案袋【答案】A10、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程序和方法是(),A.叙述,解释,判断,评价B.描述,认识,理解,评价C.描述,体验,解释,评价D.描述,剖析,解释,评价【答案】D11、《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A.达达主义B.抽象主义C.风格派D.超现实主义【答案】D12、()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A.课前准备B.授课方法C.课堂评价D.学生作业【答案】C13、在《动物泥塑》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掌握动物泥塑的制作步骤B.了解动物泥塑的历史C.认识动物泥塑的装饰手法D.塑造动物的形态特征【答案】D14、在素描写生课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对表现性素描很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表现力,于是改变了预定的作业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素描风格完成作业。下列关于王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合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B.合适,老师有权随意改变作业要求C.不合适,偏离了素描教学的统标准D.不合适,作业过于迁就学生的意愿【答案】A1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设计·工艺”模块中要求学生:“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展示、校园等)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其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的依据是()。A.学生的兴趣B.社会的需求C.学校的资源D.教师的能力【答案】A16、吴老师在上《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时,“通过解读梵·高的《向日葵》,认识线条和色彩所表现出的节奏与韵律”教学环节体现的目标维度是()。A.“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体验与创造”D.“过程与方法”【答案】A17、中国民间艺术中,产生于江苏苏州的年画种类是()。A.杨柳青年画B.桃花坞年画C.朱仙镇年画D.杨家埠年画【答案】B18、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A.主观性和客观性B.整体性和综合性C.相对性与绝对性D.多样性和丰富性【答案】B19、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符合“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设计要求的是()。A.突出美术学科特点B.突出美术学科技术特点C.突出社会性活动特点D.突出人文学科特点【答案】C2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这种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答案】D21、高中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升到()的新层面。A.美术文化学习B.探究性学习C.绘画创作学习D.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答案】A22、下列选项不属于南宋四家的是()A.李唐B.米芾C.马原D.夏圭【答案】B23、下列选项中,最早出现的中国画技法是()。A.工笔B.浅绛C.写意D.泼彩【答案】A24、张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张老师进行的是()模块的教学。A.绘画B.雕塑C.美术鉴赏D.设计【答案】C25、下列对“帕特农神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供奉雅典娜女神B.位于现今的希腊共和国C.建于古罗马时期D.其柱式风格属于多利亚式【答案】C26、下列建筑与设计者对应不正确的是()。A.流水别墅赖特B.悉尼海上歌剧院格罗佩斯C.香山饭店贝聿铭D.朗香教堂柯布西耶【答案】B27、下列属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是()。A.《丹娜伊》B.《根特祭坛画》C.《圣典辩论》D.《摩西》【答案】B28、“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该学习活动所属的模块是()。A.美术鉴赏B.设计·工艺C.绘画·雕塑D.书法·篆刻【答案】C29、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美术课程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模块总数目是()。A.5个B.7个C.9个D.10个【答案】B30、不属于《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的是()。A.高远B.深远C.长远D.平远【答案】C31、下列选项中,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答案】C32、陈老师讲解《身边的小伙伴——认识人体比例》一课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不符合人体正常比例的人物。这属于()。A.设疑导入B.试错导入C.范例导入D.观摩导入【答案】B33、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柱式。A.多立克B.爱奥尼C.科林斯D.塔司干【答案】C34、下列哪一项适合作为《中国剪纸》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A.认识剪纸的不同技法B.创作一幅简单的剪纸作品C.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珍视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D.了解剪纸的运用【答案】C35、画家宗炳在著作《画山水序》中提出了()的艺术观点。A.“畅神”B.成教化、助人伦C.诗画同源D.“一画”之法【答案】A36、“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文化的代表。A.半山文化B.马家窑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D37、针对美术教学活动中个别学生的“抵触”行为,不合适的做法是()A.通过交流,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B.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抵触的原因C.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暂时搁置,安排班干部课后处理【答案】D38、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B.感受陶艺的魅力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艺D.掌握拉坯成型的技能【答案】D39、下列选项中,拍摄剪影效果的照片,合适的光位是()。A.侧光B.逆光C.顺光D.顶光【答案】B40、在《藏书票设计》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A.了解版画制作的知识和技能B.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及其文化C.讨论藏书票的用途D.认识藏书票的构成要素并完成创作【答案】D41、学校有一段废旧的墙体,教师带领学生,每个班级负责其中一段墙体,进行绘画创作.美化校园。这样的做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了墙绘的基本方法。这种活动内容属于()的范畴。A.基础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B42、教材的编写和实施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体现了()。A.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B.地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C.地方课程资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D.国家统一教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关系【答案】A43、下列物品不属于手工编织品的是()。A.背篓B.渔网C.竹席D.北京布鞋【答案】D44、()是检验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独特价值。A.美术教案B.教学过程C.美术评价D.美术鉴赏【答案】C4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学生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个学分。A.2B.1C.3D.1.5【答案】B46、《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哪个时期的书法家?()A.东汉B.西晋C.东晋D.西汉【答案】C47、当学生对某一美术内容缺乏学习兴趣时,教师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是()。A.加强鼓励和指导B.适当调整教学难度C.及时改进教学方法D.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答案】D48、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A.体验与想象B.理解与创造C.直觉与感知D.领悟与净化【答案】C49、油画是在()年进入中国的。A.1586B.1567C.1581D.1658【答案】C50、美术课程提倡成长记录的评价,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这是属于()。A.质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量性评价D.纵向评价【答案】A大题(共10题)一、请按照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设计l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三个课堂提问。【答案】与米罗游戏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借助抽象绘画及雕塑,初步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学习为主,突出造型与表现的内容,利用米罗抽象绘画及雕塑的表现技巧对应展开相关教学活动,并把教学与趣味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二、学情分析学生尚不能理解米罗及其作品的风格,对米罗的造型特点认识还不够明确,因此教学中围绕此点展开教学。三、教学目标1.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抽象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感受及造型表现能力。2.在游戏与表演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3.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快乐。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利用适当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抽象雕塑作品。教学难点:了解米罗作品的造型特点及其风格。五、教学准备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卡纸、橡皮泥。二、在《我做的“钟表”》一课的结课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大家把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放到由课桌组成的“钟表商店”的货架上进行展示,创作者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们可以随意“选购”自己中意的“钟表”,并给出各自的“买价”。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表现积极、兴奋,纷纷“选购”了自己最喜欢的“钟表”……一节课下来,有的“钟表”深受大家喜爱,纷纷争购,有的“钟表”无人问津,默默待在货架的一角……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方面的内容谈谈此课程的优点、缺点,并提出相关的建议。【答案】第一:依据美术新课程概念。第二:从优点、问题、建议三方面对该教学安排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案例.某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给每个班级安装了电脑及投影仪等多媒体资源。某初中美术老师认为,由此不再用黑板,黑板被投影仪所代替。这位老师的看法你如何评价【答案】运用影像设备与技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组织教学,会使教学直观、信息量加大,对于学生的成长,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板书通常利用黑板,是书写演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而有实效。现在的板书可以同现代教学资源相结合,如多媒体PPT的展示。好的板书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板书有演示法、制表法、展示法等。利用好一块黑板的布局是一种艺术,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四、案例:王老师新开发了一节“撕纸拼贴”课,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根据撕出来的形状,运用形式组合的规律拼贴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上课时,王老师先发放了材料,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学生纷纷兴奋地撕贴,场面一度难以控制,作业效果也不理想。问题:(1)这节课主要问题是什么?(5分)请提出改进建议。(10分)(2)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什么?(5分)【答案】(1)问题:①在讲解撕拼知识的同时,学生们就开始纷纷操作起来,说明王老师没有控制好课堂秩序和场面;②王老师没有完整地呈现示范的环节,教学重点没有突出,教学难点没有突破,教学环节也缺失;③学生们的作业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建议:①在讲解撕拼知识之前,最好设置相应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为后面的实践做好铺垫;②设置示范的环节,王老师针对重点及难点亲自操作,示范步骤清晰,保证学生能观察的到,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对于难点的地方可以采用重复示范的方式,并注意边示范边讲解,保证示范的效果;③设置实践的环节,布置好具体的练习任务,在学生实践练习过程中教师下台巡视,指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2)教学重点:巧用废旧纸张上的颜色和纹理,用撕、拼、贴的方式创作生动的艺术作品。五、在上《风景摄影的取景》一课时,肖老师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会运用‘近中远’三层次取景方法.拍摄出既有内涵又有美感的摄影作品”。上课时,肖老师首先展示了山川、河流、植物等照片.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接下来,肖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光圈与快门,学生们都很投入.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快下课时,肖老师要求学生用“近中远”三层次取景法,拍摄出有内涵的、体现生活美感的作品。问题:依据美术新课程的理念,从优点、问题、建议三个方面对该教学安排进行分析与评价。【答案】优点:(1)该教学安排能够体现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课程性质,并且能够体现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部分关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要求。肖老师展示自然的照片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2)肖老师能够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肖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之后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光圈与快门,学生们很投入,说明他能够用引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问题:(1)本节课教学效果没有达成,本节是《风景摄影的取景》,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掌握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教学重点应该为怎样取景。肖老师的难点设定为运用“近中远”三层次取景方法摄影,但是本节课,肖老师只是给学生讲解了光圈与快门的操作,没有讲取景方法。所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2)本节课教学环节不完整。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应该注重课堂中学生的练习,而本节课快过去的时候,肖老师才留出作业,没有设计练习环节,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建议:(1)肖老师在本节课应该重点讲解风景摄影的取景方法,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应该主要讲解“近中远”三层次取景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2)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新课讲授环节控制时间,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课堂练习时间.并且在练习结束之后要有一定的展示与评价环节。六、案例:顾老师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用将近一学期的时间组织高中生学习《肖像画创作》。他首先让学生研究“什么是肖像画”,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肖像画的形式,还要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和人文内涵,并相互交流;其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师,了解其生平,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借鉴大师的风格来表现对象:最后又引入了美国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怀着崇敬的心情创作一幅令自己敬爱、感动的人物的肖像画。问题:请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简要评价该课教学。【答案】《肖像画创作》是属于高中选修课程《绘画雕塑》模块的课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肖像画创作的造型语言,了解肖像画创作的技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相关材料、技法创造性地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肖像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喜欢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顾老师基本上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顾老师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肖像画创作的造型语言,并创作一幅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肖像画。但是对于绘画技法上讲解不够,学生不能了解肖像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缺少学生展示和交流的环节,不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七、案例:刘老师给同学们上的第一节课是“书法常识”。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了解书法吗?知道有哪些书体?”学生回答后,刘老师给学生介绍了书法的字体、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学生认真听刘老师讲课,最后10分钟,刘老师拿出隶书字帖和材料,请学生临写,作为本课的学习评价环节。问题:你认为刘老师的教学评价合理吗?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第一、分析教学评价是否合理。第二、分析这样进行教学评价的原因。第三、提出对应的改进意见。八、李老师在上高中绘画《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