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化学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D.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2.豆浆中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异黄酮分子中含有氧分子D.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3.我国许多地区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3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氨酸中氧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3:2B.茶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C.茶氨酸是由26个原子构成的D.茶树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4.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可收集到一瓶CO2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刀裁玻璃B.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C.镁条的燃烧D.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6.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纯碱C.熟石灰D.小苏打7.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8.如图所示,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如甲图),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乙图)燃烧的旺,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少 D.火柴梗着火点低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t2℃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乙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100g甲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11.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12.一定质量的铜和镁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过滤后,将滤渣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所得产物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那么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是A.80% B.64% C.50% D.20%13.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A.用KMnO4制O2﹣﹣①②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D.收集CO2气体﹣﹣⑥⑦14.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溶液和乙物质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原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15.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数相同B.氧原子数相同C.原子总数相同D.摩尔质量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A天然气B石油C煤D乙醇(2)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一条氢能的优点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在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用某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每次都会残留0.2mL的液体(量筒在划分刻度值时已将该误差剔除)。使用该量筒量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出后,若每次在量筒内加入蒸馏水至10mL刻度线洗涤量筒,冲洗第二次后,量筒内残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假定以上所有溶液溶液密度均为1g/mL)18.(8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1)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已知: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会变红色。)①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接_____、_____接______。②若将A、C、F直接连接,观察到F瓶中干燥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分析该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________。③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m进,请将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2)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杂质制取精盐,设计提纯方案如下:①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②写出加入C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3)将25g碳酸钠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物,且固体剩余物和溶液的总质量为116.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兴趣小组对面粉厂悬挂“禁止明火”的宣传感到不解。了解到面粉的主成分是淀粉,属于易燃易爆物,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为了进一步探究面粉的组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面粉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小明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小红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小文认为小红的猜想错误,因为面粉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需要实验验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A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通入氧气,点燃B处酒精灯。实验现象和结论如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①面粉中含有碳元素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②面粉中含有氢元素(拓展交流)有同学认为结论②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面粉8.1g,使其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生成水的质量为4.5g,由此可以判断出面粉中__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通过对上述实验分析,为避免事故发生,面粉在生产、运输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A密封门窗,隔绝空气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轻拿轻放,减少扬尘D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食用适量海带可以预防缺碘性疾病,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它也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选C。2、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异黄酮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在异黄酮分子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正确;异黄酮分子中含有氧原子,C错误;每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D错误。故选B。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3、B【解析】

A、茶氨酸中氧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氧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3×16):(2×14)=48:28=12:7,选项A错误;B、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外,其他含碳化合物均为有机物,所以茶氨酸为有机物,选项B正确;C、一个茶氨酸分子含有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一共有46个原子,选项C错误;D、题目信息给出茶树适宜生长的pH为5-6,偏酸性,所以适合在偏酸性的土壤生长,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在说物质构成时,一般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因此一个分子才可以说由多少个原子构成。4、C【解析】

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当二氧化碳从b进入集气瓶,无法将水排出,二氧化碳又从c逸出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B错误;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而收集到二氧化碳,故C正确;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5、A【解析】

A、玻璃刀裁玻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镁条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大理石雕像受酸雨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A【解析】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A。7、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乙中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甲、和两个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和一个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选C.考点:反应的微观示意8、A【解析】

A、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充足,故选项错误;C、两种放置情况下,火柴梗与氧气的接触情况相同,故选项错误;D、两种放置情况下的着火点相同,故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烧的条件,在燃烧的条件中,必须同时具备,只有这样可燃物才能充分地燃烧。9、C【解析】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着能力的变化,但不一定有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B.在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正确;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故选项错误;故选C10、B【解析】

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不然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C、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t2℃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均会析出固体,不符合题意;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说明在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50g甲,不是100g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1、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锌在氢前,铜在氢后,铜在银前;A.锌与硫酸铜溶液析出红色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说法正确;B.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涉及铜及其化合物,故无法测定铜与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说法错误;D.锌与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铜与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铜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2、D【解析】

由于固体质量前后不变,所以镁的质量和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相等。

设镁的质量为x,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x,设铜的质量为y原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为×100%=20%

故选:D。【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3、B【解析】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A错误;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先要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气体,然后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避免气体逸出,最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不为氧气,故B正确;C、实验室用固体(大理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是不需要酒精灯加热的,故C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将空气压出,收集满后,要用玻璃片盖住,故D错误。故选:B。14、D【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A错误;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物质的溶液和乙物质的溶液状态、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B错误;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t3℃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正确。故选D。15、C【解析】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一摩尔任何粒子所包含的粒子数目都等于12g碳12所包含的碳原子的个数,约为6.02×1023个。【详解】A.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分子数相同,都6.02×1023个,选项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硫酸分子和一个磷酸分子中都含有4个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中氧原子数相同,选项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硫酸分子由7个原子构成,一个磷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中原子总数不相同,选项错误;D.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98,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DCH4+2O2CO2+2H2O热值高【解析】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详解】(1)天然气、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最清洁高效的能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t175降温结晶c>b>aBC0.004%【解析】

解:(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答案为t1;(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故答案为75;(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b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因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a>b>c;故答案为c>b>a;(5)说法正确的是: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因为升温后c有固体析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因为水量少了;故答案为BC;(6)每次都会残留0.2mL的液体的质量都是0.2g;第一次的溶质质量分数==0.2%,第二次的溶质质量分数==0.004%,故答案为0.004%;18、cbedf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也显酸性CaCO3、Mg(OH)2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被变红14.6%【解析】

(1)①装置A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现将氯化氢除去,在进行干燥,最后在收集。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气体应该长管进、短管出。故答案为:、c、b、e、d、f;②若将A、C、F直接连接,观察到F瓶中干燥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分析该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因为此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也显酸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也显酸性;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氢气,且气体从m进入。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m应该是短管。故答案为:;(2)①由提纯方案可知,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碳酸钠和可溶性钙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固体A中的物质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答案为:CaCO3、Mg(OH)2;②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答案为:;③通过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