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04月江苏宿迁市市直交通运输系统公开招聘39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七年。(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咸平二年(公元999))州守李允则扩建,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并颁书赐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故表述错误。2.在Excel工作表中,若要用函数运算求数值中的最大值,则应该使用(
)函数。A.IFB.SUMC.MAXD.MIN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MAX函数可以快速的得出列表中最大的值。其用法是:在Excel工作表的编辑栏中键入“MAX(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因此,选择C选项。A项:IF函数是根据对指定条件的逻辑判断的真假结果,返回相对应的内容。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SUM函数是计算所有参数数值的和。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D项:MIN函数是求出一组数中的最小值。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3.岗位平均工资地区差异最小的是(
)。A.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B.专业技术人员C.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D.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77题比较可知,岗位平均工资地区差异最小的是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故正确答案为D。4.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A.配偶、子女B.父母C.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D.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A项、B项、C项、D项: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根据《继承法》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女婿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A项、B项、C项、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根据《继承法》第十条,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5.对于古埃及的农民来说,________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他们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他们把月亮和星星作为日历。当天狼星在夏天升起的时候,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就要泛滥了;接着当新月时候,就是古埃及新一年的开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揭示尝试B.遵循坚持C.总结学习D.掌握摸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均能与“规律”搭配,但词语在程度上存在差别,需要考生重点分析语境。第三步,第二空可通过常识和文段语境判断,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对于古埃及农民而言,性命攸关的大事,仅达到“揭示”和“总结”尼罗河泛滥规律的程度是不够的,排除A、C。第二空,由“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当时人们对于尼罗河泛滥规律的了解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摸索”与此义最相符。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因此他们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对于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古埃及农民了解得不深入。A项“揭示”指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说明对事物的规律了解得很深入,与语境不符,排除A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所填词要与“小心”并列。B项“坚持”指坚决保持住或进行下去;C项“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两者均不能与“小心”构成并列,排除B项和C项。D项“摸索”意思是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侧重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体现出古埃及人寻找规律时的小心谨慎,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语境可知,由“因此……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古埃及的农民并没有把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因此“揭示”“遵循”不符合句意,排除A、B两项;第二空,“学习”一般用于学习已知事物,“摸索”则用于未知事物,根据文段语境,选择“摸索”,更符合句意。故正确答案为D。6.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
)A.正文B.成文时间C.主送单位D.标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错误,正文是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不可缺少。B项错误,成文日期是指签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不可缺少。另外,联合行文时,签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C项正确,公告、通告及部分事项性通知可不写主送机关。D项错误,标题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不可缺少。故正确答案为C。7.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将就2020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主要围绕2020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
)的总体目标,对各地近3年来的落实情况考察督导。A.当地平均工资收入水平B.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收入水平C.全国平均工资水平D.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督导主要围绕2020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总体目标,重点考察各地近三年来推进总体目标落实情况,相关部门建立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长效机制情况,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动态调整机制情况等内容。因此,选择D选项。8.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
,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
,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
,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力支撑强大引擎重要抓手重要途径B.强大引擎重要抓手重要途径有力支撑C.重要途径重要抓手强大引擎有力支撑D.有力支撑强大引擎重要途径重要抓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搭配“城镇化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做法”,B、D项“重要途径”搭配恰当,保留。A项“重要抓手”、C项“强大引擎”均无法体现做法,排除A、C项。第四空,搭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需要力量,B项“有力支撑”搭配恰当,当选。D项“重要抓手”搭配不当,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考察热点词搭配,“保持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动力”,B项“强大引擎”搭配恰当,当选。第二空代入验证,考察热点词搭配,“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B项“重要抓手”搭配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新型城镇化推进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冲突及对策》9.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
)。A.热带风暴B.台风C.飓风D.龙卷风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体考查地理常识。A、B项错误,热带风暴,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其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C项错误,飓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最大风速达32.7米/秒,风力为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D项正确,干燥的冷空气和富含水蒸气的暖空气相遇,发生大规模碰撞时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是龙卷风。龙卷风可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包括美洲内陆、澳洲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等。龙卷风的季节性较弱,春季、夏季、秋季均可发生。故正确答案为D。10.2,12,30,(
)A.75B.65C.56D.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1×2,3×4,5×6,(7×8)。“×”前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2=7;“×”后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6+2=8。所求项为7×8=56。因此,选择C选项。11.陈燕、李婷和赵伟被同一所大学的英语、经济和法律三个专业录取,对于她们的录取情况,同学们有以下猜测:甲:陈燕是经济专业的,赵伟是法律专业的;乙:陈燕是法律专业的,李婷是经济专业的;丙:陈燕是英语专业的,赵伟是经济专业的;结果出来后,每位同学都只对了一半。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陈燕、李婷和赵伟分别是英语、经济和法律专业的B.陈燕、李婷和赵伟分别是经济、法律和英语专业的C.陈燕、李婷和赵伟分别是英语、法律和经济专业的D.陈燕、李婷和赵伟分别是法律、英语和经济专业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给出三句话,并且每句话都是只对一半,情况比较复杂,采用代入法解题。代入A项:每个同学刚好对一半,当选;代入B项:乙的话全错,排除;代入C项:甲全错,排除;代入D项:甲全错,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考虑代入法。A项:代入到题干中,每个人的猜测都对了一半,符合题干要求,当选;B项:代入到题干中,乙的猜测都是错的,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代入到题干中,甲的猜测都是错的,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代入到题干中,甲的猜测都是错的,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2.初级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次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次级群体的是:A.亲友团来到比赛现场为小李助威B.小赵要到大城市上学了,山里的乡亲们都到村口为他送行C.小王考上了研究生,公司的同事一起为他庆贺D.20年之后,小张儿时的玩伴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两个定义,但只考查次级群体一个,可重点关注这个定义。分析题干,发现其关键点为“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次级群体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A项,亲友团并非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的关系,不符合定义。B项,乡亲们并非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的关系,不符合定义。C项,公司的同事是因为共同的工作目标,通过明确的公司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属于次级群体。D项,儿时的玩伴并非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次级群体”,其关键信息如下:①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②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亲友团”是由情感关系结成的,而不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定义;B项:“乡亲们”是由情感关系结成的,而不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定义;C项:“同事”是由单位的规章制度结成的关系,其共同的目标是完成工作,符合定义;D项:“儿时玩伴”是由情感关系结成的,而不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关键词。关键词为初级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次级群体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亲友团来到比赛现场为小李助威,群体为亲友团,是通过血缘关系或共同爱好结成的,而不是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赵考上大学山里乡亲为他送行体现的是一种人际关系和感情色彩,属于初级群体,没有涉及到特定的目标和规章制度,排除;C项:小王考上研究生,同事为他庆祝,这个群体指的是公司群体,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努力工作,把公司搞好,同时这个关系群中有严格的公司规章制度,属于次级群体,当选;D项:小张的玩伴建立了微信群体现的是亲密的人际关系,属于初级群体,没有涉及到特定的目标和规章制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右边的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的一个是: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通过已知图形发现,有黑点的面和有半黑三角形的面为相邻面,当同时出现在立体图中时,黑点始终应该与半黑三角形的边接近。通过分析,只有B项中图形,当黑点的面和有半黑三角形的面同时出现时,黑点不是与半黑三角形的边接近,而是与半白三角形的边接近,因此B错。故正确答案为B。14.绩效考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过操作表演、文字处理和角色扮演,将测试行为同标准行为进行比较,从中作出评定的是:A.评语式标准B.隶属度标准C.目标管理标准D.工作模拟标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概述知识。第二步,绩效考评标准是考评者通过测量或通过与被考评者约定所得到的衡量各项考评指标得分的基准。依据组织的战略,就可制订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标准,标准尽管可有多项,每一项也有很明细的要求,但衡量绩效的总的原则只有两条:是否使工作成果最大化;是否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工作模拟标准,是通过操作表演、文字处理和角色扮演等工作模拟,将测试行为同标准行为进行比较,从中作出评定。因此,选择D选项。A项:评语式标准,是运用文字描述每个要素的不同等级。这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A项排除。B项:隶属度标准,就是以隶属函数为标度的标准,它一般通过相当于某一等级的“多大程度”来评定。B项排除。C项:目标管理标准,是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评价标准,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目标、以开发能力为重点的评价方法,目标管理评价准则是把它们具体化和规范化。C项排除。15.(
)是目前微机上最流行的I/O接口类型,具有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常见的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充电器、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驱、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A.PS/2B.LPTC.COMD.USB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I/O接口是主机与被控对象进行信息交换的纽带。USB是目前微机最流行的I/O接口类型,具有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因此,选择D选项。USB,即通用串行总线,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作为一种高速串行总线,其极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要求,且该总线还兼有供电简单、安装配置便捷、扩展端口简易、传输方式多样化,以及兼容良好等优点。USB可以连接键盘、鼠标、大容量存储设备等多种外设,该接口也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中。计算机等智能设备与外界数据的交互主要以网络和USB接口为主。16.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各种媒体公开的发文方式是直接行文。(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公开行文是指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公文的方式。凡经批准在报刊等媒体上公开发布的公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与正式公文具有同等效力,各有关单位应认真执行,发文单位不再行文,只需由发文单位印制少量文本,以供存档备查。直接行文是发文机关直接向需要承办或执行公文中有关公务的受文机关行文,是常见、最基本的行文方式。因此,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公开向社会发布公文的方式是公开行文,不是直接行文。
因此,本题错误。
公文按行文方向可分为:
①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②平行文是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转发性通知、函;
③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决定、决议、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17.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如果父母只是用心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而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仍然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这段话意在强调:A.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B.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关键是沟通技巧C.父母和孩子难以沟通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同D.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关键是沟通桥梁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主旨。文段首句指出良好的亲子沟通带来的有利方面,第二句话用“然而”引导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仍存在不太融洽的现象,第三句话由转折副词“其实”引出文段重点,即“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最后由“如果……不……”的反面论证,指出父母和孩子进行沟通时,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故文段意在强调沟通技巧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的重要性。第二步,在主旨句的基础上适当延伸得到答案。A项是围绕文段首句的现象展开的阐述,不是文段所要表达的重点,故排除;B项是对主旨的适当延伸,正确;C项表述的重点在于沟通方式,而非文段中强调的“沟通技巧”,主体概念偷换,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沟通桥梁”,原文已明确提出建立沟通桥梁的方式是沟通技巧,重点偏移,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论述了良好亲子沟通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通过“然而”提出很多家庭存在亲子关系不融洽的问题,之后通过转折词“其实”引出问题关键所在,即“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最后通过反面论证反推文段观点,即强调亲子沟通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写作思路。本题围绕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展开论述,为典型的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的结构,末句强调的是“沟通技巧”,正确答案应与此相符。文段首先指出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好处,然后介绍了现实中存在的沟通不畅的现象,最后由“其实”引出可能导致沟通问题的原因,即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不同,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很重要。选项中强调“沟通技巧”的只有B。A项为文段引入内容,非重点。由题意知父母与孩子难以沟通是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并非是因为沟通方式的不同,C项强加因果,排除。文段强调的是掌握沟通技巧,并非沟通桥梁,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18.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第二步,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所以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证经济平衡发展。因此,本题正确。宏观调控的手段:①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②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③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19.下列经济学基本术语与项目内容之间对应错误的是:A.固定成本:企业建造的厂房B.不变资本:企业购入的原材料C.变动成本:企业总经理的工资报酬D.机会成本:为投资股票提前支取定期存款而损失的利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经济学基本常识。经济学题目主要是集中于基本概念的考查以及简单应用,部分题目会和当年的时政综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能在充分理解基本术语的经济学含义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判断和分析。常考经济学术语有:GDP、CPI、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边际效应递减等。A项正确。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属于固定成本。B项正确。不变资本是指它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项错误。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不能轻易加以改变。企业总经理属于该企业的管理人员,其工资报酬属于固定成本。D项正确。机会成本指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名词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的成本。企业总经理的工资报酬属于固定成本。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A项正确,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不变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因此,属于固定成本范畴。B项正确,不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企业购入的原材料是典型的生产资料。C项错误,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原料和直接人工。而管理人员的工资是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因此,属于固定成本。D项正确,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提前支取定期存款而损失的利息是为了投资股票而放弃掉的价值。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0.用A、B、C三种不同型号的挖掘机完成一项土方工程,A型5台和B型4台一起挖2天正好完成;A型10台和C型12台一起挖1天正好完成;B型2台和C型3台一起挖4天正好完成。若先用A型1台工作5天,再用B型2台工作2天,最后用C型3台完成剩下的工程,则完成该项工程共需的天数为:A.8B.9C.10D.1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效率类。第二步,设A、B、C三种挖掘机的效率分别为a、b、c。由题意可得(5a+4b)×2=(10a+12c)×1=(2b+3c)×4,解得a∶b∶c=12∶15∶10。第三步,赋值A、B、C三种挖掘机的效率分别为12、15、10,则工程总量为(5×12+4×15)×2=240。现用1台A工作5天,再用2台B工作2天后,还剩余的工作量为240-12×5-2×15×2=120,则需要3台C再工作(天)完成。故完成该项工程共需的天数为5+2+4=11(天)。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设A、B、C三种不同型号的挖掘机每天工作效率为a、b、c。根据题意(5a+4b)×2=(10a+12c)×1=(2b+3c)×4,化解可得5a=4b=6c。将工程总量设为24c,则完成该项工程剩余所需天数为(24c-5a×1-2b×2)÷3c=(24c-6c-6c)÷3c=4天,所以总需为4+5+2=11天。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核心公式为: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完成同一工程所需要的挖掘机型号、数量及工作时间,可直接设不同型号挖掘机的工作效率为未知量,依据总工作量相等列式计算,可得到其效率的比值。此时,可按照工程问题的常规解法,进行赋值,表示出工作总量,进而求出答案。另外,A型10台和C型12台一起挖l天正好完成,相当于A型5台和C型6台一起挖2天正好完成;B型2台和C型3台一起挖4天正好完成,相当于B型4台和C型6台一起挖2天正好完成;且A型5台和B型4台一起挖2天正好完成。对比来看,完成天数相同,所以A型5台、B型4台、C型6台1天的工作量相同。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A型5台、B型4台、C型6台1天的工作量相同,则总工作量相当于B型1台16天的工作量。A型1台工作5天相当于B型1台工作4天,则剩下C型挖掘机的工作量相当于B型挖掘机1台16-4-2×2=8天的工作量,即C型1台12天的工作量,则3台C型挖掘机需要挖4天,总共需要5+2+4=11天。方法二:设A、B、C三种不同型号的挖掘机每台每天的工作效率分别为x、y、z,根据题意有(5x+4y)×2=10x+12z=(2y+3z)×4,解得x︰y︰z=12︰15︰10。赋值x=12,y=15,z=10,则工作总量为240,C型3台需要完成的工程为240-12×5-15×2×2=120,需要120÷3÷10=4天,故完成这项工程共需5+2+4=11天。21.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十二个月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常识。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故正确答案为D。22.(
)是一种最重要的生命基础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遗传、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A.脱氧核糖核酸B.核糖核酸C.氨基酸D.核酸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遗传、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B项错误,核糖核酸即RNA,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C项错误,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D项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故正确答案为A。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当地户口,但外来人员希望获得“自己属于本地人”的身份认同B.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有越来越多的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本地人还是外地人C.迁入之初认为自己是外地人的没有当地户口的外来人员中,十年之后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是外地人D.无法判断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会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而认为自己隶属于本地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第二步,A选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外来人是否希望获得身份认同,错误。B选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迁入本地五年内、五年到十年和十年以上外来人员的人数构成,故无法判断是否越来越多,错误。C选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迁入本地五年内、五年到十年和十年以上外来人员的人数构成,故无法判断在十年之后是否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是外地人,错误。D选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迁入本地五年内、五年到十年和十年以上外来人员的人数构成,故无法判断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会随着迁入年限的增加而认为自己隶属于本地人,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材料中没有提及外来人员对身份认同的态度,A项表述错误;材料只是对外来人员对自己身份归属地的一个态度调查,没有确定实际情况,B项表述错误;材料没有给出迁入之初的群体在十年之后的态度对比,C项表述错误;材料只是一个调查样本,且没有给出样本各部分明确的数据,因此无法得知“认为自己属于本地人”群体的总体比例变化,D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选项给出的四个表述不涉及计算,且材料信息不复杂,直接根据材料进行判断。A项,调查给出了“外来人口对自己是否属于本地人的认同情况”,但并没有给出“希望获得认同”的态度,故无法判断。B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本地人还是属于外地人”即说不清楚的,根据条形图可知,三个群体中“不清楚”的占比,因各个群体的人数未知,故无法判断。C项,迁入之初的人员情况材料未给出,且不知道“迁入之初”和“十年之后”的对比情况,故无法判断。故本题选D。验证D项,材料并未给出三个群体的人数和随时间的对比情况,所以无法判断。24.众所周知,撒哈拉沙漠广袤无垠,极为干旱,终年高温干燥,降水极少。然而,几千年前的撒哈拉却是点缀着湖泊的青葱原野。人类社会蔓延到该地区,他们大量开垦土地,用于种植作物和畜牧,从而破坏了撒哈拉的生态系统。当地农民在撒哈拉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使其土质退化,植被逐渐减少,使得撒哈拉的温度逐渐上升。随着更多的农民进入撒哈拉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垦,这进一步导致气温升高。逐渐地,降水量变少,高温缺水的环境使植被慢慢消失。最终,撒哈拉几乎就不降雨了,大量植物死亡,只留下少数耐热耐旱的沙漠植物。对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撒哈拉的沙漠化B.温度高、降水量少是撒哈拉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C.撒哈拉沙漠植被的减少是由于农民大量砍伐造成的D.人类的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活动可能会将绿洲变成沙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撒哈拉沙漠,然后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几千年前的撒哈拉原本是青葱原野,是人类社会蔓延到该地区,破坏了撒哈拉的生态系统。后文通过对当地农民行为的论述解释说明了人类活动是如何破坏撒哈拉的。尾句指出人类活动破坏撒哈拉导致的结果。文段主旨句为“人类社会蔓延到该地区……从而破坏了撒哈拉的生态系统”。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通过分析,文段主要说了撒哈拉沙漠化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文段主旨应该与此相关。文段主要讲述了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撒哈拉沙漠由几千年前的绿洲变为了沙漠。A项指出了撒哈拉沙漠化的原因,对文段概括准确。B项把撒哈拉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温度高、降水量少,未指出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文意不符;C项的说法过于片面,撒哈拉沙漠化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单纯的砍伐;D项表述宽泛,脱离了“撒哈拉沙漠”这一论述主题。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撒哈拉沙漠的话题”,之后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强调,人类社会到该地区开垦土地破坏了撒哈拉的生态系统,后文通过当地农民的种种行为详细解释了人类活动对于撒哈拉的破坏,尾句指出人类活动破坏后的最终结果,故文段重在强调人类活动对于撒哈拉的破坏,对应A项。B项“温度高,降水量少”非重点,文段强调的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排除;C项“大量砍伐”仅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表述片面,排除;D项没有提到文段的主题词“撒哈拉”,脱离文段核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人类的耕种活动使绿洲变成了现在的撒哈拉沙漠!》25.下列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的是:A.工厂保安甲怀疑某工人盜窃,遂以暴力手段讯问该工人B.警察乙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辱骂被害人C.检察官丙在调查某案时,让嫌疑人连续多天不许睡觉讯问其案件情况D.某看守所监管人员丁指使被监管人殴打其他被监管人,以教育其“守规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刑讯逼供罪,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的。刑讯逼供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包括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询问案件相关情况的行为。所谓肉刑,是指对被害人的肉体施行暴力,如吊打、捆绑、殴打以及其他折磨人的肉体的方法;所谓变相肉刑,是指对被害人使用非暴力的摧残和折磨,如冻、饿、烤、晒等。无论是使用肉刑还是变相肉刑,均可成立本罪。检察官丙属于司法工作人员,让嫌疑人连续多天不许睡觉,属于非暴力的摧残和折磨,即变相肉刑。由此可知,检察官丙在调查某案时,让嫌疑人连续多天不许睡觉讯问其案件情况,构成刑讯逼供罪。因此,选择C选项。A项:工厂保安甲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其暴力手段讯问工人的行为,不能构成刑讯逼供罪。A项错误。B项:警察乙是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辱骂被害人,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以询问案件相关情况,不能构成刑讯逼供罪。B项错误。D项:刑讯逼供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询问案件相关情况、逼取口供的目的。某看守所监管人员丁指使被监管人殴打其他被监管人,目的是为教育其“守规矩”,不是为了询问案件相关情况、逼取口供,不能构成刑讯逼供罪。D项错误。26.不属于公共产品核心特征的是(
)。A.受益的非排他性B.效用的不可分割性C.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D.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公共产品是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非竞争性是指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27.“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令”是一种敬辞,令尊,意思是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堂是称呼对方的母亲。令,意为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父母。故表述正确。28.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才会更加浓厚,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才会愈加逼仄,整个社会的诚信度才能不断跃升。如果上述论断为真,那么下列(
)项也一定为真。A.如果不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无法捍卫法律尊严B.要让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跃升,就要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C.一旦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整个社会的诚信度就能不断跃升D.“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以后,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就愈加逼仄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①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跃升→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②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③“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翻译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无法捍卫法律尊严,无法推出,排除;B项:翻译为: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不断跃升→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是对①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当选;C项:翻译为: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不断跃升,是对②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是对①的肯后,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D项:翻译为:“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虚假广告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是对③的肯前,可以推出捍卫法律尊严,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违法失信惩戒机制释放更大效果,是对②的肯后,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9.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机器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到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中的________,最终就能得到对于这些攻击的分辨能力。并且,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弊端
无计可施B.瑕疵
无所遁形C.错误
插翅难逃D.缺陷
束手无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可知,机器通过学习,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即使是“换脸”也会被识别。A项“无计可施”意为没有办法可用,文意不符,排除。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符合题意;C项“插翅难逃”指插上翅膀也难逃走,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锁定B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瑕疵”指事物的缺点,放在第一空也合适。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到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可知,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了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无计可施”指想不出对策,没有任何办法。“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两词均适用于人,排除A、D。“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填入符合文意,当选。“插翅难逃”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文段并非指“换脸”等行为不能逃脱,其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C。验证第一空,“瑕疵”指微小的缺点,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以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可知,在数据足够多的前提下,人脸识别系统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即便“伪造图像”“合成视频”中存在特别小的问题,也能被发现,故横线所填词语应表达微小问题之意。B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符合文意,保留。A项“弊端”指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C项“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D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均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体现随着深度学习系统的强大,“伪造图像”“合成视频”等“换脸”行为会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暴露在人们的面前,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30.大数据杀熟属于典型的价格歧视中的一种类型,即根据客户消费的次数进行定价。比如,同一趟航班,高级会员是一个价格,普通用户是一个价格。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往往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大数据杀熟的是:A.小崔的同事第一次购买某品牌玩具汽车时只花费了13元,但小刘在店铺打折促销时却花费了15元B.相同品牌的可乐,在超市只卖3元,但在五星级酒店却能卖30元C.小王向同事抱怨:“在我们县城类似款式的衣服只需要一百多块钱,在公司楼下的商场却卖到数百元”D.小李是某网络订货平台的会员,经常订购产品,有一次注册新用户订购时发现比自己的订购价格便宜300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根据客户消费的次数进行定价;②同样的商品或服务;③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往往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第一次购买的小崔的同事和小刘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能体现“根据客户消费的次数进行定价”,也不能确定小刘是否为第一次消费,不能确定是否为老客户,不符合定义;B项:相同品牌的可乐,在超市与五星级酒店有差距,是根据客户消费的地点环境进行定价,不属于“根据客户消费的次数进行定价”,不符合定义;C项:小王的县城与公司楼下的衣服价钱不同,是根据客户消费的地点环境进行定价,不属于“根据客户消费的次数进行定价”,同时,“类似款式的衣服”不符合“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定义;D项:小李是某平台会员,经常订购产品,说明已经消费很多次,注册新用户订购是发现比自己价格更便宜,说明在面对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作为老客户的小李看到的价格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31.周日:休假A.秩序:遵守B.粘土:沙子C.历史:借鉴D.清明:祭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周日是公休日,法定休假的日子,二者为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遵守秩序为动宾短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粘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沙子是黏土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借鉴历史,为动宾短语,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排除;D项:清明是民间祭祖的日子,二者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2.音乐能起到类似于“药物作用”的效应,这种效应是(
)。A.心理效应B.生理效应C.社会效应D.治疗效应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音乐能起到类似于“药物作用”的四种效应:心理效应,人的情绪、认知跟着音乐变化;生理效应,音乐能引发全脑反应,从而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神经递质释放等;社会效应,当我们与他人分享音乐时,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得到促进;审美效应,音乐之美作为生命中的积极资源可以唤起生存信念。故正确答案为ABC。33.马航MH370航班失踪之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试图利用多普勒原理计算出失踪航班的下落。多普勒原理,源于这样的一种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随着飞机高速接近(或远离)接受微波信号的卫星,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都会越来越高(或越来越低)。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哪一种也体现了同样的多普勒效应:A.在日环食的过程中,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存在B.一束自然光射入三棱镜,射出时,被分解为不同的颜色C.向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荡起的涟漪呈圆形逐渐向周围扩散D.站在铁轨附近的人,听到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时,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普勒效应。第二步,多普勒效应,就是信号源相对于观测点做运动时,观测到的信号频率会随着信号源的移动速度和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D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汽笛的音调逐渐变得尖锐”是由于火车的移动,导致我们观测到的汽笛声频率发生变化的结果,与题干信息相吻合。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用类比法解题。A项中火车由远及近高速驶来与飞机高速接近相似,耳听到的汽笛音调逐渐变得尖锐(音调逐渐变高)与卫星所侦测到的微波频率越来越高相似,都符合多普勒原理。可直接选A。A项正确。鸣笛的火车由远及近,音调越来越高,说明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这与题干列举的情况相同,两者都属于多普勒效应。B项错误。B项是光的折射。C项错误。C项是能量传递的波动现象。D项错误。D项反映了太阳活动过程当中黑子现象的存在。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多普勒效应主要内容是当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A项满足定义描述。B项的原理为色散,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C项的原理为波的传导的一种表现,即机械振动的传递构成的机械波。D项太阳黑子是一种太阳活动,是出现在光球层(太阳大气层的最内层)上的黑斑点。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34.地缘文化学是文化学研究中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缘文化学研究对象的是:A.徽商现象B.某地农业景观的开发进程C.城市房价暴涨现象D.某市大学生创业现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②地理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徽商是指徽州的商人,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域之间竞争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属于“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符合定义;B项:农业景观的开发主要是对当地环境的改造,但是否会引起当地文化产生变化不明确,未体现“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不符合定义;C项:房价暴涨是与当地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但未体现“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不符合定义;D项:大学生创业现象是由于社会已有工作岗位不能满足所需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但不是由地理、环境关系造成的,不属于“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5.明光中学校长最近在报刊上撰文,表达了他对电子游戏给中学生带来的种种危害的忧虑。他认为,电子游戏就像一头怪兽,贪婪、无情地剥夺中学生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时间。以下哪项不成为支持以上观点的理由?(
)。A.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上课时常常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B.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作业错误明显增多,拖欠作业现象也比以前严重C.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不愿与老师、家长交谈D.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花费颇多,增加了家庭负担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论据。论点:电子游戏就像一头怪兽,贪婪、无情地剥夺中学生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时间。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说明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能支持论点。B项,作业错误增多、拖欠作业说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支持论点。C项,不愿与老师、家长交谈说明影响了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能支持论点。D项,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这是对学生家长的影响,不是对学生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影响,无关选项,不能支持论点。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6.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了。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决策需要抢抓机遇,之后通过分号构成的并列结构进一步说明要想抓住机遇,需要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和把握机遇,还需要智慧和勇气,果断地抓住机遇,并通过反面论证强调果断决策的重要性。故文段强调抢抓机遇需要“审时度势”及“立断立行”,对应A项“掌握时机”“果断决策”。B、C两项:“智慧和勇气”“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均只对应分号之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D项:文段已给出具体对策,“如何”表述不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观点,即:决策需要抢抓机遇。然后通过两个并列的分句进一步解释说明首句的观点,且第二个分句通过“若……”来引出反面论证,强调果断决策的重要性。文段结构为“总—分”,首句是重点,强调要抢抓机遇。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文段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证,选择与观点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首先指出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然后对此具体解释:审时度势及早发现机遇,然后需要立行立断的智慧和勇气去抓住机遇。故文段主要说明的是要果断决策抓住机遇,A项表述与此相符。B项“决策成败的关键”无法从文段推出;文段说的是“恐怕时机早已逝去”,C项“已丧失”过于绝对;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抓住机遇的问题,D项不是论述重点。故本题选A。37.从0,1,2,7,9五个数字中任选四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值是多少?A.8142B.8356C.8694D.874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需要求差值为多少,构造最大数的四位数只需依次选择最大的四个数字:9,7,2,1,组成9721;构造最小的四位数选择最小的四个数字:0,1,2,7,但由于首位不能为0,因此组成的最小数是1027,则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差值为9721-1027=8694。因此,选择C选项。找到最大数和最小数后,观察选项可知尾数都不相同,直接找尾数为4的C选项即可。38.下列关于刚性管理的缺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刚性管理往往将员工置于消极被管理的状态,限制了其积极性与创造性B.严格执行某项规章制度势必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C.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D.在刚性管理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职责权利不可能完全对等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管理与原理原则制度的逐步完善,它要求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一切照章办事,不讲情面,注重效率和实绩,以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刚性管理的缺点有:①制度和条款无法涵盖所有部门和职工的任务范围和职责权利;②企业内部有很多工作是不能用制度来管理的,而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③刚性管理的最大弊病在于无法真正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它把员工看成是接受监督的对象;④即使职工完全遵守企业制度和老板的安排,自身的潜力也只能发挥20%-30%。可见,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不是刚性管理的缺点。C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刚性管理往往将员工置于消极被管理的状态,限制了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符合刚性管理的缺点③,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严格执行某项规章制度势必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符合刚性管理的缺点②④,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在刚性管理中,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完善,职责权利不可能完全对等”符合刚性管理的缺点①,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39.对下级行政机关和人员的调遣安排,对人、财、物、信息诸要素的调度,对行政系统之外的管理对象的领导、推动和管理等,属于行政运行
的内容。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反馈职能D.控制职能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行政职能包括一系列的运行职能,即决策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A项错误,计划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表现为研究活动条件决策编制计划。题干中没有体现这一点。B项正确,组织职能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题干中“对人员调遣,对信息、财物调度,协调上下级关系”体现了分工协作关系,即管理的组织职能。C项错误,管理的职能中无反馈职能。D项错误,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表现为拟订标准寻找偏差下达纠偏指令。题干中没有体现这一点。故正确答案为B。40.
该公文格式不正确的是()。A.发文字号B.主送机关位置C.附件位置D.落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错误,发文字号又称发文编号、文号,它是发文机关在某一年度内所发各种不同文件总数的顺序编号。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题干中【2012】应改为〔2012〕。B项正确,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主送机关名称前不空字)。C项正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D项正确,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故正确答案为A。41.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顺着笛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这笛声吹得那么哀怨凄楚。
B.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到北京来了。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这笛声吹得那么哀怨凄楚”中主语为“这笛声”,句子中主语应为“一个青年”,可将“这笛声”去掉。
第二步,B项,语序不当,“千里迢迢”应放到“赶到”之前,即“这次作为校方代表也千里迢迢地赶到北京来了”。
第三步,C项,句式重复,“对象主要是......”和“面向......”重复,应去掉一个,可将“面向”去掉。
第四步,D项语义清晰,无语病。
因此,选择D选项。
42.趋同进化:指不同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外形上的相似性。下列属于趋同进化的是:A.海豚和鲨鱼,一个是哺乳动物,一个是鱼类,只是为了更好地在海洋中生存,它们就变得越来越相像了B.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增加,夫妻二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甚至连五官都变得越来越相近了C.无脊椎动物中,腔肠动物门的珊瑚、甲壳类的藤壶、棘皮动物门的海百合,都有相似的辐射对称躯体构型D.蚂蚁从金合欢的刺中取食蛋白质、脂肪和蜜,也在金合欢枝叶间巡逻缠绕金合欢的其他植物,进攻来此觅食的食草动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定义的关键词信息为“不同生物物种”“适应相似的环境”“外形上的相似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海豚和鲨鱼为“不同生物物种”,为了更好地在海洋中生存即为了“适应相似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相像了即呈现出了“外形上的相似性”,符合定义,当选;B项:夫妻为同一物种,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未体现出为了“适应相似的环境”,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未体现呈现出了“外形上的相似性”,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不同生物物种;②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海豚和鲨鱼属于“不同生物物种”,都在海洋中生存是“相似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相似属于“外型上的相似性”,符合定义;B项:夫妻二人并非“不同生物物种”,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C项:珊瑚、藤壶、海百合躯体构型相似,但未体现其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产生的,不符合定义;D项:蚂蚁进攻其他食草动物,未体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呈现出外型上的相似性”,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不同生物物种”“适应相似环境”“呈现出外形上的相似性”,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趋同进化定义的关键信息:不同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相似的环境。A项,海豚是哺乳动物,鲨鱼是鱼类,两者为不同生物物种,为适应相似的海洋环境变得越来越相像,符合定义。B项,夫妻二人越来越像,并不涉及不同生物物种,不符合定义。C项,不同的生物物种具有相似的躯体构型,但并未体现适应相似的环境,不符合定义。D项,两种生物互利共生,并未体现适应相似的环境,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43.一根普通的筷子,如何放置,人不能一下子跨过去。这个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放在墙根底下。之所以大多数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都会将思考的重点放在筷子和一下子跨过这两点上,或者想筷子会不会有什么特别,或者想一下子跨不过去,两下子能不能。即便有少数人将思考点对准要害——如何放置,也一般会想筷子本身怎么放,而少去想放在哪里,也就是只想到筷子自身而想不到筷子的外在环境。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脑筋急转弯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多有锻炼,还会降低短视、自我中心这些性格弱点的几率。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A.答对脑筋急转弯首先要突破自我中心等,所以可以改善孩子的性格B.急转弯答对与否与反应快慢,并不能反映一个孩子的智力高低C.智力与性格弱点并无对应关系,智力高的孩子也会有性格弱点D.对急转弯重视不够,是因为还没意识到它对人性格的有力塑造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一根普通的筷子,如何放置,人不能一下子跨过去”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说明大多数人在思考方面存在的弱点,最后借助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脑筋急转弯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多有锻炼,还会降低短视、自我中心这些性格弱点的几率”,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就是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即脑筋急转弯对孩子智力和性格有很好的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B项,文段并没有提及“脑筋急转弯反映一个孩子的智力高低”的观点,排除。C项,“智力与性格弱点”是否有对应关系文段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中只是谈论大多数人如何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例子,没有提及人们“对急转弯重视不够”无中生有,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4.下列选项中属于地质作用的内力作用为:A.地震B.火山C.泥石流D.滑坡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第二步,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是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外力地质作用是指由地球以外的能源,也就是由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岩石的风化作用,流水、风、地下水、冰川、海洋、湖泊等外力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A项: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故A项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当选。B项: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故B项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当选。因此,选择AB选项。C项: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故C项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当选。D项: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故D项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当选。45.甲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本人去世后,个人遗产存款20万元、房屋1套归妻子乙所有。如果乙3年内改嫁,上述财产则归本人侄子丙所有。关于该遗嘱,说法错误的(
)。A.甲无权处分乙的婚姻自由权B.乙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再婚C.乙的婚姻自由权受该遗嘱的限制D.甲有权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A项正确,公民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合法财产,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但是遗嘱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同时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自愿决定本人的婚姻,不受其他任何人强迫与干涉。如果立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把配偶是否再婚作为取得其财产继承权的先决条件,属于限制他人婚姻自由的违法行为,因此,甲遗嘱中所附加的这种条件是无效的,甲无权决定乙的婚姻自由权。B项正确,乙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再婚。C项错误,乙的婚姻自由不受该遗嘱限制。D项正确,甲有权自由处置自己的财产,可以通过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财产。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6.81,23,(
),127A.103B.114C.104D.57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递推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81+23=(104),23+(104)=127,即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求项为104。因此,选择C选项。4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几十年间,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深刻的
。如果说几十年前老百姓对“安全”的憧憬是鸡犬相闻、路不拾遗,那么近些年来,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
,既包含良好的乡镇、社区治安环境,更意味着在更为宏观的风险社会背景下,让制度具有更好的
作用。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变革拓展协调B.变化扩大推动C.转变延伸庇护D.转化深入支撑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可知,老百姓之前不在意安全,而现在老百姓对安全的认知有了提高,故需填入表示改变词意的词语。B项“变化”指发生改变,符合文意,保留;C项“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符合文意,保留;A项“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与“安全认知”搭配不当,排除;D项“转化”指将事物A通过某种方法或途径转变为事物B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文段未出现表明将安全认知变为其他事物的表述,故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空,搭配“认知”,B项“扩大”指使范围、规模等增大,通常搭配具体事物,与“认知”搭配不当,排除;C项“延伸”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这一变化既可用在客观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诸如话题上,符合文意,锁定正确答案为C。验证第三空,“庇护”指包庇、保护,与“风险的社会背景”对应合适,验证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信息“几十年前”和“近些年来”可知,老百姓对“安全”的认识是发生了变化的。B项“变化”指改变;C项“转变”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二者均符合文意。A项“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D项“转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认识”。B项“扩大”指范围、规模等增大,搭配不当。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广州华商学院《数据库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项目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学院《葡萄牙语视听说(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年电力工程围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 旅游健康与保健知识
- 亚朵酒店前台述职报告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孝悌课件教学课件
- 《期末总结》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
- 母婴护工培训完整方案
- 第17讲 新高考新结构命题下的导数解答题综合训练(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01-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