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A.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C.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2.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A.批判君主制度束缚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C.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3.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秦朝“大一统”主要表现为()A.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B.三公九卿制度的确立C.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D.建立幅员辽阔的国家4.下面是西汉部分酷吏的官职升迁表。酷吏名升迁事由官职宁成长安左右宗室多犯法,宁治之武帝即位,迁为内史尹齐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上以为能迁关内都尉、中尉义纵以案捕太后外孙脩成君,上以为能迁长陵及长安令从上表可知,汉代酷吏的设置()A.起源于七国之乱B.打击了宗室贵族C.削弱了诸侯势力D.完善了监察制度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如前赵的刘渊(匈奴)“《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前燕的慕容皝(鲜卑)“尚经学,善天文”,前秦的苻坚(氐)“博学多才艺”等。这一现象的出现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C.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衰落6.唐代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A.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D.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7.宋代路、州、县三个层级具有上下领属关系,但路一级诸监司(帅、漕、宪、仓)互相牵制,事权分化,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可见,宋代地方制度A.基于藩镇体制框架适度优化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C.形成更有效的地方治理模式D.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8.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评论说,元代南戏剧本“句句是本色语(指民间用语),无今人时文气”。据此可知,元代南戏剧本A.适应了市民文化需要B.缺乏语言艺术的创新C.继承了宋词艺术特色D.多是民间艺人所创作9.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纷纷指责主考官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出现这种考试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考试制度不公平B.南方经济优势明显C.门第观念的淡化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蒙古、新疆、西藏为屏藩保障腹地安全和以琉球、越南等藩属国为“藩篱”屏卫中国的传统疆土观念逐渐向“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治疆理念转变,清政府先后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这表明A.清朝的边疆危机得以消除B.新疆和台湾正式属于中国领土C.晚清国防逐渐向近代转型D.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完全解体11.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假演’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该学者意在说明清末新政()A.成功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转型B.为当时的中国找到真正出路C.客观上顺应了现代化的趋势D.目的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12.1927年,中共五大的会场背景特意突出孙中山及国民党。1928年,中共六大的会场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置于会场背景的中心位置,然后将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置于党旗的两侧。该变化折射出当时中国共产党()A.摆脱共产国际影响B.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开始探索革命道路D.与孙中山和国民党彻底决裂13.1939年10月10日,《新华日报》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就,积极进行群众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没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当时这一刊文的主要意图是()A.探寻辛亥革命失败主要原因B.肯定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C.强调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D.敦促国民政府调整抗战路线14.1948年6月新华社社论《爱国运动的新高涨》写道:谁都知道,今天蒋管区学生处境之险恶,远甚于过去的“五四”“五卅”“一二·九”时期,然而他们的奋斗,就其觉悟性、组织性、勇敢、机智和坚持性来看,却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里“他们的奋斗”A.体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B.形成了广泛爱国统一战线C.主要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D.有效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15.下表是1982年和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单位:万个)。表中数据变化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17.0117.01198823.28773.5295.58623.23623.23表明,当时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实行“政企分开”的效果显著C.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16.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倡议,此后其核心理念逐步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这反映出A.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B.西方主导国际的局面开始改变C.中国为世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D.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对抗淡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据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材料二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畲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口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学者马勇关于“北洋时期”的主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材料二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