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合议庭人员人数必须是____。(单数)2.被告能够认可或者反驳原告诉讼请求,也有权提起____。(反诉)3.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2人以上,其诉讼标是共同,或者诉讼标是同一个类、人民法院认为能够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为一____。(共同诉讼)4.发回重审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该按照第一审程序____组成合议庭。(另行)5.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裁定不服,能够申请____。(复议一次)6.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该在立案之日起____内审结。(3个月)7.按第二审程序再审案件,必须组成____进行审理,不能使用独任制。(合议庭)8.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该依照____和正当标准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该及时判决。(自愿)9.某一案件在起诉时按照诉讼标金额确定了级别管辖后,不因在过程中诉讼标金额增加或降低所造成对原级别管辖标准突破而变更级别管辖,叫做____(级别管辖恒定)10.人民法院派专员将诉讼文书直接交给送达人签收送达方式是一_____。(直接送达)11.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能够____(拘传)12.对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由________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13.民事纠纷主体所享受请求司法机关公正地处理他们之间存在民事纠纷利益,叫做____。(诉权)14.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请求法院给予审判保护诉讼行为,叫做____。(起诉)15.申请执行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期限为____。(1年)16.人民法院调解必须遵照____、正当标准。(自愿)17.按第二审程序再审案件,必须组成____进行审理,不能使用独任制。(合议庭)18.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条要求:“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____第一审民事案件。”(有重大影响)19.某一案件在起诉时按照诉讼标金额确定了级别管辖后,不因在过程中诉讼标金额增加或降低所造成对原级别管辖标准突破而变更级别管辖,叫做____(级别管辖恒定)20.抗诉主体是具备法律监督职能________。(人民检察院)2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要求:“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要求范围内____自己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罚)22.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被告,经____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能够拘传。(两次)23.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8条要求:“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应该在提交____期间提出。”(答辩状)24.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2条要求:“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____除不能表示意志以外,仍应出庭。”(本人)25.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____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组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审判员)26.当事人对自己提出主张,有责任提供____。(证据)27.起诉应向人民法院递交____,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28.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要求:“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该依照自愿和正当标准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该____。”(及时判决)29.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确立了通常地域管辖标准,即“____标准。(原告就被告)30.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未生效裁判,在法定时间内,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请求关于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审理行为称为____。(上诉)31.人民法院审理一些非民事权益争议案件所适用特殊审判程序即为____(尤其程序)32.涉外民事诉讼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视为认可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法院。(应诉答辨)二、名词解释1.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主要以诉讼标所在地或者引发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亡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诉讼案件管辖法院。2.指定时间,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审理案件详细情况和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及其余诉讼参加人实施某种诉讼行为期限。3.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依照当事人申请,裁定一方当事人预先付给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金钱或其余财物法律制度。4.质证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诉讼当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证据材料采取问询、识别、质疑、说明、反驳等方式,以在证据证实力等问题上对法官内心确信产生影响一个诉讼活动。5.原告,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发诉讼程序发生人。6.级别管辖,就是指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工和权限。7.举证时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当事人,应该在法律要求或者法院指定期限内提出证实其主张证据,逾期不提出证据,将负担证据失权不利后果。8.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未生效裁判,在法定时间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请求关于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审理行为。9.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被告以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独立反请求。10.陪审制度,是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社会公众代表参加案件审判制度。11.诉讼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诉讼标有独立请求权,或即使没有独立请求权,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诉讼中人。12.缺席判决,是指在开庭审理时,一方当事人未到庭,法院仅就到庭一方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未到庭一方当事人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裁判诉讼活动。13.陪审制度是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社会公众代表参加案件审判制度。14.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其诉讼标是共同,或者诉讼标是同一个类,经过人民法院认可和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诉讼。15.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基于当事人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一审未生效裁判进行审理和裁判程序。16.除权判决是指在公告催告期间届满,仍无人申报权利,或者申报被驳回,公告催告申请人能够自申报权利期间届满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作出宣告票据无效判决。17.原告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发诉讼程序发生人。18.证实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诉讼主张,由提供证据,加以证实责任和在无法证实时,要负担败诉责任。19.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人民法庭审理简单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简便易行诉讼程序。20.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芜毕时,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使用方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对案件中实体问题作出权威性判定。2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其余人参加民事诉讼时,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及其余诉讼参加人为处理民事纠纷,保护正当权益而进行全部活动,及由此而产生各种关系总和。22.代表人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人数众多,由其中数人作为代表进行诉讼,其余当事人则不参加诉讼程序,但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依然及于全体诉讼。23.证实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实责任和在无法证实时,要负担败诉责任。证实责任又称举证责任。24.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民事案件制度。通常由3名以上单数审判人员或者由审判人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25.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即使对远高于被告之间争议标没有独立请求权,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第三方当事人。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人民法庭审理简单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所适用简便易行诉讼程序。27.处罚标准,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在法律要求范围内,依法可享受并支配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准则。28.回避制度,是指承接案件审判人员及其余关于人员,遇有法律要求回避情形时,退出本案审理活动一个法律制度。29.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指因自己民事权益或者依法受自己保护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利害关系人。30.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请求法院给予审判保护诉讼行为。申请执行,是指法律文书生效后,义务人拒不推行义务,权利人向有管辖权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因而引发执行程序发生一个法律制度。32.民事程序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订预防和处理民事纠纷适用方法性法律,是由很多法律组成法律体系。33.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诉讼标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备强制性通用力。34.民事案件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工和权限。35.原告,是指因民事使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发诉讼程序发生人。.36.证实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实责任和在无法证实时,要负担败诉责任。37.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民事案件制度。。。38.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其诉讼标是共同,或者诉讼标是同一个类,经过人民法院认可和当事人同意合并审理诉讼。39.第一审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适用基础性程序,在其余审级审理中也是广为适用。40.抗诉,是人民法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生效民事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诉讼请求。41.执行,又叫做强制执行,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利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推行义务,以实现生效法律文书诉讼活动。42.辨论标准,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官主持下就争议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反驳和论证,说明自己主张真实性与正当性,反驳对方意见和主张。43.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诉讼标有独立请求权,或者即使没有独立请求权,但与案件审理结果有法律上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诉讼中人。44.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未生效裁判,在法定时间,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请求关于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审理行为。45.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处理纠纷活动。46.执行方法,是指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所采取方式。方法和伎俩。三、问答题1.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主要内容包含哪些答:(1)法官中立。(2)当事人地位平等。(3)当事人参加诉讼程序。(4)程序安定。2.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具备条件有哪些?答:(1)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2)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络客观事实。(3)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客观事实。(4)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客观事实。3.依照民事诉讼法和关于要求,可缺席判决情形有哪些?答:(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反诉,能够缺席判决。(2)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准撤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能够缺席判决。(3)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能够缺席判决。(4)无诉讼行为能力原告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能够缺席判决。4.抗诉主要特征有哪些7答:(1)抗诉主体是具备法律监督职能人民检察院。(2)抗诉客体是人民法院已生效判决、裁定。(3)抗诉依法定程序进行。(4)抗诉案件应该再审。5.民事诉讼证据应具备条件。答:(1)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2)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络客观事实;(3)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客观事实;(4)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客观事实。6.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法定情形有哪些?答:(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主要证据不足。(2)原判决、裁定适使用方法律确有错误。(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4)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7.宣告公民死亡案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1)必须有公民离开自己最终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事实,(2)下落不明须满法定时限;(3)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书面申请;(4)利害关系人应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宣告死亡申请。8.涉外民事诉讼通常标准有哪些?答:(1)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标准(2)国家主权标准(3)适用关于国际条约标准(4)司法豁免权标准9.起诉状内容。答;(1)当事人基本情况。包含姓名、性别、年纪、职业、工作单位、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等。(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事实和理由。(3)证据和证据起源。10..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方法有哪些?答:依照民事诉讼法要求,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方法包含五类:(1)拘传(2)训诫(3)责令退出法庭(4)罚款(5)拘留11..抗诉条件。答:抗诉条件。(1)由有抗诉权人民检察院提出;(2)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检察院才能提出抗诉。①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主要证据不足;②原判决、裁定适使用方法律确有错误;③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④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3)向有管辖权人民法院递交抗诉状12.审判监督特点。答:审判监督特点。(1)审理对象是生效法律文书;(2)审理理由是生效裁判确有错误;(3)引发审判监督程序发生主体是具备审判监督权国家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没有设置专门审判程序,不是适用一审程序就是二审程序。13.简述民事诉讼证据种类。答:民事诉讼证据种类。(1)书证(2)物证(3)视昕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说(6)判定结论(7)勘验笔录14.简述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区分。答: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区分。(1)参加诉讼依照不一样。前者参加诉讼依照是对原被告争议诉讼标有独立请求权;后者参加诉讼依照是对原告被争议诉讼标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他有法律上利害关系。(2)诉讼地位不一样。前者在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后者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而是和本诉讼一方当事人站在一起,但又有独立诉讼地位参加人。(3)享受诉讼权利不一样。前者享受原告一切诉讼权利;后者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具备独立诉讼地位参加入。(4)参加诉讼方式不一样。前者是否参加诉讼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法院不得强制;后者能够自己申请参加诉讼,也能够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15.简述开庭审理程序。答:开庭审理程序。(1)开庭准备(2)宣告开庭(3)庭审调查(4)法庭辩论(5)法庭辩论后调解(6)合议庭评议(7)宣告判决16.简述民事诉讼中平等标准含义。答:民事诉讼中平等标准含义。(1)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3)双方当事人拥有同等地行使诉讼权利伎俩。(4)双方当事人负担诉讼义务平等。17.简述民事送达方式。答:民事送达方式。(1)直接送达。人民法院派专员将诉讼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签收。(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无理由拒绝签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于受送达人住所视为送达方式。(3)委托送达。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委托其余法院代为送达方式。(4)邮寄送达和转交送达。邮寄送达是人民法院将需要送达诉讼文书经过邮局以挂号信形式,邮寄给受送达人。转交送达是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交给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5)公告送达。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采取上述方法无法送达时所采取一个特殊送达方式。18.简述民事诉讼证据应具备条件。答:民事诉讼证据应具备条件。(1)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2)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络客观事实;(3)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客观事实;(4)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客观事实。19.简述起诉要件。答:起诉要件。形式要件包含:(1)必须提交起诉状。(2)必须交纳诉讼费用。实质要件包含:(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余组织;(2)有明确被告;(3)有详细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0.什么是法院调解?法院调解标准有哪些?答: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处理纠纷活动。法院调解标准包含:(1)自愿标准。自愿标准包含程序上自愿(即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以调解方式处理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处理争议)租实体上自愿(即调解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2)真实标准。要求人民法院查清当事人双方争议基本法律关系。(3)正当标准。一是程序正当,依法定程序进行;二实体正当,协议内容必须符正当律法要求要求。21.起诉实质条件。答:起诉实质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余组织;(2)有明确被告;(3)有详细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2.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答: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1)申请再审主体是依法享受申请再审权公民、法人和准法人组织。(2)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有错误。(3)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有法定事由。(4)在法定时限内申请再审。23.公开审判制度概念。哪些案件能够不公开审判?答: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活动,除合议庭评议外,依法向社会公开制度。不公开审判案件包含以下几个:(1)包括国家秘密案件。(2)包括个人隐私案件。(3)离婚案件。(4)包括商业秘密案件。24.原告和被告具备特殊法律特征。答:原告和被告具备特殊法律特征。(1)原告是引发诉讼程序发生人;(2)被告是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人;(3)原告与被告处于相正确地位。25.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区分。答: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区分。(1)诉讼主体不一样。民事诉讼主体是公民、法人、准法人组织原告、被告、第三人,他们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在不一样个案中,能够位置交换,以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不一样和提起诉讼先后为准。行政诉讼主体位置是固定,都是以行政管理相对人为原告,以实施行政管理行政主体为被告,位置不得转换。行政诉讼当事人诉讼地位是有区分,被告人往往占有优势。(2)诉讼客体不一样。民事诉讼诉讼客体是诉讼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对象,即当事人之间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权利义务关系。行政诉讼客体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时实施详细行政行为,相对人对此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才引发行政诉讼。(3)一些程序、制度不一样。在程序方面,民事诉讼法在普通程序之外,还要求了简易程序,凡能够调解均应进行调解。为了提升诉讼效率和质量,还要求了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中,既未要求简易程序,也未要求调解制度。(4)举证责任要求不一样。民事诉讼法要求,当争议事实不清,真伪不明时,通常由原告负担不利诉讼后果;在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负担举证责任。行政诉讼法要求,由被告即行政主体负担举证责任,提供证实材料证实自己详细行政行为正确且有法律依据。(5)提供证据时间不一样。在民事诉讼进行中,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前,当事人都可提供证实材料,支持自己主张,这是从尊重当事人诉讼地位而作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要求当事人恪守自行约定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过,法律要求并未改变。在行政诉讼中,因为被告特殊地位,人民法院不支持被告及其代理人在作出详细行政行为后自行搜集自行搜集证据,在特殊情况下,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才能够补充相关证据。26.简述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三种情况。答: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三种情况。(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觉本院作出得以生效裁判、调解书确有错误,需要再审,可提起再审程序。(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调解书发觉有错误,需要再审程序。(3)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调解书发觉确有错误,提起再审程序。27.起诉条件。答:(1)形式要件。首先,必须提交起诉状。(4分)其次,必须交纳诉讼费用。(2)实质要件。首先,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或其余组织。其次,有明确被告。第三,有详细诉讼请求和实施、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8.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区分。答:(1)程序发生原因不一样。第一审程序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起诉权。第二审程序发生是给予当事人行使上诉权。(2)审理对象不一样。第一审程序审理对象,是针对原告、被告双方争议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所依据事实。第二审程序审理对象,是一审裁判认定事实和适使用方法律是否正确。(3)适用程序不一样。第一审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既可适用普通程序,也可适用简易程序,而且必须开庭审理,不能径行判决。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对事实清楚、不需要开庭审理上诉案件,能够径行判决。(4)裁判效力不一样。第一审判决和准许上诉裁定,在上诉期间内不发生法律效力;按照二审程序所作裁判,一经宣告和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是不准上诉终局裁判。29.什么是级别管辖?什么是地域管辖?答:级别管辖,就是指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工和权限。地域管辖,就是指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工和权限。30.组成民事诉讼证据条件是什么?答:组成民事诉讼证据条件是:(1)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事实。(2)必须是与案情有内在联络客观事实。(3)必须是法律允许作为诉讼证据客观事实。(4)必须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客观事实。31、简述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答:(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取消旧贵州特权不论何人犯罪,都要依法论处。(2)制订成文法公布于众,使人人知法而又有法可依。(3)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处罚,从而达成预防犯罪目标。32、试述明朝早期法制指导思想。答:(1)刑乱国用重典。(2)法贵简严。(3)礼法结合,明刑弼教。33.为何说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基本法?答:⑴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基本法因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首要有三个基本要素:①确认主体②确认主体权力③确认交易规则⑵民法为文明法⑶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⑷民法为实体法⑸民法为私法34.我国民法基本标准有哪些?答:⑴平等标准⑵自愿标准⑶公平标准⑷等价有偿标准⑸老实信用标准⑹公序良俗标准35.简述法律规范特征。答:法律规范特征:(1)国家意志性;(2)规范性;(3)同一性;(4)逻辑性。36.简述法律关系特征。答:法律关系特征:(一)法律关系是一个特殊社会关系;(二)法律关系是依照法律规范建立社会关系;(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社会关系;(四)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社会关系。37.简述违法组成要件。答:这些要件包含:(1)违法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社会关系;(2)违法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反法律要求行为;(3)违法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实施者必须是具备法定责任能力自然人或者单位、国家机关。(4)违法主观方面,这是指违反主体对自己实施违反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抱有意或过失心里状态。38.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方法:答:(1)法规清理,(2)法规汇编,(3)法典编纂,39.“十恶”。(1)最早要求在《开皇律》里。(2)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是封建社会打击十种最严重犯罪。分别是:①谋反;②谋大逆;③谋叛;④恶逆;⑤不道;⑥大不敬;⑦不孝;⑧不睦;⑨不义;⑩内乱。40.明律是怎样禁止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答:《大明律》中专设“奸党”条,要求:①“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②“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③“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行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者”以上都组成奸党罪,要受到严厉惩治:本人处死,妻子为奴,财产入官。41. 简述宪法规范特点。答:根本性和最高性、广泛性、标准性、适应性和稳定性。42. 国家性质三个决定性原因是什么?答:国家政权阶级本质、经济基础、社会精神文明。43. 简述“十恶”、“八议”制度。答:所谓“十恶”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是指法律要求以下八种人犯罪,通常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44. 简述《唐律》中定罪量刑标准。答:区分公罪、私罪标准;老幼废疾减刑标准;同居相隐不为罪标准;自首减免标准;再犯累犯加重标准;共犯区分首从标准;类推标准;画外人处罚标准。45. 简述遵法依照和理由。答:遵法依照和理由以下:是法和道德要求;出于契约式利益和信用考虑;因为惧怕法制裁也是出于社会压力;出于心理上惯性。46. 简述法开始生效时间。答:法开始生效时间依照法要求、通例、需要及其余关于情况而定,有多个表现形式,通常有三种形式:自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效;以达成期限为生效时间。47. 简述遵法主客观条件。答:遵法主观条件是遵法主体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通常指人们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纪律意识、个性、文化、教育程度;遵法是客观条件是遵法主体所处客观社会环境,如法制情况、政治情况、经济情况、名族传统、国际形势、科学技术发展。48. 什么是宪法监督?答:广义宪法监督就是由各方面力量所形成一个督促、监控宪法和法律实施网络体系,是对各种行宪和守宪主体行为广泛监控和督促,从而形成一个人人一照宪法办事社会气氛;狭义宪法监督是由宪法授权或宪法认可机关,以一定方式进行合宪审查,取缔违宪事件,追究宪法责任,从而确保宪法实施一个宪法制度。49.法律程序特点。答:法律程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是针对特定行为而做出要求;是由时间要求和空间要求组成;具备形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热处理油复合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炉膛高温工业电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灯光检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滚动轴承用酚醛层压布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消防报警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浮雕金箔商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洗衣机双联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份一月智慧路灯改造工程特许经营贷协议
- 2025冬季供暖委托合同
- 2025员工雇佣合同电子版范本
- 工程设计费收费标准
- 海姆立克急救(生命的拥抱)课件
- 土方回填试验报告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大数据与会计-说专业
- 工程项目样板引路施工方案
- 必备空调安装免责协议书范文优选七篇
- (自考)财务管理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校服评标方法及打分表
- 绘本教学The hug 课件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