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必备】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2、可以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教学重点区别时间与时刻。教学难点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学前准备1、口答。〔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景。〔1〕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理解哪些信息?〔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3〕提问:你能答复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老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探究方法。〔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2〕用计算的方法。老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引导学生答复。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18-9=9〔小时〕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1〕读题,理解题意。〔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4〕老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2〕课外小组14:30开场活动,经过1小时20分完毕,完毕时间是〔〕时〔〕分。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场,进展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完毕?〔1〕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p数量关系。〔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4〕学生独立解答。四、思维训练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小学数学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稳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进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快乐的事说出来听一听?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并答复:〔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表达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此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展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场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如今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工程中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工程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人数2316156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假设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假如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老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表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2〕假如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可以进展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化,老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局部,如下所示:23+1623-1623+16+1523-16-423+16-1523-〔16+4〕16+1523-416+15+423-15-423+15-1623-〔15+4〕16+415-423+16+423+16-4〔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对算式进展横向、纵向的比照观察与分析^p,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用竖式计算,一样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老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展知识梳理。〔五〕稳固练习,拓展创新: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数的大小比拟: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数的大小比拟练习:33○4998○6254○4587○9043○46-277○50+273、数的计算:〔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加减法计算练习。第一组:35+2442+3656+4357-4598-5684-53第二组:38+2546+5936+5754-3742-1951-27〔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展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根底的合作、交流、比照、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展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教学目的: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造。2、以动手理论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根底,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交融。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们生活的亲密联络。教学准备: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老师准备演示用钟表。教学过程:一、呈现问题:〔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场的,完毕时是4时。〔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场的,完毕时是。〔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场的,完毕时是。〔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场的,完毕时是4时。〔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分开“儿童乐园”。〔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二、自主探究: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老师指导下进展探究。以问题〔1〕为例:〔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场玩的时间和完毕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展操作。〔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4〕老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2、画出整时: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C:让画错的同学进展改正。三、梳理概括: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能发现: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场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完毕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认识道路。知识与技能目的:1.在识别方向的根底上,认识简单的道路图,能根据道路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间隔和经过的地方。2.借助认识道路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才能,理论才能。过程与方法目的: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会看简单的道路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绘行走道路。难点:能根据道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经过的地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笑笑一家特别喜欢旅游,他们听说抚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决定开车到抚顺来旅行,可是他们没来过,不知道车往哪开,谁能帮着想想方法?有了道路图,还要认识道路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道路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道路”。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道路(1)从十道街出发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劳动公园。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道路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道路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道路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十道街。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三)看道路图答复下列问题(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道路。(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道路。(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道路图。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道路,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玩耍,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道路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笑笑游完抚顺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龙潭大峡谷玩耍,这是龙潭大峡谷的道路图,她应该怎样走?五、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道路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才能,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才能,并浸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络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列式。〔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学生列式。〔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消费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2.教学例1。〔1〕出例如1,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2角、每个排球55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枝、4个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提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学校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3〕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铅笔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考虑求的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既可以稳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p。接着引导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就是在分析^p的根底上启发学生综合、抽象和概括。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详细问题的感知、分析^p的根底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才能。]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假如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量〕?追问:为什么求数量用总价除以单价?提问:再想一想,假如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量=单价〕?〔4〕如今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络。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3.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读题。提问:例1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指名学生先口头举出例子,说明求总价的问题。提问:谁还能举一个求数量的例子?求单价的呢?〔2〕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里应用了哪几个数量关系式?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里,要求一个量,需要知道几个量?指出:在单价、数量和总价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4.教学例2。〔1〕出例如2,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2〕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问题,其中每小时45千米、每分钟行70米这样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2小时、6分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90千米、42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3〕提问:第〔1〕题里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时间呢?求出的结果是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小东行走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提问:假如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时间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络严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5.组织练习。〔1〕下面的条件中各是什么数量关系?①轮船5小时行125千米。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千米,共行驶305千米。③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2〕做练一练第3题。读题。让学生举例说明求路程的问题。哪位同学举出一个求时间的问题?你能举出一个求速度的问题吗?〔3〕做练一练第4题。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怎样求路程?怎样求时间?求速度呢?三、课堂小结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详细说一说这两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四、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总目的: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使学生理解整数四那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进步整数口算、笔算的纯熟程度。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拟纯熟地进展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会比拟纯熟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拟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拟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展爱祖国、爱社会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及构造: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那么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法及才能培养的主要方向: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才能。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的: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p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考虑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局部说说表示的意思?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假如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老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假如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假如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老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2.教学“试一试”。〔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局部吗?根据学生的答复,老师在黑板上____段图。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假如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假如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比拟。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地方?在学生答复时,把课题板书完好。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各自填表。全班共同校对。4.补上适宜的条件。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先独立考虑,再交流。5.出示情境图。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四、布置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理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想象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花园里有只得意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刚刚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如今小组内说一说。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生2:左右一样。上下?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3、教学板书对称〔1〕课题导入师:是啊,刚刚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材分析^p】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根底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教学目的】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历,初步开展空间观念。2、能根据详细情境恰中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开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才能。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开展学生的估测才能。【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师:请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看看在这个数学故事中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数学考虑?你有什么好方法?2、回忆在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3、提醒“分米”。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二、认识分米。〔11:00之前必须完毕〕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提醒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师:如今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PPT活动一: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生汇报师小结:借助直尺,同学们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长度,假如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师:很好!1分米=10厘米。2、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分米。师:如今,我们对1分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这根吸管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师:如今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继续研究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PPT活动二:估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量用直尺量一量,进展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找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生汇报师小结:在今后的估计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计的标准和根据。3、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研究。PPT活动三:小探究1米?分米生汇报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三、认识毫米。1、通过“量一量”,提醒毫米。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生汇报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到7厘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刚刚——毫米,用字母来表示。2、通过自学,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师:刚刚我们一起对分米进展了研究,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开对毫米的独立学习吧!PPT活动四: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比一比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或几毫米。想一想1厘米=?毫米。生汇报。师小结:看来同学的收获可真多,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3、通过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师:刚刚我们说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如今请你将3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如今把5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假如同桌两个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这时候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长度吧。师:如今请看,周老师吧20张卡片摞在一起,这就是?30张卡片呢?90张卡片呢?再添10张卡片就是?师: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来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来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帮助下,发现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来就请你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赶快帮黑猫警长找到偷吃红土的小象吧!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1、测量脚印师:你觉得案发现场的这个脚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生单独测量师:看来确实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红土,可是,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师:红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补充的矿物质铜和盐,但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对的。2、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4332:2025 E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in relation to authoritative records,records systems and records man
- 《工伤事故管理办法》课件
- 《服装品牌设计策划》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员工管理篇】十篇
- 《学前儿童的注意》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职员管理】
- 手术室护理组长竞聘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二)
- 小学生防打架斗殴安全教育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9 单词拼写(安徽专用)
- 网络运营代销合同范例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临床放射生物学》课件
- 植保无人机安全飞行
- 2024年10月自考04532财务会计专题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医疗纠纷事件汇报
- 2024年村干部个人工作总结例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