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_第1页
专家论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_第2页
专家论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_第3页
专家论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_第4页
专家论证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书一: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N/nuA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2.8m,

立杆的纵距b=0.90m,立杆的横距1=0.90m,立杆的步距h=l.50mo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ON/m#,弹性模量9000.ON/mm2。

内龙骨采用40.X90.mm木方,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O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lOkN/n?。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3.OOkN/m2,堆放荷载标准值0.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2X(25.10X0.15+0,30)+1.40X3.00=9.078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35X25.10X0.15+0.7X1.40X3.00=8.023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L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048X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n(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JT(D4-d4)/32Do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l=25.100X0.150X1.000+0.300X1.000=4.065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0+3.000)X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37.50cm3;

截面惯性矩I=28.13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一一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nd;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7.00N/mm2;

M=0.lOOql2

其中q一一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0.100X(1.20X4.065+1.40X3.000)X0.300X0.300=0.08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计算强度f=M/W=0.082X1000X1000/37500=2.17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X(1.20X4.065+1.40X3.000)X0.300=1.634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1634.0/(2X1000.000X15.000)=0.16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kl.MN/m产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小于[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1/100EI<Ev]=1/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X4.065X3004/(100X9000X281250)=0.08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龙骨的计算

龙骨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H=25.100X0.150X0.300=1.130kN/m

⑵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00X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3.000+0.000)X0.300=0.900kN/m

静荷载ql=1.20X1.130+1.20X0.090=1.463kN/m

活荷载q2=1.40X0.900=1.260kN/m

计算单元内的龙骨集中力为(1.260+1,463)X0.900=2.451kN

2.龙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P/1=2.451/0.900=2.723kN/m

最大弯矩M=0,lql2=0.1X2.72X0.90X0.90=0.221kN.m

最大剪力Q=0.6ql=0.6X0.900X2.723=1.471kN

最大支座力N=l.Iql=1.1X0.900X2.723=2.696kN

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54.00cm3;

截面惯性矩I=243.00cm4;

(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0.221X106/54000.0=4.09N/mm2

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ON/mm2,满足要求!

(2)龙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1470.64/(2X40.00X90.00)=0.61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l.70N/mm2

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龙骨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l.220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X1.220X900.04/(100X9000.00X2430000.0)=0.248mm

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次龙骨支撑传递力。

.70kr270k卜270k22.70k卜2.70kh270kls2.70kr2.70kh2.70kr2.70kN

7900;900;900m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3.423.42

2.702.70

1.981.98

0.720.72

0.000.00

0.720.72

1.981.98

2.702.70

3.423.42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21kM.21kz.21kz.21kz.21kM.21kM.21kM.21kM.21kZ.21kN

A,1、,]、,I、,]、,1B

;一;一9。0一;-900一飞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647kN.m

最大变形vmax=0.802mm

最大支座力Q“®x=8.807kN

抗弯计算强度f=M/W=0.647X1074247.0-152.36N/mni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W'

其中心——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OOkN,双扣件取12.OO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81kN

选用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⑴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19X22.800=2.703kN

⑵模板的自重(kN):

NG2=0.300X0.900X0.900=0.243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100X0.150X0.900X0.900=3.05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5.996kNo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3.000+0.000)X0.900X0.900=2.43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c+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21力

其中N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顶部立杆N=7.595kN,非顶部立杆N=10.597kN

出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一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3.98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25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OON/mm2;

10一一计算长度(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10=kU](h+2a)(1)

非顶部立杆段:10=ku2h(2)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291,当允许长细比验算时k取1;

U1,u2一一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5=1.386,l0=3.400m;

X=3400/16.0=212.333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333/1.291=164.472<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币=0.161

o=7595/(0.161X397.6)=118.403N/mm2

a=0.5m时,U[=l.091,l0=3.521m;

X=3521/16.0=219.92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9.921/1.291=170.349<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52

o=7595/(0.152X397.6)=125.673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200时,o=118.403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顶部立杆的稳定

性计算。<[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l.755,l0=3.399m;

X=3399/16.0=212.26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261/1.291=164.416<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61

o=10597/(0.161X397.6)=165.205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非顶部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幽W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计算公式

2

Mw=0.9X1.4Wklah/10

其中Wk一一风荷载标准值(kN/n?);

2

Wk=0.300X1.250X0.600=0.225kN/m

h----立杆的步距,1.50m;

la一一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0.9X1.4X0.225X0.900X1.500X1.500/10=0.057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Nw=l.200X3.494+1.400X2.430+0.9X1.400X0.057/0.900=7.675kN

非顶部立杆1=1.200X5.996+1.400X2.430+0.9X1.400X0.057/0.900=10.678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5=1.386,lo=3.400m;

X=3400/16.0=212.333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333/1.291=164.472<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币=0.161

o=7675/(0.161X397.6)+57000/4247=133.173N/nun2

a=0.5m时,U[=l.091,l0=3.521m;

X=3521/16.0=219.92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9.921/1.291=170.349<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52

o=7675/(0.152X397.6)+57000/4247=140.520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200时,。=133.173N/mm2,考虑风荷载时,顶部立杆的稳定性

计算。<[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l.755,l0=3.399m;

X=3399/16.0=212.26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261/1.291=164.416<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61

o=10678/(0.161X397.6)+57000/4247=179.975N/mm2,考虑风荷载时,非顶部立杆的稳定

性计算。<[f],满足要求!

架体尽量利用已有结构进行拉结(如剪力墙或柱等),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加强架体施工安全措

施。

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满足要求!

计算书二: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H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2.7m,

立杆的纵距b=0.90m,立杆的横距1=0.90m,立杆的步距h=l.50m。

面板厚度15nl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ON/mnK弹性模量9000.ON/mm?。

内龙骨采用40.X90.mm木方,间距300mm,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O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o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3.OOkN/m2,堆放荷载标准值0.00kN/m2o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2X(25.10X0.18+0,30)+1.40X3.00=9.982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35X25.10X0.18+0.7X1.40X3.00=9.039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L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048X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n(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JT(D4-d4)/32Do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l=25.100X0.180X1.000+0.300X1.000=4.81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0+3.000)X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37.50cm3;

截面惯性矩I=28.13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一一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nd;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7.00N/mm2;

M=0.lOOql2

其中q一一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至UM=0.100X(1.20X4.818+1.40X3.000)X0.300X0.300=0.09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计算强度f=M/W=0.090X1000X1000/37500=2.396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X(1.20X4.818+1.40X3.000)X0.300=1.797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1797.0/(2X1000.000X15.000)=0.18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kl.MN/m产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小于[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1/100EI<Ev]=1/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X4.818X3004/(100X9000X281250)=0.10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龙骨的计算

龙骨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H=25.100X0.180X0.300=1.35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00X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3.000+0.000)X0.300=0.900kN/m

静荷载ql=1.20X1.355+1.20X0.090=1.734kN/m

活荷载q2=1.40X0.900=1.260kN/m

计算单元内的龙骨集中力为(1.260+1,734)X0.900=2.695kN

2.龙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P/1=2.695/0.900=2.994kN/m

最大弯矩M=0.lql2=0.1X2.99X0.90X0.90=0.243kN.m

最大剪力Q=0.6ql=0.6X0.900X2.994=1.617kN

最大支座力N=l.lql=1.1X0.900X2.994=2.965kN

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54.00cm3;

截面惯性矩I=243.00cm4;

(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0.243X10754000.0=4.49N/mm2

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九病,满足要求!

(2)龙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1617.02/(2X40.00X90.00)=0.67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l.70N/mm2

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龙骨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l.445kN/m

最大变形v=0.677qlV100EI=0.677X1.445X900.07(100X9000.00X2430000.0)=0.294mm

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次龙骨支撑传递力。

.96。2.96价2.96。2.96M2.96W2.96k42.96M2.96kh2.96kf2.96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3.763.76

2.962.96

2.172.17

0.790.79

I

0.000.00

0.790.79

2.172.17

2.962.96

3.763.76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43kM.43kz.43kz.43kz.43kM.43kM.43kz.43kz.43kz.43kN

;-90。一;一9。0一;-900一飞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0.058

0.951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711kN.m

最大变形vmax=0.951mm

最大支座力Q“®x=9.684kN

抗弯计算强度f=M/W=0.711X106/4247.0=167.53N/n)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W'

其中心——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OOkN,双扣件取12.OO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68kN

选用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19X12.650=1.500kN

⑵模板的自重(kN):

NG2=0.300X0.900X0.900=0.243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100X0.180X0.900X0.900=3.66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5.402kNo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3.000+0.000)X0.900X0.900=2.43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c+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21力

其中N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顶部立杆N=8.327kN,非顶部立杆N=9.885kN

出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一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3.98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25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OON/mm2;

10一一计算长度(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10=kU](h+2a)(1)

非顶部立杆段:10=ku2h(2)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217,当允许长细比验算时k取1;

U1,u2一一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ji.540,l0=3.561m;

X=3561/16.0=222.403

允许长细比(k取1)Xo=222.4O3/l.217=182.747<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48

o=8327/(0.148X397.6)=141.934N/mm2

a=0.5m时,U|=l.215,l0=3.697m;

X=3697/16.0=230.878

允许长细比(k取1)Xo=23O.878/1.217=189.711<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38

o=8327/(0.138X397.6)=151.762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200时,o=14L934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顶部立杆的稳定

性计算。<[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l.951,l0=3.562m;

X=3562/16.0=222.44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22.441/1.217=182.778<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48

o=9885/(0.148X397.6)=168.490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非顶部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幽W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计算公式

2

Mw=0.9X1.4Wklah/10

其中Wk一一风荷载标准值(kN/n?);

2

Wk=0.300X1.250X0.600=0.225kN/m

h----立杆的步距,1.50m;

la一一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0.9X1.4X0.225X0.900X1.500X1.500/10=0.057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Nw=l.200X4.104+1.400X2.430+0.9X1.400X0.057/0.900=8.407kN

非顶部立杆(=1.200X5.402+1.400X2.430+0.9X1.400X0.057/0.900=9.965kN

顶部立杆段:a=0.2m时,Uji.540,l0=3.561m;

X=3561/16.0=222.403

允许长细比(k取1)Xo=222.4O3/l.217=182.747<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48

。=8407/(0.148X397.6)+57000/4247=156.821N/nun2

a=0.5m时,U|=l.215,l0=3.697m;

X=3697/16.0=230.878

允许长细比(k取1)Xo=23O.878/1.217=189.711<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38

o=8407/(0.138X397.6)+57000/4247=166.744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200时,。=156.82提/加2,考虑风荷载时,顶部立杆的稳定性

计算。<[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l.951,l0=3.562m;

X=3562/16.0=222.44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22.441/1.217=182.778<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48

o=9965/(0.148X397.6)+57000/4247=183.377N/mm2,考虑风荷载时,非顶部立杆的稳定性

计算。<[f],满足要求!

架体尽量利用已有结构进行拉结(如剪力墙或柱等),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加强架体施工安全措

施。

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满足要求!

计算书三: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H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架体搭设高度为23.0m,

梁截面BXD=250mmX6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1=0.90m,立杆的步距h=l.50m,

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ON/m,,弹性模量9000.ON/mn/。

内龙骨采用40.X90.nun木方。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O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0.75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OOkN/m?此计算不考虑施工均布荷载。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产0.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2X(25.50X0.60+0,50)+1.40X2.00=21.76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35X25.50X0.60+0.7X1.40X2.00=22.615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0.7X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n(D4-d」)/64,抵抗距计算采用W=n(D4-d4)/32Do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5.500X0.600X0.900=13.77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500X0.900X(2X0.600+0.250)/0.250=2.61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i=(0.000+2.000)X0.250X0.900=0.450kN

均布荷载q=1.35X13.770+1.35X2.610=22.113kN/m

集中荷载P=0.98X0.450=0.441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33.75cm3;

截面惯性矩I=25.31cm4;

0.44kN

22.11kN/m

250

计算简图

0.200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16.38kN/m

1

一250.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0、

0.360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M=2.985kN

%=2.985kN

最大弯矩M=0.200kN.m

最大变形V=0.360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计算强度f=M/W=0.200X1000X1000/33750=5.926N/nmi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EfLMX17.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X2984.0/(2X900.000X15.000)=0.33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l.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ETL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36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龙骨的计算

梁底龙骨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P/1=2.985/0.900=3.316kN/m

最大弯矩M=0,lql2=0.1X3.32X0.90X0.90=0.269kN.m

最大剪力Q=0.6ql=0.6X0.900X3.316=1.791kN

最大支座力N=l.Iql=1.1X0.900X3.316=3.283kN

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54.00cm3;

截面惯性矩I=243.00cm4;

(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0.269X106/54000.0=4.97N/mm2

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N/mnA满足要求!

(2)龙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L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1790.78/(2X40.00X90.00)=0.74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70N/mm2

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龙骨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2.275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X2.275X900.04/(100X9000.00X2430000.0)=0.462mm

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次龙骨支撑传递力。

2.98kN2.98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2.982.98

0.000.00

2.982.98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2.05kN2.05kN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1.450

支撑钢管变形图(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gx=0・746kN.m

最大变形vmax=l.450mm

最大支座力Qmax=2.985kN

抗弯计算强度f=M/W=0.746X1074247.0=175.6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及

其中凡——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OOkN,双扣件取12.OOkN;

R一一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2.99kN

选用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力

其中N一一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2.99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35X2.599=3.509kN

顶部立杆段,脚手架钢管的自重方=1.35X0.181=0.244kN

非顶部立杆段N=2.985+3.509=6.493kN

顶部立杆段N=2.985+0.244=3.229kN

6——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end;A=3.98

W一一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n?);琳=4.25

。一一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L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OON/mm2;

10一一计算长度(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10=ku,(h+2a)(1)

非顶部立杆段:10=ku2h(2)

k一一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L291,当允许长细比验算时k取1;

uPu2一一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

a一—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0m;

顶部立杆段:a=0.2m时,ux=l.386,l0=3.400m;

X=3400/16.0=212.333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333/1.291=164.472<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b=0.161

o=3229/(0.161X397.6)=50.334N/mm2

a=0.5m时,Uj=l.091,l0=3.521m;

X=3521/16.0=219.92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9.921/1.291=170.349<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52

o=3229/(0.152X397.6)=53.424N/mm2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100时,。=49.304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顶部立杆的稳定性

计算。<[f],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u2=l.755,l0=3.399m;

X=3399/16.0=212.261

允许长细比(k取1)X0=212.261/1.291=164.416<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4)=0.161

o=6493/(0.161X397.6)=101.229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非顶部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架体尽量利用已有结构进行拉结(如剪力墙或柱等),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加强架体施工安全措

施。

架体计算满足要求!

计算书四: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H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架体搭设高度为11.1m,

梁截面BXD=400mmX8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1=0.90m,立杆的步距h=l.50m,

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ON/m,,弹性模量9000.ON/mn/。

内龙骨采用40.X90.nun木方。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O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两侧立杆间距0.90mo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OOkN/m?此计算不考虑施工均布荷载。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2X(25.50X0.80+0,50)+1.40X2.00=27.880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l.35X25.50X0.80+0.7X1.40X2.00=29.500kN/m2

由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

0.7X1.40=0.98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048X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n(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JT(D4-d4)/32Do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i=25.500X0.800X0.900=18.36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500X0.900X(2X0.800+0.400)/0.400=2.25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0.000+2,000)X0.400X0.900-0.720kN

均布荷载q=1.35X18.360+1.35X2.250=27.824kN/m

集中荷载P=0.98X0.720=0.706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33.75cm3;

截面惯性矩I=25.31cm4;

0.71kN

27.82kN/m

133133133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20.61kN/m

5-S

।_____133।133।133______।

变形计算受力图

0.001

0.019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M=L431kN

N2=4.487kN

N3=4.486kN

N4=1.431kN

最大弯矩M=0.056kN.m

最大变形V=0.019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计算强度f=M/W=0.056X1000X1000/33750=1.65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EfLMX17.OO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Q/2bh=3X2278.0/(2X900.000X15.000)=0.25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ETL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01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33.3/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龙骨的计算

梁底龙骨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P/1=4.487/0.900=4.985kN/m

最大弯矩M=0.1ql2=0.1X4.99X0.90X0.90=0.404kN.m

最大剪力Q=0.6ql=0.6X0.900X4.985=2.692kN

最大支座力N=l.Iql=1.1X0.900X4.985=4.935kN

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54.00cm3;

截面惯性矩I=243.00cm4;

(1)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0.404X106/54000.0=7.48N/mm2

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ON/mm2,满足要求!

(2)龙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2691.90/(2X40.00X90.00)=1.12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l.70N/mm2

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龙骨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龙骨计算跨度(即龙骨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3.359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X3.359X900.04/(100X9000.00X2430000.0)=0.682mm

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木方时取250),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次龙骨支撑传递力。

1.43kN4.49kN4.49kN1.43kN

A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5.425.42

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