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1.gif)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2.gif)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3.gif)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4.gif)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a60a3489193bb18d87cd5db3619f14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第二节调控学习心理状态人的学习过程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你就会对书本感到亲切,乐于学习;当你的心情不好时,你会见书就讨厌,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强迫自己去学习,学习效率也较差。可见,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心理状态包括自信心、情绪、动机、注意力、精力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如何增强学习信心、调节学习情绪、预防学习疲劳、提高注意力,以使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处于最正确水平,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的技能。一、增强学习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在学习过程中,自信所迸发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也有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材料。”“我最害怕化学课,一上课就头疼,一拿起作业就觉得什么都不会做,化学对我来说是没救了。”“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我也尽量躲着他们。”上述这些想法都是缺乏学习自信心的表现。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出现,就使其感到自己不行,学不好、学不会,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由此进一步导致学习失败。而新的学习失败又证明了开始时“我不行”的判断,从而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树立起学习自信心的方法很多,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和实施。常用的方法有:.正确看待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等的实际水平,因此,单凭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自己,认定自己比别人差、不是学习的材料等,是不公正、不客观的。分数不高、成绩不好,在学习中是常有的事,关键在于能否迎接这一挑战,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念,发奋努力去改变现状。.善于开掘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方法也同样如此。如果一门科目成绩很好的话,自然对自己有了信心,其他科目也会受其影响,有显著的进步。比方有的同学数学不好,但乐感强,听到一首歌之后,很快就能把音调记下来。起初他可能是喜欢这首曲子,又因记忆好,同时对音乐的节奏和音程有极灵敏的感受力,因此不费力就能背下来。假设能有意识地发现自己这一优点,这位同学就能恢复他曾经失去的自信心,不仅仅在唱歌方面,对其他学科也会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当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的时候,更应该去开掘自己的其他特长,以找到恢复自信的时机。.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一个人如果总想着自己不行,总是给自己这种消极的暗示,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这时如果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来奉劝、激励自己,就会打破恶性循环中的一环,并注入了积极的内容,从而重新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二、调节学习情绪情绪是与学习效率密切相联的,良好的情绪状态作为一种潜在的学习动力,能够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使思维高度活跃,进入一种极佳的学习意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人的情绪并不能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当你学习时正赶上情绪不佳、心神不安应该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重点掌握“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是调节情绪的一种有效手段,具体做法就是在需要调节情绪时,通过言语、动作等方式来提醒自己,从而到达自我调控的目的。比方,在你烦躁不安又必须学习时,可以自言自语“烦恼有什么用,不如先安下心来学习”,也可以把烦恼的原因找出来,一条条写在纸上,这样,你的心情就会逐渐舒畅起来。当考试失败时,就告诉自己“我能行,下一次一定能考好”陷入忧愁时,你就提醒自己“忧愁于事无补”;当你碰到困难时,你就对自己说“困难是暂时的”,“经过努力我将战胜它”。三、预防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当你学习疲劳时,课堂上会表现得昏昏欲睡,心里想听却什么都听不进去;课后想学习,可打开课本看了半天却仍然在原地打转,学习效率非常低。学习疲劳是可以预防和克服的。.形象练习法首先,平心静气坐下来,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浮现以下形象:想象自己睡在床上,自己的双脚是混凝土铸的,再想象由于手和脚一样,身体已经沉到床下来;想象自己的身体是由几个胶皮气球组成的,把脚上的阀门打开,放气,脚开始变瘪了,接着,把其他部位的阀门全打开了,想象自己整个身躯都变瘪的情形。其次,想象那些存在记忆中的、最愉快的事情。这种形象练习可使大脑松弛,解除困扰。.精神松弛法〔1〕安静下来,盘腿而坐,双拳相对,将双臂轻轻举至胸高。〔2〕然后,将头、目尽量朝右扭;与此同时,眼睛向右肩看,然后向左转,看左肩,反复回转假设干次。〔3〕接着,做一些改变,在双臂向右转时,头和眼睛要向左边,即反方向转;双臂向左转时,也如此,反复回转假设干次。〔4〕身体保持正直,双臂不动,双眼看前方,头向左转,转头时眼睛总是保持向正前方看,然后,再向右转头,反复假设干次。〔5〕面向正前方,眼睛上下左右灵活转动,头要保持不动。闭上眼睛,会感到眼前有许多闪亮的小点。捕捉往下面的一个点,设想它在你的眼前慢慢转动,随着它,让眼球转动。这一训练可以消除学习疲劳,使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四、调整应试心理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很不错,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并非是因为平时学得不好,而往往是由于考试紧张,临场发挥不好造成的,或者可以说是应试心理准备不足的结果。为了预防和消除考试怯场,提高应试心理的准备程度,可进行如下训练。.预想考试过程首先预想考试的一般过程,从考试前的工作准备,到进入考场,甚至老师发卷时的神态、自己的座位可能是什么样子,如何填写考号、名字,如何答卷、复查、交卷等等,都要细心地加以模拟式的预想,而且想得越细越具体越好。其次要预想答卷的过程,如何运用先易后难的原则,如何把意思表达明白,把字写清楚等等。再次要预想解决较难题目的过程。诸如思考的方式,如正向思考、逆向思考的灵活运用以及解题方法的选用和解题的具体步骤,都要认真地加以预想。注意,预想和考试的时间间隔不要太长,一般在考试前夕和当天早晨分别进行一次预想。如果能结合自己以往成功的经验进行预想,效果会更好。.自信训练日常生活中,考试紧张的学生在临考前有数不尽的担忧,例如:〔1〕离考试时间越近,我越担忧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这次考试;〔2〕我担忧这次考试题目很偏,要想答好十分困难;〔3〕我担忧其他同学在这次考试中都比我强;〔4〕要是考试过不了关,以后的前途可就全完了;〔5〕父母对自己寄予很大希望,如果这次考不好,可怎么向父母交代呢;〔6〕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如此焦虑,忧心忡忡;〔7〕如果学生不用参加考试,整天无忧无虑,那该多好啊!而自信训练就是努力克服这些引起考试紧张的担忧成分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学会发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当你听到不久将要考试的消息后,感到面部肌肉紧张或神经性倒胃,这意味着大脑已出现了消极的潜意识,你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已朦朦胧胧地浮现某些担忧的念头,此时应把它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把这些担忧的想法逐条记下。其次,养成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即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案例分析〕给学习加油小磊是个白白净净的小胖墩,看上去非常可爱,可是,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学习不努力,成绩很差,拖了集体的后腿,影响整个班集体,有好几次都是因为小磊的学习成绩影响了班集体的评估成绩。小磊不是不聪明,而是学习不努力,对学习不够重视。常常是上课了,他才发现忘带书了或者忘带作业本了。作业不交是常事,理由很简单,不知道做什么作业。上课从不记笔记,经常不听老师讲课,做小动作,与周围同学讲话。为此,老师经常教育他,每次他总是低头认错,保证下次不再重犯,但是有口无心,说到做不到,屡教屡犯,老师为此也很头痛。小磊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磊的父母没念过大学,连高中也没读过。他们就把自己未了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实现。小磊从背书包起就常听爸妈说:“磊磊,好好读书,爸妈没上大学,你一定要进大学,为爸妈争口气。”所以他总想是你们要我读书,我是为爸妈读书。在他心中,学习就是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常常是在父母的“逼”、“哄”下才勉强完成学习任务。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从小磊的表现看,他在学习方面主要问题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是学习的一种心理趋向,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只有学生明白了学习有什么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学生才会愿意学,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也才会学得更好。〔操作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调控学习心理状态时,需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在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掌握增强自信心、调节学习情绪和防止学习疲劳的方法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完全可以通过中学生自我调整而获得。因此,要帮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训练,反复练习,使之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应帮助学生把心理状态的调控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贯穿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如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调控,考试刚开始应注意稳定情绪,考试开始后要保持注意,解答难题时应增强信心,努力使自己保持一份好的心情,使心理处于最正确状态。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第三节中学生学习问题咨询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掌握必要的调控心理状态的策略,也有赖于中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只有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才能使他们轻装上阵,取得最正确的学习效果。一、考试怯场.症状与表现〔1〕临场情绪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神不定,紧锁眉头。〔2〕考试时,试卷一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出现感知觉障碍,如视听困难等;注意力分散,看题时错位错行;思维混乱,思考的速度、深度、灵活性都出现轻度障碍;用比较笨的方式解题;只记起只言片语,不能正常分析、归纳、推理。.咨询要点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来说,由于父母和老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由于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不适度地过分紧张。〔1〕考前做好准备,加强各科技能的训练和基础知识学习,适应考题变化的形式。①要有思想上的准备,树立正确的考试态度,正确对待分数。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乐观地对待考试。考试前,保持轻度兴奋,暗暗放松,跃跃欲试,心情稍有紧张而又常有愉快感。②要认真做好复习。按照考试的要求,认真搞好复习,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是减弱紧张程度、防止怯场的基本方法。③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考前睡眠不足、疾病发作和疲劳过度。大脑长时间的工作,也会产生疲劳,使得对各种刺激产生的兴奋大为降低,从而使人感到脑子昏沉沉,无法在应考时集中注意力。因此,注意休息、有劳有逸是防止紧张疲劳、提高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休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安静休息,即闭目养神或睡眠;一种是活动休息,如散步、做操、打球等。另外,变换脑力劳动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防止临考前夕加班加点,拼命复习,甚至临考前几分钟还在看书,这样长时间不休息,必然造成大脑劳累过度,考试时头昏脑胀,使知识暂时遗忘,临场思维混乱,造成考试失误。〔2〕培养自信心,充分估计自己的才能与知识。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在考试中一定能够取胜,这样就能排除恐惧和自卑,顺利渡过这一关。〔3〕讲究考试方法。由易到难是掌握知识的规律,考试时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拿到试卷后,最好先浏览考卷上的各种试题。答题时由易到难,先做会做的,会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以此来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会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发挥出最正确的应考水平。〔4〕适度紧张,克服情绪大起大落。对于即将参加的考试感到适度的紧张,这是正常的,这不仅不会阻碍考试,反而会提高考试效率,使考生发挥出最正确水平。心理学家研究说明:中等强度的焦虑状态,到达最正确的学习效率。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丝毫不紧张与过分紧张焦虑一样会降低学习效率。〔5〕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缩后再松弛,从而到达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考号和,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采取了以上预防考试紧张的措施,一般来说,考试时便不会感到特别紧张。万一到了考场上还出现怯场的情况该怎么办呢?〔1〕采取时间延隔。许多考生拿到考卷,一看题目,便觉得很难,不会做,顿时感到焦虑和紧张。遇到这种情况,不要钻牛角尖,不要一直想把它解决了,可先放一放,做其他题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来做它,这样就可以“柳暗花明”了。〔2〕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果因考题太难而紧张,可暗示自己:考题对大家都是一样的,自己觉得难,别人可能觉得更难,因此,不必过分担忧。〔3〕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要做得轻而缓,这样可有效地缓解紧张,放松身心。〔4〕注意转移。当感到紧张时,可向窗外看一看,或者上趟厕所,也可带些喉片或仁丹含化,以转移对紧张情绪的注意力,迅速镇定情绪。二、注意力分散.表现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老师都讲了些什么。这种情况长久出现,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咨询要点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松散的情况。因此,当你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1〕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一些同学因学习负担重,一到晚上便贪黑熬夜,学到深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一定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2〕学会自我减压。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来已经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在心理上加上一道砝码,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考试等又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这样,他们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3〕做些放松训练。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再从右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较好掌握。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你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到达轻松、平静的状态。〔4〕使用适当的方法。应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只需设定一个期限,就能集中精神完成不感兴趣的工作。其次,对讨厌的学习内容定计划只考虑终了时间,就会强迫你去完成它。最后,设计几个中途终点,则会制止松懈现象。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给自己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制定。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③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首先,将大目标明确化,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只要能够明确目标便能产生注意力。其次,把目标亲自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即能提高注意力。我们在学习上体验到成功的经验后,便可拥有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情绪可以鼓舞我们的斗志,从而使接受不愿做的工作和学习。三、学习疲劳.表现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减慢甚至停滞。.咨询要点疲劳分两种,一种是生理疲劳,一种是心理疲劳。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后的疲劳,主要是生理疲劳,这种疲劳只要安静休息即可解除。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后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这种疲劳操作的不是人的体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使人感到头昏脑胀、注意力松散、记忆力减退、思维呆滞、运转不灵。学生在学习之后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一是长时间学习,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而产生保护性抑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压力过重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过分紧张和焦虑。由于紧张和焦虑,消耗了许多不应用在学习上的心理能量;由于紧张和焦虑,许多学生学习起来眉头紧锁、双肩耸立、坐姿僵硬,把全身所有的肌肉都发动起来去帮助“用力”,这又在无形中耗掉了许多身体能量。身体能量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对大脑所消耗能量的及时补充,会进一步加速脑的疲劳。正如卡耐基所说:“困难的工作本身不一定会产生好好地睡上一觉、或者休息以后不能消除的疲劳,而忧虑、紧张和情绪不安才是产生疲劳的三大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学习之后的心理疲劳,必须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消除紧张和压力,到达充分的自我放松。具体方法如下:〔1〕预防疲劳在你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疲劳是学习的大敌,等疲劳产生之后再去消除,疲劳已经阻碍了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预防疲劳更为重要。预防疲劳的主要方法就是经常休息。卡耐基说:“能坐下的时候,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决不坐着。在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每天清醒的时间可以增加一小时。”作为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想睡就睡,因为这会直接阻碍我们的听课学习。为了防止在课堂上因困倦而睡觉,可以在其他时间睡上一觉。比方,课间休息的10分钟,你完全可以闭上眼睛打个盹。只需打个盹,仿佛时间只过了一两秒,但它能保证你在随后的一节课内精力充分。午饭后睡上10〜20分钟,这可以预防通常在下午出现较频繁的疲劳。晚饭后再睡10〜20分钟,这可以使你整个晚上的学习时间延长,且效率提高。有些同学不善于随时随地休息,总是把该睡的觉都攒到一起,常常是不睡则已,一睡则不起,在白天一觉睡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起来之后,不但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反而感到头脑昏沉。〔2〕自我想象,放松身心心理医生马科思维尔•马尔茨建议,经常做如下的想象练习可以放松身心。具体方法参见上一节预防学习疲劳的“形象练习法”。〔3〕学会精神愉快地学习带着忧虑、烦恼,愁容满面地去学习,再简单的学习内容,也会迅速使人疲倦。如果能将学习当成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带着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学习,即使学习内容很多、难度很大,你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这也是许多人忘我工作与学而不知疲倦的原因。〔4〕用身体的运动去缓解大脑的疲劳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大声地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既可以使自己感到愉快,也可以通过发音器官的运动,让疲劳随歌声飘散而得以缓解。四、意志薄弱.表现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者垂头丧气,或者一蹶不振,不能为之而刻苦努力。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或睡大觉。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愿意多看书,多钻研,一拿起书本就头疼。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时间,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干别的事,结果一事无成。经常立志,经常下决心,但是到情绪不好时,或是遇到挫折时,又是灰心失望,什么也不愿意学。.咨询要点意志薄弱是中学生学习的大敌,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1〕制定目标和计划。意志表现在有目的的行动之中。要想培养意志力,我们首先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和学习计划联系起来,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2〕从小事做起。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比方,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每天坚持记五个外语单词,每天坚持记一篇日记……这样一天天下来,自己的毅力也磨炼出来了。〔3〕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使你有健康的身体、充分的精力,还能培养你的意志力。比方,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强迫自己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到户外慢跑几千米的路程,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持跑下去。长期而艰苦的体育锻炼,定能使你具备不怕苦、不怕难、知难而进、始终如一的意志品质。〔4〕时刻提醒自己。当你因为害羞而紧张,打算放弃自己精心准备了好几天的演讲时;当你因为疲劳和困倦,当天的作业没有做完就想上床休息时;当你在体育课上参加800米测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想马上停下来不跑时;当你为了看世界杯球赛的电视转播,而准备将已坚持了整整两周的学习计划暂时中断时;当你因为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鼓励,兴奋和激动使你整个晚上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时……你该提醒自己“千万别松懈”,“咬咬牙,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床边、案头、课本或作业本、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我们在学习中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时,便提醒自己,增添克服干扰的力量,以保证自己的行动能紧紧对准目标。五、马虎.表现本来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题却少答了一道题,本来不该交错作业却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有时心里总在提醒自己千万别马虎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不该马虎的地方还是马虎。.咨询要点〔1〕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如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落四,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即形成马虎的毛病。因此,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就要集中起全部精神,培养自己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再发生错误,眼睛要仔仔细细的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的毛病。〔3〕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错误,就给自己一次惩罚,或是把毛病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并不是自己不会,连自己会的都要错,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克服它,我要学习、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4〕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克服自己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最终取得良好效果。六、学习方法不当.表现〔1〕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学习成绩却不好。〔2〕读死书、背死书,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临到考试,机械地背书、背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考试成绩却不理想。〔3〕大搞题海战术,不去分析、综合,结果身心疲劳,思维迟钝。.咨询要点〔1〕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对性格外向的同学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转换快,思维敏捷,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因此就不必强迫自己整天埋头复习,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变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该玩时就玩得痛快淋漓,该学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就用意志来约束自己。而内向型的同学则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慢。这就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2〕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进入最正确学习状态时,就把最重要的功课或难题放在这段时间去复习、思考、背诵等;思维处在低潮时,可搞一些阅读、浏览、整理笔记、练习绘画等。〔3〕根据记忆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机械记忆法,或是形象记忆法,或是理解记忆法。不管哪种方法,不管记忆采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记得牢、效果好,就要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记忆效果不佳,就应忍痛割爱,另择良法。〔4〕根据不同学科来选择学习方法。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律,都有其基本的学科结构,因此在学习时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各个结构又有些什么内容,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总之,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科而异。〔5〕根据学习目的性来选择学习方法。如果学习是为了迎接考试,就应偏重于反复学习,背诵记忆;学习是为了写作,则应注意记读书笔记,研究作品的写作技巧。学习目的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6〕根据学期的阶段性来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秩序正常情况下,每个学期都有三个阶段,即开学、期中、期末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课程进度和难易程度,知识的深浅和多寡都不一样。因此,在不同阶段,学习方法应有所不同。开学阶段专业知识积累少,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用来发展业余爱好,搞好课外阅读;期中阶段,应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来一次复习稳固,以迎接期中考试,业余爱好则应有所限制;期末有大考,应全力以赴抓复习,但又要注意调节。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应分清主次,做到层次分明、力有所使,发挥出最正确效果。〔7〕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抛运动的规律》课件
- 《资源运用与整合》课件
- 《有机物的分类》课件
-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历史初探
- 成人教育学发展现状本质探讨论文
- 强化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医疗项目季度回顾模板
- 2025年水轮机及辅机项目发展计划
- 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探析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图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岛津气相色谱培训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基于Java的药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 《约哈里之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