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_第1页
完整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_第2页
完整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_第3页
完整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_第4页
完整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一、选题的缘由《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也往往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作业的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合理布置。由于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课外作业有如下现状:数量一样多,是当前数学课外作业最突出的现象之一,不管是高年级,中年级,还是低年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所有学生的作业一样多;要求一个准,没有变式;内容照搬,要么是课后的习题,要么是当地教育部门允许的配套练习册,要么是老师自己找的练习题;另外,作业的形式也单一,有的老师怕麻烦,把一些调查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都删去,练习的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长此以往,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内地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接触子女的时间很少,对孩子关照少,而在家监护孩子的绝大多数是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老人,他们整天忙于田间的农活,连起码的监督作用都没有起到。我在两所农村小学分别选了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学校班级人数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有文化的监护人无文化的任家中心校四年级一班4891227义兴小学四年级一班456831长期以往,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地做,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早上到校抄同学的答案等。因此,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好的课外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又是有益的补充,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并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生命力,又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数学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就是要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并从中领悟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做社会的小主人。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课程的不断改革而不断深入的。(一)国外研究前苏联以心理学家列昂节夫为代表的“活动学说”,把人看作是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活动就是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客体的过程。为开设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现代哲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主体一一客体”的理论认为,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映”,即是客体在主体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又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结果。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有选择的对象性活动,如眼对物体的注视活动、手对物体的触摸活动,就不可能形成任何“反映”。是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近年来我国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较多,如2003年1月浙江省台州市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主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课中运用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但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在作祟,一些教师仍抱着“以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宗旨”的旧有观念,忽视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二)国内研究我国近些年来,在课外作业的改革上,也做了一些工作。在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中明确: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又重申了上述要求。实际上,教师们并没有严格执行。而且,这些都仅是对时间量的规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同样难度作业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时间量并不是衡量作业负担的唯一正确标准。要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作业的问题,关键是如何真正提高家庭作业的质,做到分量适中、难度适宜、形式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有些地区也进行了相关探索,如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东屿小学的“新理念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计划。江苏省常州市中山路小学的“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等,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新疆兵团建工师一中陈炜在《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技巧探析》中指出应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外作业。江苏省赣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彭忠仁提出,应该设计趣味型课外作业,生活型课外作业,灵活型课外作业。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单卫红在《关注课外设计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中指出,课外作业形式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要设计游戏型课外作业,创作型课外作业,阅览欣赏型课外作业,实验探究型课外作业,调查研究型课外作业。但由于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大多数教师还是把课外作业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对这样的课外作业非常反感,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再者,他们提出的这些理论与要求只是针对条件较好的学校,对于边远贫困山区,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应用起来效果也不太好。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任重道远。三、课题的界定1、所谓“作业”是指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以某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问题为主线进行的一种探究工作或活动,是学生对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2、“课外作业”是指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数学课外作业是相对而言于传统作业而提出的一种观念。作业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机械的背诵口诀,做大量的口算,完成书本上的课后习题等扼杀孩子思维和灵性,且不被孩子们所喜欢的传统作业。而是形式多样,习题开放,重在合作完成的作业类型,它是课堂的延伸,它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在培养所有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4、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有效”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作业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与发展。5、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是指在调查分析小学生数学课外作业现状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从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中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进而使他们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的研究。6、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或学生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总结形成的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主体认识活动。以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数学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带着数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创新潜能,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一)选题的意义1、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需要在对我区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仍然把课外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外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②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课外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③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下,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实践性是在新课程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活动无所不在。学生课外学习,可以大大突破校园教学时间、场地、器材、人际交往等的局限,数学课外作业具有一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宽松、空间广阔的特点,通过教师或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自觉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享受“快乐数学”,感知“现实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实践与综合应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怎样使得课外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课外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1、课外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课外作业可以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通过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质也就随之提高。2、数学课外作业有利于发展综合能力。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课外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课外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另外,由于数学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3、课外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课外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开放和可选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的内容。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4、数学课外作业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农村的各种活动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课外作业有效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从而优化课外作业的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我专业素养。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类型、设计策略、内容和评价。3、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的个案,形成调查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四个层面作业的成功案例。4.通过研究,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统一走向多元,并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内化知识,学以致用,感受乐趣,陶冶情操,进而最终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善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6.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将新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7、通过研究,达到家校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达到预设目的.(二)研究的内容:1、小学生课外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方面:了解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作业设计的水平与技能等。学生方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质量和负担等。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对样本学生的现实作业情况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成功的做法为我们进一步提高作铺垫;对于不足与弊端要认真地分析,了解其成因,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不但要分析课内作业的情况,也要研究课外作业所存在的问题。既要研究学生完成作业中出现的缺陷,又要剖析教师设计作业的问题,更要探究教师检查及批改的措施,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使我们的作业设计有所突破,并富于创新之举。2、小学课外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老师作业的设计很枯燥单一、缺乏新意,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以致在作业中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这种消极的作业状况,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其成因,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其次,要结合学科特点从正面诱导,增强学科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新颖性,让他们去发挥积极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逐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3、小学课外作业设计内容的策略研究新课程的背景下的作业涵义应该是更宽泛的。应注意学习资源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科学习同学生生活的融合。因此我们认为作业除了一些基础性作业以外,还应该包含创作类作业、设计类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自主型作业等,这样对学生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体系,深化知识的内涵,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是很有作用的。我们要将知识融入社会与生活中。通过实践的认识与操作,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很自然地顺应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内涵与生活的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态势的关系来开发作业资源。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深入地开发并利用作业资源。学科内部的延伸,相关学科的渗透,边缘学科的交互,社区各种资源的整合,使作业的涵盖面更宽。4、小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家长督导配合的研究由于我们研究的对象在边远的农村,条件艰苦,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文化低,但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长处和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让他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也愿意和他们一起来完成自己的作业.5、小学生课外作业的有效评价研究作业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在我们本课题的研究中举足轻重的内容。不同的评价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评价时的措辞也要体现人文性、丰富性,努力起到激励与激趣作用,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启发,或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境界。(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课外实践性作业设计应综合化,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1、课内外联系。小学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学科间融合。把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校内外沟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看课外书等,扩展数学学习的渠道。4、让文化较低的监护人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不但起到监督的作用,也让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5、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学生的课外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创造热情更加高涨。评价时摒弃“单一”的对错评价,提倡“多向”的优劣评价。“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机智艺术地处理学生的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数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六、课题研究的原则、主要方法和思路(一)研究的原则本课题研究遵循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互补性原则、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创新性原则。1、主体性原则。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2、体验性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布置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3、互补性原则。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要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使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迁移,促进共同发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开展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课外作业不仅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空间,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5、创新性原则。充分承认学生与生俱来带有自我实践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力图以“研究一一尝试一一反思一一提升”为研究模式,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1、个案研究法:就所在学校对课外作业的形式、数量、评价等有关情况进行较深入的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1)问卷编制要切合问题关键,选项清晰,便于反映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作业的真实看法。(2)利用较长的时间与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并搜集不同时期的第一手相关资料。2、行动研究法:教师教与学的过程中,举行专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揭示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从而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为课题服务,不断调整研究的策略。(探索实验、验证阶段).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等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探索实验、验证阶段).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在反思和总结中,探讨小学数学家创新性的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课题研究的各阶段).文献资料研究法:学习《儿童心理学反《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等系统书刊以及网络资料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研究的全过程)(三)研究的思路.查摆问题,制定计划。为确保课题研究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根据学校和自身实际,查摆问题,找出目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中的问题与困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支撑,没有先进理论的滋养,就会造成认识浅显,研究的实效性不强等现象。因此需要课题实施人员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理性思考,稳步推进。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虽然以问题研究为主线,但有研究成果也是必然的。对此,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理性地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跳出自己的视野去看看他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进而寻找自身不足,提炼问题,分析成因,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及时发现、肯定、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并尽力将其推广、扩大,逐步实现经验共享,成果共享,进而在总结、推广、扩大中稳步推进,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交流、实践中。.注重总结,不断改进。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进行小结。可以在一月一小结的基础上进行学期总结、学年总结。我们计划在每学期结束前就本学期的项目课题实施情况召开总结会,课题成员要在不断总结中发现问题,发扬优点,不断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促进课题的顺利研究和实施。七、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研究实验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调查目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学生对课外作业的看法,发现问题,反复思考,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按低、中、高三个学段拟定研究的三个小组,明确分工。.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第二阶段研究阶段。主要工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