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设计课改答辩_第1页
CI设计课改答辩_第2页
CI设计课改答辩_第3页
CI设计课改答辩_第4页
CI设计课改答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I设计》课程改革答辩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名称:《CI设计》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适合专业:广告设计制作专业课程地位:核心课程本课程共154学时,其中实践122学时。考试课。

《CI设计》课程既是对基础知识的承接,是学生全面认识和进入设计的开始,又是对其他设计科目的统筹和提炼。因此《CI设计》课程对于一名广告设计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支撑作用,在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二、课改前的教学情况分析

本专业成立以来,在《CI设计》的教学上基本沿用了国内本科艺术高校的教学模式,即以理论讲授和设计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设计作品的审美高度和学术价值。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我院设计专业的教学环境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1.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普通艺术院校的《CI设计》教学强调设计理论的学术价值和设计作品的前沿性,设计的实用价值往往被放到了次要地位。而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恰恰是教学内容的即学即用,因此在课程理念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构成上,普通本科院校的《CI设计》教学不完全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2.不符合我院的学情特点。本科艺术院校学生在入学以前,一般都经过了数年的造型基础训练,在造型能力和艺术系合计规律的认识上有一定的积累和修养,对抽象的设计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辨和判断能力,较适合学术型和前沿化的设计方向发展;而我院设计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基础训练,造型基础薄弱,对设计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头开始学习。虽然在入学后经过一年的造型基础练习,具备了学习本课程的前提条件,但在视觉资源的积累、设计理论的思辨能力上仍然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缺乏独立创新意识、对教师依赖心理严重的现象。3.课题设置缺乏实效性。传统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设计课题主要是学生自拟课题,其中大部分是想象出来的公司或随便寻找的没有实战意义的公司。由于并不是为实际存在的公司进行CI设计,学生没有实践考察的机会,也缺乏对公司理念的了解,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想象做一些想当然的设计,因此,做出来的CI设计缺乏精神及内涵,往往只是形式的表现,不能与企业紧密联系,无论是设计效果还是对CI设计深层次的感受都显得比较肤浅,所以从作业中反映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和参与,这样的学习无法与真正的市场接轨。4.团队合作训练缺乏。CI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和技术灌输上,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CI设计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CI的导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方面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全体人员不计较个人得失地通力合作。在CI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客户、消费者、同事、领导以及其它社会各部门的良好沟通,是其能否成功实施的必要手段。但现有课程通常要求学生每人完成一套完整的CI系统设计,这样难免失掉了锻炼其团队协作的机会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有些课程虽然设计为小组作业的方式,但是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管理,没能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三、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1.教学理念的转变立足于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特点,以行业工作岗位的技能、素质需要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打破传统《CI设计》教学中的脱离实际、孤立教学的现象,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机密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对CI设计的宏观把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和设计实践相互剥离的状况,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将CI设计的理论知识、软件操作技能和设计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教学模块,十六个项目,将不同的知识点、技能点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教学项目中,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的各个环节直观、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表模块项目学时分配教学形式理论实践CI理论认知认识CI2案例分析CI的战略实施过程2案例分析CI手册的编制规范2案例分析矢量绘图软件操作CorelDraw绘图操作620案例分析与示范AdobeIllustrator绘图操作620案例分析与示范虚拟项目设计组建设计工作小组24案例教学、情境模拟餐饮类行业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房产类行业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工业类行业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文化传媒类行业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服饰类行业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大型主题活动CI设计210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践项目设计企业形象调研4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设计项目提案4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绘制CI手册8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际项目实物输出4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合计32122案例教学、情境模拟3.教学方法的改变

项目化教学:结合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在行业工作任务中的实际应用为载体,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项目、任务。任务示范:教师边示范边总结设计经验和提示要点,同时教师因材进行指导,避免设计任务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案例分析启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讨论CI设计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体会等,最大限度创造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氛围。情境模拟教学:团队采取角色模拟的方式进行,团队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调研员、总策划、文案、设计等。为了创造真实的情境,在课程教学改革时通过项目仿真、流程仿真、角色模拟的方式;项目的完成坚持CI设计的真实流程。师生参评互动:每个训练阶段进行小组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的讲评和总结,采用师生参评式教学,我们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以每个阶段设计的思路、技法经验总结为主要内容,进行分组相互评价,教师挑选优、中、差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让学生自己讲解,最后教师总结,提出教学意见。教学方法的创新点(1)真实情境的设计。真实的CI设计经常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为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团队采取角色模拟的方式进行,团队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调研员、总策划、文案、设计等。为了创造真实的情境,在课程教学改革时通过项目仿真、流程仿真、角色模拟的方式;项目的完成坚持CI设计的真实流程。(2)合作学习的管理。在教学中,小组作业经常出现搭便车的情况,教师的指导比较困难,往往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本课程从结果和过程两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管理。课程评分以小组成绩为主,又有所区别。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成绩为主,但是根据各自的贡献设计一定系数,系数的确定由组长召集小组成员讨论决定,并报教师审核。这一过程也是对真实工作的模拟。4.考核衔方法菌的改锯进1.考试低成绩吐采取坛观摩滥考试苦的形誉式,割要求才学生漆提供搞规定价数量徐的设碧计作樱业图窜册,党并在喜观摩爆过程绿中对河作品复的设馒计思贩路、谋制作竭过程培等内塘容作买相应扎的陈凯述,旦由课虹程组甲教师缝共同球参与莲评分2.进入正模拟言案例钢教学齿阶段跌后,不采取女工作洪室小悲组积芽分制额,对信小组记设计估作品团的整诵体效草果和蚂组成谜部分叛实行僚综合钟评分住,使照得学哄生团陆队协资作能偿力水剑平能誓够体庆现在痛成绩叛中。3.小组遮角色兄实行倒轮换蔑制,苏以便导综合奏成绩于能够勾客观长、全秃面地粱反映反学生熟的能悬力和哑素质坐水平钉,并邻使大春多数斧学生唯受益榴。实训声教学全条件20恳10年07月,拣学院棚投资35万元登,自暂建广端告设炕计与纺制作瘦中心率,配数有喷菜绘机暑、写因真机我、打击印机肚、压勉模机沸、雕尤刻机殖等机脚器,宾可以惠将学洒生的众设计毁作品临直接犹打印攻成册寸。四、慌今后娃课程裤改革戴要达已到的眠目标1.进一肠步转常变教太学观颠念,孩建设夜完善竟符合改职业稼教育欢需求秧和我瓣院实情际教久学环熟境的罩课程瓜教学除模式怜。2.进一腊步规颗范教勇学内绒容,丰富削教学染手段,深化垂课程爹内涵,完善鹅教材说课件输和教犁学资券料的倾建设,规范羽教案,形成贤合理街的教界学和东实训斥内容宜体系抹。3.进一阿步改苗进教顺学方迟法,获积极独尝试絮适合算职业邪教育淡的教究学手茂段,午提高披教学犁效率翠和学惨生的拔积极锡性,障并体脆现教稻学环绪境与名行业跑工作释环境罢的对这接。4.重视并教学识团队浓建设贵,培悔养一亿直年扛龄、躁学历晓、知睁识结碎构合夺理,裳能充厉分实须现优担势互款补的册双师巧型教虾学团圾队。5.建设卧完成饼适合篮新课辨程体富系的局案例寨库、童素材成库、石网络危资源根,为魂项目军试教夺学和亲学生欠自学伴创建乱平台昼。6.建立完善符合版新教医学方网法的、能傍够有鬼效提表高学西生积薄极性体的课慰程考泊核方抓案。7.力争括一年驶内申找报院绣级精扑品课幼程。五、泥本课艳程课井改课裕需要雹支持越条件及经护费使滨用情当况1、教黄学设负备:针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