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昌五中樊兆云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设计背景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碱一课中,介绍NaOH能与CO2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但没有安排实验,在以往教学中只是提示学生NaOH与Ca(OH)2化学性质相似,Ca(OH)2能与CO2反应,NaOH也能与CO2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不明显。这只能从理论上直接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有些学生就有疑问:现象不明显,怎么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呢?对于这种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通过间接现象,从而形象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呢?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以真正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常规实验方案
常采用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相同软质塑料瓶,加入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在实际实验中,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与本实验相比),座位稍远的学生或观察力差的学生不易独立得出正确的结论。
2.比对的量化程度不够,没有在同一平面进行。
基于此,设计用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替代软质塑料瓶变瘪,把两个实验放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对照实验目的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克服传统实验中CO2在水中的溶解对该实验造成的干扰实验仪器及药品
锥形瓶分液漏斗集气瓶U形管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注射器毛玻璃片大理石稀盐酸NaOH溶液蒸馏水红墨水软塑料瓶等装置图及实物图
实验设计思路
1.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
2.分别向两个瓶中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塞上连接有u型管(装有红墨水)的塞子,震荡,然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与氢氧化钠溶液相连的u型管一端的液面升高。
3.解释:实验现象说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中气压变得更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排除了溶剂水对实验结论的干扰。新方案优点
1.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现象更加鲜活,增强了现象对学生视觉的冲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在短时间有效解决疑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气压变小,反应物减少,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科学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该装置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绿色环保。
4.仪器易得,都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装置和操作简单,做成成套装置,可长期使用。新方案优点
5.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迁移运用,凡是有气体体积变化,气压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例如比较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实验,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选择木炭和红磷的比较,甚至在做氨分子的扩散运动实验时也可派上用场,体现该装置的绿色环保功能。
在实际实验中,多次试验u型管的规格,采用气压计、用玻璃管自制u型管、化学实验室配置的u型管做对比实验,最后选定实验室配置的中型u型管,效果更明显;在设想做氨分子的扩散运动实验时,准备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度合同书协议
- 农产品批发购销协议
- 校园内部超市销售合约
- 购销合同空白表格
- 机砖买卖购销合同
- 移动应用开发与实施合同
- 净水器使用指导服务合同
- 招标采购服务器文件
- 技术培训与技术转让合同
- 纺织品批发买卖合同
- 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 2021铸造安全生产规范
- 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
- 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通识A课程)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创新实践(理论)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
- 泡利不相容原理
- 呼吸内科常见病诊疗
- 骨科常见的麻醉方式和术后护理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 全国第八届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教学设计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