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的语用研究综述摘要:“来”和“去”的空间参照位置对于语用研究十分重要。通过梳理近期“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围绕参照点概念对“来”和“去”的不同语用意义提出许多见解,以期得出“来”和“去”的空间参照位置研究规律。
关键词:“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特点启示
趋向动词“来”和“去”使用频率高,语用意义复杂,语用研究主要涉及参照点、交际对象(说话者、听话者和第三者)和语用意义三方面。其中,参照点是重要的概念。语言学界对“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有大量研究,呈现纵向加深的趋势。
一、“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
1.普通施事者、受事者及第三者
施事者指发出动作的主体,受事者指动作的对象。与“来”和“去”搭配使用时,若概念混淆,则会引起使用的混乱。比如,
(1)谢晋从影五十周年图片展剪彩仪式和电影回顾展开幕式・隆重举行・发来贺信。(《解放日报》,1998/10/23)
(2)上海美国学校浦东校区・落成・发来贺信。(《新民晚报》,1998/10/24)
(3)上海市澄衷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解放日报》,2000/8/17)
屠林明认为,三句中不适合使用“发来”。动词后用“来”表示动作趋向,对象是受事者,而报纸既非实施者,也非受事者;而且受事者(上海某单位)、实施者(上海领导机关)以及第三者(报纸)都在上海,“发来”不适合使用。
文章虽然未提到“参照点”的概念,却使用了“施事者”“受事者”和“第三者”,具备较清晰的“来”和“去”空间方位概念。“来”立足于受事者,“去”立足于实施者,客观上承认“来”和“去”的“参照点”概念。但从语用角度看,“来”和“去”的空间方位实应更复杂。
2.空间位移理论与实施者、受事者及第三者
“空间位移”是指“句子中的某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变化。‘另一个物体’其‘参照位置’的作用。”若按此理论,则“来”和“去”的立足点可能相同。如“他拿来一杯水”和“他拿去一杯水”。“受事者”都是书,可动词有“来”,也有“去”。空间位移理论客观上否定了只看参与者、而忽略参与者自身行动方向与说话者的主观视角的观点,因而更全面、更具说服力。
3.说话人、听话人及其处所
随着时间推移,研究内容加深。当参照点概念真正被提出时,情况变得复杂了。“在相当数量的对话中,‘来’的方向并非朝向说话人,而是离开说话人朝另外的方向”。
第一,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不在同一处所,说话人告知听话人将要离开自己所在位置,既可以选择“去”,也可以用“来”。
第二,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同一场所,“来”表示离开双方共同所在地方朝另一地方进发。
因此,明确将空间参照位置用于“来/去”的语用研究,是对传统“‘来’表示移向说话人”“‘去’表示远离说话人”两概念的进一步补充。“来”的参照点由说话者转向说话人心理虚拟前往的处所,目的是消除与听话人的距离,或是显示自己是彼地的主人身份。
4.参照点的选择与语体
“来”和“去”语用研究的另一个观点是结合参照点理论分析其使用频率。在实际语料统计中,“来”和带“来”的复合趋向动词要比“去”和带“去”的使用频率高。参照点与叙事语体中的人称选择有紧密的联系。当第一人称“我”为参照点时,向我移动用“来”,背离我移动用“去”。两者使用频率均等。当以第三者叙述时,则以语篇叙述主体为参照点,向着叙述主体用“来”,背离用“去”。这时使用“来”的频率要比使用“去”的频率高。
这说明“来”和“去”的参照点选择还受人称的限制。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要涉及选择参照点的问题,而制约参照点选择的因素之一,就是“你、我、他”等他观、自观和旁观角度的叙述主体。
二、研究特点和启示
近几年,“来”和“去”空间参照位置语用研究基本达成一致:
第一,说话人,听话人、地点等概念包括其中。
第二,标准化理论的应用为“来”和“去”的研究带来新鲜血液,把空间参照位置从传统的单一视角(即“来”以说话人为立足点,“去”以听话人为立足点)延伸至同义和反义的多视角研究范畴。
总之,在现代汉语中,“来”和“去”的使用广泛,内涵丰富。两者的研究必将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屠林明.“来”还是“去”[J].语文建设,2001(5):25.
[2]齐沪扬.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4):54-63.
[3]张正石.浅析动词“来”的方向在话语中的变化[J].北方论丛,2003(2):93-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2C电商平台用户体验与服务优化方案
- 中国历史长篇小说的文化解读
- 企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市场营销推广活动年度计划
- 大学中文文化讲座征文
- 2025年漳州货运上岗证考试题库1387题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购买合同
- 移动应用软件测试维护合同
- 2025年杭州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有哪些
-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合同
- 【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全真模拟提高卷(三)(A4版)(北师大版)
- GB 17353-20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 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
- 房租收条格式(3篇)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六)试题及答案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伊利在线测评题
- 安徽省A10联盟2025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红色简约中国英雄人物李大钊课件
- 小学师德考评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