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详解)_第1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详解)_第2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详解)_第3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详解)_第4页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8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考点77民族大团结1.(2020年贵州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故D符合题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是1958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是1965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2.(2020年浙江嘉兴节选)研究历史,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口述资料)藏民达旦卓玛说:“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制度、新地位、新的民族关系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生活。”(3)根据口述资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农奴翻身走向新生活的原因。【答案】(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解析】(3)根据【口述资料】“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国家在西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农奴翻身走向新生活的原因。考点78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1.(2020年湖南衡阳)澳门从1999年到2018年,经济总量由518.7亿澳门元增长到4446.7亿澳门元,经历了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 D.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我国对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澳门回归后社会更加繁荣表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澳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故C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排除D。故选C。2.(2020年浙江宁波)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关,是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与港澳回归无关,所以排除。因此,B项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港澳回归的基本政策,澳门在回归后保持着繁荣离不开中央政府与内地的大力支持以及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3.(2020年新疆)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一国两制"解释正确的是①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②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③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④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①② ③④ 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国从维护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是在“一国”前提派生的,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我国成功的收回了香港、澳门,并保持了港澳的繁荣稳定;“一国两制”构想,也促进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①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排除,故选D。4.(2020年贵州铜仁)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香港、澳门与中国大陆长期的分离,直到20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怀抱,得益于哪一方针的指引?A.“九二共识” B.民族区域自治C.“一带一路”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答案】D【解析】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故D符合题意;“九二共识”与台湾问题有关,排除A;民族区域自治与少数民族问题有关,排除B;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排除C。故选D。5.(2020年重庆A)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跃居世界第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1984年12月 B.1987年4月C.1997年7月 D.1999年12月【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D正确;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A排除;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B排除;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C排除。故选D。6.(2020年河南)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首歌家喻户晓,中国人唱着这首歌,迎来了一个被外国租占的领土的回归,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是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C.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D.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1999年澳门回归,故正确答案为D项。A选项反应了抗美援朝战争,没有涉及到回归问题,故排除;B项,体现了1980年深圳被列为经济特区,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选项体现了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的进程,与澳门回归无关,故排除。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7.(2020年山东济宁)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因此“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B,B项符合题意;A项是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排除;C项不属于“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排除;D项是发生在2008年,排除。故选B。8.(2020年贵州黔东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女为胡妇学胡妆,使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材料三

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出唐朝怎样的社会情况?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两种方式?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3)为实现材料三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答案】(1)民族交往与交融(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独、共同发展);开明的民族政策。(2)图一:和平或册封;图二:战争或平定叛乱:台湾府。(3)“一国两制":祖国统一。(4)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②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支持和拥护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材料中“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可以看出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成为当时的时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和亲、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被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解读图片信息时要抓住图片中的提示语,顺治会晤五世达赖,说明西藏与中央之间和睦相处,平定准葛尔叛乱,说明采取的是军事手段;第二小问,熟记历代王朝加强边疆的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第二小问,熟记“一国两制”的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第(4)问,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回答时要把上面的问题统一起来考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角度,说明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来维护国家统一;从当今现实来考虑,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方针政策,党的执政为民等。9.(2020年黔南州)下列电影镜头中的瞬间,是新中国珍贵的历史记忆,根据镜头画面,回答下列问题。(1)请对应以上历史画面,完成下表序号处的内容。画面事件名称历史作用与意义画面一①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画面二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画面三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画面四香港回归祖国④(2)综上所述,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1)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中国重返联合国;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④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解析】(1)依据画面一的“1964年10月16日,‘蘑菇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①填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依据画面二的“1971年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1月1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故②填中国重返联合国;依据画面三的“1978年12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故③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依据画面四的“1997年7月1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故④填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综合以上所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重返联合国,香港的回归,这些成就的取得,应具备的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10.(2020年四川广安节选)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抚今追昔,能引起我们诸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5)根据材料二,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5)原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解析】(5)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考点79钢铁长城1.(2020年浙江杭州)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是A.辽宁舰

B.广东舰

C.浙江舰

D.山东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时事,2019年12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海军。所以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D符合题意,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时政内容,解答该题需要多留心、多识记时政知识,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考点80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2020年黑龙江大庆)1955年,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答案】D【解析】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D正确;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A排除;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1922年间,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B排除;雅尔塔会议召开1945年初,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影响重大,C排除。故选D。2.(2020年贵州铜仁)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下列选项中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求同存异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答案】A【解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故A符合题意;BCD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0年重庆A)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边卡片中的“贡献”一栏应填写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正确;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就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排除;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排除;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国协调与合作主张,D排除。故选B。4.(2020年贵州黔东南节选)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4)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4)周恩来【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今的外交。第(4)问,万隆会议,周恩爱提出“求同存异”,使会议顺利举行。5.(2020年山东济宁节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自信的中国我们在执行和平政策中的一些外交方针是:(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于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透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3)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处理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答案】(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礼尚往来。【解析】(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于再请客……团结世界人民”可知,这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可知,对资本主义国家,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考点81外交事业的发展1.(2020年山东滨州)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考点:中国重返联合国。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1971年”、“联合国”、“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等判断可知,该事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正确;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B错误;中日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C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D错误。综上故选A。2.(2020年山东聊城)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A.分歧消除 B.结为同盟 C.结束敌对 D.正式建交【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双方结束了敌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正确;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分歧无法消除。A错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美国没结盟。B错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错误。综上故选C。3.(2020年浙江宁波)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打破20多年的对峙局面,关系走向缓和。故选B项。中美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的进一步发展。4.(2020年新疆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一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依据材料,“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怎样的中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答案】(3)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解析】【详解】(3)依据材料三“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可知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结合所学,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5.(2020年浙江丽水、金华)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通过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答案】(1)时局图:中国在19世纪末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资料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成,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变化: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解析】(1)仔细观察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