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_第4页
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1.1、概述:菏泽电厂300MW机组共装有四台低压加热器,串联布置,其中#5、#6低加是由上海电站辅机厂设计制造,并且部分引进了美国F·W(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的高加设计制造技术,形式为卧式、双流程表面式,水室与壳体采用法兰连接,人孔为六开口法兰结构,加热面设计为两区段,一是凝结段,二是疏冷段。主要结构由壳体、水室、加热管、隔板、防冲板和包壳板等组成。#7、8低加由上海汽轮机厂设计,上海电站辅机厂制造,卧式、双流程、表面式,两台低加为一壳体安装于凝汽器接颈内,两端形式即凝结段和疏冷段,检修为抽芯式,在两加热器芯子上均装有滚轮。如图1、端盖及法兰 2、给水出口3、水室分隔板4、给水进口5、管板6、防冲板7、蒸汽进口8、疏水进口9、防冲板10、U型管束11、抗管及定位管12、凝结段隔板13、疏水冷却段端板14、疏水冷却段进口15、疏水冷却段隔板16、疏水出口1.2主要技术规范:加热器型式卧式加热器型号JD-540-2-2JD-420-2-1JD-680-2JD-822-2低加序号#5#6#7#8加热面积m2540420680822壳侧设计压力Mpa0.690.340.340.345壳侧设计温度:°C248154100100管侧设计压力Mpa1.921.921.921.92管侧设计温度°C165139120120加热管数量:根515515665665加热管规格:mmφ16×0.9φ16×0.9φ16×0.9φ16×0.9加热管材质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加热器型式卧式加热器型号JD-540-2-2JD-420-2-1JD-680-2JD-822-2低加序号#5#6#7#8净重:T15.112.5840.0充水后重量:T25.622.5855壳体材质20g20g20g20gU型管材质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SA688TP304水室材质20g20g20g20g管板材质19Mn619Mn620MnMo20MnMo1.3检修工艺及标准:1.1.1水室盖板的拆卸1.1.1.1办理工作票,将加热器解列,消压放水至“0”。注意:设备解列后,需认真复查各汽、水及疏水管路之阀门是否关闭严密,如有泄漏先消除泄漏后方可进行加热器解体工作。1.1.1.2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做好起吊措施。1.1.1.3拆除大盖法兰螺栓,借助行车将大盖吊至检修场所,放平、垫牢。1.1.2检查与修理1.1.2.1将螺栓(母)用煤油清洗干净,除去锈垢,检查无锈蚀、裂纹有损伤,然后涂铅油待用。1.1.2.2清理大盖及水室法兰结合面,然后检查是否有裂纹、毛刺、沟槽等缺陷,若有缺陷则须消除,裂纹可清除至裂根,然后用补焊的方法进行彻底消除。毛刺可磨平,沟槽据情补焊,缺陷消除后,结合面应平整无凹凸现象及辐向沟槽。1.1.2.3打开通流隔板,清理水室各部杂物,清除隔板锈垢,然后检查各焊缝有无裂纹,隔板的腐蚀磨损等情况,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处理,裂缝及冲蚀凹坑按下述方法处理:1.1.2.1.1用打磨或铲消法除去受影响的金属,裂缝要除净。1.1.2.1.2切割或打磨出一个V型坡口。1.1.2.1.3从修理部位清除所有异物。1.1.2.1.4使用合格的焊条进行修复,然后除去药皮及焊渣。注意事项:在水室内焊接须做好安全措施,并留人监护。焊接的要保护好管板及管口,不得损伤。1.1.3通流隔板及水室大盖复位:按拆卸的反步骤将大盖复位,更换石棉橡胶片,#7、8低加铝垫片,若无缺陷,须退火后再使用,法兰紧好后,检查四周间隙均匀,螺栓应露出螺母2~3扣丝。1.1.4检漏及处理方法:1.1.4.1管端与管束检漏可参高压加热器检漏方法。1.1.4.2在检漏期间若发现胀口有轻微泄漏,可进行补胀,泄漏严重或管束泄漏可用堵管的方法进行处理。1.1.4.3确定受损的管子,并标注在管板上图上,然后测定受损管子内径,选用合适的胀管器放入管内,对管子离管板在50~75mm部位进行扩胀,将管子内径扩大0.13mm,以保证被堵部分与管板完全贴合。1.1.4.4按下图加工堵头:材料:非再硫化的热轧钢。1.1.4.5将管口清洗干净,用专用工具将堵头敲入管中,并将堵头塞平。1.1.4.6按总图要求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试验要求及方法参照高压加热器,试验后应无泄漏。堵管一般情况:管子有裂纹、磨损、破裂或其它泄漏现象。可用堵管法使其与管束隔离。1.1.5壳体的检修与要求:1.1.5.1壳体(芯子)的拆卸1.1.5.2#5、6低加壳体拆卸:1.1.5.2.1将抽壳用的专用工具,起重设备,检查并准备妥当,制定起吊措施,将拖运所需的轨道运至现场按要求安装牢固,预制管束支撑架,做好安全措施。1.1.5.2.2拆除管道保温,将壳体侧所有连接管道法兰拆除,焊接管道需在原焊缝处切割解列。1.1.5.2.3按起吊措施,借助行车将壳体吊牢。1.1.5.2.4将壳体用千斤顶顶起,在两支座下,抽掉过渡支撑、更换滑轮架,检查轨道是否铺平、牢固,装好拖运设施。1.1.5.2.5用预制的临时水室支撑架固定好水室端。1.1.5.2.6卸开壳侧法兰螺栓及垫片。1.1.5.2.7借助滑链缓慢地将壳体拉出,同时在管束的每一块隔板下部用预制的支架或枕木将管束垫牢,并保持水平。说明:若不用过渡支撑,可用滑动板代替,但起运时要做好防出轨措施,以防偏斜后拉伤隔板、管束及其它事故的发生,起动时需有专人指挥。1.1.5.3#7、#8低加抽芯子步骤:1.1.5.1.1制定好起吊措施,准备所需材料、工具。1.1.5.1.2将加热器解列,放净汽水,然后将水室各对外接法兰全部拆除,然后松开水室大盖,将其吊开,再将水室与壳体连接法兰松开,所有拆除的螺栓、螺母、垫片等零件要妥善安放,并除锈(垢)清洗涂油待用。1.1.5.1.3按起吊措施步骤,由专人指挥,将芯子缓慢地抽出。1.1.6检查:1.1.6.1清洗各部件及壳体内壁,去除污垢、锈皮。1.1.6.2检查壳侧各部防冲板,有无冲蚀、焊缝有无裂纹。1.1.6.3检查管束及隔板有无损坏、变形、定距管腐蚀情况并做好标记。1.1.6.4检查疏冷段包壳板有无损坏、变形、泄漏。1.1.6.5检查断裂管子,并将其抽出,管口堵塞。1.1.7修复:在抽查后,若发现有上述缺陷,可据情进行焊补,修整,但需做好管束的防护措施,管束若有裂纹现象可用堵管的方法予以处理。消缺后对壳体和管束进行彻底清理检查,不得留有焊条头、焊渣等所有异物。1.1.8壳体(芯子)的复装:按壳体(芯子)拆卸的反步骤,将壳体(芯子)重新复装,橡胶石棉垫片需更新,铝垫片若无大缺陷,可退火后继续使用,将所有对外接口重新接妥,#5、#6低加抽掉滚轮换上过渡支撑。1.1.8.1传热管的更换1.1.8.2按制造厂提供的管束表制备新管。1.1.8.3对新管进行逐根通球检查,球径φ0.75D(D—传热管内径),然后逐根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的设计压力,并在其压力下保持10分钟,合格后将水放净。1.1.8.4准备好所需的专用工具及材料,制定具体的技术措施。1.1.8.5按上述壳体(芯子)的拆卸方法拆除壳体(芯子)及水室盖板,并将芯子固定好,做好拆管准备。1.1.8.6拆除旧管,方法可参照高加拆管方法,也可用电钻拆除,但须特别注意不得损伤管板孔。1.1.8.7整修管、隔板、定距管等,管孔须打磨干净,管板孔需用铰刀铰一下,但应严格控制绞切量。1.1.8.8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穿新管(管口据情热处理)由里向外穿,方法可参照高加部分。1.1.8.9胀管:1.1.8.9.1使用厂家提供的专用胀管器胀管。1.1.8.9.2胀管后内径为14.1±0.05。1.1.8.9.3胀管率:K=((D1-D2)-(d1-d2))/d1×100%D1——胀接后管子内径D2——胀接前管子内径d1——管子实际孔径d2——胀接前管子外径K——1.2~1.51.1.8.10#5、6低加胀接长度为90mm,#7、8低加胀接长度100~120mm,胀后管内壁应光滑,与未胀部分平滑过渡,不应有过胀或欠胀现象,否则需补胀,换管或堵死。用翻边工具,将水入口端翻过15°。1.1.8.11管口修整磨平,清理干净,检查管束中有无异物,并进行彻底清洗,做好复装准备。1.1.8.12按前述将壳体、水室(芯子)、法兰装好。1.1.9水压试验1.1.9.1将水、汽侧各对外接口隔离。1.1.9.2按总图要求分别对水、汽侧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工艺及标准参照高加部分。1.1.10检修项目1.1.10.1大修及常修项目1.1.10.1.1水室密封件的维修,更换密封垫片。1.1.10.1.2检漏及堵管。1.1.10.1.3水室检查与清理。1.1.10.1.4安全阀、水位计等附件的解体检查及零部件更换。1.1.10.1.5更换法兰螺栓及密封垫片。1.1.10.1.6水、汽侧水压试验。1.1.10.2小修项目1.1.10.2.1清洗水位计,更换盘根或玻璃管。1.1.10.2.2各阀门检查、加盘根。1.1.10.2.3消缺。1.1.10.3特殊项目1.1.10.1.1壳体解体检修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