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05月2023年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选聘3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使其做出相同的条件反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刺激泛化现象的是: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C.一山出虎,百家猪死D.一人修路,万人安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旦学会对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做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使其做出相同的条件反应。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含义是一时被蛇咬了之后,之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会对井绳这种很像蛇的东西感到害怕,被蛇咬后怕井绳是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符合定义;B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含义是只要山一直还在这里,就永远不怕没有柴用来生活,不涉及“类似的刺激”,不符合定义;C项:一山出虎,百家猪死,含义是一山里出了老虎,百姓的猪就遭殃了,不涉及“类似的刺激”,不符合定义;D项:一人修路,万人安步,含义是有一个人修了路,其他人都能走的轻松点,不涉及“类似的刺激”,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2.在我国,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无法获取教师资格。(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教师法》。第二步,根据《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因此,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可以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因此,本题错误。3.黄某因与本单位同事结怨,四处散布谣言,黄某的行为构成:A.侮辱罪B.诽谤罪C.报复陷害罪D.诬告陷害罪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第二步,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与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犯罪手段是不同的:侮辱罪是公然进行的,包括可能使用的暴力;而诽谤罪只能以言语、文字方式来进行的。侮辱罪不需要有捏造事实的过程,只要有公然侮辱的行为,情节就够了,而诽谤罪必须有捏造他人事实,并公开扩散两个行为。题干中,黄某四处散布同事谣言,捏造他人事实,构成诽谤罪。因此,选择B选项。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题干中并未强调黄某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不属于报复诬陷罪。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的要件是旨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黄某只是散播谣言,不构成诬告诬陷。D项错误。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依次顺时针旋转45度,故?处应选择由前面图形顺时针旋转45度而成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5.学习∶掌握A.寻找∶发现B.收集∶赢得C.弥漫∶包围D.积累∶提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通过“学习”可能会“掌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通过“寻找”可能会“发现”,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寻找”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不属于认知过程,排除;B项:“收集”与“赢得”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弥漫”与“包围”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通过“积累”可能会“提高”,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且“积累”是一种认知过程,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6.淄博设有的山东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A.鲁泰股权交易中心B.齐鲁股权交易中心C.蓝海股权交易中心D.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是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山东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主要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因此,选择B选项。A项:鲁泰股权交易中心不存在,故A项错误,排除。C项: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是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山东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故C项错误,排除。D项: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则是位于深圳的区域性交易市场,故D项错误,排除。7.下列哪一种现象不属于化学反应(

)。A.碳化反应B.铁生锈C.水结成冰D.木炭燃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化学常识。A项正确,碳化反映是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或加热固体物质来制取液体或气体(通常会变为固体)产物的一种方式,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正确,木炭燃烧,木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设一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S1,将S1的每条边三等分,在中间的线段上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去掉中间的线段后所得到的图形记为S2;同理将S2的每条边三等分,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到的图形记作S3。那么S3与S1的周长之比为多少?A.64:27B.16:9C.4:3D.2: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如图所示,赋值原来正三角形每条边长为9,那么S3的边长为1。原正三角形S1的周长为9×3=27,S3的周长为48(视为6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一条边为1,每个部分有8条),两者之比为48∶27=16∶9。因此,选择B选项。9.在Excel里的普通常用函数公式中,计算所有参数数值的和的函数是(

)。A.SUM函数B.IF函数C.MAX函数D.MIN函数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A项正确,SUM函数为求和函数。B项错误,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C项、D项错误,MAX函数是最大值函数,MIN函数是最小值函数。故正确答案为A。10.母亲年龄是唐氏综合征筛查所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母亲年龄越大,宝宝出现遗传异常的风险就越高。当卵子里有一条多余的21号染色体时,胎儿就会出现唐氏综合征。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出现此类异常的风险也随之升高。最近,一些专家开始对这种筛查方法提出质疑,认为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质疑?A.精子的21号染色体也可能粘连多余的遗传物质,父亲的年龄越大,制造精子过程出错的概率就越高B.造成宝宝精神健康问题的重点似乎并不在于母亲的“绝对年龄”,而在于父亲与母亲的“相对年龄”C.子宫基本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只要激素水平充足,年老妇女的子宫也能够正常养育胎儿D.现代人因为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影响,容易产生基因突变,即便是健康夫妇也有生育“唐氏儿”的风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精子的21号染色体也可能粘连多余的遗传物质,父亲的年龄越大,制造精子过程出错的概率就越高,说明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不只是母亲的年龄问题,还有父亲的年龄问题,补充论据,当选;B项:论点说的是遗传异常问题,该项说的是宝宝精神健康问题,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题干论点说的是遗传异常是否与女性年龄有关,该项是在讨论年老妇女能否正常养育胎儿,遗传异常和正常养育胎儿不是一回事,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D项: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容易产生基因突变,使得健康夫妇也有生育“唐氏儿”的风险,并没有提到健康夫妇年龄的大小,不能确定女方年龄是否对遗传异常造成影响,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专家的观点其实也包含“女方年龄”会导致胎儿出现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只不过筛查方式不能仅通过筛查女性的年龄,但是该项指出是“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会导致出现“唐氏儿”,无法明确支持该专家隐含的观点,不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子宫不会受年龄的影响,并未提到年龄和唐氏综合征风险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只是提到“父亲和母亲的‘相对年龄’会造成宝宝精神健康问题”与唐氏综合征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指出父亲的年龄越大,也会出现21号染色体粘连多余遗传物质导致制造精子过程出错的概率,说明筛查唐氏综合征还需要考虑男方年龄,而非只是考虑女方年龄,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论证结构,即准确找到论据和论点。本题除最后一句话外均在阐述母亲年龄与宝宝出现遗传异常之间的联系,而最后一句话否定了前面所述,直接点明专家的论点。因此要支持专家的观点,只需说明“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导致遗传异常即可。专家质疑“母亲年龄越大,宝宝出现遗传异常的风险就越高”的观点,认为遗传异常并不仅仅只是女方年龄的问题。A项,指出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也容易产生基因突变,看似能够支持专家的观点,但实际上“基因突变”未必会造成“遗传异常”,并且未提到“健康夫妇”的年龄,因此他们生育“唐氏儿”仍然有可能是女方年龄大导致的,不能支持专家的观点,排除。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除了女方年龄问题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会导致遗传异常,而该项论述的是年老妇女的子宫能够正常养育胎儿,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C项,论述的是宝宝精神健康问题,并未说明除了女方年龄外,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遗传异常,与题干观点无关,排除。D项,说明父亲的年龄大也可能造成遗传异常,支持了专家的观点。故本题选D。11.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3~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人数最多B.2003~2007年三类教育的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C.2003~200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念书的人逐年增加D.因为考大学相对容易了,所以2003~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由图目测可知,A项错误;由图目测可知,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006、2007年为下降趋势,B项错误;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故C项正确;D项不能由图中所给数据推出,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12.一项面向全球的调查研究显示: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需要数字技能,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技能需要拓展升级,只有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技能已经足够。根据以上材料陈述,可推出:A.有29%的人掌握了他们所在行业的所有技能B.每100个美国人,只有15个人在工作中不需要数字技能C.有44%的人掌握了所有技能或者不需要技能D.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他们所掌握的技能不能满足需求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有29%的人掌握了他们所在行业的所有技能”,选项中“所有”太过绝对,题干中只提到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技能已经足够,技能足够不等于掌握了所有技能,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人,无中生有,排除;C项:掌握了所有技能或者不需要技能的人比例是多少,题干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技能需要拓展升级,56%已经超过一半,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13.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力学基本问题。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错误;

B项:牛没动,说明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二者为平衡力,正确;

C项: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错误;

D项:牛没动,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而牛在水平方向只受绳和地面的摩擦力,故绳拉牛的力等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14.历史上的大国争霸曾经历严重冲突,有的演变为战争。但与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前相比,当今世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全球化的大幅推进已经使包括大国在内的国家间利益连接空前密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相互均无好处;另一方面,核武器使大国间的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实际上这也划出了大国冲突的底线。传统和非传统全球性问题清单不断加长,一个超级大国已经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全球公共产品及其供应现状B.历史上大国争霸的严重后果C.当前大国冲突最理想的出路D.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推断下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文段行文思路,了解论述中心,重点关注尾句。然后对照选项,排除前文信息、本文信息和无关信息。文段首先由历史上的大国争霸引入话题,指出当今世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着从两方面对这种变化进行具体介绍,说明大国间冲突的复杂性;最后进一步说明一个超级大国已无力主宰或主导全球事务,更不可能公正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文段分析了大国冲突的复杂性,尾句进一步强调一个超级大国已无法解决问题,因此下文应具体说明应该如何解决大国冲突。C项表述与此一致。A项,文段末尾提及“全球公共产品”只是用来说明超级大国没有能力解决大国冲突问题,该项脱离文段论述重点,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B项,“历史上大国争霸”为文段首句引入话题的内容,属于本文信息,不会在下文论述,排除。D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偏离论述主题,属于无关信息,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提出历史上的“大国争霸”冲突的表现,然后通过两个方面的介绍与过去世界结构作对比,指出当今世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一句话,指出当今“全球性问题清单加长,单个的超级大国无力应对”的问题,根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脉络,下文应该讲解决当前冲突的对策。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对策项,符合文段行文脉络。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文段开篇引出大国冲突的话题,紧接着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世界结构的具体变化,并通过“脱钩往往是损人又害己”“正面冲突不可能有赢家”说明如今大国冲突的复杂性,最后通过讲述超级大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目前大国冲突的复杂性,整篇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行文脉络,故文段接下来应继续围绕在当今世界结构下,如何解决大国冲突来展开讨论,对应C项。A、D两项,均未提及文段讨论的核心话题“大国冲突”,故衔接不当,排除。B项,对应文段开头已论述过的内容,故接下来不太可能再次论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刘世锦:“十四五”时期的改革就是在压力下突围》15.如果江某在商场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先预付定金2000元,约好第二天再交3000元后再取走该电脑,但电脑在当夜被盗,该损失由(

)承担。A.江某B.售货员C.该商场D.江某父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第二步,从题干中江某在商场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先预付定金2000元,约好第二天再交3000元后再取走该电脑,但电脑在当夜被盗笔记本电脑此时还没有完成交付,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笔记本电脑的所有人是该商场。又因为《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标的物的风险负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可以得知笔记本电脑的风险仍然由该商场来进行承担。因此,选择C选项。16.现在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智商不敌情商。一个人能走到哪里,取得什么成就,关键在于情商,这种“情商决定论”甚嚣尘上,令人生疑。在我们身边,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一个人的事情没做好,都会跟情商不高挂起钩来。事实上,我们都夸大了情商的作用,忽视了智商、实力、勤奋,以为只要玩转情商就能步步高升,其实不然。人在职场,情商固然重要,但决定性因素还是智商和才华,玩情商可以让你八面玲珑,但毕竟玩不出实际业绩,也玩不出科研成果来。一个人有真才实学,本领过硬,工作勤奋,那么情商其实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A.在职场中,智商比情商更加重要B.情商只是锦上添花,智商方能决定成败C.“情商决定论”并不正确,情商的作用不应夸大D.成功靠的是真才实学,过硬本领,而不是玩转情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情商决定论”甚嚣尘上,通过“事实上”转折,强调“情商决定论”夸大了情商的作用。接着通过“其实”进一步指出情商不能带来实际业绩,也不能带来科研成果,说明情商的作用不应被夸大,从而证明“情商决定论”并不正确,对应C项。A项,文段除了强调智商的重要性,还强调了才华,表述片面,排除;B项,文中强调了“智力、实力、勤奋”因素,选项“智商决定成败”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文段尾句强调了真才实学,本领过硬和工作勤奋,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情商和套路》17.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生前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照顾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故表述正确。18.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人”,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有的嗅觉功能特强……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

B.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C.但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D.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最后一句话的位置,可知,横线处填入的信息所围绕的话题应该与前文话题保持一致。横线之前的部分都在强调智能机器人的各种功能。所以横线处也应该围绕功能这个话题进行。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对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之间进行比较,这属于文段首句的话题,与横线前的话题不一致,所以排除。B项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功能”这个话题谈论,话题一致。C项谈论的是人类的情感和人脑的灵活性,没有涉及机器人的功能,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没有谈及智能机器人,根据主体排除法,应当予以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到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进行C.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种子植物是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A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黏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到有氧的大气环境起了巨大作用。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蓝藻曾在地球的“大氧化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地球大气层最初不含氧气,大氧化事件后,大气氧含量突然上升,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B项错误,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的叶绿体进行;C项正确,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项正确,种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种类,世界上已分化出20余万种,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线粒体是植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A项说法正确。蓝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B项说法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没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说法正确。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D项说法正确。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种群,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故本题选B。20.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的掠夺,即违背他人主观意愿,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恋人、父母与子女等最亲近的人之间。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爱行为的是:A.张某按照医嘱,要求女儿每三个小时做一次牵引,以消除疼痛B.林某强迫儿子每天练琴3小时,争取在钢琴大赛中取得好成绩C.陈某为防止精神病的女儿逃逸,将其关在地下室禁止其出入D.李某按照轮流陪护协议,要求妻子前往医院陪护患重病的母亲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违背他人主观意愿;②在精神与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张某按医嘱要求女儿做牵引,女儿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B项:强迫儿子练琴,违背了儿子主观意愿,属于“违背他人主观意愿”,让儿子每天练习3小时,属于“在行为方面强制控制,迫使对方按照施控者的意愿去行为做事”,符合定义;C项:将精神病女儿关在地下室,女儿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D项:李某按照协议要求妻子陪护,妻子的意愿不明确,未体现是否“违背他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21.2021年4月20日,某运输公司司机张某驾驶解放牌槽罐车,车上装有液体危险品,行驶到高速公路某路段时,因阀门松动,危险品外泄,沿路出现宽约1米的带状抛洒物接近100米,张某发现后立即停车,关闭了阀门,危险品虽对公路路面造成了污染和破坏,但尚未构成对沿线村庄村民、牲畜的安全及水系污染的威胁。对此,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

)罚款。A.五千元B.一万元C.两万元D.三万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根据《公路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或者违反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将公路作为试车场地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本题中,张某运输的危险品对公路路面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故正确答案为A。22.甲、乙、丙3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甲、乙合作8天完成工程的40%,乙、丙合作2天完成工程的20%,3人合作3天完成剩余工程。根据完成工作量分配工程款,3人所得款项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丙、甲、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乙、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甲、乙8天完成工程的40%”可得甲、乙完成整个工程用时8÷40%=20(天);根据“乙、丙合作两天完成工程的20%”可得乙、丙完成整个工程用时2÷20%=10(天);根据“3人合作3天完成剩余工程”可得3人合作做完成整个工程用时3÷(1-40%-20%)=7.5(天),因此赋值工作总量为60。由此可得,甲、乙的效率和为60÷20=3,即甲+乙=3①;乙、丙的效率和为60÷10=6,即乙+丙=6②;剩余工作量为60×(1-40%-20%)=24,则三人的效率和是24÷3=8,即甲+乙+丙=8③。

第三步,联立①②③,解得甲=2,乙=1,丙=5。由题意可知:甲工作了8+3=11(天),甲完成的工作量是11×2=22;乙工作了8+2+3=13(天),乙完成的工作量是13×1=13;丙工作了2+3=5(天),丙完成的工作量是5×5=25。按工作量分配工程款,则3人所得款:丙>甲>乙。

因此,选择A选项。

23.扶养,专指平辈亲属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一种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扶养的是:

A.钟某和妻子李某育有一子,双方离婚后,钟某每月给予李某1500元孩子生活费

B.王某某因病失去工作能力,其姐王某玲每月给予其1000元生活费

C.兰某进行肝移植手术后,兰某的朋友林某给予其10万元进行康复治疗

D.郭某是个孤儿,郭某的族人联合出资支付其生活费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平辈亲属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钟某是对孩子支付的生活费,不属于是平辈亲属之间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B项:王某玲对王某某支付的生活费,两人属于是姐弟关系,属于是平辈亲属之间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兰某的朋友林某给兰某的治疗的费用,但是林某与兰某属于是朋友关系,不属于是平辈亲属之间,不符合定义;

D项:郭某的族人给郭某的钱财,其族人不一定是平辈之间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4.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颀长(qí)

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B.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C.抵牾(w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读音全都正确。A项“悚(sù)”应改为“sǒng”;C项“尽(jīn)”应该为四声“jìn”;D项“辗(niǎn)”改为“zhǎn”。排除A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B选项。25.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她和父亲在武陵山水间________。当我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被大家称为来自小河的人;当我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仍被称为小河的边民。后来我明白,到了沿海,你来自内地;到了海外,你来自大陆,一个人一生就是载着家乡山水的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迁徙

漂泊B.游走

流浪C.流连

远足D.辗转

漂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文“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区和母亲走了多个地区。A项“迁徙”指迁移、搬家,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不能体现“多次”,排除A项。C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文中没有不舍之意,且未体现“作者经过多个地方”这一含义,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小河的人”“小河的边民”“到了沿海”“到了内地”可知,该空应体现“行踪不定”之意。B项“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漂泊,文段体现不出生活没有着落,排除B项。D项“漂流”指漂泊,行踪无定,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从武陵边镇来到乌江边的县城”“从乌江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区”可知,作者在武陵山区经过很多地方,D项“辗转”指经过很多地方,填入文段语义合适。A项“迁徙”指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通常规模较大,如动物迁徙、人口迁徙等,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游走”指短暂地在一个地区游玩行走,而文段中并非强调作者在这些地区游玩,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流连”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无法体现出经过了很多地方,排除。第二空,代入D项“漂流”验证,“漂流”指漂泊,行踪无定,填入文段语义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待填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与文意不符的A、C。第三步,辨析第二空两个词语含义,选择与文段语境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A项“迁徙”多指动物或人口的大规模迁移。C项“流连”指舍不得离开。由“母亲一生始终未离开武陵山区,我也随着……”可知,文段只是客观事实描述,没有体现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也没有体现不舍,“迁徙”“流连”不符合句意,排除A、C。第二空,由“载着”可知,文段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船,无论这条船漂向何方,都刻着家乡的印记。“流浪”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描述“船”的随波逐流,用“漂流”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26.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A.应该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统一B.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C.不应以数字结论作为主要参考依据D.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实现公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介绍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仅靠数字,而要同行评议以及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随后通过“然而”进行转折,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故文段旨在强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结合选项,B项符合文意,当选。A、C、D三项均与“评价指标体系”无关,非文段中心,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7.近年来很多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把上好的木材用来做一次性筷子造成巨大的浪费。这种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理由是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但奇怪的是,至今,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以下哪项不能对上文的疑问给以解释?(

)A.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适当的采伐有利于满足生活需要B.已经证明,多次使用的筷子如果消毒不严格,容易传播一些疾病C.一次性筷子的制作使用了新材料,干净卫生环保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国家不倡导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使用一次性筷子被批评,但是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适当采伐有利于满足生活需要,解释了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筷子被批评,但是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B项:多次使用的筷子如果消毒不严格,容易传播一些疾病,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利于预防一些疾病,解释了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筷子被批评,但是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C项: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干净卫生环保,不会造成巨大浪费,解释了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筷子被批评,但是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可以解释题干矛盾,排除;D项:国家不倡导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只能说明使用一次性筷子被批评,不能说明一次性筷子还在使用,不可以解释题干矛盾,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8.微突发事件:指发生在小范围的一个事件,经当事人或他人在网络等传媒上披露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下列不属于微突发事件的是:A.某官员在参加一工程剪彩活动时,其佩戴名贵手表的照片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B.2010年5月,某大学生上传一段动画片时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给力”一词旋即风靡网络;当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C.2012年底,乞丐周某在某商场附近举着失物招领牌子,寻找钱包失主。路人俞某发现后,拍下一张照片并发到微博上。该微博被迅速转发,大家都对周某的行为表示赞赏D.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顺利实现起降,引发世界各大媒体热议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小范围事件;②当事人或他人在网络等传媒上披露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某官员参加一工程剪彩,属于“小范围事件”,佩戴名贵手表的照片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体现出“经网络传播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符合定义;B项:某大学生上传一段动画片时用了“给力”一词,属于“小范围事件”,而后“给力”一词风靡网络,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体现出“经网络传播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符合定义;C项:乞丐周某举着失物招领牌子,属于“小范围事件”,被人拍下照片发到微博上后被迅速转发并赞赏,体现出“经网络传播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符合定义;D项: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顺利实现起降,是公共事件,并非“小范围事件”,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小范围”、“传媒”、“较大社会反响”。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D项,航母舰载机顺利实现起降是一个公共事件,并非小范围,不符合定义要件。是答案。A、B、C项的叙述结构均对应三个定义要件,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微突发事件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小范围的事件经网络等媒体披露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微突发事件定义的关键信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一个事件,在网络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A项,某官员参加一工程剪彩活动,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佩戴名表的照片在网络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B项,“给力”一词最初出现在某学生上传的视频中,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经过他人在网络上的传播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C项,周某在某商场附近寻找钱包失主,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而照片在网上披露后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符合定义。D项,是我国军事方面的重大成就,并非小范围内的事件,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29.潮汐:月球引力:太阳引力A.地震:海啸:火山喷发B.车祸:违章驾驶:醉驾C.污染:人为活动:尾气排放D.泥石流:暴雨:乱砍乱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潮汐是由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共同作用引发的自然现象,两原因需共同作用,缺一不可。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一般来说,是地震引发海啸,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违章驾驶和醉驾均可导致车祸的发生,不需两原因共同作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人为活动和尾气排放均可导致污染产生,不需两原因共同作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泥石流是暴雨和乱砍乱伐共同导致的结果,两原因缺一均不会导致泥石流的发生,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0.国家对企业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的规定是:生产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小于3万元,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小于3万元,以零售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得小于3万元。这体现了国家规定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是:A.市场准入规则B.市场退出规则C.市场调节规则D.市场交易规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第二步,市场准入规则是指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方进入目标市场需要达到的条件或标准,以及进入市场后需要遵守的相关规范。题干中的注册资金是企业、公司想要进入市场需要达到的标准,属于市场准入规则的体现。因此,选择A选项。B项:市场退出规则,就是指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市场退出规则实际上是对某个市场主体或某种商品能否退出市场进行评判。题干中是企业、公司想要进入市场需要达到的标准而不是退出市场需要达到的标准,不是市场退出规则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市场规则可以分为市场准入规则、市场退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仲裁规则等四个方面,不包括市场调节规则。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市场交易规则是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题干中是企业、公司想要进入市场需要达到的标准而不是进行交易活动需要遵守的规范,不是相互竞争,不是市场交易规则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31.初试∶复试∶笔试A.体检∶审查∶考察B.招聘∶应聘∶录用C.口语∶听力∶阅读D.半决赛∶决赛∶淘汰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初试”与“复试”是考试的先后阶段,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笔试”是“初试”的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体检”与“审查”的时间顺序不明确,排除;B项:“招聘”“应聘”与“录用”是招聘员工的先后阶段,三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C项:“口语”“听力”与“阅读”都是能力,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半决赛”与“决赛”是比赛的先后阶段,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淘汰赛”是“半决赛”的一种比赛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2.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学生并分成三组,要求每人完成智力测试,但在测试前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期间,第一组听了莫扎特的乐曲,第二组听了普通流行音乐,第三组没有听任何音乐。之后让受试者答题,结果显示:第一组受试者得分明显比后两组要高。因此,研究者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A.第一组受试者都很喜欢莫扎特的音乐B.第一组受试者在尖子班中选取,后两组在普通班中选取C.后两组受试者在进行智力测试时较为紧张、焦虑D.智力测试的题目只有图形推理题,不能全面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情况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论据:研究者招募了一批学生并分成三组,要求每人完成智力测试,但在测试前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期间,第一组听了莫扎特的乐曲,第二组听了普通流行音乐,第三组没有听任何音乐。之后让受试者答题,结果显示:第一组受试者得分明显比后两组要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此选项说第一组被试者原本就喜欢莫扎特音乐,但不能证明喜欢莫扎特的音乐与提高在智力测试中的得分有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加入此选项,证明第一组被试者平均分明显高于后两组可能并非因为他们聆听了莫扎特的音乐,而是因为他们本身智商高,具有削弱作用。C项:不明确项。紧张不一定影响答题得分,不具有削弱作用。D项:不明确项。强调的是能不能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情况,而我们的实验结果是提高答题得分,即使题目不能全面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情况,但是只要能提高得分也能说明情况,故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33.基金会设理事会,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的理事成员只能设(

)。A.3-25人B.5-25人C.7-25人D.9-25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基金会设理事会,理事为5人至25人,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故正确答案为B。34.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所谓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

)大趋势。A.国际性B.整体性C.地区性D.局部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随着人口平均年龄增长,人口老龄化、以及无计划的快速城市化的全球化是普遍的趋势。故正确答案为A。35.在王某提起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王某和其他证人收集证据,但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主动收集对被申请人有利的证据。(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常识。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因此,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具有自行决定调查和收集证据的职权,可以主动收集对被申请人有利的证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故表述正确。36.①近20年来,仿荷叶的人造超疏水表面不断涌现

②水滴在荷叶上形成一个球形,而不是铺展开来,像这样的表面,被称为“超疏水表面”

③这便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了

④然而,这项技术由于种种限制,一直未能大规模应用

⑤荷叶这种自清洁性能被称为“荷叶效应”

⑥这种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被污水污染,表面的灰尘、杂质也会被雨水带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⑥④③⑤

B.②⑥③⑤①④

C.①⑥④②⑤③

D.②③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中有“被称为……”,是对“超疏水表面”下定义,①句中是讲近20年来超疏水表面的一个情况。对比这两句话,②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重点确定⑥的位置。⑥中有指代词“这种超疏水表面”,可知是指代②中引出的话题“超疏水表面”,故②⑥捆绑,排除D项。③中的指代词“这”指代⑥中的“有效防止被污水污染,表面的灰尘、杂质也会被雨水带走”,即“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故②⑥③捆绑。④中出的“这种技术”指代“人造超疏水表面”,故①④捆绑。验证B项,句子意思表达连贯,符合行文逻辑。

因此,选择B选项。

37.三顾茅庐∶刘备A.负荆请罪:蔺相如B.请君入瓮:周兴C.雪中送炭:宋太宗D.程门立雪:程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在三顾茅庐的典故中,刘备为典故的主体,诸葛亮为典故的客体。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蔺相如为负荆请罪的客体,主体为廉颇,排除;B项,周兴为请君入瓮的客体,主体为来俊臣,排除;C项,雪中送炭的主体为宋太宗,与题干逻辑关系相符,当选;D项,程颐为程门立雪的客体,主体为杨时,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8.①听到了声音②处理电信号③声音源的振动④产生电信号⑤引起鼓膜振动A.③④②⑤①B.①⑤④②③C.③⑤④②①D.①④②⑤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干事件,可以提取出“声音源的振动”“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处理”等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可以明显看出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此考虑直接进行排序。本题论述的是听到声音的过程。首先是③声音源的振动,接着⑤引起鼓膜振动,然后④产生电信号,随即②处理电信号,最后①听到了声音。故本题选C。39.买方市场是指在(

)的条件下,买方掌握市场交易主动权的一种市场经济状况及市场发展趋势。A.消费者能够任意挑选商品B.卖方不得不积极促销C.商品供过于求D.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趋势。故正确答案为C。40.邮局对于(

)相当于(

)对于网购A.快递网店B.邮政网银C.电子邮件百货商场D.驿站网站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A项,邮局的主要业务不是快递,网购是网店的主要业务,前后关系不一致。B项,邮局是邮政的组成部分,网银不是网购的组成部分,前后关系不一致。C项,邮局提供传统的邮寄信件服务,电子邮件是互联网出现后的写信方式,百货商场提供传统的购物方式,网购是互联网出现后的购物方式,前后关系一致。D项,邮局在古代叫做驿站,网购需要在网站上进行,前后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41.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A.17时—19时B.19时—21时C.21时—23时D.23时—1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第二步,古代一个更又称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旧时“一更”指19时—21时,推算到“三更”为23时至次日1时。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古代有报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古代的五更,相对于现在的时间分别为: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时-21时;二更相当于现在的21时-23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23时-1时;四更相当于现在的1时-3时;五更相当于现在的3时-5时。故本题答案选D。42.美国在设计航天飞机时,希望能将运送1千克有效载荷到地球低轨道的费用降到350美元,但事实上1万美元这个________一直没有被突破,这就使得航天飞机不仅没有达到降低运输费用的目标,而且在地面周转的时间太长,导致整个飞机计划缺乏________。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经费和进度都十分紧张,只能采用助推火箭和外储箱与轨道器并联的方案,从而留下了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瓶颈

灵活性

隐患B.节点

系统性

遗憾C.底限

完整性

麻烦D.边界

科学性

空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1万美元这道坎一直没有突破,因此可搭配“瓶颈”与“边界”,“节点”与“突破”搭配不当,“底限”与文段无关,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中“费用无法降低、地面周转的时间太长”可知,并不能说明飞行计划缺乏“科学性”,只能说明不够“灵活”,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将A项“隐患”代入验证,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43.忠言逆耳利于行,本质上,欢迎舆论监督,就是听取诤言,用敞开心态呼应善治诉求。既然旨在助推善治,鼓励舆论监督就不宜画地为牢,重要的是监督对准的问题存不存在、严不严重,而非舆论监督声音的出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场早已呈现出“跨地域”的特征。在此情况下,“头上的虱子只能自己抓”已经不合适,发现问题、弥补漏洞、更正错误,不必只盯着本地媒体,还可从舆情中窥探民声。而对舆论监督的“端口”设限更是不合时宜,不妨鼓励更多媒体形成监督层面的“无影灯效应”,避免有限监督渠道因近视效应而带来“视觉盲区”。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是呼吁:A.健全舆论监督的体系B.大力鼓励舆论监督C.认识舆论监督的变化D.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进行背景铺垫,先提出欢迎舆论监督的本质,接着指出鼓励舆论监督不宜画地为牢,重要的是监督对准的问题存不存在、严不严重,而非舆论监督声音的出处,也就是只要监督声音有效,无论来自于哪里,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场早已呈现出“跨地域”的特征,也就是舆论范围变大了。“在此情况下”之后引出文段的重点,“发现问题、弥补漏洞、更正错误,不必只盯着本地媒体,还可从舆情中窥探民声”“对舆论监督的‘端口’设限更是不合时宜,不妨鼓励更多媒体形成监督层面的‘无影灯效应’”。即文段重点强调当前不应过于限制舆论监督的渠道,要鼓励舆论监督。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阐述鼓励舆论监督“不宜画地为牢”,应重点关注存在的问题,且舆论场已呈现“跨地域”特征,即对舆论监督有扩大的要求。后文进一步指出,“头上的虱子只能自己抓”已经不合适,即舆论监督无法单纯靠自身,因此对舆论监督的“端口”不应设限,此外还应鼓励媒体监督,避免限制监督渠道。综合概括,作者主要是呼吁当前不应过于限制舆论监督的渠道,而应鼓励各类媒体多多参与,对应B项,当选。A项:文段未提及舆论监督的体系,选项为无中生有,排除;C项:“变化”对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场早已呈现出‘跨地域’的特征”,但该句并非文段重点内容,文段重在强调在此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即鼓励舆论监督,排除;D项:“正确对待”表述不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欢迎媒体当“啄木鸟”承接了善治期许》44.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视频和图像及其他服务的通信技术。(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第二步,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其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是3G速率的50多倍。因此,本题正确。45.4,5,12,31,68,(

)A.114B.118C.122D.129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多级数列,优先做差。后一项减前一项形成的新数列为:1,7,19,37,(

),无明显规律,考虑二次做差可得:6,12,18,(

),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故新数列的最后一项为,故原数列最后一项为。故正确答案为D。46.要写出好论文,技巧只是锦上添花,当你理解了写论文的必要性时,用心写作的意识便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写论文?首先研究者需要把优秀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希望在学术圈内制造自己的影响,论文极大地提升了分享的效率。其次写论文可以极大地帮助自己提炼想法,把粗略的想法精细化。本来思路上也许有盲点,但当你必须考虑如何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将所有材料重新进行有机整合则是十分必要的。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写好论文的技巧B.写论文的目的C.好论文是如何“炼成”的D.什么样的论文才是好论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引出话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结构,对问题的回答是文段论述重点。文段首先引出写论文这一话题,然后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写论文”,然后通过“首先……其次……”从两方面对此进行回答。故文段介绍的是写论文的原因、目的。B项正确。由“技巧只是锦上添花”可知,A项错误。C、D两项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的问题,接下来从两个方面回答。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主要论述写论文的目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47.罐中有12颗围棋子,其中8颗白子,4颗黑子。从中任取3颗棋子。则至少有一颗黑子的情况有:A.98种B.164种C.132种D.102种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方法一:至少有一个黑子的情况包括:有一颗黑子,有两颗黑子,有三颗黑子一共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有一颗黑子(1黑2白)的情况数:

;有两颗黑子(2黑1白)的情况数:

;有三颗黑子(3黑0白)的情况数:

。方法二:至少有一个黑子的分类情况较多,正面求解较为复杂考虑从反面出发求解。。故正确答案为B。48.最高人民检察院2020年6月发布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显示,“醉驾”已经成为刑事追诉第一大犯罪,数量远超位列第二的盗窃罪。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的驾驶行为构为醉驾。A.80mg/100mLB.60mg/100mLC.40mg/100mLD.20mg/100mL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的规定:“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故正确答案为A。4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A.申请复核B.提出申诉C.提起仲裁D.起诉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A、B项正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C项错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提起仲裁。题干提到的考核结果和处分决定不属于劳动争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错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诉讼。故正确答案为AB。50.时间∶小时∶分钟A.重力∶压力∶牛顿B.质量∶千克∶克C.路程∶里∶公里D.容积∶升∶立方分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小时”与“分钟”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是计量“时间”的单位,与“时间”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压力”在物理学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均属于力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B项:“千克”与“克”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是计量“质量”的单位,与“质量”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里”与“公里”属于计量长度的单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但是与“路程”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升”与“立方分米”属于全同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1.蒸发冷却是指液体在蒸发成气体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起到冷却的效果。蒸发冷却效应是指在目的或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团体中,团体的价值跟液体的整体温度类似,当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后,社团自身的平均价值会降低。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蒸发冷却效应的是:A.某高校的街舞社团的团长毕业离开学校后,该社团便再没有在街舞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B.某知名流行音乐演唱组合中的一名歌手因意外去世,大批歌迷认为这个歌手的离开导致该组合整体演唱水平大打折扣C.某教育机构的一些老师离开该机构创办自己的教育公司,使该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D.某社交网站的影评小组建立之初人数较少,影评质量较高,后来有大量人加入这个小组上传影评,使这里整体的影评质量有所下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蒸发冷却效应是一种社会现象,分析其表现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蒸发冷却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当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后,社团自身的平均价值会降低。A项,街舞社团的团长离开后社团再也没获过奖,体现了当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后,社团自身的平均价值会降低,符合定义。B项,该歌手并不一定是价值较高的成员,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C项,一些老师并不一定是价值较高的成员,且竞争形势严峻并不能说明该教育机构自身价值下降,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D项,不涉及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②社团的平均价值会降低。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街舞社团团长的毕业,属于“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该社团再也没有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属于“社团的平均价值降低”,符合定义;B项:一名歌手去世,不明确他是否属于“价值较高的成员”,大批歌迷认为演唱水平下降,是一种主观认知,不能代表该组合真的“平均价值降低”,不符合定义;C项:一些老师离开,不明确这些老师是否属于“价值较高的成员”,该机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不代表“平均价值降低”,不符合定义;D项:大量人加入这个小组上传影评,并没有“高价值人员的离开”,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自身的平均价值降低”。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街舞社团的团长毕业后离校,符合“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社团在街舞比赛中没有取得较好的名次,符合“平均价值降低”,符合定义,当选;B项:“一个歌手因意外去世”没有体现出“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且大批歌迷认为演唱水平大打折扣并非客观描述,并不一定代表该组合的“平均价值降低”,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该机构在市场上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不等于“平均价值降低”,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大量人加入影评小组导致影评质量下降,不符合关键词“价值较高的成员离开”,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2.法律是体现(

)的意志,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A.被统治阶级B.统治阶级C.无产阶级D.资产阶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概念知识第二步,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因此,选择B选项。法律的三大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3.柠檬市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柠檬市场的是:A.小赵从4S店购买的小汽车使用三个月后,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且未发生交通事故,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到二手车市场上以购车价的八折卖给前来买车的小李B.山寨手机充斥市场,导致品牌广商所占市场份额萎缩C.证监会加大监管力度,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相关信息D.由于某县教育水平落后,技术素质相对较低,当地企业不雇佣本地工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②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由于经济状况不佳”说明不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不符合定义;B项:“品牌广商所占市场份额萎缩”说明好的商品遭受淘汰,“山寨手机充斥市场”说明劣等品逐渐占领市场,符合定义;C项:“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相关信息”说明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符合定义;D项:“由于某县教育水平落后”说明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54.大学毕业都10年了,他每每想起大学毕业时和同学们依依惜别的场景、彼此拥抱,彼此祝福······那一幕一幕似乎还

,是那么的亲切和清晰。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记忆犹新B.历历在目C.恍如昨日D.历久弥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所填词语搭配“一幕一幕”,即前文中提到的场景,且根据后文可知这些场景作者觉得十分亲切、清晰。B项“历历在目”表述清楚地显示在眼前,符合文意,且搭配恰当,当选。A项“记忆犹新”指对接触过的人或事,还记得很清楚,就像最近才发生的一样,搭配主体一般为人,可以表述为“令人记忆犹新”,与场景搭配不当,排除;C项“恍如昨日”指记忆清晰,好像是昨天,文段强调一幕幕都很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与文段语义不符,排除;D项“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5.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机器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到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中的­­­­­­­­________,最终就能得到对于这些攻击的分辨能力。并且,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弊端无计可施B.瑕疵无所遁形C.错误插翅难逃D.缺陷束手无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到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先看第二空,由“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可知,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了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无计可施”指想不出对策,没有任何办法。“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两词均适用于人,排除A、D。“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填入符合文意,当选。“插翅难逃”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文段并非指“换脸”等行为不能逃脱,其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C。验证第一空,“瑕疵”指微小的缺点,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可知,机器通过学习,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即使是“换脸”也会被识别。A项“无计可施”意为没有办法可用,文意不符,排除。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符合题意;C项“插翅难逃”指插上翅膀也难逃走,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锁定B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瑕疵”指事物的缺点,放在第一空也合适。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以及“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可知,在数据足够多的前提下,人脸识别系统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即便“伪造图像”“合成视频”中存在特别小的问题,也能被发现,故横线所填词语应表达微小问题之意。B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符合文意,保留。A项“弊端”指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C项“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D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均程度过重,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体现随着深度学习系统的强大,“伪造图像”“合成视频”等“换脸”行为会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暴露在人们的面前,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56.瓮牖绳枢:粗茶淡饭:清寒A.叠床架屋:衣锦食肉:奢华B.箪食瓢饮:曲肱饮水:简朴C.轻车熟路:霜行草宿:轻松D.金盆洗手:金屋藏娇:阔绰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分析词项间关系,前两个词项均可形容后一个词项。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即可。瓮牖绳枢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