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_第1页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_第2页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_第3页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_第4页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作者姓名:【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势,接着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及原因进行了讨论,然后对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治理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建议。【关键词】:通过膨胀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治理2007年以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3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3%以上,8月份CPI攀高至6.5%,9月份这一数值回落到6.2%,11月份CPI的涨幅达到6.9%,同时,2007年前10个月新增贷款是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1倍,2007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比2006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早已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仍在发展,消费品价格上涨显著,投资和出口增速很快,资产价格高位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等等,都说明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根据2008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创13年来的新高。通货膨胀的风险正在逐步积聚。预防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流动性过剩及其表现在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一种商品对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难易程度。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是该商品与其他商品实现交易的速度。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易速度加快,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交易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过剩;当该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易出现速度减缓,也就是实现交易非常困难的时候,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在一般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流动性过剩被用来特指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等。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发行货币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中的货币供给大大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大量过剩的流动性,涌向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价格就会上涨。房市是这样,股市也是这样。我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原因造成的。(1)投资与消费的深层次矛盾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多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高水平并不断上升,1999年〜2007年6月,我国居民储蓄率平均值高达50%,远远超过同期全球居民储蓄率平均不足20%的水平,而消费率却一路走低,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只有36%左右。一国储蓄率很高,而国内投资率相对较低,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不但支持了高投资率,同时也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进而也加强了流动性过剩。(2)投资渠道狭窄,金融体系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转型时期,整体产品单一、同质性强,中间业务很不发达,金融工具太少,这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导致大量货币以储蓄的形式停留在银行体系中。(3)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国际收支失衡。中国目前的刚性汇率制度下对外依存的经济结构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需要不足,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汇收入不断上升,顺差持续扩大。(4)全球流动性过剩输入影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经济的告诉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本的流入,从而导致中国事实上成为世界流动性的巨大蓄水池。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结果,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上游基础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带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最终引起通货膨胀和社会经济的整体波动。二、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需要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大幅上涨的经济现象。对通胀的定义也有多种,但通胀的基本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流通中的货币出现膨胀状态,即货币贬值。第二,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地、持续地上涨。注意普遍和持续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把通货膨胀和其他的物价上涨现象区分开来。除了通货膨胀的意思之外,还有信用膨胀、物价暴涨的含义,从这些字意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货币过多和信用膨胀,物价持续普遍上涨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商品供给方面的原因,有货币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流动性过剩是此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流动性过剩推动我国通货膨胀。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来看,由流动性过剩走向本轮通货膨胀,有一条传导主线。失衡的储蓄-消费结构导致银行系统积累大量资金;在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人民币升值的乐观预期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导致的基础货币供应增长快速增加,流动性过剩显现。过剩的流动性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股票市场空前繁荣,过多的流动性进入虚拟资本市场,资产价格被高估,泡沫现象开始呈现并越来越严重,成为推动实体经济价格上涨的助推器。同时由于银行体系资金充裕,而存贷款差额却不断扩大,导致银行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呈现。此轮通货膨胀,带有鲜明的中国式特征,过多的货币并不会平均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地等幅地全面的上涨,而是先流入离政府权力最近的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然后带动与之相关各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工资及服务价格上涨。股市也随之大热,最后才传到离权力中心最远,整个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即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全面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也就无法忽视。三、治理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对策从流动性过剩的角度看通货膨胀问题,让我们了解了加强流动性过剩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无论是从最高层面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还是一直面临的巨额外汇储备,亦或巨大的短期资本流入,都值得政策层面重视。当前,应主要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供求平衡,保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然要进行长期艰苦努力。必须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紧绷。要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机制;稳定和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的生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适当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同时,带动农民的增产增收,真正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恢复消费者市场心。在消费者恢复市场信心方面,由于多年计划经济机制的运行,使得我国初步形成的市场建设和管理体系十分落后,缺乏严格监管的市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利用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像今年市场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就严重挫败了消费者的信心,尽管国家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权利与利益,但是作为弱势群体,消费者的权益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和实现。另外,在我国,由于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其覆盖面和保障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目前市场上的伪劣物品多以食品、药品和日用品为主,这些物品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是直接的,消费者因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对消费者而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消费者只能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市场。这在无形中阻碍了产品流通领域的顺畅发展,严重影响经济的有效运行,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极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消费者对不确定的未来深感担忧,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自我积累实现未来的保障。因此,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说对恢复和树立消费者的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建立并不断完善一整套系统而且全面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真正使居民感到放心、踏实,从而放心大胆地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第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最后,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我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流动性过剩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真正过剩,由于需求与供给的失衡,造成流动性只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过剩。流动性需要回归,需要理性的回归,回归到生产,回归到消费中这样的回归,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增加产业投入,保障居民利益,全面恢复居民的市场信心。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卜永祥《流动性过剩的特征、成因及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7(03)[2] 唐双宁《解决流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