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_第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第二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广东、江苏专)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抓基础提能力研考点第二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

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运用以实验和推

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有关问题。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制取装置将H2、O2、Cl2、NH3、CO2、NO2填入下表:类型固体+固体加热固体+液体加热固(或液)体+液体不加热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固体+液体加热固(或液)体+液体不加热适用的气体O2、NH3

Cl2H2、CO2、NO2、

O2、

NH32.气体的净化(1)气体的除杂: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除杂装置CO2(HCl)洗气瓶Cl2(HCl)CH4(C2H4)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溴水(2)气体的干燥:有以下气体:O2、Cl2、SO2、CO2、NO2、NH3、HBr,其中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O2、Cl2、SO2、CO2、NO2O2

、NH33.气体的收集有以下气体:H2、O2、CO2、NH3、HCl、NO、Cl2(1)适合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2)适合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有

;(3)适合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收集的气体为

;(4)适合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的气体为

。H2、NH3H2、O2、NOCO2CI2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物质检验方案的描述。解答该类题目时,应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但描述时往往出现以下错

误:(1)原瓶操作,不取样;(2)试剂选择、实验操作不正确;(3)只答现象不答结论。(4)描述不准确,辞不达意。2.实验操作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仪器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2)实验操作的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3)如果实验室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要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4)冷凝回流:有些实验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及冷疑管等)。3.对实验方案的合理与否、严密与否作出评判时易忽视以下

角度:(1)实验原理、仪器连接是否正确;(2)装置是否较为简单,操作是否方便;(3)药品是否经济,现象是否明显或产率是否较高;(4)实验过程是否安全,污染处理是否得当。(5)是否“排除干扰”,“排除干扰”是指反应条件的控制,防止空气的介入、副反应尽量避免、杂质的清除以及防止物质的挥发性、溶解性、颜色等对实验的干扰。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实验室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做考题查漏补缺]1.(2011·海南高考)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步骤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步骤3: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填仪器编号)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锥形瓶④广口瓶⑤研体⑥玻璃棒⑦酒精灯(2)在步骤2中所加的硫酸必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和过滤;(4)本实验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步骤1中,称取一定质量的铁屑,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后,倾倒去碳酸钠碱性溶液,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将铁屑冲洗洁净。(2)亚铁盐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反应:Fe2++2H2OFe(OH)2+2H+,过量的硫酸可以抑制Fe2+的水解,防止生成Fe(OH)2或Fe(OH)3沉淀;(3)利用FeSO4和(NH4)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原理,采用加热浓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纯净的硫酸亚铁铵晶体。(4)Fe3+遇KSCN溶液会产生血红色溶液答案:(1)②③④⑤(2)抑制Fe2+的水解,防止生成Fe(OH)2或Fe(OH)3沉淀(3)加热浓缩,降温结晶(4)KSCN溶液产生血红色溶液(3)写出操作Ⅲ的具体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氧化剂并将其通入盐湖苦卤中,装置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上述装置中的a、b作为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装置c可任意改进,则根据下列提供的药品,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若用上述装置中的a、b制取并收集NO,应将装置b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制NH3:浓氯水和碱石灰②制SO2:Cu片和浓硫酸③制NO:Cu片和稀硝酸④制O2:MnO2和双氧水(3)操作Ⅲ是由KCl溶液得到KCl晶体,实验操作为蒸发结晶。(4)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特点是固液或液液混合不需加热,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密度比空气小,该气体只能NH3。若用该装置中的a、b制取并收集NO,由于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因此需要将b中装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答案:(1)萃取、分液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2)K2CO3取无色溶液D,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SO已除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并置于三脚架上,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溶液表面出现晶体膜时,停止加热(4)安全瓶(或防目倒吸)①将b中装满水2-4

[链知识触类旁通]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2.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可行。(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取简单的实验装置,

用较少的步骤和药品完成实验。(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3)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

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4)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

大的气体(如NH3、HCl)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

瓶。[做考题查漏补缺](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__。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________。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Mg2+9.611.0Ca2+12.2c(OH-)=1.8mol·L-1(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

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S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

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4.(2011·广东高考)某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时,欲配制

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

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

Ba(OH)2·8H2O在

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H2O)分别为2.5、3.9、和5.6。(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

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试剂由大量

Ba(OH)2·8H2O和少量

BaCO3

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

BaCO3

饱和溶液的

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步骤

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步骤

3:取适量步骤

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_____步骤

4:(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

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①配制

250mL约0.1mol·L-1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洗涤,定容,摇匀。②滴定:准确量取

25.00mL所配

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

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

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③计算:

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

1.0mol·L-1Ba(OH)2溶液。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及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1)空气中存在的CO2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3)配制250mL溶液应使用250mL容量瓶,固体溶解后应恢复至室温方可转移至容量瓶中;取样品溶液25mL,其中c(OH-)大约是0.2mol·L-1,据中和滴定关系,可确定盐酸浓度为0.1980mol·L-1较为合适;结合Ba(OH)2+2HCl===BaCl2+2H2O即可计算。(4)由上述可知,

Ba(OH)2固体易与空气中水和CO2变质,同时依据Ba(OH)2·8H2O的溶解度知,常温下不能配制出1.0mol·L-1的Ba(OH)2溶液。答案:(1)空气中的CO2能与Ba(OH)2反应(2)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2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混合物中含有BaCO3,还可能含有Ba(OH)2·8H2O步骤3: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混合物中含有BaCO3步骤4:取适量步骤1中滤液于试管中,用pH计测定其pHpH大于9.6,即可说明混合物中含有Ba(OH)2·8H2O(2)操作最安全:对于不同实验途径、实验药品,优先选

择实验过程与操作最安全的途径;(3)药品价格低廉:在选择实验方案时,应尽量选择消耗

药品最少(转化率最高)、实验成本最低的实验方案;(4)环保无污染;实验中可能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

应选择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实验方案;(5)操作方便:不同的实验方案需要不同的实验条件,如加热、加压和催化剂等,在选择方案时力求实验条件简单,有利于节约资源。如尽量避免加热,如果需要加热,力求选择需要温度低的方案;(6)原理简单、正确:力求选择反应速率容易控制的实验

方案,以便有利于对生成物的控制和确保实验安全;(7)现象最明显:在性质验证或物质检验的实验中,应选

择反应现象最明显的实验方案。点击此图片进入提能力(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讲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聚焦中考——语文第五讲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

(2013·荆门)阅读下文,完成习题。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10路公交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我传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像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那人说。“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那人紧催不止。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地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

答案]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点拨]用公式法,人+事+结果,结合内容补充完整即可。“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1)

(2)

(3)

答案](1)小女孩在5路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钱。(2)“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3)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顺序不能打乱)[点拨]审清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概述。按时间顺序,围绕“我”与小女孩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叙述即可。3.“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心理:

性格:

答案]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点拨]分析“脸蛋全红”时其心理,结合上文所叙事情即感激与难堪。性格:不愿意无故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真诚与守信。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

答案]诚信[点拨]结合文章主人公的品质可概括为“诚信”。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

[答案]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点拨]注意审题,题意是要对“我”的人格进行肯定和宽慰,找出对“我”进行肯定和宽慰的理由即可。考点解读1.表达方式的辨析。2.表达方式的作用。3.记叙顺序的辨析。4.记叙顺序的作用。知识拓展1.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2)表达方式及作用如下: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②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③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④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⑤说明,可使读者对事物的特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2.记叙的顺序(1)记叙有顺叙、倒叙、插叙。(2)各种顺序的作用:①顺叙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挖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名题强化(2013·湘潭)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县城小书店韩浩月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卖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选自《作文通讯·锦瑟》2013年第2期,有删改).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2012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书店。答案]“我”读书买书的经历简单告别书报亭和姑娘每次春节回家都到小书店消磨一小段时光[点拨]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尾呼应,先写现在牵着小侄子的手去买书,再写少年时候的往事,事要与小书店相关。结合情节概括即可。按要求回答问题。(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

(2)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答案](1)①觉得书报太贵。②觉得报亭的姑娘很有文化,而“我”是个杀猪的帮工,与她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或“觉得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足以把‘我’与报亭姑娘远远隔开”)。(2)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点拨](1)结合下文③~⑥段的内容,可概括原因有两点:书太贵,与卖书的姑娘相隔太远。(2)从文中找出原句即可。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⑦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答案]通过“洗”“换”“递”“接”“翻”等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我”对阅读的虔诚和痴迷。(答“热爱”“如饥如渴”“急切”也可)[点拨]结合描写的知识,这段话动作描写非常传神,“洗、换、递、接、翻”等动作词传神地表现了“我”对阅读的期待与痴迷。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

答案]现在的书店,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我”的情感是平静的;而书报亭成为了“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我”对其充满惆怅和眷念(答“热爱”也可)。(意思对即可)[点拨]结合最后一段分别回答出作者对书报亭和书店的情感即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

[答案]示例:①“我”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因为“我”在“没东西可读的日子”会觉得难过。②“我”是个情感细腻的人,因为“我”在书店“消磨”时,内心情感会静静流淌。(或“喜欢怀旧”“眷念家乡”“内心丰富”“勤劳懂事”也可)[点拨]分析概括“我”的两个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可看出“我”爱读书;怀旧情绪浓,每次回家乡,都要到书报亭去看一下;内心情感细腻、勤劳等也可。]指点迷津1.表达方式【精典题型】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思路点拨】确认具体语段、篇章所运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抒情等)的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确认所指定语段、篇章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指点迷津2.记叙顺序【精典题型】该文用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思路点拨】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是先交代事件的高潮或结果,然后再按照事件发展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最后回落到高潮或结果,使首尾呼应,文章的主体部分仍是顺叙,如《风筝》《背影》。插叙是在顺叙过程中暂时中断对中心事件的叙述而叙述另一件相关的事,叙述完了以后又回到顺叙。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中心事件。倒叙的好处是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插叙的部分一般在全文中所占比例较小,起深化人物形象、衬托中心事件的作用。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9考点解读强化(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讲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聚焦中考——语文第五讲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

(2013·荆门)阅读下文,完成习题。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10路公交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我传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像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那人说。“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那人紧催不止。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地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

答案]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点拨]用公式法,人+事+结果,结合内容补充完整即可。“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1)

(2)

(3)

答案](1)小女孩在5路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钱。(2)“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3)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顺序不能打乱)[点拨]审清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概述。按时间顺序,围绕“我”与小女孩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叙述即可。3.“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心理:

性格:

答案]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点拨]分析“脸蛋全红”时其心理,结合上文所叙事情即感激与难堪。性格:不愿意无故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真诚与守信。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

答案]诚信[点拨]结合文章主人公的品质可概括为“诚信”。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

[答案]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点拨]注意审题,题意是要对“我”的人格进行肯定和宽慰,找出对“我”进行肯定和宽慰的理由即可。考点解读1.表达方式的辨析。2.表达方式的作用。3.记叙顺序的辨析。4.记叙顺序的作用。知识拓展1.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2)表达方式及作用如下: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②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③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④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⑤说明,可使读者对事物的特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2.记叙的顺序(1)记叙有顺叙、倒叙、插叙。(2)各种顺序的作用:①顺叙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挖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名题强化(2013·湘潭)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县城小书店韩浩月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卖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选自《作文通讯·锦瑟》2013年第2期,有删改).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2012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书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