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选择题(7题,每题2分,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孱头(càn)磕头(kē)缪贤(miào)凝聚(níng) B.亲眷(juàn)刹那(chà)楔子(xiē)专横(héng) C.自诩(xǔ)给予(jǐ)承载(zài)蹩进(piē) D.推衍(xíng)渑池(miǎn)冠冕(guān)躁动(zào)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荟萃残羹冷灸亢旱礼上往来 B.砧板错勘贤愚汤镬稍纵既逝 C.罪孽玉簪螺髻渊源亟待解决 D.砥砺羽扇伦巾萧瑟风合日丽3.(2分)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 B.单于使使晓武晓:通知 C.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听到 D.衡乃拟班固《两都》拟:模仿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有那些繁文缛节。 C.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D.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5.(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4月,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在朱自清的家乡扬州颁奖,张炜、贺捷生、马未都、于坚、祝勇五位作家获此殊荣。 B.一边品赏着“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徜徉于书海文山中,不仅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种享受与滋润,而且得到了一种释放与超然。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在各方的僵持不下的争论中、在不断更新的动态中,虚实夹杂的消息不断发生,愈发扑朔迷离。 D.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6.(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7.(2分)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D.《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8.(10分)填写下列句子。(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人生短促、功业无成,只能洒酒祭江的两句是,。(3)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4),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5),水随天去秋无际。(6),有暗香盈袖。(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三、古诗文阅读(共7题,24分)9.(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0.(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中,暗地里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不如因而厚遇之B.①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永和初,出为河间相D.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恐前语发,以状语武(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君何以知燕王A.求人可使报秦者B.子卿尚复谁为乎C.见犯乃死,重负国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4)“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5)翻译下列句子。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四、现代文阅读(4题,14分)11.(7分)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回答问题。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了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A.“孱头”代表的态度是:B.“昏蛋”代表的态度是:C.“废物”代表的态度是:(2)“拿来主义”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是什么?1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郑传敏妞儿第一次见若兰时只是闭着眼咧着嘴哭,哭得脸儿皱成了核桃。若兰用一根手指伸向那挥舞着的小鸡爪,妞儿紧紧抓住,竟止住了哭声。那时若兰47岁,妞儿出生一小时。妞儿满月时,小脸儿慢慢地鼓起来,撑开了核桃皮,成了粉嫩粉嫩的小人儿一个。若兰扒在摇篮边,看不够那小模样。看不够的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三娘娘。三娘娘四个儿子,做梦都在想闺女。于是,三娘娘硬是死缠硬磨要把妞儿抱回家。妞儿的父亲有些心动: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就够他操心的了,这第九个整日哇哇哭的小肉团儿让他心烦。但若兰不松口,若兰不松口谁也抱不走妞儿。照说妞儿应该感谢若兰,可妞儿连若兰的模样都不记得了。会跳绳的妞儿怎么也想不起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就一边跳绳一边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仔细瞅瞅埋头梆梆梆剁猪菜的若兰:瘦长脸,齐耳短发,灰褂子。妞儿觉得若兰好像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又不是。玩一会儿,不由得又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7岁,若兰54岁。可是,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30岁的大姐领走了10岁的妞儿,让妞儿和自己的三个孩子一起上学。百里外的小镇,有许多有趣事儿,妞儿和三个一挨肩的外甥外甥女沉浸其中。晚上,四个孩子一张床,妞儿比外甥大10个月,不会客气。“妈﹣﹣,小姨踢我!”外甥哭叫。“姐﹣﹣,他掐我!”妞儿告状。房间里每晚都要闹腾好久。这样有趣而喧腾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年一晃而过。妞儿回到家,感觉若兰有些怪:那痴痴的目光让妞儿分外的不自在。哥哥姐姐告诉妞儿,若兰想妞儿想得走不动路,见到与妞儿同龄的小孩就掉眼泪,还大病了一场。妞儿很是奇怪:若兰怎么了?妞儿不是好好的吗?妞儿上初中了。渐渐觉出了自己的吃亏,心里不平衡起来,找若兰理论:“不行!你多照顾了大姐姐20年。你不能偏心,你照顾大姐姐多少年,也要照顾我多少年。你不准死咧!”这样的账时常算,若兰时常应:“好好好!”若兰信守承诺,一直照顾着妞儿,但却渐渐地老了,妞儿便不喜欢和若兰一起逛街了。她们一起的时候妞儿三步两步就窜出去老远,回头耐着性子等若兰,等急了就扯着嗓子喊:“若兰,快点啊﹣﹣”若兰急急地赶到,笑喘着分辩:“你看,我赶得上妞儿呢!”妞儿数落:“你和大姐她们一起时多有劲!临到我,连路都走不动了,偏心!”若兰确实偏心,偏心妞儿。姐姐们相继出嫁了,五个哥哥无视妞儿的高中生身份,照样拿妞儿当小玩意儿,没事就逗着玩儿,比赛谁最先能把妞儿气哭。比赛的时间常常在吃饭时间,全家齐集一堂,正是比试本领的好时机。五哥开头,四哥接下句,三哥拓展,二哥挖掘。常常是大哥还没来得及总结,妞儿就转身进了屋,眼泪一掉,饭就不会吃了。谁让妞儿是个认真的人呢!若兰总把哥哥们骂得狗血喷头,又拿出好吃的哄妞儿。谁让妞儿是个较真的人呢!初二时一群女孩儿送别一位好友,难舍情谊,定下五年之约的鸿鹄盟。五年后,读大二的妞儿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得知原委,全家齐声制止,说根本不会有人记得什么“鸿鹄盟”,只有像妞儿这么幼稚的人才会当真。妞儿不信,依约赶赴那片青山碧水旁的秀竹林。她在竹林边那个古朴的石滚上坐等了整整一天,不见一个人影。妞儿想了一天的心事,流了许多泪,发了许多恨:“这次我回家,要有谁敢笑话我一句,我就一辈子一辈子不再回家。”硬着头皮回到家,哥哥们竟然出奇地体贴,全然没有往日的尖酸刻薄。妞儿松下一口气。这口气直到妞儿结婚后,才知道是若兰帮她松下的。若兰一直是偏心的,偏心妞儿。在妞儿生下自己的女儿朵朵时,豁然明确了这点。小时候一些不甚清晰的琐碎的细节,便温暖地浮上心头。若兰放牛时带回来的一枝山红豆,割稻回家掏出的一把野山楂……鲜红地在眼前闪耀。这年妞儿23岁,若兰70岁。妞儿还清晰地记得带着5岁的朵朵去看若兰,若兰摸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朵朵嚷着要,若兰拿出一个小的递给朵朵:“小人儿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红苹果塞给妞儿,生怕朵朵来抢似的。若兰、妞儿、朵朵去逛街,妞儿搀着若兰慢慢地走,朵朵蹦跳着在前面催:“姥姥﹣﹣,走快点﹣﹣”这年妞儿28岁,若兰75岁。一日,妞儿从梦中哭醒,丈夫抚慰了很久,妞儿才忍住悲痛,说出一句话:“我梦见若兰不在了。”小时候一直和若兰斤斤计较:不准老,不准死。可若兰还是越来越老了,妞儿从不敢去想没有了若兰她该怎么办。写这篇文章时,妞儿37岁,若兰84岁。妞儿就是我,若兰是我的母亲。母亲!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啊!今生不离不弃。(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已是八个孩子母亲的若兰在47岁时生下了妞儿,这个最小的女儿险些被送人,对妞儿的歉疚使得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甚至常常没有原则。B.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不知道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巨大的年龄差距造成了很深的代沟,使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C.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描写妞儿,如妞儿在大二时千里迢迢赶回家乡,赶赴与好友的“鸿鹄盟”,表现了妞儿单纯执着的性格特点。D.本文叙述了一个亲情绵绵的故事,以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展现了众多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而感伤的情愫。(2)小说为什么要一再比较妞儿与若兰的年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小说的题目“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含义丰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五、名著导读(共1题,5分)13.(5分)请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选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概述其故事情节。六、语言文字运用(共1题,4分)14.(4分)请用三个短语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七、作文(30分)15.(3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2)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黄旭华(3)假如人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我的祖国,选择核事业!——邓稼先(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20-202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二十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选择题(7题,每题2分,共14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孱头(càn)磕头(kē)缪贤(miào)凝聚(níng) B.亲眷(juàn)刹那(chà)楔子(xiē)专横(héng) C.自诩(xǔ)给予(jǐ)承载(zài)蹩进(piē) D.推衍(xíng)渑池(miǎn)冠冕(guān)躁动(zào)【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解答】A.正确。B.“专横”中的“横”应读作“hèng”。C.“蹩进”中的“蹩”应读作“bié”。D.“推衍”中的“衍”应读作“yǎn”。故选:A。【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荟萃残羹冷灸亢旱礼上往来 B.砧板错勘贤愚汤镬稍纵既逝 C.罪孽玉簪螺髻渊源亟待解决 D.砥砺羽扇伦巾萧瑟风合日丽【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解答】A.“残羹冷灸”中“灸”应改为“炙”,“礼上往来”中“上”应改为“尚”。B.“稍纵既逝”中“既”应改为“即”。C.全部正确。D.“羽扇伦巾”中“伦”应改为“纶”,“风合日丽”中“合”应改为“和”。故选:C。【点评】同音字的三种类型: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3.音同义近,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例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3.(2分)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 B.单于使使晓武晓:通知 C.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听到 D.衡乃拟班固《两都》拟:模仿【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解答】A.正确。B.正确。C.“以勇气闻于诸侯”中的“闻”,应译为“闻名”,句意为:凭借着勇气在诸侯间闻名。D.正确。故选:C。【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有那些繁文缛节。 C.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D.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分析】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解答】A.望文生义,登高自卑: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的进行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里误以为词义是“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B.对象使用错误,繁文缛节:指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此处用于撰写学术论文,用错对象;C.正确,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符合语境;D.不合语境,僧多粥少:比喻可供分配(使用、消费)的物质少,而参与分配的多,不够分配的情形。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商品少,购物者多,可改为“供不应求”;故选:C。【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5.(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4月,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在朱自清的家乡扬州颁奖,张炜、贺捷生、马未都、于坚、祝勇五位作家获此殊荣。 B.一边品赏着“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徜徉于书海文山中,不仅我们的身心得到了一种享受与滋润,而且得到了一种释放与超然。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在各方的僵持不下的争论中、在不断更新的动态中,虚实夹杂的消息不断发生,愈发扑朔迷离。 D.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修改。病句类型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主要考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偷换主语和句子成分残缺,应充分了解相关病句类型辨析修改。【解答】A.没有语病;B.语序不当,最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关联词语“不仅”应放在共用主语“我们的身心”之后;C.搭配不当,“消息”与“发生”搭配不当,把“发生”改为“出现”;偷换主语,“扑朔迷离”的是“真相”,而不是“消息”,“愈发”前补上主语“真相”;D.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把“可以使我们”改为“我们可以”,让“我们”作主语,或删掉“从……中”。故选:A。【点评】搭配不当常见的问题: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2.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这种病例通常发生在主语“是”宾语的句子中。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都有固定搭配,不能随意搭配。6.(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分析】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一道题目,做该类题目要注意把握语句的基本内容,然后将所给的语句初步分层,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根据语句的衔接与呼应,结合平时阅读时的语感,检查确定答案。【解答】本题所给的语言话题是“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根据语句的衔接,所给语句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选项中和所给语句衔接最恰当依据应是⑥,“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衔接的是③,柳既然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那么人们就期盼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目的是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于是就有了人类的活动,根据以上的语句连贯衔接方法,所以排序应是:④①②⑤。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来选择。7.(2分)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D.《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广泛阅读积累,加强记忆。【解答】A.正确。B.“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理解错误,“贯六艺”中“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文学常识题的技巧: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8.(10分)填写下列句子。(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人生短促、功业无成,只能洒酒祭江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韩愈在《师说》中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5)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解答】故答案为:(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酹)(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重点字:攻)(4)料峭春风吹酒醒(重点字:峭)(5)楚天千里清秋(重点字:楚)(6)东篱把酒黄昏后(重点字:篱)(7)凄凄惨惨戚戚(重点字:惨)【点评】《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三、古诗文阅读(共7题,24分)9.(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解答】(1)B.“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故选B。(2)注意诗中“如何得”“休重忆”“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那些小事儿有谁能事先知道,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过眼”二句即事明理,何必要愁得“今白头”呢!本诗写出对友人的劝诫与勉励,突出不要在意得失,最后借白居易的典故强调要看淡生活,学会振作。答案:(1)B(2)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译文:暮色苍茫,风平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还记得快乐的往事,如同水光山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你遭到沉重打击,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佳人离你而去。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特地,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不要愁得头发都苍白了。笑你太多情,连青衫都湿透了。赏析:《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此词的上片主要是写别离,下片主要劝勉与激励。作者在叙事时,使用抒情手法,杂有议论,又略见跌宕起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点评】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10.(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暗中,暗地里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不如因而厚遇之B.①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永和初,出为河间相D.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恐前语发,以状语武(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君何以知燕王A.求人可使报秦者B.子卿尚复谁为乎C.见犯乃死,重负国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4)“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5)翻译下列句子。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文言文中文言句式这个考点。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B.“顾吾念之”中的“顾”解释为“回头看”错误,依据语境,“顾”的正确解释应为“只是、不过”。译文:只是我考虑到。故选B。(2)A.“而”,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顺承,不译。B.“者”,①代词,……的人;②助词,表疑问语气,呢。C.“为”,都是动词,担任。D.“以”,①介词,用;②介词,把。故选C。(3)例句宾语前置句,“何以”应是“以何”。译文: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A.定语后置句,应是“求可使报秦人”。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B.宾语前置句,应是“子卿尚复为谁”。译文: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C.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D.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故选B。(4)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A.“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理解错误,正确的理解应是:以国家大事为重。B.“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把个人私仇放在后面。C.“担心受到他的羞辱”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D.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故选D。(4)①“公”,您;“孰与”,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译文:您觉得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②“今”,现在;“共斗”,相斗;“俱”,都。译文: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答案:(1)B(2)C(3)B(4)D(5)①您觉得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②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参考译文: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四、现代文阅读(4题,14分)11.(7分)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回答问题。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1)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了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A.“孱头”代表的态度是:闭关自守B.“昏蛋”代表的态度是:盲目排外C.“废物”代表的态度是:崇洋媚外(2)“拿来主义”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是什么?【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明确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最后推断概括文章观点。【解答】(1)“孱头”:原文第二段“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闭关自守,恐惧西方外来文化,即前文的“闭关主义”,暗喻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昏蛋”:原文第二段“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盲目排外,拒绝西方外来文化;“废物”:原文第二段“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暗喻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生活腐化的资本家。“孱头”和“昏蛋”:沿袭传统文化的陈规旧律。“废物”估计早就把传统文化丢到九霄云外了。(2)作者将遗产比喻为“宅子”,“宅子”的东西为文化遗产。原文第二段“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可知“徘徊不敢走进门”指的是面对“大宅子”时怕给污染的畏惧害怕想法,是逃避主义,“放一把火烧光”指的是面对“大宅子”时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追求虚名,是虚无主义。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新文化。原文最后一段“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指出实行“拿来主义”者的前提条件。“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态度、方法。作者在文中强调继承的同时,也要求在继承中有所发展。“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就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两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与造就一代新人、创造新文化的辩证关系。答案:(1)A.闭关自守。B.盲目排外。C.崇洋媚外。(2)“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点评】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1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郑传敏妞儿第一次见若兰时只是闭着眼咧着嘴哭,哭得脸儿皱成了核桃。若兰用一根手指伸向那挥舞着的小鸡爪,妞儿紧紧抓住,竟止住了哭声。那时若兰47岁,妞儿出生一小时。妞儿满月时,小脸儿慢慢地鼓起来,撑开了核桃皮,成了粉嫩粉嫩的小人儿一个。若兰扒在摇篮边,看不够那小模样。看不够的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三娘娘。三娘娘四个儿子,做梦都在想闺女。于是,三娘娘硬是死缠硬磨要把妞儿抱回家。妞儿的父亲有些心动: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就够他操心的了,这第九个整日哇哇哭的小肉团儿让他心烦。但若兰不松口,若兰不松口谁也抱不走妞儿。照说妞儿应该感谢若兰,可妞儿连若兰的模样都不记得了。会跳绳的妞儿怎么也想不起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就一边跳绳一边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仔细瞅瞅埋头梆梆梆剁猪菜的若兰:瘦长脸,齐耳短发,灰褂子。妞儿觉得若兰好像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又不是。玩一会儿,不由得又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7岁,若兰54岁。可是,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30岁的大姐领走了10岁的妞儿,让妞儿和自己的三个孩子一起上学。百里外的小镇,有许多有趣事儿,妞儿和三个一挨肩的外甥外甥女沉浸其中。晚上,四个孩子一张床,妞儿比外甥大10个月,不会客气。“妈﹣﹣,小姨踢我!”外甥哭叫。“姐﹣﹣,他掐我!”妞儿告状。房间里每晚都要闹腾好久。这样有趣而喧腾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年一晃而过。妞儿回到家,感觉若兰有些怪:那痴痴的目光让妞儿分外的不自在。哥哥姐姐告诉妞儿,若兰想妞儿想得走不动路,见到与妞儿同龄的小孩就掉眼泪,还大病了一场。妞儿很是奇怪:若兰怎么了?妞儿不是好好的吗?妞儿上初中了。渐渐觉出了自己的吃亏,心里不平衡起来,找若兰理论:“不行!你多照顾了大姐姐20年。你不能偏心,你照顾大姐姐多少年,也要照顾我多少年。你不准死咧!”这样的账时常算,若兰时常应:“好好好!”若兰信守承诺,一直照顾着妞儿,但却渐渐地老了,妞儿便不喜欢和若兰一起逛街了。她们一起的时候妞儿三步两步就窜出去老远,回头耐着性子等若兰,等急了就扯着嗓子喊:“若兰,快点啊﹣﹣”若兰急急地赶到,笑喘着分辩:“你看,我赶得上妞儿呢!”妞儿数落:“你和大姐她们一起时多有劲!临到我,连路都走不动了,偏心!”若兰确实偏心,偏心妞儿。姐姐们相继出嫁了,五个哥哥无视妞儿的高中生身份,照样拿妞儿当小玩意儿,没事就逗着玩儿,比赛谁最先能把妞儿气哭。比赛的时间常常在吃饭时间,全家齐集一堂,正是比试本领的好时机。五哥开头,四哥接下句,三哥拓展,二哥挖掘。常常是大哥还没来得及总结,妞儿就转身进了屋,眼泪一掉,饭就不会吃了。谁让妞儿是个认真的人呢!若兰总把哥哥们骂得狗血喷头,又拿出好吃的哄妞儿。谁让妞儿是个较真的人呢!初二时一群女孩儿送别一位好友,难舍情谊,定下五年之约的鸿鹄盟。五年后,读大二的妞儿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得知原委,全家齐声制止,说根本不会有人记得什么“鸿鹄盟”,只有像妞儿这么幼稚的人才会当真。妞儿不信,依约赶赴那片青山碧水旁的秀竹林。她在竹林边那个古朴的石滚上坐等了整整一天,不见一个人影。妞儿想了一天的心事,流了许多泪,发了许多恨:“这次我回家,要有谁敢笑话我一句,我就一辈子一辈子不再回家。”硬着头皮回到家,哥哥们竟然出奇地体贴,全然没有往日的尖酸刻薄。妞儿松下一口气。这口气直到妞儿结婚后,才知道是若兰帮她松下的。若兰一直是偏心的,偏心妞儿。在妞儿生下自己的女儿朵朵时,豁然明确了这点。小时候一些不甚清晰的琐碎的细节,便温暖地浮上心头。若兰放牛时带回来的一枝山红豆,割稻回家掏出的一把野山楂……鲜红地在眼前闪耀。这年妞儿23岁,若兰70岁。妞儿还清晰地记得带着5岁的朵朵去看若兰,若兰摸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朵朵嚷着要,若兰拿出一个小的递给朵朵:“小人儿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红苹果塞给妞儿,生怕朵朵来抢似的。若兰、妞儿、朵朵去逛街,妞儿搀着若兰慢慢地走,朵朵蹦跳着在前面催:“姥姥﹣﹣,走快点﹣﹣”这年妞儿28岁,若兰75岁。一日,妞儿从梦中哭醒,丈夫抚慰了很久,妞儿才忍住悲痛,说出一句话:“我梦见若兰不在了。”小时候一直和若兰斤斤计较:不准老,不准死。可若兰还是越来越老了,妞儿从不敢去想没有了若兰她该怎么办。写这篇文章时,妞儿37岁,若兰84岁。妞儿就是我,若兰是我的母亲。母亲!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啊!今生不离不弃。(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DA.已是八个孩子母亲的若兰在47岁时生下了妞儿,这个最小的女儿险些被送人,对妞儿的歉疚使得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甚至常常没有原则。B.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不知道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巨大的年龄差距造成了很深的代沟,使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C.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描写妞儿,如妞儿在大二时千里迢迢赶回家乡,赶赴与好友的“鸿鹄盟”,表现了妞儿单纯执着的性格特点。D.本文叙述了一个亲情绵绵的故事,以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展现了众多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而感伤的情愫。(2)小说为什么要一再比较妞儿与若兰的年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小说的题目“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含义丰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和概括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的基本能力。(3)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的原因并非“对妞儿的歉疚”,这里体现出的是作为母亲的若兰对妞儿的一种疼爱,并没“格外娇惯”;B.从全文看,妞儿最终对若兰包含一种心酸与不舍,文本中的“不准老,不准死”,极其鲜明展现出妞儿对若兰爱的思考,“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的概括不正确;C.“以小见大”不够准确,文本并没有使用这种手法,“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而,本文是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展现出人间的酸甜苦乐,而人间的酸甜苦楚也是最为平常的一些事情,事情是平常的,反映出的道理也是平常的。(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侧重于把握文本中的相关内涵,这是解答的具体关键点,一再比较妞儿与若兰的年龄,展现出的是文本的主要思路,年龄是小说的重要线索,小说通过这样的一条线索展现出的是妞儿的生命历程,突出其人生经历,进而显示出年龄的差距使得母女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从而为下文写“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进行铺垫,极其鲜明突出文本主旨,使得文本内容更深刻。(3)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首先要在理解题目本义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语意双关;其次在理解题目的表面含义之外,要注意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或文章主旨意义。针对本题,“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此标题有多重含义,首先是体现出妞儿对母亲的担忧,母亲渐渐老去,审题一日不如一日,这里展现出对母亲老去的一种伤感之悲;进一步凸显出对母亲的感激情怀,尤其体现了对母亲的一种相伴的期盼之情,极其深刻突出了内心的伤感,再就是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里还突出了内心的心酸与不易,再现生命的悲苦。答案:(1)D(2)①年龄的比较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有机地联系起了妞儿与若兰的人生经历;②显示了她们生活、感情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性,表明了她们因年龄差距大而母女感情越发深沉独特的合理性;③带动了读者内心由温馨轻松到情味沉重的思想感受,为小说最后“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的请求作了铺垫。(3)①“我”(妞儿)对母亲老去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担心。②“我”(妞儿)对母爱的感激和与珍视,对永远与母亲相伴相守的期盼。③难以回报母爱的感伤。④对自己必然回报母爱的郑重承诺。【点评】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五、名著导读(共1题,5分)13.(5分)请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选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概述其故事情节。【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我们平时要多看名著,对其故事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解答】概括名著情节需要考生对名著故事有整体的认知,然后找到一条线索来作为概述故事的依据,尽量做到条理清晰,不遗漏重要情节。比如概括《奥瑟罗》的情节,可以沿着奥瑟罗和苔丝德蒙娜的爱情这条线索来概括,概括出他们的恋爱、结婚、伊阿古的陷害,最后奥瑟罗杀死妻子苔丝狄蒙娜,自己也自杀。再如概括《哈姆莱特》,可以沿着“复仇”这条线索概括,老国王突然去世、皇后与小叔克劳狄斯结婚、克劳狄斯继承了王位、哈姆莱特暗中调查并得到证据、误杀奥菲利亚的父亲、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的哥哥比剑、哈姆莱特凭借其智慧和勇气除掉了他的叔叔,为父亲报了仇,但是这位可敬的王子也因为其身中毒而死亡。选择其他两部作品概括也可以。答案:示例:《奥瑟罗》叙述摩尔人贵族奥瑟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瑟罗是个襟怀坦白、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毅然爱上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他结了婚。但是,他们的爱情虽然战胜了种族歧视,却没有逃脱伊阿古的阴谋陷害。伊阿古假装忠诚,心地奸诈,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瑟罗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害死奥瑟罗夫妇,最后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已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