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排版例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1.gif)
![湖北大学排版例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2.gif)
![湖北大学排版例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gif)
![湖北大学排版例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4.gif)
![湖北大学排版例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32a7f2620d7140756c293b1edba4277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大学排版例子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学校代号:10512学号:秘密年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Z市一中为例
笔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论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H期:年月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学位授予
日期:年月答辩委员会主席:
I日日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searchontheJuniorMiddleSchoolLanguageReadingUndertheNew
CurriculumBackground
Education
----TaketheFirstMiddleSchoolZCityasthe
Example
AThesis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
Candidate:
Supervisor:
HubeiUniversity
Wuhan,Chinall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湖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笔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笔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笔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III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为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笔者选择Z市一作为研
究对象,从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初中生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
内涵和特征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对话理论、文学接受和作用论、多
元智能理论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和调查研究法,新
课程背景下Z市一中的123名中学生所接受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
统计,分析目前Z市一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就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进行
原因探析。最后,相应提出针对初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教学对策。
本文的研究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师课外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初中语文
的师资队伍,更重视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得他们能适应现在以及未来社会生活对人的阅读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对策I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ordertostrengthenunderthenewcurriculumbackgroundthejuniormiddle
schoollanguageteacheroutsidereadingteachingstrategyresearch,assoonas
theauthorchoosestheZcitytotaketheobjectofstudy,embarksfromschool
edition,spersonneltraininggoalandthejuniorhighpupillanguage
teaching'scharacteristic,incarriesontheconceptlimitstothelanguage
readingeducation'sconnot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inthefoundation,take
constructstheprincipletheory,thedialogtheory,theliteraturetoaccept
withthefunctiondiscusses,themulti-dimensionalintelligenttheoryto
providethetheoryinstructionasfollowsempiricalstudy,aZcity123
middle-schoolstudentacceptsthelanguageoutsidereadingteachingpresent
situationtothenewcurriculumbackgroundundertocarryonthequestionnaire
surveyandthedatastatistics,ananalysispresentZcityjuniormiddle
schoollanguagereadingeducationHastheproblem,andcarriesonthereasonon
thelanguagereadingeducationexistencequestiontosearchanalyzes.Finally,
proposescorrespondinglyinviewofthejuniormiddleschoollanguageteacher
outsidereadingteachingcountermeasure.
Thisarticleresearchnotonlyraisedthelanguageteacherextracurricular
languagereadingteachinglevel,thusenhancesthejuniormiddleschool
languageinthewholetheteacherstroop,tookstudent'sgoodreadingcustom
toraiserecovers,builtthesolidfoundationforstudent*sreadinglifelong,
willenablethemtoadaptnowaswellasthefuturesociallifetoperson,s
readingknowledgeneed.
keyword:Languageoutsidereading,teachingcountermeasure,junior
middlell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choolIII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一•绪
论................................................................................
.....................................................1
(-)问题的提
出................................................................................
...........................1
(二)研究的背
景................................................................................
...........................1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
状................................................................................
................2
1.国外研究现
状................................................................................
.........................2
2.国内研究现
状................................................................................
.........................4
(四)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
义................................................................................
.....6
1.研究目
的................................................................................
..................................6
2.研究意
义................................................................................
..................................7
(五)研究内容和方
法................................................................................
....................7
1.研究内
容...............................................................................
..............................................................82.研究方
法...............................................................................
..............................................................7
3.研究的创新与不
足................................................................................
..................................9
研究的理论基
础................................................................................
............................................................10
(一)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念界
定....................................................10
1.新课
程................................................................................
.....................................................................10
2.阅读概念界
定................................................................................
.............................................11
3.课外阅读概念界
定................................................................................
............................11
4.课外阅读教学概念界
定
...........11
(二)研究的理论基
础................................................................................
..................................11
1.建构主义理
论
.............................................11
2.对话理
论
............................................................13IV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多元智能理
论................................................................................
...............................................14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
析..............................................................15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调查思
路.....................................................................15
1.了解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
状...........................................................................15
2.挖掘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手段存在的不
足....................................15
3.解决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怎么读的问
题.........................................................15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调查对象的确
定.............................................................15
(三)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调查问卷的设
计.............................................................16
1.调查问卷的构
成................................................................................
......................................16
2.调查研究的过
程................................................................................
......................................16
3.有关调查指标的界
定................................................................................
.................17
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调查结果与分
析..............................................................19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调查分
析....................................................19
1.语文课外阅读目的分
析................................................................................
....19
2.语文课外阅读文本选择分
析...............................................................................20
3.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分
析................................................................................
....22
4.语文课外阅读教师教学模式和导向分
析.........................................................23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
题................................................24
L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广泛的重
视..........................................................................25
2.教师课外阅读缺乏教师引
导...............................................................................26
3.课业负担过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
少..............................................................27
4.课外阅读的目的不明确,品位不
高..................................................................28
(三)新课程背景下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
析................................................29
1.对新课程课外阅读的错误认
识..........................................................................29
2.教师教学技能薄
弱................................................................................
...............30
3.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
病.................................................................................
33
4.学校图书馆不能发挥育人作
用........................................................................34
5.视听文化的冲击和诱
惑................................................................................
....35V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
策..........................................................................37
(一)提倡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更新阅读观
念...................................37
L明确新课程理
念................................................................................
...................37
2.引导学生更新阅读观
念................................................................................
....37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素质水平,创新教学方
式.......................................39
1.以行动研究提高教研水
平.................................................................................
39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
式..............................................................40
(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
惯.......................................41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
趣...............................................................................41
2.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
惯................................................................................
43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
境...........................................45
1.加强课外阅读指
导................................................................................
..............45
2.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
境..........................................................................
47
(五)拓宽学生阅读渠道,组织课外阅读检查督
促................................................48
1.拓宽学生的阅读渠
道................................................................................
........48
2.开展阅读交流,组织课外阅读检查督
促.........................................................49
结
论................................................................................
...........................................................51
参考文
献................................................................................
...................................................53
附
录................................................................................
.......................................................55VI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学科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
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
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优劣,影响着培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总目标、总任
务的实现和完成。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尚且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其
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不能够做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步履维艰,究其
深刻的原因,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够全
面,也不够深入,为初中语文教师理应选择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因此,选择
该课题一是职业责任的使然,二是选题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价值。本选题在初中语文阅读
教学改革比较实用,并且具有前瞻性的应用前景,为广大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比较具
有实际操作空间的理论方法。
(-)研究的背景
阅读是一种对文字信息感知、理解,进而产生共鸣的复杂心理活动和复杂的语言实践活
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儿本薄薄的语文书是远远不够
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足见课
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
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不仅是作为一种
重要的信息接受方式和特殊的交际方式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
方面。然而,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语文阅读
缺乏教师引导;课业负担过大,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的目的不明确,品位不高。与我国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的目标和学生发展还有很大差距。新课程改革作为中国基础教育异
常深刻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对教师创新能力和教师专业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要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就要确保耒来学校语文教师“量”和“质”的不
断提高,就必须确立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通过强化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学生语文阅
读指导,正确引导学生的语文阅读态度和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初中语文阅读现
状。
本文认为,了解初中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行为变化,研究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
的教学方式,以及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作用,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课程
改革,进一步推进课程实施十分重要。尤其在我国,由于地域差异,语文师资水平参差不
齐,各地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更需要对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
究。因此,有效地引导初中生进行健康的课外阅读学习,探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
显得十分迫切了。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我国语文阅读的研究几乎空白,其更多的是集中于课程学习和英语课外阅读
的研究,但研究发现,无论是外语还是语文,课外阅读在帮助学生学习中都十分重要,为
了让语言学习者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有效地提高语言综合能力,国内外的学者进
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得到了许多启发性的经验和理论。
布鲁纳首先提出有效的指导必须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他认为:学生的心智发
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
的。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理论”,主张教学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
教师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提供一种学生能够独立
探究的环境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
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丰富的想象,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习得”进而“领悟”的境界。
A.H.Urquhart认为: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涉及到语言知识,也涉及到语言活动。
影响阅读的因素从语言知识来说有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及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等。从语言
2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活动的角度来说,影响阅读的因素有阅读技巧和策略,情感因素和阅读能力
(Alderson,J.andA.Urquhart,1983)。之后,Janopoulos(1986)通过对79名大
学生的研究发现,经常进行阅读的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更为突出。Flahive与Bailey
(199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的研究发现消谴性阅读的数量与阅读能力呈正比相关。其他
•些研究则表明,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扩展其词汇量,也有
助于提高其他的语言能力。Tsang(1996)的研究也发现,参加阅读计划者写作总体水平
较高。
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
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①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
“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可以发
展学生的智力。他把课外阅读视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强调必须用课外阅读去学习建立“智力背景”、打好“智力底子”、提供“后方保障”②
并指出,凡是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课外书
读得越多,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学习就会越轻松。”③
不仅如此,90年代后在不同国度中,英法美苏联等发达国家也纷纷在初中生教育中提倡
课外阅读。
在前苏联的文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文学课外阅读课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
课外时间独立阅读作品和独立完成作业的•种课堂教学形式”,并规定了教学时数(四年
级为10小时,占四年级文学课总时数70小时的14幅五至七年级为8小时,均占
12%).
法国教育部于1990年提出了一项全国性的学生课外阅读计划:拨出专款装备各学校图
书中心,为学生提供书籍并指导阅读。1994年,教育部又设立“国民阅读指导中心”,研
究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不断提出新的建议和方法。如:1997年1月21日,美国克林顿
总统在白宫做了《美国阅读动员报告》,动员全国所有资源,号召所有美国公民参加这一
行动,以“确保每个孩子三年级都能独立有效地阅读”。
英国语文课程大纲《英国国家课程•英语》曾经指出:“提供机会使学生阅读大量不同
种类的文学作品,并就内容和问题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量、独立地为欣赏而阅
读。”1996①
②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王耀辉.
文学文本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5.53,
③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12。
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英国又掀起“阅读是基础”运动,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阅读是基础”运动
主要向贫困学生和难以接近图书资源的学生提供阅读帮助,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及他们
的父母提供选择图书和获取无代价图书的机会来促进文化”。“阅读是基础”于2005年
完成,该运动自身的组织建设最终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的基金会、非赢利的、能领导全国中
小学生阅读文化发展的强大的独立组织。
2.国内研究现状
在20世纪30、40年代叶圣陶、朱自清等人就在《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两书中对精读、略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了总结,影响深远。林轶西先生认为略读在课外
进行,最好在学校阅书室中,教师轮值监视个别答疑,学生自己作笔记。著名语言学家吕
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也曾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
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起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
说,
④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阅读对于孩子心智的培养和知识的汲取有多么
重要。
八十年代,以特级教师张孝纯为首在河北邢台八中进行“大语文教育”的实验。他在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一谈我的“大语文教育观”》中提提倡的“大语文教育”,
“概括地说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
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
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
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
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⑤
上海复旦附属初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有《还我琅琅书声——兼论四十年来语文教学
的失误》,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于“不读书”,应该“还我琅琅书声”,建议“好
好读书”。他在教材和教法两方面进行改革,剔除平庸之作,增添大量的名家名篇;还给
学生开列书单,开拓视野。于执中、鱼渔江等学者也积极提倡“积极开展课外、校外语文
活动,把学校、家庭、社会的语文教育活动联成一体,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
近。”④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六卷)语文常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87。
⑤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谈我的“大语文教育观”,天津教育,
1993.6。
4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者凌燕(2006)则从初中生课外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并发现:7小时以上的学生占调
查学生数的4.88%,5——6小时的占16.51%,4——5小时的占23.33%,2——3小时的占
38.45%,1小时以内的有16.83%。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花的时间较少。原因主
要有四个方面: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教师和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可
阅读的读物资源不足;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课后大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时
间。
在对阅改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的探索,甚至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流派。从20世纪80年代
开始,先后出现了宁鸿彬的“教读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的“导读式”以及“三段
六步教式”、“四步教段”、“三步教段气”、“读、议、练、讲模式”、“读、戈I、
批、写模式”等阅读教学模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社会需
要和学生特点及阅读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模式都主张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
要的课程资源,这无疑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当中,针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目前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已开展
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收效很好,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教师。从2000年10月开始实
验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己整理成《孙立权批注式阅读教例》--书,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
读书的好习惯。桂谦在《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文中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
涵、作用、主要类型及其教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做了比较系统地阐述和论证。田泉、李
晓明在《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一书中对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具体
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证。批注式阅读教学已经引起了很多一线教师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和
重视,目前对批注的方式和分类有了细致的划分和归类;实施应用方法有详细具体的阐
述;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功效和理论意义比有较充分的论述;各种教学案例有很强的针对
性。但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的人并不多。很多研究大多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现象描
述或是个人化的感性认识上,真正就其理论做比较深入和系统研究的还十分有限。同时,
经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一些学生批注阅读的能力还不强;许多教师受
条件的限制还不能灵活地运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因此还需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深
入地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阶段,对于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己经全面展开,研究的内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容也比较全面和广泛,能够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进行了一些比较具有实践意
义的尝试和设计。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些研究一般都是就其中的一个角度或者一个
方面进行分析,并不能够较深入地寻找到各种症结所在,更不能够全面、深入地提出具体
的可行性建议和策略,并且还严重缺乏理论支持,使得分析探讨比较肤浅。
而本课题则能够就其中的问题,根据一手的翔实调查数据,得出具体的结论,最终寻找
到比较具有全面深入意义的可行性策略建议。
(四)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笔者之所以选择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进行研究,主要是立足于初中生这个特殊群体进
行研究。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其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初中生
没有高中生紧迫的升学压力,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处于继续加强文学修养阶,故
该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外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和研究,以期能提出改进初中教师语文课外阅读的不足,提出教学对策。这不仅提高了
语文教师课外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初中语文的师资队伍,更重视了学
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愈,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他们能适应现在以及
未来社会生活对人的阅读能力的需要。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新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异常深刻的变革。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对教师创
新能力和教师教学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初中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行
为变化,研究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教学展的状况,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课程改革,进步
分析课程实施问题十分重要。
第二,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实践调查,取得一手的调查结
果,并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评述,找到具体的问题症结,最后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情
况,寻找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第三,通过调查研究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提高课
外阅读活动的水平,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初中
6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课外阅读现状,指导初中生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第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能够对教育学中关于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完
善,对教育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2.研究意义
目前正处于世纪之交,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到来之际,为使我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紧迫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尊师重
教,科教兴国。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笔者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具
体策略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
(1)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实现阅读教学终极目标。对初中生语文
课外阅读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加强文学修养,是养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
(2)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改变传统的初
中生教育中,只注重应试教育,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不仅使学生得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修身正已,提高思
想觉悟。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初中语文教师课外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建议和策略,有利于建
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不断产生优良的教学成果。
(3)能够通过对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调查研究,对我国的新课程语文阅读
教学情况进行基本分析论述,寻找到深度的症结所在,并就这个症结进行分析,最后寻找
的可行性建议,这对于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
对于课外阅读理论的研究也是一种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
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研究的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论基础。该部分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
理论、对话理论、文学接受和作用论、多元智能理论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
三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对Z市一-中的123名中学生所
接受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的设计,调查进行数据统计,为下文的问题分析提供实
证数据;;第三部分主要是以Z市-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为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和
回收;第四部分,利用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Z市一中初中语文阅读
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就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第五部分,通过对初中语文
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调查的分析,提出针对初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教学对策,主要包括:
把握新课程背景引导学生更新阅读观念、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素质水平,创新教学方
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加强课外阅读读法指导、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
境、弓I导专业性阅读、组织课外阅读检查督促;第六部分,结论。
1.研究方法
本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立场观点,从我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观点,对有效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改善
教学对策进行一定的探索研究。具体运用了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本研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涉及语文课外
阅读理论的研究文献和学术成果进行大量的检索研究,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把握住目前中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研究的理论和前沿动态。
(2)行动研究法
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针对目前语文阅读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调查分析法
笔者通过设计影响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主因——语文教学方式和课外阅读兴趣为重点
的问卷调查,综合运用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编写出适合本次研究的
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兼顾了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方式、阅读目的、
8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及阅读行为密切相关的多种项目。通过对其数据进行处理,深入分
析学生缺乏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实质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4)观察法
本论文注重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笔者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以参与式观察为突破
点,深入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了解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找出问题并分析
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师课外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
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创新性的在新课程背景下以Z市•中的123名中学生所接受的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
对象,对初中教师语文阅读教学调查。论文综合采用调查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并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以参与式观察为突破点,深入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了解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由于篇幅的限制,论文对初中教师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采取的是个案分析,对我国全国
各地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未必均有完全的适用性,本文更多的是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
鉴。
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1.新课程
新课程是针对我国新课改而重新编写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初中)九年级成为一个上下
连贯的科目、教材系列和设定教学科目的统称,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
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
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是为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而由国家
中小学教研组统一编写和设定的课程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
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有: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木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
为中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是教教
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教。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
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
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
(3)学生学习的不同
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
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4)学习评价的不同
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
据。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10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阅读概念界定
阅读不仅是搜集、贮存知识的工具,也是一种复杂而需要技巧的思想传递工具。阅读可
以锻炼思维,是基于阅读是一个颇复杂的心理历程。阅读过程可分为不同发展阶段,其中
牵涉到知觉过程、认知技巧和超认知的交互作用。笔者认为阅读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
它书画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主动活动,不只是为了获得某些资讯,也为求得理解而进行的复
杂而又主动的心智活动⑥。
3.课外阅读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阅读的,是学校教科书及升学参考书以外的读物,不包括教师在教学
中指定读物的阅读活动,也包括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的、不受他人干涉.的经
常性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的媒介有很多种,如书本、荧屏、网络、手机等。本文所指的
课外阅读只是指课外书册阅读。
4.课外阅读教学概念界定
基于课外阅读概念和定义,课外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动机的引导,阅读
态度的培养,阅读文本的选择,阅读行为的规范等一系列有关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引和教
育,是课堂教育之外,语文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M.C.Wittrock)等
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
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
⑥姚冬芬,阅读:生命的滋养[J],现代语文,2005(2).
1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
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
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
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
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
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将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
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及其设计制作的
课件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上述观
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学习的目标:深层理解。学习目标是获得知识的意义。但.目标不是从外部由他人
设定,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由学习者自己设定。其深刻程度可以用几个指标刻
画: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
解释相关现象;能否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和综合性问题;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问
题中去。
第二,学习的内部过程:通过思维构造实现意义建构。要求学习者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
理解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形成假设、推论和检验。学习
是累计性的,不是简单叠加和量变,而是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
第三,学习的控制:自我监控与反思性学习。学习者要不断监视和判断自己的进展以及
与目标的差距,采用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并对学习活动进行阶段反思和整体
反思,修正学习策略。
第四,学习的社会性:充分的沟通、合作和支持。
第五,学习的物理情景:学习应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强调多样的、情景性的信
息与有利的建构工具。
12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巴赫金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
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地不断沟通为基础。而引导对话从哲学
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弗莱雷认为,传统的教
育是“储存式的教育”。“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
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储存材料”,“归根结底,在这种(最多是)误导的
制度下,倒是人们自己因为缺乏创造力,缺乏改革精神,缺乏知识而被淘汰出局”⑦。
当今语文阅读课堂,绝大多数情况下,授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最终接受教参对文本的
解读,其“显著特征是冠冕堂皇的言辞,而不是其改造力量”⑧,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乃
至教师都“慢慢地被淹没在一种新的‘文化沉默'之中”⑨。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对话理
念引入到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有利于师生都更深刻地理解“语文”。对话理念是一种最重
要的工具——用来改造世界的工具,语文教育便是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并具备反思与行
动的责任和能力,成为主体进入历史进程,去改造世界,而不是总在世界的边缘徘徊;它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而有活力,语文教育不是被动接受这一文化,而应不断
发展这一文化。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其本质就应该是培养了解、发展文化,掌握、使用
工具,认识、改造世界的主体。
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使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合作
学习便作为一种合适的选择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对话的必然性、平等性、创造性决定了合
作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话不仅表现为反思性的个体行为,更多的情形则表现为
集体合作学习行为。在基于对话的合作过程中,群体的和谐感、彼此之间的伙伴关系不断
加强。,,,,通过对话式的合作,学习成为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过程,在对话中,解释给他人
自己所理解的观点,通过挑战彼此的偏见和假定去建立新知识,然后形成新的思考和理
解;共同发展彼此的思想和理论以挑战和检验传统的知识来源的局限性;最终,在合作中
并不只是保持知识而是创造了新知识”⑩。⑦
⑧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等译,河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王钦峰,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个补
充[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6):23-29.(9)白春仁,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
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162-168.
⑩Booker,M.Keith,APracticalIntroductiontoLiteraryTheoryand
Criticism,U.S.:LongmanPublisherUSA,1996.
1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
“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
一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加德纳认为
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
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tosolve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
《心智的架构》(FramesofMind,Gardner,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
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Verbal/Linguistic)、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空间(Visual/Spatial)、肢体运作
(Bodily/Kinesthetic)、音乐(Musical/Rhythmic)、人际(Inter-
personal/Social)、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自然探索
(Naturalist)»由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
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针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
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
元智能理论认为: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教师应通过把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阅读
训练中,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逻辑结果等能够增强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逻辑数理智能在语文课外阅读思考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
且有利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篇中一知的信息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根据字面意思、
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细节的暗示,推敲笔者的态度,深层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据所读内容
用文字按逻辑顺序表述主题。这些阅读练习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14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无记名问卷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无记名问卷不需要填写学生真
实姓名,接受调查的学生没有任何顾虑,所反映的情况应该是真实可靠的。本次调查的问
题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课外阅读在初中生休闲生活中的地位;初中生课外阅
读的需求、兴趣和动机;课外阅读的情形与阅读方法;影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家庭因素和
学校因素;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学生对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教学方式和作用看
法;语文教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1.了解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笔者可以了解到初中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态度、阅读动
机、阅读渠道、和阅读的时间安排,有利于笔者从中把握规律。
2.挖掘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手段存在的不足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笔者能够发现目前语文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手段存在的
不足之处,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对策。
3.解决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怎么读的问题
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给初中生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初中生的阅
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同时,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和分析,能充分
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客观正确的判断,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毛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上调工资申请书
- 贫困支助的申请书
- 2025年中国盐酸金刚烷胺颗粒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焦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电力工程项目的劳务组织与质量控制
-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与植保生物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现代别墅空间布局与绿色科技结合案例
- 南华大学《开发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儿童简笔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 GB/T 32722-2016土壤质量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
- 北京故宫作文600字
- 2009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FZ/T 51010-2014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切片(PTT)
- 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餐饮服务保障措施、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方案
- 钢筋工工艺与实习(第二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幻灯片(最新)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
- 物业保洁及餐饮服务项目方案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同步练习)
- TCETA 001-2021 演艺灯具型号命名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