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_第1页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_第2页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_第3页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_第4页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填空或选择)

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剌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成为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即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低,反之,感受性越低,感觉阈限越

IHJo

注意: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值,他是随着刺激的客观因素和个人的主观因素不断变化

的。

2.感觉的种类(了解即可)

3.感觉的相互作用(重点)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器的

机能状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同一感

觉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

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填空、选择)

注意明适应和暗适应两个概念,可能会考选择题。

(2)感觉后效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叫做感

觉的后效。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成为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即正后像和负后像。注视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

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时出现的是正后像。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我们

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这是负后像。

(3)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选择题)

盲人视觉丧失后,听觉会部分补偿视觉的功能,因而显得非常灵敏。

(4)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产生的变化,即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先吃了甜的东西,再吃苦的东西,会觉得特别苦。这是继时对比。

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小方块显得较暗,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黑色背

景上,小方块显得较亮,这是同时对比。

(5)联觉

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产生温暖,白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给人产生冷的感觉。(2011年

考选择题)

(~)知觉概述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

映。(选择题、填空题)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简答)

联系:第一,感觉和知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第二,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

联系。

区别:第一,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第二,感觉是

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是以某一个感觉器官为主,多个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第

三,感觉只受生理因素的制约,而知觉除了受生理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如

兴趣、爱好等。

3.知觉的种类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包括形状错觉、时间错觉、

空间错觉等。

例如,古诗“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实际上就是一种错觉。

“度日如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都描写的都是时间错觉。

胖的人显得矮,瘦的人显得高,或者是一条线段横着平放显得短,竖着放显得长,是一种形

状错觉。

房间如果是白色的墙壁,家具摆放整齐,房间显得宽敞。如墙壁是深色,物品摆放凌乱,房

间就会显得拥挤,这是空间错觉。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重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选择、填空,注意理解)

1.知觉的选择性

当面对众多刺激时,人们将刺激区分为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并将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区

分开来。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

(1)刺激物绝对强度:阚限范围内,越是强烈的刺激,越是容易被选择知觉。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差别越大,越容易被选择知觉。

(3)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选择知觉。如闪烁的霓虹灯容易被

人知觉。

主观因素:

(1)有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目的和任务越明确,越容易选择知觉。

(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选择知觉。

(3)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等。此外,还受知觉定势的影响。

2.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

明的加工过程。

理解对于知觉有三个主要功能:A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使我们的知觉更清

晰,更准确。B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地知觉事物。对于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做一个

整体来感知,对于不熟悉的东西,整体性就受到破坏。C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知识经验关系密切。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

精确。

“梧桐一叶,天下知秋”

看到桌子底下露出一条尾巴,根据毛的颜色和花纹,可以断定桌子下面藏着一只猫。

2012年考题:“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

知觉的整体性。

在整体知觉中,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知觉过程中虽然事物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改变,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变,人们仍然把

它当做一个整体知觉。如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人演唱或用不同乐器演奏,仍然被认为是同一

曲子。

提示:做题时考生容易将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整体性混淆。如果看到部分想到整体,不是

知觉的整体性,而是知觉的理解性。如果我们知觉事物时,把事物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知觉,

即联系具体的情景或上下文,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强调知觉对象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

象仍然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等。

注意:人们在知觉过程中以上四种规律是同时存在的,在同一知觉现象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规

律,但可能以某一-种为主。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可能考简答)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实物直观富于真实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

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且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提供某些事物的重要的

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是指观察与教材相关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模象是模拟的形象,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简化或夸张,突出本质特征。模象直观与实物之

间往往有些距离,真实性会削弱。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言语直观不受时空和设备的限制,感性材料来源广泛,是教学中大量使用的直观方式。

但言语直观所唤起的表象不如通过观察实物和模象所获得的映像完整、稳定、鲜明和准确。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选用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例如,制作教具、图片大小,声音高低都要适当。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五)观察(重点,2010、2011年连续考试)

1.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精细性。(4)观察的敏锐性。

3.观察力的培养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提出一定的观察方法。

③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相关的知识;

④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一)记忆的概述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

过程,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2.记忆的分类

根据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以讲记忆分为瞬时

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

记忆。瞬时记忆信息储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的时间大约为5秒到两分钟。

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约为7个单位(即7±2单位)。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种

永久性储存,它保存的时间从1分钟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我们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后男女主

人公的形象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

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如,对公式、定理和法则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个体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多年后我们仍清楚记得我们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的心情。这种记忆就属于情绪记

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运动记忆。如对■溜冰动作、舞蹈动作

等的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与储存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和程序性知识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的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它

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

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即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

现。如过目成诵。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难忘,这就是记忆

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精确性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或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

补和臆测。记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忆的其他品质就没有了

价值。

(4)记忆准备性(有些书上称为记忆的灵活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及时、

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三个环节。(填空、选择)

1.识记

(1)识记的概念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

点°

个体不能将输入的所有的信息记住,只有少数的信息能通过识记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识记的分类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

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

地识记。

如不经意间记住了别人给你说的一个笑话。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目的,并能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学习中大部分记忆都属于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如对英

文字母、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

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识记的效果较好。

(3)活动任务的性质。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效果更好。

(4)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有意义的、有规

律的材料更容易识记。

(5)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记忆效果更好。

2.保持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或提取。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错误提取.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

着时间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成负加速

型,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影响遗忘的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如学习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和意义性等。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熟练程度。

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多,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

明,过度学习达到50%(或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的效果最好。

(3)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一般来说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

(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要好得多。

(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的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6)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的进程。学习情绪差、动机弱、目的

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遗忘的原因:(主要考选择题)

(1)痕迹消退说

遗忘就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桑代克的练习律符合痕迹衰退说的观点。

(2)干扰说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

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营销叫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

忆先学习材料的影响叫倒摄抑制。

例如,英语老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这是因为可以避免前摄抑制的干扰,所以

效果较好。

(3)压抑动机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该理论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

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回忆使人感到痛苦或尴尬丢人,因此被人为地压抑在无意识

之中。

考试中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也属于这种类型。

(4)提取失败说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叫“舌尖

现象”。

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

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

(3)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

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或再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

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三)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即发展规律,可能考简答)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

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这种记忆仍然是被动的。

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且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中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

任务的学习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只是在某一年龄阶段,某一­种记忆占优

势。

小学低年级形象记忆占优势。在学习中常常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

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中学阶段,学生抽象记忆已经占优势地位,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

(四)根据记忆规律,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方法(重点,可能考简答)

(1)明确识记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2)深度加工材料,运用记忆术。

(3)尽量减少或避免相互干扰。

尽量避免将两种比较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学习。

(4)合理组织复习。

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复习形式多样化D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E适度过度学习。F组块化编码

(-)想象的概述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注意: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

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

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重点,理解各类想象的概念)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古诗《敕

勒川》头脑出现辽阔草原,蓝天白云和牛羊成群的景象。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如人们创造出的九头鸟、美人鱼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能够实现,那么它就变成了理想。

如果幻想脱离现实,毫无实现可能,那么幻想就成为空想。

(二)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可能考简答)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自由的气氛,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对学生的想象给予肯

定。教师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形成爱想敢想的习惯。同时教师注意运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

2.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或图标所标识的意义。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以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

3.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越丰富,想象也就越丰富。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选择和充分利用有助于开展想象的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可以发挥想象

的潜在因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

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以其他事物为中介。

例如,早上起来看到路面潮湿,可以推测晚上下过雨。

2.概括性:指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三)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

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

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因此人的思维是以感觉

和知觉为基础的一种更高级的认识过程。

(四)思维的类型(可能考选择题,注意理解各种思维的概念)

A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

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特征,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两三岁前的幼儿就有初级的动作思维,他们只能在动作中思考。

B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C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集中(求同)思维和分散(求异)思维

D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再造性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思维的过程(2011年考纲新增部分)

思维是人脑中的一种活动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

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填

空、选择)

可以记成:两头发疯(分)的棕(综)色犀牛,抽打它们,并盖上盖(概)子,看看它们的

比分(比较与分析)是否相等,这是多么具有戏剧(系统化、具体化)化的事啊!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如,把一个人分为头部、躯干、

四肢等。

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例如,把一个人的语言和他的

行为联系起来,或把他过去的各种不同行为联系起来,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信赖。

(2)比较与分类

比较就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他们的异同点和联系的思维过程。如

区别教育与学习的异同。

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与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

过程。

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木质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如将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

鸟类,就是概括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6.良好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个体思维品质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一般来说,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广阔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广阔,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揭示

事物的发展规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想到事物之间的引力。

(2)敏捷性和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况变化时能当机立断,能迅速运用新方

法解决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和变化,主动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机动灵

活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3)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指思维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推理合乎逻辑。

(4)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问题,不轻信、不迷信“权威”的意见,能客观地分析评

价事物。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求异,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重点准备,可能考简答)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②运用启发式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1.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准确的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选择或填空)

①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

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长时间的保持。

②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旦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

①选择功能

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

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②保持功能

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4)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

种。(选择、填空,注意理解概念)

①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

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所引起的。

②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

发生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日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

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服从

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

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当我们进行各种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动作技能

时,应设法增进对这种活动的理解,培养兴趣,逐步形成有意后注意,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

效。

2.注意的品质(注意理解各种品质的概念,可能考选择题)

(1)注意的范围

①注意范围的概念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②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A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B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C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2)注意的稳定性

①注意稳定性的概念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

定;反之,稳定性就差。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②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

B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C个人的主观状态也影响着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考试的频率很高)

①注意分配的概念

在同一时间能够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或同时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

②注意分配的条件

影响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B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C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4)注意的转移

①注意转移的概念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或另一种活动上去。(选择题)

②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C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D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人给定目的。随

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

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中学阶段,有意注意逐渐取代无意注意,在学

习中占主导地位。

(2)注意品质的发展

①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的广度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定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

人水平。

②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良是小学生中普遍现象,这是由于他们比较容易受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

右。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

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其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

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③注意分配的发展

个体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

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注意分配能力基本不存在差异。

④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能力随着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研究表明,注意转移发展的趋势是: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

高中二年级是发展的停滞期,高中二年级至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可能考简答或材料分析)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充分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音量适中,语调抑扬

顿挫,注意直观教学等。

B.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引起的无意注意,避免干扰。例如,教室布置大方,避免过

度装饰。教师着装端庄得体,切忌穿奇装异服或浓妆艳抹。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A.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B.培养间接兴趣。例如,讲明本课程对学生的价值。

C.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例如,指导学生组织自己的有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

来,适当提问等。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

二出二

后、O

在教授新的学习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在教授重点难点时,充分

调动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的注意维持在教学内容上。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或游

戏等方式可以使学生适当放松。

(注意、思维、记忆部分是本章的重点,可能考简答题或论述题,需重点准备。)

六、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用“运算”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

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1)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拟人性);

(2)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片面性);(3)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片面性);(4)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具体形象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

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

入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本章是重点考察的章节,今年尤其要注意创造性及其培养。

2.2010年考简答题,5分。(思维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本章需要注意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的概念: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任何问题

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分有结构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有结构的问

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无结

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

题。(理解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可能考选择题)

2.问题解决的概念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选择、填空)。

问题解决的目的性是指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

目的的幻想,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认知性是指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不能称

为问题解决。

序列性是指问题解决包含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

有结构的问题常用常规性问题解决,无结构的的问题需用创造性问题解决。(填空)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

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做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的

空间的过程。

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

式:把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都列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问题解决,但效率

不高。启发式: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4.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这属于软知识,考简答题的可能性大)

1.问题的表征(即是有结构的问题,还是无结构的问题);

2.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的作用):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选择、填空)

定势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功能固着的概念: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的定势。(选择、填空)

4.情绪与动机

积极的情绪和较强的动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这属于软知识,主要考简答题或论述题)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

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来精选、设计例题与练习。既要训练学生解决有结构的

问题,也要训练学生解决无结构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

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

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

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

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可能考简答)

1.环境

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管教方式、文化程度、学校的气氛等都会对学生的创造性产生影响。

2.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

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可能低,也可能高;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

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简答):

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考论述题:重点准备)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

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头脑风暴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头脑风暴

应遵循四原则:第一,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时不做评价或判断;第二,鼓

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第三,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第四,鼓励提出改进意

见或补充意见。

第三章情绪与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1.考试大纲要求: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2.2010年本章考2分,选择题、填空题各1分。

幻灯片2

一、情绪、情感

(-)情绪

1.情绪的概念(填空)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2.情绪的分类

情绪的基本类型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填

空、选择,注意理解三个概念的涵义)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逢喜事精神爽”。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如急中生智。

3.情绪、情感的功能(选择)(有关情绪、情感功能不同书上说法不一,不必死记,重在理

解)

(1)信号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

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

例如,两人在交谈中,一个人对另一人的说话内容感到不悦时,脸色会发生变化,另一个人

可能会立刻停止继续这个话题。

(2)动机功能(调节功能)

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

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学生由于对某教师有好感,因而在该教师上的课上非常认真,从而明显提高了学习成绩。

(3)感染功能

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师要清晰地讲授教学内容,也需要有热情和激情,带动学生学习。

上课的时候,老师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学生。部分学生的情绪状态也容易影响到另一些

学生。

(4)组织功能

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

破坏、瓦解作用。

中等强度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人是活的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

果产生负面的影响,消极情绪的水平越高,操作效果就越差。

同一句话,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理解可能不同,这也是情绪情感的组织功能。

(5)适应功能

情绪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遇到危险时的呼救。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特别是在婴儿时期,独立的生存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尚未

发展起来,这时主要依靠情绪传递信息,与成人交流,获得成人的抚养。

(二).情感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的、稳定的并且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的主管内心体验,

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活动。人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选

择、填空)

道德感是人们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或社会道德准则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如友谊

感、责任感。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理智感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理,从事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知识探索中的疑惑感、

焦虑感、无助感等。

3.情绪情感的培养与教育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尼、,志

1.意志概述

(1)意志的概念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

理过程叫做意志。

意志是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

(2)意志的特征

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意志对行动

的支配和调节作用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目

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通常会碰到种种困难,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目标实现的过

程。

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和自动化的习惯性动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行动。

(3)意志与认知、情绪过程的关系

①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们认识了客观世界规律性以及自身的需

要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方法。

♦意志对认识活动具有反作用。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及时

作出种种意志努力去克服它,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②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

2.意志行动的过程

(1)准备阶段

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A动机斗争

准备阶段包括

①动机斗争(重点:选择题频率较高)

♦双趋式动机斗争。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又称双趋

冲突。如鱼和熊掌都想兼得。

♦双避式动机斗争。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的心理状态,又称双避冲突。如

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如既想当班长,又怕影响学习。

♦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如

考研与择业的冲突。

B确定目标

目标确定与动机取舍是相随而行的。目标是指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和结果。目标越明确,人

的行动就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唤起的

意志越大。

C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动计划

目的确定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

合适的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的行动,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

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必要会碰到许多的困难。因此,执行决定,克服困难与障碍,需要更

大的意志努力。

3.意志品质及其培养(重点)

(1)意志品质的特征

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填空、选择,注意

理解其含义)

①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

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就是盲从。

②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辨明是非,迅速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根据自己所认识的事物的规律做出的决定,要当机立断。

意志果断性的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③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好的人善于控制自一去执行所以采取的行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

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

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就是任性和怯懦。

④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

质。这里所说的坚持,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至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则可以

根据行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改变。

(2)意志品质的培养(要当做简答题重点准备)

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A向学生提出的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B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③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对于盲从者,需要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培养其对社会、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怯懦的

学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以增强其信心。对任性与固执者,应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进行

培养,使其正确区分顽固与执着的区别。

④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A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和督促自己。

B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起直追。

C坚持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月、周计划,及每天的安排等。

D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当天的活动。

第四章人格发展与教育

考纲要求:

(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

与教育

(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

培养

(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

(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一、需要、动机与兴趣

1.需要概述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

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主观上的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而被人体验,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地说,需要可以按其起源和

对象来分。

①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②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011年考材料分析题)

马斯洛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

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

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叫缺失需要,后三种为成氏需要。

需要的出现有一定的次序,低级需要的完全或部分满足是高级需要产生的基础。

马斯洛看到了低级需要对高级需要的影响,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没有看到高级需要对低级

需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动机概述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选

择题)

动机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原因。

(2)动机产生的条件(即影响因素)

①内在条件是需要

②外在条件是诱因

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3)动机的功能(了解)

①动机的激活功能

②动机的指向功能

③动机的维持和调节功能

(4)动机的类型(选择题、填空题)

①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②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③根据意识水平的不同动机可以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④按动机的来源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三)兴趣

兴趣是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

为从事某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填空、选择)

兴趣的分类:

1.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如新奇的东西,看电视或小说等。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兴趣。如开始学习外语时,人们可能对学习外语本身

没有兴趣,但是学好外语能阅读外文资料,了解最新科技成果,这是人们深感需要而有兴趣

的。

2.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为食物、衣服等物质生活条件的兴趣。对个人的物质兴趣必须加以正确指导和

适当控制,否则会发展成畸形的贪婪形式,使人走上邪路。

精神兴趣主要是指认识的兴趣,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动积极地学习,不满足于已经

掌握的知识,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开动脑筋去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等。精神兴趣能表

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个性发展高水平的表现。

兴趣的品质:

人的兴趣在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或持久性)和效能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叫做

兴趣的品质。(选择、填空)

1.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们的各种兴趣指向什么,可能

很不相同。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文艺等等。

2.兴趣的广泛性。兴趣的广泛性指个体兴趣的范围。人们的兴趣范围也不大一样。有人兴

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

3.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对某种对象或活动,能够持久地保持浓厚兴趣的一种品

质。人们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认识。

4.兴趣的效能性。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在人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的大小。能推动人

的活动的兴趣,才是效能较高的兴趣。

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

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班级的学生兴趣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兴趣也有差异,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必须因材

施教。

二、能力

(-)能力概述

1.能力、才能和天才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叫做能力。它是人顺利完成某

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宜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了解)

①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A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B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以一

定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往往制约掌握知识以及形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灵活性和巩固

程度。

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A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B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

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选择题、填空题)

①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根据能力适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

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

的核心。

特殊能力则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

等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②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模仿是动物和

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创造能力则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

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

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③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去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实验能力等。

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纠纷的能力等。

4.能力的个别差异(选择)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类型的差异;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5.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的方法,正确处理精讲与多练的关系。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能力的测验(主要是智力测验)

1.智力理论

智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注意力、观察

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智力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其结构也是如此。智力结构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分析智力

的构成因素。

目前广为流行且影响深远的智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考填空或选择)

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化的能力,他称这种能力为普通因素“G”。G因素数量高的人,

就被视为聪明;相反,则属愚笨。在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时,就需要测出G因素的数量。

斯皮尔曼还指出,在G因素之外,人的智力活动中还存在着被称之为特殊因素“S”,它代

表一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特殊方面(如绘画、唱歌等)表现出来

②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考填空题)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

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

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它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辐合性思维和评价等。

成果是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寓意等。

吉尔福特认为,每个维度中的任何--项,都可以与其他两个维度中的任意两项结合而构成一

种智力因素。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150种(5X5X6),其中每一种智力因素都是一

个特殊的能力。

所谓辐合性思维(也称为聚合思维),是指个体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根据已有知识,遵

循逻辑规则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学校中的知识学习以及智力测验所测的智力,均属辐合

性思维的能力。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个体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可同时想到数个可能的解决

方式,不限于单一答案或钻牛角尖的探求。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③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填空、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A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

力,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

判断彼此间的关系。

B晶体智力则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学得技能去吸收新知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晶体智力。显然,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上

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些人甚至因知识与经验的累

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④多元智力理论(2010年曾考选择题,重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言语智力、数学-逻辑

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等成分组成。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这儿种智力成分,但是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不同,因而其优势领域

不同。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教学中要给每个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多元化,

因材施教。

自然观察者智能

语言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

逻辑一数学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一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

2.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就是评定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①一般智力测验

一般智力测验目前在世界上应用较为普遍,它能比较系统的测量人的智力水平。最早的

智力测验是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并称为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填

空、选择)

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当前世界上

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它所反映的是智龄和实

足年龄的关系。

智商(IQ)=智龄+实龄X100

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种标准分数,代表一个人的

智力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IQ=100+15Z

Z=(X-X)/SD

Z代表个体的标准分,X表示个体测验得分(原始分数),X代表相应年龄群体平均分,

SD则为群体得分的标准差。比如某人测验得分为100,群体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5,那么,

Z=(100—90)4-5,Z为2,此人的IQ为100+15X2=130.

②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A特殊能力测验。是指针对于某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测量。测验性质

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测验之间,其内容和相应的职能也和职业训练的重点相一致,而测量的

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以及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获得成功的可

能性。常见的特殊能力测验主要有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飞行能力

测验。

B创造力测验。创造力测验是比较晚发展起来的测验。从50年代末期开始,在吉尔福特提

出创造力理论后,心理学家考虑过去的智力测验在这方面的不足,编制了着重测量发散思维

的创造力测验。主要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散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和芝加哥大学

创造力测验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个人区别于他人的

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稳定性特征(气质的特征很多,只要掌握这一个)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包括气质、性格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一)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2.气质特性(了解)

A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种表现,用感觉阈限

的大小来测量。

B耐受性

耐受性是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性的表现。

C反应的敏捷性

反应的敏捷性包括两类特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思维的敏捷性、识记的速

度、注意转移的灵活程度等);不随意的反应性(如不随意注意的指向性、不随意运动反应的

指向性等)。

D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呆板性被认为是与可

塑性相反的品质。

E情绪兴奋性

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它不仅反映神经过程的强

度,而且也反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F内向性与外向性

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表现于外叫外向

性,表现于内叫内向性。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过程强的表现。

3.气质类型(重点:主要考选择题或填空题)

A胆汁质

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

的色彩。

B多血质

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C粘液质

粘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

D抑郁质

抑郁质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重点掌握,选择题

4.在教育中,如何根据气质规律来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