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电影第一节进入有声片时代———电影真正成为视听艺术一、1927年10月6日,华纳的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上映,标志有声电影诞生其实,19世纪声音传播工具已经出现,默片时期电影艺术家们一直有着声画同步的观念。《爵士歌手》并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片,但广受欢迎,使华纳起死回生,使得所有制片厂两年内改拍有声片。美国观众从1927年的6000万猛增到1929年的11000万。无声片时代宣告结束。二、声音最初进入电影,曾造成
电影技术、艺术和商业上的混乱——
——默片拍摄方法不适应有声片,笨重摄影机移动的噪音,影响同期录音;而隔音玻璃屋又限制了摄影机移动。——默片剪辑的视觉节奏被破坏。——剧作为适应声音,突出了对话。默片明星因发声障碍被淘汰。百老汇戏剧演员乘虚而入。——传统戏剧美学观念随着声音再一次侵入电影,对白泛滥和百分百音乐片的出现,形成了电影美学的倒退。三、电影理论界的不同态度——1,电影是视觉艺术,声音破坏了一门独立艺术的完整性。2,视觉为主,声音为辅。3,对白,会使得电影导向戏剧,使可见的动作瘫痪。4,录音仅仅是“复制”,不是创作。5,声画应作非同步处理,如“声画对位”等。6,强调声音的空间感,如空间声音、声音透视、距离幻觉等。7,全面欢迎声音的出现。四、声音作为电影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革命1,从媒介形式来说,声音使得电影艺术形式更加完整,成为视听艺术。2,从受众角度讲,声音作用于听觉这种感官模式,使得观众不再面对单向、平面的视觉空间,身临其境,置身于一个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之中。3,从电影制作来说,由于声音具有延续性,原来的电影剪辑和节奏发生了某些变化。如歌舞片《雨中曲》人物运动节奏、影像节奏和音乐节奏融为一体。剪辑方面,音乐的出现,使不同空间的画面得以任意连接,产生新的含义。同时,“无对话场面”也获得新的戏剧效果,如恐怖片或惊险片的无声处理,可增强神秘紧张气氛。4,声音的出现,丰富了电影语言,发展了电影类型。音乐片、歌舞片是声音出现后发展起来的。动画片、惊险片、恐怖片如虎添翼。通常的故事片,也借助来自具体形象或幻觉形象的声音(语音、语调),形成情绪声音、环境声音,来营造空间氛围,塑造人物性格。如《公民凯恩》。总之,声音出现后,虽然一度视觉形象为声音所控制,重蹈文学和戏剧的老路,出现美学上的倒退;但总体来说,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美学形式上的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上的突破,特别是电影声画关系上一系列新的艺术探索。有声电影一度使得投资商和经营者们踌躇不前,因为他们要增加设备更新、影院改造等新投资。但当发现有声片可以谋取更大利润,他们便更加确信电影是一种完美的工业化娱乐商品了。
我们对好莱坞有点误解,我们老觉得好莱坞像跟艺术有点关系,那个地方跟艺术没有什么关系。它毫不隐瞒地告诉你它是一个工厂,在生产各种产品,它的最终的归结是商业的结算。
——中国导演陈凯歌第二节制片厂制度—电影作为工业好莱坞(名词解释)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位于美国太平洋西海岸,洛杉矶附近,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再加上一年时间内阳光都十分充足,因此很适合拍摄外景。也因为这个原因,在美国电影早期的几年中,很多制片厂都将外景地设在好莱坞。
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不少大的电影公司也陆续搬迁到这里,从而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美国制片、发行基地。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原是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为逃避东部电影专利公司控制的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来到此地拍片,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由于格里菲斯、卓别林等电影大师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也由于华尔街大财团的插手,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资本雄厚,产量巨大,使美国电影在30、40年代在世界电影市场获得了霸主地位。此后迄今,好莱坞便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海斯法典(名词解释)20世纪30年代初,出于对好莱坞电影和电影明星所产生的负面社会作用的担忧,也为了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好莱坞声誉,一个“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的立法与执法机构被组织起来。这个机构由清教徒、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领导。1931年,海斯与耶稣会神父埃尔·劳德草拟了《伦理法典》,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海斯法典”。“法典”严格规定了电影不准表现床上戏、残废等12大类的内容,起着限制低级、色情影片的作用。海斯也被人们看作“电影界沙皇”。但事实上,海斯法典与制片厂制度一起,把类型电影变成了颂扬美国生活方式、为美国政治服务的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海斯法典事实上被完全突破。
独立制片人联手扳倒了电影专利公司后,竞争中获胜的电影公司有派拉蒙、米高梅、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一战摧毁欧洲电影业,好莱坞成世界电影之都。到30年代,在金融财团的操控和制片厂之间的相互协调下,好莱坞逐渐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八大电影公司。这八大公司拥有超过4000家的大型电影院,拍摄的故事片占据美国全部影片的80%。华尔街与好莱坞的关系好莱坞制片制度起源于默片时代喜剧繁荣的时期,它的形成与美国喜剧电影的奠基人麦克·塞纳特密切相关。麦克·塞纳特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起一种类似工业生产流水线似的电影生产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好莱坞最终形成了高度商业化的制片厂制度。
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
一、麦克·塞纳特—麦克·塞纳特,制片厂制度的创始人。1912年,在赌场老板支持下,创立启斯东制片厂。—专门的编剧部门:出主意者、剧本会议、噱头部。—演员班子固定,根据外形和演技归入类型模式,如警长、花花公子、模特、启斯东警察和女郎。—制片人专权。启斯东公司是传送带式制片厂的最早雏形。它强调集体智慧和细密分工,制片人决定一切。二、制片厂制度的四个特点1,大而全的垄断性企业。1908年时,美国电影制发放公司有1万多家。电影专利公司的成立:由美国东部七个制片商爱迪生、维他格拉夫、比沃格拉夫、爱赛耐、山里格、刘宾、卡勒姆,和两个法国制片商梅里爱、百代,以及发行商克莱恩联合组成。专利权战争:独立制片商为逃避专利公司的干涉,纷纷向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转移。战争以1910年代中期电影专利公司的失败告终。1912年开始,华尔街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出现第一家垄断性公司派拉蒙公司。20年代中期开始,兼并风浪兴起,最后剩下“八大公司”: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哥伦比亚。前5家为制发放公司,后3家为制片公司。取代法国电影,称霸全球。作为电影独立王国:规模巨大,巨大的摄影棚,广阔的外景地,巨大的牧场,以及专门的艺术、技术队伍。2,制片厂内部分工细密个人作用消解于集体合作之中。编剧部门提出意图,结构主要情节,添加次要情节,写对话,加噱头,各种专家主持其事。导演部门有主要导演和负责类型场面的各种助理导演:战争、歌舞、竞争等。演员被分成许多类型,扮演各种类型人物。摄影、录音、道具、服装等部门也各司其职。3,制片人专权在好莱坞,除极少数导演外,任何导演斗都不能从头到尾参与影片制作。制片人多是欧洲移民,文化水平不高,然而长袖善舞,知道迎合观众心理。制片人可以改动情节,决定演员阵容,审看取舍毛片。制片厂风格淹没个人风格:米高梅浪漫豪华(《乱世佳人》),派拉蒙一派欧洲格调,环球擅长恐怖片,20世纪福克斯专搞西部片,华纳赢得注意真实的名声。1.制片人中心制4,明星制度原因:电影技术和观众兴趣是电影艺术生存的条件。为避免以上两个可变因素的破坏性影响,制片人便制造明星偶像,让观众根据明星阵容买票。1910年前后,电影演员还是一种不光彩的职业。好莱坞第一个明星的诞生。1910年,环球公司老板卡尔·莱默尔第一个打破现状,破格给“比沃格拉夫女郎”弗洛伦斯·劳伦斯更高片酬和署名权。明星制度建立。明星制部分男演员亨佛莱·鲍嘉、克拉克·盖博、加利·格兰特葛里高利·派克GregoryPeck(1916—2003)亨佛莱·鲍嘉HumphreyBogart(1899—1957)克拉克·盖博ClarkGable(1901—1960)马龙·白兰度MarlonBrando柯克·道格拉斯KirkDouglas
西德尼·波蒂埃SidneyPoitier玛丽·璧克馥MaryPickford1893-1979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
1905-1990年葛丽娅·嘉逊GreerGarson1908-1955明星制部分女演员
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IngridBergman(1915—1982)费雯丽VivienLeigh(1913—1967)凯瑟琳·赫本KatharineHephburn(1907—2000)明星制度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不需要高深演技,只需要镜前魅力和类型角色所需要的外形和气质。一个演员一生被限定于一种类型之内。例如,玛丽·碧克馥—飘零弱女;嘉宝—神秘莫测;约翰·韦恩—西部牛仔;亨弗莱·鲍嘉—私家侦探;凯瑟琳·赫本—贤良淑女;此外还有浪子型、荡妇型……专业分工、传送带式的制片厂制度,与强调个人化创作的欧洲写实主义大不相同。好莱坞成为吞噬人才的地方,个人化创作与技术主义之间的冲突于此可见。但是,在30、40年代,好莱坞也确为有才华的导演提供了理想条件,使他们生产出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优秀影片。二、二、三、好莱坞八大制片厂简介参阅《禁止放映——好莱坞禁片史实录》,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1,米高梅1913,好莱坞作为美国影都的诞生年。原为纽约小放映公司。1919,老板洛伊买下米特洛电影公司,经营制片和发行。1924,洛伊与塞缪尔·高德温、路易·梅耶合组“米高梅”公司。路易·梅耶为制片部经理,到好莱坞建造先进的制片厂。洛伊坐镇纽约,控制着这个集制发放于一体的电影王国。梅耶有“好莱坞君主”之称。来自俄罗斯,家贫,入境时无名无生日。在其领导下,米高梅成为豪华巨片和优质影片的同义词。总管塔尔堡精明强干,罗织了大批明星。1927洛伊死后,梅耶听命于尼古拉斯·兴克。塔尔堡队对电影质量有一个名言:“一个好片子必须触动观众的这儿(指指脑袋),和这儿(指指心口),和这儿(指指下体)”。真知灼见,人格结构理、情、欲三层面。如《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西雅图夜未眠》。2,派拉蒙纽约发轫。创办人阿道夫·楚科尔来自匈牙利,1904办了镍币影院,1912有一小院线和一个制作部,号称“名演员公司”。1916,与杰西·拉斯基、塞缪尔·高德温、西席·地密尔合组派拉蒙。运行模式—“垂直垄断”,制发放一条龙。好莱坞第一个全城控管的公司。营销模式——“成批订购”,想购名角影片,则要搭配买别的。意外引起了各州电检官员和联邦政府的不满,认为有强迫放映商上映“不道德”影片之嫌。1947,联邦政府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肢解了该公司,打破了一条龙垄断。20年代末,派拉蒙已有900座电影院,其中许多是电影宫。每年拍片百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电影王国。3,20世纪福克斯也是纽约街头镍币影院起家。老板威廉·福斯是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为保片源,办了发行公司。但爱迪生电影电影专利公司扬言挤垮他时,刺激他办了制片厂。1917,移师好莱坞.先期独资经营,与众不同。为竞争巨额贷款,办了500多座电影院,其中有最豪华的福斯电影院(旧金山)和洛克西电影宫(纽约)。
1929车祸,1930倒闭1935东山再起,与达里尔·柴纳克联手组建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4,华纳兄弟华纳四兄弟传奇创业史。1904,修鞋铺老板本·华纳用1000美元买了个镍币影院。老四杰克出任总经理。1909已在匹兹堡和诺福克各有了发行公司。1917移师好莱坞,业务重点由东向西转移。杰克决定打进制片领域。1918胡乱改造了《我在德国的四年》,买了废弃“谷仓”作摄影棚。随着狗明星零丁丁主演的《北方的起源》大获成功,公司规模迅速扩大。1925收购维塔格拉夫公司,发展过快,频临破产。为解危机,老四决定进军有声片。1927世界电影史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问世,华纳兄弟一举扭亏为盈。华纳兄弟随后成为拥有一流制片基地和500多座影院的电影业巨擘。跟随狗明星一起走红的,还有众多明星,其中有唐纳德·里根。5,雷电华1928年成立。制片厂首脑乔治·谢弗。成立最晚,实力不弱。后台是洛克菲勒旗下美国无线电公司。前身是院线公司,后建立了好莱坞五大摄影棚之一的雷电华摄影棚。奉行低成本电影和利用合同演员。1940为制造轰动效应,启用奥逊·威尔斯拍摄了《公民凯恩》,讽刺了报业大王赫斯特。梅耶曾想毁灭这部电影。商业一败涂地。1948雷电华被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收购。6,环球卡尔·莱默尔1906在芝加哥以镍币影院起家。后打进制片业。1915,在好莱坞买下250公顷的牧场,创办巨大制片厂,定名为“环球城”。塑造了好莱坞第一个电影明星。启用邻居欧文·塔尔堡作制片总管。欧文·塔尔堡的座右铭:“1,永远不把一个人的意见视为定论;2,永远不认为自己的意见无懈可击;3,永远不指望别人的帮助,得靠自己”。塔尔堡后被梅耶挖走。7,哥伦比亚1924由柯恩兄弟(哈里和杰克)创建。看家明星是弗兰克·卡普拉。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挖角活动。没有制发放的垂直运作系统,但也在纽约设有一个发行影片的机构。8,联美与上述公司有所不同。1919由查理·卓别林、玛丽·壁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里菲斯创建。最初目的只是发行这几个艺术家自己主演或导演的影片,扶植独立制作的优质影片。开始没有自己的制片厂和放映网。1926约瑟夫·兴克接任公司总管,建立院线,与著名制片人合作。后格里菲斯离开,1950卓别林和璧克馥也卖掉股份。艺术家办公司的自己的佳话彻底结束。
第三节类型电影——观念及样式一、什么是类型电影?“类型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类型电影(样式电影)是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在其全盛时代特有的一种创作方法。类型电影是在制片厂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一些特点与制片厂制度的生产管理有密切联系。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品种标准化的规范。A因为追求票房稳定,好莱坞宁愿生产相似而不是互相不同的产品。B研究好莱坞,更多是从大量影片中归纳出类型、模式、惯例和类别,而不是注意每一部影片本身的质量。C因为这些影片是以如此巨大的数量在传送带基础上拍制出来的,所以它们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更有意识地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准。故事片类型——西部片、恐怖片、战争片、歌舞片、警匪片(犯罪片)、史诗片、喜剧片、科幻片、灾难片、体育片……非故事片类型—广告片、新闻片、纪录片、科学片、教学片、风景片……二、好莱坞为什么要回到类型观念?亚里士多德最早给文学作品分类。它把“诗”分为悲剧、喜剧、抒情诗,并规定了每个种类的性质和描写范围。文艺复兴后,古典主义在悲剧技巧上规定了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一律”,成为束缚。高乃依和拉辛。后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家彻底推翻,主张个性和典型。那么,好莱坞为什么要开历史倒车,回到类型观念呢?其一,好莱坞类型电影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分类思想,更接近于古典主义的格律思想。它在好莱坞体制下具有某种规定性质。其二,电影是一种具有思想意识特征的特殊商品,即便出于商业目的,它也会反映某种社会需要。美国电影研究家尤第斯·赫斯在《类型电影的现状》中总结了类型电影受欢迎的原因:梦幻A暂时解除了面临社会冲突的恐惧心情。B唤起恻隐和同情,打消反抗社会的潜在行为。C提出荒谬的社会冲突解决办法,安抚人心,维持社会现状。D走出影院,社会冲突依然存在。于是,在回来好莱坞电影的梦幻世界中去。E制片商出于逐利目的,相互模仿。总括以上,就是解除恐惧,唤起同情,欺骗观众,观众自欺!一种共谋关系。也就是说,好莱坞固然提供了精神麻醉剂,但观众也常常需要一个逃避残酷现实的梦幻环境!美国学者查·阿尔特曼认为——类型影片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文化价值上的二元性:“类型影片兼有文化和反文化的双重特性。它们表现出的欲望和要求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成分,但是它们又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信条……每一种类型都是把某一种文化价值与另外一些文化价值对立起来,而这种价值正好是被社会忽视、排斥和特别诅咒的。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综合体能够实现一个虚构的梦;这也使观众能表现出被禁止的感情和欲望,同时又得到主流文化的批准”。————《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三、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A公式化情节—如西部片铁骑救美英雄解围,强盗片作恶多时终落法网,科幻片怪物出世终被制服,等等。B定型化人物—如西部牛仔除暴安良,仇恨人类的科学家,等等,C图解式影像—邪恶凶险的森林,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液体E陈词滥调主题(普适性主题)—多数情况别无新意。这些公式和概念并不干巴,颇有刺激,诱人沉溺。审美疲劳日久生厌,加之从众心理,就从一种类型转到另一种类型,形成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四、歌舞片(TheMusical)与电影声音一同诞生。最初照搬百老汇歌舞剧,后逐渐发展。四、五十年代走向最受欢迎的顶峰年代。虽常有乐队伴奏,但观众不去注意音响背景是否真实可信。“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情”,这是勃斯贝·勃克莱导演的《为我和我的姑娘》(1924)中的一句台词。音乐歌舞片的典型特征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歌舞片中,两性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基本的戏剧冲突。相比,叙事和主题的处理成为陪衬。至今也如此。如《雨中曲》、《窈窕淑女》、《红磨坊》、《芝加哥》等。“音乐片不是把那些音乐作为外部的手段从情感上来支持情节的影片,相反的,他是把音乐结合在叙事的关联之中,并且实际上是由叙事内的人物具体演出或直接反映的”(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五、喜剧片(Comedy)早期大师为卓别林。“疯癫喜剧”以弗兰克·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为最初范本。大亨女儿和新闻记者的乡间旅行,共处村舍,终于结合。一个“穷小子”故事。这种喜剧往往有一个虚构空间作为叙事空间,突出表现美国人特有的求爱方式,剧情和人物开始以对抗性叙事布局开始,将滑稽戏与社会讽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主题效果。它更关心的是人物性格的完整性。这种类型虽缺少相类似的图像符号,如场景、服装和确定的空间,但仍有自己得成规化要素——在任何社会情景中的那对喜剧人物。如《西雅图不眠夜》、《罗马假日》、《淘金记》。如《假日》(1938、《费城故事》(1940))。霍华德·霍克斯的《抚养婴儿》(1938)、《他的姑娘星期五》(1940)。六、西部片(TheWestern)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又名《驿车》1938)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部片之一。表现了个人风度、道德规范、社团价值。符号特征明显,人物情节公式化——荒凉原野、跃马牛仔、追逐枪战、爱情邂逅等。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文学想象和画面幻觉结合。深层符号象征是美国人开发西部的神话。不是真实再现历史,着意观众的道德满足和情感抚慰。早期具有种族主义倾向,后来具有改进。七、犯罪(警匪)片
(ContemporaryCrime:Detective&Gangster)美国十佳犯罪片:(1)《教父》(2)《美国往事》(3)《邦尼和克莱德》(4)《唐人街》(5)《马耳他之鹰》(6)《小凯撒》(7)《法国贩毒网》(8)《肮脏的哈里》(9)《洛城机密》(10)《七宗罪》案例分析:《美国往事》美国莱德影片公司1984年,229分钟根据哈利·格雷小说《流氓》改编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摄影-德里·科利主要演员:罗伯特·德尼洛(面条)詹姆斯·伍兹(麦克斯)伊丽莎白·麦克高文(黛布拉)主题:友情与爱情,忠诚与背叛,“流氓”与觉悟主要人物:面条、麦克斯、黛布拉主要事件:贩私酒、抢银行、黛布拉去好莱坞叙事结构:时空自由交错:青年-老年-少年-老年-青年-老年-青年-老年两条线索:与麦克斯的友情,与黛布拉的爱情,最后扭结一起。两个社会时空: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主题音乐:由“猫王”唱红的《昨天》贯穿全片,极好地渲染了气氛,其强化了主旨。犯罪片的审美特征符号特征——现代城市、柏油马路、黑色汽车等,作为对抗、竞技的叙事空间。电话、枪支、汽车为主要道具。“强盗人物是经典的孤独的狼和唯利是图的美国男性的缩影”(《旧好莱坞/新好莱坞》)。犯罪片的历史,也就是美国社会的犯罪史。“电影中的强盗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体现着难以置信的邪恶;另一方面,他体现了移民通过献身与辛勤劳动所造就的美国梦想”(约翰·加尔比)。《火车大劫案》开启了强盗片和西部片类型。素材多源于报纸头条新闻,但不是真人真事的表现。因采用半纪录风格,有了一种准现实主义的意味。“西部片描写的是赢得社会秩序的斗争,而强盗片则是关于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所作出的努力……城市的环境和基本的社会态度的价值系统即制造了强盗,又最终消灭了他”(《旧好莱坞/新好莱坞》)。八、恐怖片和悬疑惊悚片
(HorrorFilm&TheSuspenseThriller)美国十佳恐怖和悬疑惊悚片:(1)《精神病患者》(2)《闪灵》(3)《沉默的羔羊》(4)《恐怖角》(5)《魔鬼圣婴》(6)《金刚》(7)《阴阳大法师》(8)《剃刀边缘》(9)《科学怪人》(10)《万圣节》
《本能》九、科幻片(ScienseFiction,Si-Fi)美国十佳科幻片:(1)《2001太空漫游》(2)《星球大战》(3)《外星人》(4)《异形》(5)《终结者2:审判日》(6)《超人》(7)《地球停转之日》(8)《独立日》(9)《银翼杀手》(10)《第三类接触》十、战争片(WarFilm)美国十佳战争片:(1)《现代启示录》(2)《全金属外壳》(3)《野战排》(4)《猎鹿人》(5)《桂河桥》(6)《拯救大病瑞恩》(7)《遥远的桥》(8)《光荣》(9)《光荣之路》(10)《西线无战事》十一、历史传记片
(HheHistorical&BiographicalFilm/EpicFilm)美国十佳历史传记片:(1)《阿拉伯的劳伦斯》(2)《宾虚》(3)《埃及艳后》(4)《甘地传》(5)《末代皇帝》(6)《巴顿将军》(7)《党同伐异》(8)《莫扎特》(9)《良相佐国》(10)《尼克松》好莱坞类型电影,是在主题和题材、图像和符号、人物和情节以及形式和技巧的等方面进行的雷同比较。明星吸引着观众视线,作用被夸大和理想化,作为类型程式的一部分起着作用。但类型规范,也使得点制作者在一定叙事形式和语言基础上,不断积累、提高,精益求精,作出佳作。约翰·福特和希区柯克。对观众来说,按照惯例特征,辨认出自己喜欢的类型片,本身就是一种快感!电影属于一种大众化传媒艺术。类型电影强调了艺术家与素材、素材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这对当前我国的影视产业化进程具有启示作用。但是,类型电影属于戏剧性叙事模式,人物关系从属于情节关系,人物定型化,情节公式化,主题概念化。封闭的叙事结构,大团圆的故事结局,决定了人物和环境的假定性和不真实性。视听语言方面,顺从观众心理,连贯剪辑和流畅时空组合,服务于故事因果关系的线性发展。类型电影,具有美国通俗文化的典型文化属性。是一种文化工业产品。好莱坞电影成为一种仪式,一种神话,在观众心中形成具有真实表象的幻觉世界,满足着人们的欲望与梦想!人们爱它,恨它,但是很难离开它!第四节战后好莱坞的衰落(20世纪50、60年代)
西方电影史上最矛盾的一件事情,就是战争虽然给西欧电影造成物质上的损失,却促成了西欧写实主义电影的兴起。而在战争中坐享其利的好莱坞,战后却烽烟自起,几断生机。战后好莱坞的衰落,主要有政治、经济、电视新媒体的崛起、观众群的变化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政治原因—非美活动调查1946,好莱坞创票房纪录,达17亿美元。1947,持续十年的反共非美活动调查丑剧、黑名单活动开始。几乎彻底摧毁30年代和二战期间形成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倾向。在好莱坞,30年代法西斯力量的扩张,激起了人们的社会良知。明星们发起多种组织,举行集会,抵制日货,援助西班牙,为纳粹受害者募捐,呼吁开辟第二战场。卓别林发表支持苏联的声名。30年代中期的进步影片有《告密者》、《北斗星》、《巴斯德传》、《左拉传》、《人鼠之间》等。二战期间的进步影片有《怒火之花》、《金钱能买到一切》、《守望莱茵河》、《东京上空三十秒》、《反攻》、《横渡大西洋》、《黄牛惨案》、《吾土吾民》、《卡萨布兰卡》等。战后的《君子协定》、《黄金时代》等,也继续反映了人道主义、民主的和反法西斯的倾向。这批电影,只占到年产500部电影的少数。但却成为政治迫害的充分根据。
“好莱坞十人案”—1947年3月,美国国会的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第一次宣布在好莱坞“进行一次对共产党的秘密审讯”。第一次被传讯十人,著名编剧霍华德·劳逊等人援引“宪法第一补充条款”拒绝回答,拒绝告密,被控蔑视国会罪,被判入狱。此即“好莱坞十人案”。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冷战渐紧,非美委员会又展开第二次调查,结果产生了324位“黑名单人物”,其中有100位以上的著名艺术家。1952年9月,美司法当局宣布要对卓别林进行公开调查。这促使卓别林下决心永远离开美国。反共清洗的后果1,损失了大批人才,这对好莱坞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过去十年里,人们发现自己喜爱的这个或那个演员在银幕上消失了”。2,自由主义思想在好莱坞几乎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以警察和强盗、间谍案为内容的反共影片。割断了好莱坞与社会进步、民主思想的原本微弱的联系。二、经济原因—反垄断法1946年,美司法部根据新修改的谢尔门反垄断法,下令要求派拉蒙公司中止它对影院放映网的经营,并宣布这一命令对其他兼营放映的大制片公司同样有效。谢尔门法于19世纪末开始实施,但并不严格。罗斯福新政时期,此法几经修改,使得电影业的垄断经营成为违法。派拉蒙公司几经上诉无效,被迫于1951年放弃了对影院放映网的经营。此后,大公司不能再对观众实行无所不在的专制统治,质量不高的影片就难于卖出去了。三、媒介竞争原因—电视崛起50年代初,影视竞争加剧。美国商业电视是从广播派生出来的,中心在纽约,并优先雇用广播人员,与电影界疏远。好莱坞拒绝向电视业出售影片;1952年起,采用本该早已使用的40/30英尺宽银幕系统;同时收缩制片业务,多种经营(图书出版,石油轮胎)。影片摄制改由代理商出片,组成一般以导演为中心的自由组合的摄制组。他们向制片厂申请投资,租用设备,然后以分润方式交制片公司发行。如此,彻底结束了好莱坞制片人专权的制片厂制度时代。宽银幕的吸引力消失后,好莱坞又使出两招:1,尽量模仿电视演出风格。变形焦距镜头使用成风,改变了《公民凯恩》依赖的深焦距、空间完整性的美学风格。2,执行“拍得少、拍得贵”的巨片政策。并用性、暴力、粗话等元素与电视相区别,招徕观众。但处于造假癖好,却从未想到在朴素自然的真实感上与电视一争短长。好莱坞的致命错误在于没有看到电视实际上是他们的潜在买主。结果反而刺激电视大力发展自己的制作力量。电视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电影院,而那时制片厂与电影院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这一错误战略持续到50年代后期才恍然大悟。好莱坞出售旧片,并投入电视片制作。结果电视中心很快由东部转移到西部。电视竞证明是电影的救星!四、观众群的变化1、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成了电影的主要观众。电视代替电影,成为更大众化的艺术,并沿袭挪用了旧好莱坞的陈旧叙事模式。1966,“海斯法典”完全垮台,为更灵活的“分级制”所替代。好莱坞对性、不法行为、暴力的限制消失了。文化层次较高者,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对社会问题关注度高。最早的分级制把电影分成四级,即老少咸宜的G级,儿童要由家长或成年人陪同观看的M级,儿童不宜的R级,21岁以下不准入场的X级。分级制在1970和1990两次修改。目前为5级:G级不变,PG级为10岁下儿童要有家长陪同,PG13为13岁下儿童要由家长陪同,R级为17岁下儿童由家长陪同,NC-17级为禁止17岁以下观看。2,战后的生育高峰,形成了16-24岁之间60年代的青少年主流观众群。电视的一代,“沙发上的土豆”。“用眼睛思维的一代”。观察能力不是线性思维,而是瞬间吸收整个画面。他们讨厌伤感主义、逃避现实、回避问题的影片,对传统道德价值观持批判态度。3,为迎合青年观众,电影中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叛性”人物。瞄准目标观众。针对不同群体拍片,如城市黑人、摇滚爱好者、同性恋者、色相瘾者、纪录爱好者。第五节新好莱坞的兴起一、新好莱坞的前奏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电影进入新好莱坞阶段。也是第二个辉煌时期。代表人物—库布里克,科波拉,阿瑟·佩恩,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伍迪·艾伦等。50年代,一批导演的作品社会批评意义增强,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阳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年枣庄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包钢供货合同范本
- 别墅灌溉维修合同范本
- 仓库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车间机床承包合同范本
- 共同做模具合同范本
- 个人售房合同范本
- STEM教学设计与实施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门窗加工制作合同
- 项目边坡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解析
- 四年级上册音乐《杨柳青》课件PPT
- 安徽省庐阳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全国2017年4月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题及答案
- 东乡族学习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优质教案
- 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
- GB/T 32348.1-2015工业和商业用电阻式伴热系统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