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着真挚、质朴的人情味.

二。常识简介

1.解题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天姥山,道书第16福地。泛指天台、新昌两县交界的岗陇诸峰,因坐落于天台万马渡畔的“天姥岩”而得名.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古风,使它驰誉遐迩。)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2。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3.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2、读准字音(1)单音字瀛洲(yínɡ)谢公屐(jī)剡溪(shàn)渌水(lù)訇然(hōnɡ)澹澹(dàn)鸾鸟(luán)暝(mínɡ)长嗟(jiē)霓裳(ní)魂悸(jì)(2)多音字姥eq\b\lc\{\rc\(\a\vs4\al\co1(mǔ天姥山,lǎo姥姥))觉eq\b\lc\{\rc\(\a\vs4\al\co1(jué觉察,jiào睡觉))横eq\b\lc\{\rc\(\a\vs4\al\co1(hénɡ横竖,hènɡ蛮横))殷eq\b\lc\{\rc\(\a\vs4\al\co1(yān殷红,yǐn殷岩泉,yīn殷实))3、字词解释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使动用法虎鼓瑟兮鸾回车:演奏失向来之烟霞:原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确实4、全诗的思路(1)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2)全诗的思路一、梦游之由(起)——叙述二、梦游之景(观)—-描写三、梦游之吟(叹)——议论、抒情四、具体研习第一段1、理解大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译文: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2、为何从“瀛洲"谈起?明:陪衬,瀛洲和天姥同样神秘而美妙,带有难以言传的诱惑,以虚衬实,勾起神游的念头。(联想、对比、以虚衬实)3、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明: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感情:热情向往4、怎么体现?使用什么写作和修辞手法?明: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修辞手法: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对比、衬托、夸张)第二课时背诵第一段具体研习第二段1、理解大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2、赏析“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1)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点明了“梦游”——点明了“梦游”(2)“飞”表现了什么追求?明:自由自在。(3)“照”和“送”写出什么?明:明月与人如影随形。拟人手法。(4)“宿处"有何作用?明:说明起点,准备登山。(5)意境特点明:魂飞剡溪:湖月--镜湖剡溪——渌水、清猿啼意境(山脚):凄清幽静感情:心驰神往手法:夸张3、赏析“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为何提到“谢公"?明: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2)意境特点明:意境(山上):壮美雄奇感情:流连忘返手法:夸张4、赏析“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1)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明:峰回路转,流连忘返,山鸣水啸.手法;夸张、比喻(2)加横线句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明: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增添浪漫主义色彩.5、赏析“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四短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明: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2)意境特点明:手法:想象夸张意境:神奇壮丽6、赏析“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1)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明: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也许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2)意境特点明:手法:想象夸张意境:和穆陆离,瑰丽奇幻。感情:向往自由,追求乐土。7、赏析“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明: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2)感情特点明:感情:憎恨现实痛苦惆怅三、具体研习第三段(1)理解大意译文: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2)分析“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诗人的心情。明:追求乐土。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3)诗歌的主旨句是什么?明:这首诗固然有宣扬人生如梦,“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意味,但它的基调却是昂扬振奋的。他的徜徉山水,求仙访道,是想用远离现实的方式表示对权贵的抗争,是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种体现。全诗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不给人消沉的感觉。“不事权贵"是全诗的主旨.探讨研究1.李白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第二段结尾又说“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明:李白用夸张和幻想来写天姥山。“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是说,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挂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2.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明确:“安······颜”是千古名句。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被过去追求个性自由、维护人格尊严的知识分子奉为座右铭。在封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迫使大多数人“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却宣告与封建统治者决绝,蔑视权贵们,去追求“开心颜”,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在封建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说这两句诗是“诗眼”,因为它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这个主旨是统帅全诗的。这首诗的主要部分是写梦境,写幻想世界。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就是说,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为了一吐在长安三年所累积的怨愤之气。3、李白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梦中仙境象征着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中的神仙世界是怎样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明:诗中详细描绘了一个神秘的神仙世界.这里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这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5、概括本诗的艺术手法。明:1、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1)有丰富的想像。(2)用夸张的手法。2、语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6、背诵指引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