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和干热风_第1页
干旱和干热风_第2页
干旱和干热风_第3页
干旱和干热风_第4页
干旱和干热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气象干旱和干热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永刚学习内容干旱干热风学习重点干旱的防御干热风的防御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水源枯竭,影响农作物和牲畜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现象。

类型

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

土壤干旱:

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分的吸收力加大,植物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来补偿蒸腾的消耗,造成植株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植物生长受抑制,甚至枯死。

大气干旱:

空气干燥、大气蒸发力强,促使植物蒸腾过快,根系从土壤吸收的水分难以补偿水分收支失衡而造成的危害。

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季节连旱

春旱:发生在3~5月份的干旱。

夏旱:发生在6~8月份的干旱。

秋旱:发生在9~11月份的干旱。

冬旱:发生在12~次年2月份的干旱。

季节连旱:连续两个季节以上发生干旱。

指标

D: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当年该地某一时段的实际降水量,: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如果D>O表示该地区当年某一时段降水量偏多,D<0则表示降水量偏少。干旱指标旱期干旱指标旱大旱连续3个月以上-25%~-50%-50%~-80%连续2个月-50%~-80%-80%以上1个月-80%以上

干旱标准春旱:3月上旬至4月中旬降水总量比常年偏少4成或以上,影响传播作物播种出苗和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抽穗、开花冬旱:上年12月至当年2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成或以上,有时也以总雨日比常年少5天(也有定6天或7天的)作为冬旱的标准夏旱6-8月份出现,主要危害小麦后期灌浆,夏播作物播种,对春播作物玉米、棉花、隧道危害较大秋旱:9-11月份,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出苗和冬前生长季节连旱:持续两个季节以上的干旱,如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持续时间长,对作物生长危害很大你知道农业生产中抵御干旱的方法吗?干旱的防御措施建设高产稳产田合理耕作蓄水保墒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地面覆盖栽培选育抗旱品种化学控制人工降雨干热风:指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干热风的名称较多,在华北平原农民称为“火风”、“旱风”或“热南风”,长江中下游称“南洋风”,甘肃河西走廊称“热东风”等。它主要影响小麦、棉花等作物。干热风干热风的类型①高温低湿型

温度≥35℃,相对湿度≤30%,风速>3m/s。这类干热风可造成小麦灌浆速度缓慢,千粒重下降而减产,多出现在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干热风的主要类型。④

②②大风低湿型

温度≥28℃,相对湿度≤30%,风速>8m/s。这类干热风常与焚风联系在一起,危害很重。③高温窝风型

温度≥35℃,相对湿度≤30%,风速>3m/s。习惯划分干热风的标准为三三制,即温度≥30℃,相对湿度≤30%,风速>3m/s受害程度由轻至重时其症状先见于芒尖,而后逐渐扩展到叶茎,最后是炸芒,旗叶凋萎、变蔫、变脆;叶、穗呈现灰白色,暗而无光;茎秆灰绿青枯,脆而易断;子粒因灌浆时间短而不饱满,皮厚,腹沟深,棱角突起,秕瘦而无光泽。受害严重时叶片就可卷曲而成绳状,边缘起小泡,最后变黄穿孔。干热风危害后的小麦植株外部形态可以呈现出“三灰一白一旱”现象,及叶、穗呈灰白色,麦芒干枯发白,小麦旱死。干热风危害小麦的形态表现干热风危害机理受害原因可分为干害和热害。干害:指在干热风条件下,植株蒸腾强度加大,根系吸收的水分远远不能满足蒸腾耗水的需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热害:高温破坏了植物的合成功能,光合作用明显降低,影响干物质向子粒输送,导致千粒重下降。风可以加剧干害和热害,还可造成机械损伤。重干热风区:吐鲁番盆地、淖毛湖、塔里木盆地的若羌、铁干里克一带。次重干热风区:哈密、三塘湖、塔里木盆地北部、南部和准格尔盆地中部。轻干热风区:塔里木盆地部、天山北麓的东部、额尔齐斯河谷、博尔塔拉河谷,伊犁河谷等地。无干热风区:北疆1000—1500m以上,南疆1500—2000以上。(1)营造防护林(有效降风速的高度为林高的20倍以内)(2)合理灌溉(干热风来临前3天左右灌水)。(3)作物合理布局和改革种植制度(重干热风区).(4)化学药剂防御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