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前准备整地_第1页
小麦播前准备整地_第2页
小麦播前准备整地_第3页
小麦播前准备整地_第4页
小麦播前准备整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小麦播前准备--整地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小麦播前准备整地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整地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气性与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基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小麦播前整地总的质量要求是:早、深、净、细、透、实、平、足。“早”指前作收获以后及早犁耙,早整地,达到保墒、消灭杂草、减少肥水消耗、延长土壤风化时间和增加养分含量的目的;深:就是在原有基础上逐年加深耕作层,一年加深一点,不宜一下耕得太深,以免将大量的生土翻出。具体耕地深度,机耕的应在25~27厘米;畜力犁地耕到18~22厘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各地的大量资料表明;深耕由15~20厘米加深到25~33厘米,一般能使小麦增产15~25%。深耕可以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肥力,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养分分解,保证小麦播后正常扎根生长。实践证明:深耕的作用是有后效的,所以一般麦田可三年深耕一次,其余二年进行浅耕,深度16~20厘米即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净”

是指及时灭茬,拾净根茬;细:“小麦不怕草,就怕坷垃咬。”农谚说明小麦幼芽顶土能力较弱,在坷垃底下,会出现芽干现象,易造成缺苗断垄,冬季因麦根透风而遭冻害。所以耕地后必须把土块耙碎、耙细,保证没有明暗坷垃,才能有利于麦苗正常生长。透:就是要求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把麦田整的均匀一致,有利于小麦均衡增产。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复平,做畦后细平,使耕层深浅一致,才能保证浇水均匀,用水经济,播种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一般麦田坡降要求不超过0.3%,畦内起伏不超过3厘米。实:就是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达到上虚下实。如果土壤不实,就会造成播种深浅不一,出苗不齐,容易跑墒,不利扎根,冬天易受冻害。所以对过于疏松的麦田,应进行播前镇压或浇塌墒水。“足”

是指底墒充足,适于播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一年一作的休闲旱麦田上,应大力推广“四早三多”纳保结合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四早就是:早灭茬,破土保表墒;早深耕,纳雨贮深墒;早细犁,破垡活土匀墒;早带耙,立足秋旱收全墒。三多就是:多浅犁,多细犁,多耙地。具体做法是:小麦随收随灭茬,伏前抢墒深耕,雨后抢墒犁地耙地,伏天多犁多耙,犁后带耙。把深耕提前一个节令,把立秋带耙改为伏里带耙,立秋后多耙少犁,播种前无雨只耙不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二)不同地况整地要求及方法

由于各地耕作制度、降水情况及土壤特点的不同,整地方法也不一样,要做到因地制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1.平原水浇地这类麦田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为冲积或洪积平原,土质多为壤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好,保水保肥力强,小麦生产水平较高。对于这类麦田整地的关键是深耕,其次是要保证麦播有充足的底墒和口墒。深耕的适宜深度为25~30cm,一般不超过33cm,深耕后效可维持三年,

因此生产上可实行2年深耕一次;墒情不足时要浇好底墒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方法有3种,一是秋作物收获前带棵浇水,二是整地前浇生茬水,三是耕后浇踏墒水。整地方法:茬早、底墒充足的,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灭茬施肥,进行早深耕,

随耕、耙透、整平、整细、保墒待播。晚茬地前作物收获晚,应力争早腾茬,随收、随灭茬、随施肥、随耕翻,随耙地整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丘陵旱地干旱缺墒是丘陵地限制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这类麦田必须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增加土壤深层水分储备。对晒旱地“一年一熟”麦田,应坚持“三耕法”,即第一遍于6月中、下旬伏前深耕晒垡,犁后不耙,做到深层蓄墒,并熟化土壤,提高肥力;第二遍于7月中、下旬伏内耕后粗耙,遇雨后再耙,继续接雨纳墒;第三遍于9月中、下旬随犁随耙,多耙细耙,保好口墒,结合这次整地,施入底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对“一年二熟”麦田,可采用“浅─深─浅”的中耕方法,即秋作物收获后抓紧时间收获腾茬,施肥,随耕随耙,保好口墒。如遇干旱年份也可不翻耕,而直接用旋耕机旋耕10~20cm,然后再耙耱两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3.粘土地这类地包括砂姜黑土、黄棕壤和淤土等。这类麦田整地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耕期,充分利用冻融、干湿、风化等自然因素,使耕层土体膨松,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播前整地可采取少耕措施,耕深一般为23~26cm,早耕早耙,保持下层不板结,上层无坷垃,疏松细碎。为提高土壤水肥效应,防治粘土地易旱、易涝及渍害等问题,可采用起墩栽培的方法提高小麦产量。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方法是:按照水的自然流向,挖好纵横排水沟,把长畦截为短畦,最长不超过100m,实行小墩种植,截短的麦地周围挖排水沟,干排水沟深2m,支排水沟深1.5m,斗排水沟深1.1m,地头沟深1m;地头沟与小墩沟相连,使干、支、斗、地头沟、小墩沟互相沟通,既排明水,又排暗水,遇到干旱还可泄洪。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4.盐碱地根据盐碱地表层集盐的特点,在清茬整地时应做到早耕、深耕、湿耕和干耙。“早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增加土壤耕层的脱盐量。对晒旱地(一年一熟麦田)应在伏雨前,绿肥播青田应在8月中旬及时耕地,秋茬地力争在前茬收获后随犁轻耙。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深耕”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盐碱的渗漏量,

并能把含盐多的表土掩入底层,疏松下层土壤,减少返盐。

耕地深度一般以25~33cm为宜。“湿耕”时土壤耕层含盐量较少,耕地后土壤孔隙大,有抑盐上升的效果。“干耙”及犁后不及时耙耱,等到土垡棱角干时再行耙地。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5.稻茬地稻茬地的特点是土壤湿度大,土质粘重,耕作不良,整地困难。对土质不太粘重,排水较好的稻茬麦田,应在水稻收获前适时翻耕晒垡,促使土壤风化,加速养分释放,播前耙细、整平、整实,表层不留大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应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放水,水稻收获后深开主沟,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