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概括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概括_第2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概括_第3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概括_第4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概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概念:教育心理学史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房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第三节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一、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帮助中学教师认识自己,加强自我修养,不断第四节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一、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2(3(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2、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师德的核心是师爱)3、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4、具有复合的教育能力5、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二、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成。现代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媒体三、当前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和标志五、教学风格的形成包括:风格阶段第二章中学生认知发展及教育第一节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一、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二、观察力:观察力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三、观察的品质(观察的性质察的敏锐性;观察的系统性四、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性;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第二节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一、什么是记忆: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表象记忆。情景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34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第三节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一、什么事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二、思维的特点:1、概括性(思维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将来在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形成事物的本质认识(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三、思维的种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逐步推导,最后得出符合逻辑结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逻辑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特点12345、思维的独创性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34(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第四节 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一、什么事表象,什么事想象:加工再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形象的种类:无意形象和有意形象三、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3、现实化4、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进第三章中学生情感发展及教育第一节中学生情感的发展一、(统称感情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情绪:指感情过程(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二、人的感情复杂,具有哪两极性松。积极或消极、激动和平静、情绪和感情统称感情。三、234(化第二节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四、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34()五、中学生早恋的特点:1234、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8、自我显示六、对中学生早恋教育、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间正常交往3、加强性教育第四章中学生意志发展及教育第一节中学生意志的发展一、意志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12345、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a坚持性有了发展,cd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第二节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三、: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234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四、:123反馈作用4、应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第五章中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五、个性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六、 中学生个性的发展特点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5、个性的完整性6、个性的积极性七、 个性结构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探讨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属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行和行动的总结和总动机个性心理特(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八、 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一)意识高涨(二)反抗心理(三情绪表现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兴许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四、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4与父母的关系变化情感上的脱离c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a不盲目接受任何以为教师(五)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九、中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显反抗行为、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34十、初中生内隐反抗的具体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第二节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十一、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自我概念相对稳定3、自我评价深化十二、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23456、遵循意识的高度发展十三、什么事自我形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十四、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1、生理因素2、知识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十五、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三个层次自我意识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十七、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12、自我意识(社会性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属性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十八、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2、自我评价能力(能一分为二地指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有注意到较全面地进行评价)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识品质的培养((高中生的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常常表现也希望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56、社会性第三节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一、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容尺度(价值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1、价值目标(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三、价值观的特点:1、稳定性和发展性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3.主观性和选择性4、系统性5、导向性1、金钱虽然重要,但在中学生心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友谊2、中学生同意收入高3,、在观念上普遍认为需要爱国精神,但实际行为和观念有些差距4、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意识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的表现5、中学生很看重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但对选举权表现一般6、中学生喜欢外国电影的比例远高于国产电影,原因是拍摄技术好喝故事情节吸引人7、半数学生表示不愿意从政,对社会上编织关系表现很无奈8中学生更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兼顾,但实际行为与观念略有差距9、中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都比较强,而在相应的能力方面不够理想10、在顺从于独立、同一与个性上,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愿望非常强烈11、现在的中学生非常认同开放基恩创新,对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心ab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c价值取向的转型——有人论关系走向功d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五、怎样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2、确定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不能用金钱和地位哦,学历和适度只得为标准和尺度,正确的标准和尺度,就是看其对社会的进步事业所做出贡献,一个人对社会有贡献,就有价值,贡献越多,价值越多创造力第四节中学生创造了的培养一、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二、创造力的构成: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适度听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知识、智能、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水平)三、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主要表现1、应试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34五、: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3、创造合适的环境(营造民主意识的、创造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6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10第五节中学生智能的培养一、智力(智能:智能即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及目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构成智能的构成:双因素说(英国斯皮尔曼,一般因素G与特殊饮食S;群因素说(美国赛斯顿智力包含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语词流畅7个主要因素三维结构说(内容、操作、结构)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以通过架设进行思维2了倾向性、思维的形式化倾向3、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自觉能力明4、思维能够挑出旧的模式四、1、父母该为孩2父母应该表现得积极乐观,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采取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3、父母、子女之间不隐瞒情绪,父母双方都有独立性,多知道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女孩以母亲为榜样学校教育中学生智能培养1、以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3、以动脑筋练习来哦发展学术的智能4、以工具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术的智能第六节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一、、品德,道德: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与道德是密切关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有联系,从区别上看,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但品德的形成于发展除了受社会条件制约外,还要收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道德反应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从联系上看,个人品德与社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同时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品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人品德而存在的,社会道德必然表现个人的品德,诸多个人的品德的构成者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二、品德的心理结构:(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体验((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三、中学生品德的特点:初中生。12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4、初中生的道德意识迅速发展,行为的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高中生:12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四、不良道德: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们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五、不良道德形成的心理因素:1234、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6、道德意识薄弱7展特点六、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可以。ab的转化(abcde行为考验法、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5(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合理运用惩罚(少用,慎用惩bcd惩罚要在恰ef不能滥施惩罚)一、什么事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二、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1、兴趣abc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2.成就动机美国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模式:T=M*P*IT的行动趋势M指行动者的主观愿望P指行动者对成功的期望值I功的可能性(促进,还能狗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3、归因(威纳于1972年提出,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4、“交往”动机三、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4(ab正确运用考试c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杨与批评6(a以每个学生动机中独有的优点补偿bc教学工作要用足够d针对学生本人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采取帮助措施)第二节中学生学习迁移的培一、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二、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a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b学生的认知结构(认识结构:指个人在先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a学习材料的特征b学习情境的相似性c有效指导三、 怎样为迁移而教:1、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2、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3、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第三节中学生知识的掌握一、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1、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2345方法应注意:abcd键特征二、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12345点,进行区别指导三、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1234复习方式多样化四、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123课题的性质第四节 中学生技能的形成一、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123二、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1234、科学地进行练习(abc练习要食量适度,循序渐进)第五节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一、什么是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二、实用的典型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a学习时间管理b学习环境管理c学习任务的管理d他人支持的利用三、教中学生获得学习策略12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3形式的学习所必需的能力4法或策略的信息第六节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一、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担心、不安、着急的心理障碍二、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1、内源因素a遗传因素b认知评价能力c知识准备d应试技能2、外源因素a期望b教师的评估c考试情景的直觉三、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1、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2、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的结果3、考试前注意调节情绪第七章中学生班集体心理第一节班集体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一、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1234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二、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教师的教方面,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和荣誉动机;有助于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有助于将近景性学习动机转化为远景性学习动机;第二节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一、在制定班集体目标时,应注意:1234主要问题,以使班集体尽快步入正轨。二、怎样选拔班干部:12345、在同学中要有威信和号召能力三、怎样培养班干部:1、要大胆使用,精心扶植2、要严格要求,任人唯贤3、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努力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四、怎样培养正确的集团舆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2、通过讨论、评价等形式,提高学生分3、通过表扬与批评等手段,树立班级正气五、 良好班风的特征:12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3456、全班学生都有自制的习惯六、格要求,反复实践,持之以恒七、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级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八、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123456、易操作性原则九、织准备工作,处理活动中的偶然实件,活动总结第八章中学课堂教学心理第一节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一、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与社会性质的心理概念二、内隐性与外显性2变性abc师生感情和谐融洽三、影响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教师因素a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卢纶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bcde、教育思想的转变2、学生因素:a学习态度与动机b学习方式3、环境及其它因素a班级文化b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c师生关系四、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12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3、掌握课堂调控能力a敏锐的观bc教育机智4a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短处c教师要不断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不适当的期待567构件安全的心理环境一、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1、建立课堂教学常规234二、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1、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abcd有悬念2abcdefgh设问式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abcde2言技巧a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b亲切热情,礼貌文雅c动有趣,富有哲理四、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术1abce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难易度五、课堂教学机智问题:1、课堂教学机智的要求a适时调整教bc2、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a趁热加工法(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b冷却处理法(行教学活动,等到课后的其他时间做出处理的方法)cef诱导法六、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ab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2的技巧a归纳式bc比较式defg活动操作式第九章中学生社会化及网络行为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以便积极地再现社会经验的过程,从群体角度来说,指一个社会或民族通过社会化对其成员进行塑造,从而使社会经验得以传递和更新的过程。二、社会化的重要性: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不经过正常的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三、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1(2(理想目标探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社会化)3、家庭因素第三节中学生的偏离行为一、什么是偏离行为: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偏离或冲突的行为二、偏离行为的主要表现1、攻击行为(间接攻击)23、自杀第四节中学生的网络行为一、中学生的上网心理abcd质消极影响a认识结构b思维方式c道德意识d网络成瘾二、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