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_第1页
毕业设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_第2页
毕业设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_第3页
毕业设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_第4页
毕业设计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岭区二级公路设计计算毕业答辩之燕山大学姓名:程顺指导老师:徐秋实道路桥梁专业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路线设计第二部分路基设计第三部分路面设计第四部分排水设计第五部分工程预算第六部分总结第七部分致谢第一部分路线设计

设计概况主要技术标准方案比选详细设计-平面设计详细设计-纵断面设计详细设计-横断面设计

本设计是拟建一条山岭区二级公路,路线必须经过的控制点上夼村、王家瞳、丁家夼村,路线经过区域属于公路自然区划VI4区,设计速度为60km/h,路线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5+886.392,路线总里程5886.392m。路基宽度8.5m,双向车道,无中间分隔带,路面最终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普通混凝土面层250mm,水泥稳定粒料200mm,天然砂砾200mm。一、设计概况指标名称规范值指标名称规范值自然区划VI4区最大纵坡(%)6公路等级二级公路最多坡长(m)3%4%5%6%路基宽度(m)8.512001000800600设计行车速度(km/h)60最短坡长(m)15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25一般最小坡长(m)20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000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路拱≤2%15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0路拱>2%1900竖曲线最小长度(m)50直线段最大长度(m)1200停车视距(m)75二、主要技术标准1.三方案整体平面图三、方案比选方案一:红色路线方案二:蓝色路线方案三:粉红路线20002.第一方案平面图三、方案比选3.第二方案平面图三、方案比选4.第三方案平面图三、方案比选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路线长度5915.899米5494.459米5177.382米经过村庄7个5个4个交点数目554平曲线最小半径300m350m300m最大纵坡4.9%5.1%5.27%最小纵坡0.52%0.64%0.54%变坡点数目8个7个6个竖曲线凹凸性凹凸搭配,无连续上下坡段。搭配可以,连续上下坡段短搭配较差,虽然坡度有所减缓,但连续上下坡段过长。平曲线平均圆曲线半径小,路线比方案二更适应地形的变化平均圆曲线半径大,路线比方案一顺适平面线型较好,满足指标要求,线型顺滑竖曲线指标较高,较合理填挖较大纵坡多大、填挖最大平纵组合无不良组合,搭配较为合理有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有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5.比选表—1三、方案比选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最大填挖深度填:10.013m挖:11.009m填:11.941m挖:11.538m填:14.291m

挖:14.195m路基土石方高填深挖不多,挖方总量=180800.11m3,填方总量=209891.61m3,此方案填挖方量最少。挖方总量=199784.13m3,填方总量=223994.79m3。挖方总量=224482.67m3,填方总量=232813.27m3此方案填挖方量最大。安全评价安全安全连续下坡段较长,安全性较差方案优点1.不用架桥、挖隧道,施工技术比较简单;2.工程土石方比较少,线形指标符合要求;3.最大纵坡较小,凹凸搭配合理,行车舒适安全;4.经过村庄多,便于居民出行;1.路线较短,2.经过福山铜矿区,利于资源开发1.路线最短2.路线曲线半径虽小,但是适应地形,路线顺滑;6.比选表—2三、方案比选方案一路线起于上夼村,经王家瞳和吕家沟村,然后从吴阳泉村和西车家村之间通过,在经过王家庄,到达终点丁家夼村。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5+915.899,路段长5915.899m,起点(-1148,3802)到终点(2793,2191),设置5条平曲线,经过7个村庄。主要优点:平面指标较高,纵断面指标好,平纵组合较合理,填挖方量少,不用架桥、挖隧道,施工技术比较简单,最大纵坡较小,凹凸搭配合理,行车舒适安全,经过村庄多,便于村民出行和村庄联系,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主要缺点:路线比另两个方案长。方案二路线起于上夼村,经王家瞳、吕家沟村、西车家村、福山铜矿区,到达终点丁家夼村。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5+494.459,路段长5494.459m,起点(-1148,3802)到终点(2793,2191),设置5条平曲线,经过5个村庄,经过福山铜矿。主要优点:平面指标较好,路线较短,纵断面指标好,经过福山铜矿区,便于资源运输。

主要缺点:平纵组合比一方案差,填挖方量较大,经过村庄没有一方案多,不利于农村间的联系。方案三路线起于上夼村,经王家瞳、西车家村,到达终点丁家夼村。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5+177.382,路段长5177.382m,起点坐标(-1148,3802)到终点坐标(2793,2191),设置4条平曲线,设一个虚交,经过4个村庄,经过福山铜矿。主要优点:路线最短,平面线型指标较好,路线顺滑。主要缺点:纵断面连续下坡段过长,平纵组合有品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组合形式相对复杂,高填深挖较多,填挖方量相对较大,经过村庄较少,不利于村庄间联系。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最终选择方案一为最终设计方案。

7.比选说明三、方案比选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比较项目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平面比较平曲线半径及对称缓和段长度(m)JD1400(60)400(70)JD2300(60)350(60)JD3300(60)500(80)JD4600(70)500(70)JD5500(70)400(70)总里程(m)5915.8995886.3921.详细设计与初步设计平面比较表比较项目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纵断面比较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长度(m)变坡点12000(101.7)6000(147.8)变坡点22000(189.7)4000(338.4)变坡点32000(175.4)4500(417.5)变坡点42000(100.8)4000(245.2)变坡点52500(138.3)7000(449.0)变坡点62000(117.8)15000(569.7)变坡点72500(75.5)8000(76.9)变坡点82500(34.1)最大填挖深(m)填:10.01挖:11.01填:9.77挖:9.18总土石方量3906923452712.详细设计与初步设计纵断面比较表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3.详细设计平面图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4.详细设计K0+000~K0+700平面分图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5.详细设计K0+700~K1+400平面分图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6.详细设计直曲表四、详细设计-平面设计1.详细设计纵断面设计桩号竖曲线纵坡(%)变坡点间距直坡段长标高m凸曲线半径Rm凹曲线半径Rm切线长Tm外距E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m)(m)K0+000101.15

-0.74360.00286.09K0+36098.486000

73.910.46K0+286.090K0+433.910

-3.21840.00596.87K1+20071.55

4000169.223.58K1+030.780K1+369.2205.26

550.00172.01K1+750100.454500

208.774.84K1+541.234K1+958.766

-4.02470.00138.65K2+22081.54

4000122.591.88K2+097.414K2+342.5862.11

1030.00682.92K3+250103.237000

224.503.60K3+025.503K3+474.497

-4.311120.00610.65K4+37054.98

15000284.852.70K4+085.146K4+654.854

-0.51950.00626.68K5+32050.13

800038.470.09K5+281.533K5+358.4670.45

566.39527.92K5+886.39252.69

五、详细设计-纵断面设计2.K0+000~K0+700纵断面图五、详细设计-纵断面设计3.三K三7+三00三0~三K1三+4三00纵断三面图五、三详细三设计-纵断三面设三计六、三详细三设计-横断三面设三计1.标准三横断三面图六、三详细三设计-横断三面设三计2.三K三0+三00三0~三K0三+5三50横断三面图六、三详细三设计-横断三面设三计3.三K三0+三60三0~三K1三+1三50标准三横断三面图六、三详细三设计-横断三面设三计4.三K三1+三20三0~三K1三+6三50横断三面面三图第二三部分三路三基设三计路基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路基三防护三与加三固挡土三墙设三计1.路堤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一、三路基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4.三5H法计三算图三示1.路堤三边坡三稳定一、三路基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分段sinααcosαΩG=ΩgNiTim2KN10.8154.280.586.39111.8365.2990.7920.6641.520.7516.83294.53220.52195.2430.5130.920.8622.91400.93343.95206.0140.3621.390.9323.88417.90389.11152.4150.2212.460.9820.84364.70356.1178.6960.073.831.0016.14282.45281.8218.877-0.08-4.721.006.72117.60117.20-9.688-0.23-13.370.973.3358.2856.70-13.48∑1830.69718.85计算三稳定三性系三数:用同三样方三法求三得:,由三此可三见第三二条三滑动三曲线三稳定三性系三数最三小,三为极三限滑三动面三,其稳三定系三数满三足1.三25~1.三50范围三要求三,因三此设三计采三用的三边坡三足以三满足三稳定三性要三求。2.路堑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一、三路基三边坡三稳定三验算验算三:因所以三设计三所选三路堑三边坡三满足三稳定三性要三求。直线三滑动三面计三算图三示1.路堤三边坡三防护二、三路基三防护三加固路基三填土三高度H<三3m时,三采用三草坪三网布三被防三护,三为防三止雨三水,三对土三路肩三边缘三及护三坡道三的冲三刷,三草坪三网布三被在三土路三肩上三铺入三土路三肩25三cm,在三护坡三道上三铺到三边沟三内侧三为止三。对三于高三等级三道路三,则三采用三菱形三空心三混凝三土预三制块三防护三。路基三填土三高度H>三3m时,三采用三浆砌三片石三衬砌三拱防三护,三当3≤三H≤三4m时,三设置三单层三衬砌三拱,三当4<H≤三6m时,三设置三双层三衬砌三拱,三拱内三铺设三草坪三网布三被为三保证三路面三水或三坡面三水不三冲刷三护坡三道,三相应三于衬三砌拱三拱柱三部分三的护三坡道三也做三铺砌三,并三设置20号混三凝土三预制三块至三边沟三内侧三。20号混三凝土三预制三块的三规格三分为三两种三,拱三柱及三护脚三采用5c三m×三30三cm三×5三0c三m的长三方体三预制三块,三拱圈三部分三采用5c三m×三30三cm三×6三5c三m的弧三形预三制块三(圆三心角30度,三内径12三5c三m,外三径13三0c三m),三预制三块间三用7.三5号砌三浆灌三注。2.路堑三边坡三防护二、三路基三防护三加固路堑三高度三小于3m边坡三均直三接撒三草种三防护三;路三堑高三度大三于3m均采三用人三字形三骨架三植草三护坡三。3.路基三边坡三防护三图1二、三路基三防护三加固4.路基三边坡三防护三土2二、三路基三防护三加固三、三挡土三墙设三计1.挡土三墙概三述挡土三墙是三用来三支撑三天然三边坡三或人三工填三土边三坡以三保持三土体三稳定三的建三筑物三。在三公路三工程三中,三它广三泛应三用于三支撑三路堤三或路三堑边三坡、三隧道三洞口三、桥三梁两三端及三河流三岸壁三等。三在路三基工三程中三,挡三土墙三可用三以稳三定路三堤和三路堑三边坡三,减三少土三石方三量和三占地三面积三,防三止水三流冲三刷路三基,三并经三常用三于整三治坍三方、三滑坡三等路三基病三害。挡土三墙类三型分三类方三法较三多,三一般三以挡三土墙三的结三构形三式分三类为三主,三常见三的挡三土墙三形式三有:三重力三式、三衡重三式、三悬臂三式、三扶壁三式、三加筋三土式三、锚三杆式三和锚三定板三式。三按照三墙的三设置三位置三,挡三土墙三可分三为路三肩墙三、路三堤墙三、路三堑墙三和山三坡墙三。本山三岭区三二级三公路三在桩三号为K1三+2三00三~K三1+三40三0、K2三+3三00三~K三2+三40三0、K3三+9三00三~K三4+三10三0等路三段为三填方三路段三,为三保证三路堤三边坡三稳定三,少三占地三,少三拆迁三,故三在以三上路三段处三设置三路堤三挡土三墙,三拟采三用重三力式三挡土三墙。三、三挡土三墙设三计2.挡土三墙设三计图第三三部分三路三面设三计水泥三路面三设计沥青三路面三设计路面三方案三比选一、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1.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方三案一--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普通三混凝三土面三层22三0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水泥三碎石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粉煤三灰土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新建三路基一、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2.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方三案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普通三混凝三土面三层24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水泥三稳定三粒料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天然三砂砾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新建三路基一、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3.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比三选水泥三路面三方案三一与三方案三二相三比较三:①虽三然方三案一三的面三层较三方案三二的三面层三厚度三有所三降低三,方三案一三面层三厚度0.三22三m,方三案二三面层三厚度0.三24三m,但三方案三一面三层采三用弯三拉强三度为5.三5M三pa,弯三拉弹三性模三量为33三Gp三a的普三通混三凝土三面层三,方三案二三面层三采用三弯拉三强度三为5.三0M三pa,弯三拉弹三性模三量为31三Gp三a的普三通混三凝土三面层三,方三案二三较方三案一三所采三用的三面层三造价三更为三经济三。②两三方案三的第三二层三所采三用的三底层三材料三不同三,方三案一三采用三石灰三水泥三碎石三,方三案二三采用三的是三水稳三定性三粒料三。③两三方案三的第三三层三所选三择的三基层三材料三也不三同,三方案三一选三用石三灰粉三煤灰三土,三方案三二选三用天三然砂三砾,三石灰三粉煤三灰土三需经三过长三途运三输,三运费三贵,三而天三然砂三砾来三源广三,运三输方三便,三当地三就能三自给三自足三。综上三所述三,水三泥混三凝土三路面三的最三终方三案为方案三二。一、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4.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接三缝设三计二、三沥青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1.沥青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方三案一--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细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3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中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4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粗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6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粉煤三灰碎三石25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土24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新建三路基二、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2.沥青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方三案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细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3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中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5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粗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80三m三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粉煤三灰碎三石25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石灰三土21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新建三路基二、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设三计3.沥青三混凝三土路三面方三案比三选沥青三路面三方案三一与三方案三二相三比较三:①方三案一三的面三层和三方案三二的三面层三材料三厚度三都相三同,三都为30三mm厚的三细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三。②两三方案三的第三二层三所采三用的三垫层三材料三相同三,方三案一三采用40三mm厚的三中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三,方三案二三采用50三mm厚的三中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三,而三沥青三土越三厚造三价也三越贵三,且三厚度三升高三,施三工操三作难三度变三大。三以此三比较三方案三一优三于方三案二三。③两三方案三的第三三层三所选三择的三基层三材料三相同三,方三案一三采用60三mm厚的三粗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三,方三案二三采用80三mm厚的三中粒三式沥三青混三凝土三,以三此比三较方三案一三优于三方案三二。④方三案一三的第三四层三和方三案二三第四三层材三料厚三度都三相同三,都三为25三0m三m厚的三石灰三粉煤三灰碎三石。⑤方三案一三的第三五层三和方三案二三的第三五层三材料三相同三,厚三度不三同,三方案三一为24三0m三m厚的三石灰三土,三方案三二为21三0m三m厚的三石灰三土。三石灰三土较三便宜三,但三厚度三越厚三所花三钱越三多,三以此三比较三,方三案二三优于三方案三一。综合三考虑三方案三一更三加经三济,三实惠三,施三工便三于操三作。三故最三终沥三青路三面选三择方案三一。三、三路面三方案三比选1.沥青三混凝三土路三面优三缺点沥青三路面三优点三:①沥三青路三面由三于车三轮与三路面三两级三减振三,因三此行三车舒三适性三好、三噪音三小;②柔三性路三面对三路基三、地三基变三形或三不均三匀沉三降的三适应三性强三;③沥三青路三面修三复速三度快三,碾三压后三即可三通车三。沥青三路面三缺点三:①压三实的三混合三料空三隙率三大,三耐水三性差三,宜三产生三水损三坏,三一个三雨季三就可三能造三成路三面大三量破三损;②沥三青材三料的三温度三稳定三性差三,脆三点到三软化三点之三间的三温度三区间三偏小三,包三不住三天然三高低三温度三,冬三季易三脆裂三,夏三季易三软化三;③沥三青是三有机三高分三子材三料,三耐老三化性三差,三使用三数年三后,三将产三生老三化龟三裂破三坏;④平三整度三的保三持性三差,三不仅三沉降三会带三来平三整度三劣化三,而三且材三料软三化会三形成三车辙三。三、三路面三方案三比选2.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优三缺点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优三点:①水三稳定三性较三高,三在暴三雨及三短期三浸水三条件三下,三路面三可照三常通三行;②温三度稳三定性三高,三无车三辙现三象;③水三泥混三凝土三是无三机胶三凝材三料,三主要三水化三产物三水化三硅酸三钙是三其强三度的三主要三来源三,既三耐老三化,三又无三污染三。但三在更三长时三期,三会与三所有三岩石三一样三,产三生风三化现三象,三水泥三石风三化与三沥青三老化三相比三,时三间长10倍以三上,三不构三成工三程问三题;④平三整度三的保三持期三长;⑤在三相同三技术三和工三艺水三平下三,水三泥路三面大三修前三的使三用年三限长三。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缺三点:①在三相同三平整三度条三件下三,由三于刚三性路三面不三减振三,因三此行三车舒三适性三不及三沥青三路面三;噪三音较三大,三我国三对低三噪音三水泥三路面三尚未三开展三研究三和应三用;②在三路基三、地三基变三形或三不均三匀沉三降条三件下三,易三形成三脱空三,附三加应三力很三大,三极易三产生三断裂三破坏三,对三路基三稳定三性要三求高三,对三不均三匀沉三降的三适应三性差三。③水三泥路三面强三度高三、硬三度大三,即三使断三板后三也难三于清三除,三修复三难度三大,三新浇三筑面三板的三养护三期较三长。三、三路面三方案三比选3.路面三比选鉴于三沥青三路面三对公三路周三围的三土地三、地三下水三等会三造成三污染三,造三价要三高于三水泥三路面三;而三修建三水泥三路面三能促三进当三地经三济的三发展三,带三动当三地经三济发三展,三也提三升当三地水三泥的三质量三和知三名度三,所三以选三择修三建水三泥混三凝土三路面三,结三合前三面的三水泥三路面三设计三,最三终路三面方三案选三择水泥三混凝三土路三面方三案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普通三混凝三土面三层25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水泥三稳定三粒料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天然三砂砾20三0三mm--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新建三路基三、三路面三方案三比选4.路面三结构三设计三图第四三部分三排三水设三计1.排水三设计三主要三内容一般三分为三路基三排水三设计三和路三面排三水设三计。对于三路基三排水三设计三包括三边沟三设计三、边三沟设三计验三算、三排水三沟设三计、三排水三沟设三计验三算。对于三路面三排水三主要三以路三拱和三横坡三坡度三为主三。根三据路三面类三型和三当地三的自三然条三件,三本设三计行三车道三横坡三2%三,路三肩横三坡3三%。2.涵洞三设计涵洞三是为三了排三泄地三面水三流而三设置三的横三穿路三基的三小型三排水三构造三物,三本设三计参三考规三范及三相关三资料三结合三本设三计实三际,三考虑三在服三从路三线走三向,三保证三排水三顺畅三条件三下,三尽量三在路三线设三计的三凹向三竖曲三线底三部,三跨越三明显三排水三沟槽三处设三置涵三洞。三根据三地形三,本三设计三选择K1三+2三50三.0三0和K2三+3三50三0.三00处设三置涵三洞。第四三部分三排三水设三计3.涵洞三设计三图第四三部分三排三水设三计4.三K三0+三70三0~三K1三+4三00排水三设计三图第五三部分三工三程预三算第五三部分三工三程预三算第六三部分三总三结本设三计是三对山三岭区三二级三新建三公路三设计三,全三线长5.三8公里三。根三据给三定资三料,三通过三交通三量的三计算三与预三测确三定本三公路三为二三级公三路,三设计三速度三为60三km三/h。经三过反三复计三算、三审查三、修三改,三使整三条线三路各三项指三标达三规范三要求三,并三且在三各自三条件三下尽三量使三用最三高指三标。三本次三设计三的难三点在三于克三服较三大高三差,三使路三线的三平面三和纵三断面三结合三良好三,使三纵坡三满足三技术三指标三要求三。本设三计是三对山三岭区三某二三级公三路的三设计三,是三对大三学期三间所三学专三业知三识进三行系三统运三用的三过程三,通三过这三次设三计,三我对三行业三规范三的了三解有三初步三的加三深,三对设三计的三基本三流程三有了三一定三的掌三握。该毕三业设三计的三主要三内容三包括三:道三路的三选线三、定三线,三平纵三横设三计,三路基三防护三及其三排水三设计三,路三面结三构设三计等三。通三过具三体的三设计三过程三,使三我们三基本三掌握三了道三路设三计的三基本三程序三和基三本内三容。设计三分两三个阶三段进三行,三其中三初步三设计三包括三初步三平面三设计三、纵三断面三设计三、方三案的三比选三;其三次做三路线三的详三细设三计,三包括三详细三平面三设计三、纵三断面三设计三、横三断面三设计三、路三基设三计、三路面三设计三、排三水设三计;三最后三是设三计说三明书三的整三理。通过三本次三毕业三设计三,我三对专三业知三识有三了更三加深三入的三认识三与了三解,三对于三道路三设计三的一三些步三骤与三需要三注意三的问三题,三都有三了更三多的三了解三,并三且可三以对三纬地三和CA三D等专三业软三件熟三练使三用。三通过三这次三毕业三设计三,我三们对三以后三的工三作内三容与三方向三有了三一定三的了三解,三对本三专业三的工三作内三容有三所认三识,三使我三有了三更多三的收三获,三分析三问题三、解三决问三题的三能力三有了三很大三提高三,对三很多三专业三知识三也有三了更三深刻三的理三解;三通过三本次三毕业三设计三完成三一般三公路三的施三工图三设计三以及三技术三设计三,培三养收三集资三料和三调查三研究三的能三力,三方案三比选三和论三证的三能力三,理三论分三析与三设计三运算三能力三。强三化对三基本三知识三和基三本技三能的三理解三和掌三握,三进一三步提三高应三用计三算机三绘图三的能三力以三及编三写编三制能三力,三把四三年来三学习三的知三识应三用到三实际三工程三当中三,融三会贯三通,三学以三致用三。第七三部分三致三谢在紧三张和三匆忙三中度三过了三毕业三设计三的这三一段三时间三,付三出许三多同三时也三收获三更多三,不三仅是三对知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