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临床免疫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临床免疫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临床免疫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临床免疫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临床免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系免病教研室蒋红群老师第七章临床免疫临床医学专业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系列课件学习内容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与移植免疫2023/5/179:10:042第一节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一系列防御功能。抗感染免疫的类型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

吞噬细胞抗感染免疫机制体液中的抗菌物质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特点4表5-1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特点项目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获得方式与生俱来后天获得作用时相即刻至96h内96h后作用特点作用广泛、迅速,无特异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具有特异性作用时间无记忆性,作用时间短具有记忆性,作用时间长一、抗细菌免疫(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1.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补体2.适应性免疫:①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②抑制细菌的黏附作用;③调理和促吞噬作用;④溶菌或杀菌作用。(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1.固有免疫:NK细胞2.适应性免疫:CD8+CTL细胞与CD4+Th1细胞2023/5/179:10:046抗细菌免疫二、抗病毒免疫1.固有免疫干扰素、NK细胞、吞噬细胞2.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中和病毒作用、ADCC作用细胞免疫:CD8+CTL细胞与CD4+Th1细胞7三、抗真菌免疫1.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防御素、补体2.适应性免疫主要依赖细胞免疫2023/5/179:10:048四、抗寄生虫免疫1.固有免疫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补体2.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①激活补体;②调理作用;③阻止寄生虫与宿主细胞的黏附;④ADCC作用细胞免疫:CD4+T细胞9机体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机制

抗感染类型免疫机制效应分子或细胞作用机制抗胞外菌体液免疫为主机体(IgG、IgMsIgA)阻止细菌黏附、中和外毒素、促进吞噬(调理作用)、补体协同溶菌作用抗胞内菌细胞免疫为主Th1分泌IFN-γ活化MΦ清除胞内菌Tc(CTL)杀伤胞内菌寄生细胞抗病毒体液免疫机体(IgG、IgMsIgA)阻止病毒吸附与穿入、促进吞噬、补体协同溶解包膜病毒或病毒寄生细胞细胞免疫Th1分泌IFN-γ、IL-2等抑制病毒复制、活化MΦ、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Tc(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抗真菌细胞免疫为主Th1分泌IFN-γ、IL-2等活化MΦ、NK细胞杀伤真菌或真菌感染细胞Tc(CTL)杀伤真菌或真菌感染细胞2023/5/179:10:0410第二节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4型:Ⅰ型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

2023/5/179:10:0411一、Ⅰ型超敏反应特点:由IgE或IgG4抗体介导,补体不参与;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发生快,消退亦快;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2023/5/179:10:04(一)主要参与成分1.超敏原

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粉尘、皮屑、羽毛、螨等。食入性变应原:鱼、虾、贝、蟹、蛋、奶、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等。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有些酶类物质可作为变应原:如尘螨中的半胱氨酸蛋白

2.变应素:IgE,其次IgG4。133.细胞(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负反馈调节直接吞噬、破坏肥大细胞等脱出的颗粒。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释放磷脂酶D,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2023/5/179:10:0414主要参与成分(二)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分为三个阶段,即致敏阶段、发敏阶段、效应阶段2023/5/179:10:042023/5/179:10:04161.致敏阶段2.发敏阶段(1)原发介质:组胺、肝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2)继发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等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3.效应阶段(1)平滑肌收缩:以气管、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为甚;(2)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外渗,局部水肿及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3)黏膜腺体分泌增加等变化2023/5/179:10:0417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三)临床常见疾病1.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2)血清过敏性休克: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2.局部过敏反应(1)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2)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鱼、虾、蟹、蛋、奶等(3)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或血管性水肿):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及冷热刺激等。182023/5/179:10:0419花粉症的发生机制

二、Ⅱ

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type)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type)超敏反应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或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特点:(1)主要由IgG、IgM介导(2)通过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损伤靶细胞。(3)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细胞。20(一)发生机制1.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1)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2)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成分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3)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4)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21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或IgM。通过三条途径损伤破坏靶细胞:①活化补体来溶解靶细胞;②激活吞噬细胞,发挥调理吞噬作用;③激活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2023/5/179:10:0422(一)发生机制2023/5/179:10:0423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2.新生儿溶血症(Rh阴性母亲、母亲O型)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感染)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安基比林等)5.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6.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2023/5/179:10:04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三、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在一些效应细胞(如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2023/5/179:10:0426(一)发生机制1.一定数量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IC沉积

形成因素:(1)抗原物质在体内的持续存在(2)抗原和抗体比例及抗原性质(3)其他中等大小IC最常见的沉积部位是肾小球、关节、心肌等处毛细血管或抗原进入部位。2023/5/179:10:04272023/5/179:10:04282.中等大小IC的致病作用

IC不直接损伤组织,而是通过:①补体的作用:IC活化补体,C3a、C4a、C5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②中性粒细胞的作用:C5a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并释放出溶酶体酶损伤邻近组织③血小板的作用:IC引起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活化凝血系统导致微血栓形成,局部缺血、出血、组织坏死。29(一)发生机制2023/5/179:10:0430中等大小IC的致病作用机制图

2023/5/179:10:0431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阿蒂斯(Arthus)反应(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反复注射胰岛素、“农民肺”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药物热(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RA)(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32四、Ⅳ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型(cell-mediatedtype)或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typehypersensitiveity,DTH)。是由效应T细胞受到抗原再次刺激而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

2023/5/179:10:0433(一)发生机制1.抗原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

变应原主要有: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病原生物;药物、塑料、染料、油漆、农药等化学物质;细胞抗原(肿瘤细胞、移植细胞)等。2.效应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342023/5/179:10:0435IV型超敏反应示意图(二)临床常见疾病1.传染性超敏反应

结核病2.接触性皮炎如油漆、染料、农药或磺胺、青霉素等药物。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皮疹、水疱。3.移植排斥反应

362023/5/179:10:04374型超敏反应的比较五、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一)查明变应原,避免再接触1.皮肤试验:确定变应原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变应原皮肤试验2.血清总IgE测定3.血清特异性IgE测定2023/5/179:10:0438(二)脱敏治疗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0.1ml→0.2ml→0.3ml→…)、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

2023/5/179:10:0439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已查明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却难以避免接触的呼吸道、皮肤过敏反应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开始数周,以后数月)、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