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态动词总结
I情态动词的特征:本身有词义。不能独立作谓语。2.后接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3.不随人称和数的变更。情态动词各自的基本意义与用法:1.与用法对比点1、表“实力”I’t.2、表“许可”a.I.3、“怀疑”,,’t..4、与区分代替,表示语气更为宛转。.I,(能够)(仅表实力时),但表示一番努力后,才能做得到,且有更多的时态。2与用法对比点1.表“询问”I…(I…)I…(I…)(但比用更客气)2.表“允许”..(与相呼应)3.表“可能”“或许”.I’m.注:1.I…的答语。2.可表示期望或祝福!3.()用于目的状语从句。确定:,.否定:,’t不行(语气强硬),或,’d..3.与用法对比点1.表“必需”(主观看法)必需;没有过去式,可用于间接引语中。I.(客观须要)不得不,有多种时态。’s,’t.2.疑问句I…,.(确定),’’t.(不必),.’t.4.与用法对比点1.情态动词原形1)否定式2)疑问式(’t).,’t..I’m,’.I.(固定用法)2.实义v.1)确定式2)否定式3)疑问式.’t().,’t..(’t).,I.3.表示过去没必要做’t,.(她没有参与)5.与用法对比点1、表“应当”表劝说、建议’s..“有责任有必要”做某事..2、表“估计”.“特别可能”的事,可译为“总应当”,.注:1)还可在虚拟语气中的运用2)留意:的疑问式与否定式,I.,’t.否定式:’t(不说)反疑问句:’t6.与用法1.征询对方看法或恳求指示,用于第一、三人称:I()…()…I()1.询问对方的意思或向对方提出要求:()…’t…...(替代更客气)’t你不去看电影吗,II.不,我想去。2.表示说话人的“意愿”有“吩咐”“警告”“强制”“承诺”“决心”等,用于其次、三人称。I().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确定要全力以赴来挽救这艘船。2.表示“意志”“意愿”,用于各种人称:I’t’t.我不会做任何你不喜爱的事。表示过去时间的“意志”“意愿”.夏洛克从前是不愿要钱的。7.与用法1.表示过去的动作、状态,重在与现在状况的对比,不确定要有时间状语。Ia,I..1.只表示过去动作的重复,有明确的时间状语。II.2后只接表动作的动词,不接表相识或状态动词.2.表示过去的习惯有时可互换:,/.3.表示过去的次数时,不能运用:(√).(X)/.注:的否定式:’t或’t(’t也可写作’t)疑问式:’t’t情态动词表推想:大多数情态动词(除表‘实力、许可、意志’外),都可以表示推想,其程度有差异。按可能性程度的凹凸排列为:﹥﹥﹥﹥完全确定完全可能很可能可能有可能2.区分情态动词的否定含义:或许不、可能不可能不’t不行能’t不许、禁止’t不应当’t不必3.情态动词表推想详细运用:情态动词可以对现在、进行、过去推想。S主+情态动词++对“性质”“特征”的推想S主+情态动词++n对“职业”“事物”的推想S主+情态动词+动词原形对常常性行为的推想S主+情态动词++对进行着的行为的推想S主+情态动词++对过去的行为的推想情态动词表推想时:1、只能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2、只能用于确定句(它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其实就用来代替了)3、如句中有情态动词+完成时,定是对过去的推想。4、句中如有表示不愿定的话语I;I’t之类,常选的各种形式。4.表示反劝的特别的表推想形式1).++.表示原来能做到,但事实上没有做到。,..’t+.表示原来不能做到,但已经做到了。,.’t++.表示本不必做的,但已经做到了。’t,.)+.表示该做而没有做.I.’’t+.表示不该做而做了。’t/’t.5.留意:只能用于确定句(它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其实就用来代替了)++.表示对过去确定的推想,“确定是,准是”..++.表示对过去的推想(限于问句中)他可能这样说吗?’t++.表示对过去的否定推想a.情态动词表推想的反意疑问句情态动词表推想的反意疑问句,简洁来说,就是以情态动词后的时态为淮,如句子里有明确的时间状语,则以其为准。以为例:.1.,’t2.,’t3a,’t4.,’t注:如选择题中(以,’t?为例)既有’t又有’t则以’t?为最佳答案。情态动词专项练习与解析一()1...A.’t B.’t C.’t D.()2.I.A. B. C. D.()3.II.A.B. C. D.()4.I’t.I.A. B. C. D.()5.,.A.; B.;C.;D.;()6.,.A. B. C. D.()7.,.A.; B.;C.; D.;()8..A. B. C.D.()9.A,. A.’t B.’tC. D.()10..I.A. B.C. D.()11.,.A. B.C. D.()12.—IA. B.C. D.()13.,.A. B. C. D.()14.—,.A.; B.;C.; D.;()15.,’t.A. B.C. D.()16.I,I.A.B.C.D.()17.I’t.,.A. B.C. D.()18.—I—,.I’.A.’t B.’tC.’t D.’t()19.aa,.A. B.C. D.()20.’so’..A.B.C. D.()21.—.—a.A.’tB.’tC.’tD.’t()22.,,.A.’t;’tB.’t;C.’t;D.’t;’t()23..A.B.C.D.()24.—II.—12:00.A.B. C. D.()25.—Ia.A.B.C.D.()26.—A.I’t B.I’t C.I’t D.I’t()27.—’s—I’m.I.A.B.C. D.()28.—.A.IB.IC.I D.I()29.I,a. A.’t B.’tC.’t D.’t()30.—A.B.C.D.专项练习(二)1.I’t..
A.’tB.’t
C.’tD.’t
2.’t.
A.B.
C.D.
3.,.
A.;B.;
C.;D.;
4.,.
A.’tB.’tC.’tD.’t
5...
A.B.C.D.
6.I’m.
A.B.C.D.
7..
A.B.C.D.
8.“”“,.”
A.’tB.’tC.’tD.’t
9..
A.B.C.D.
10..
A.’tB.’tC.’tD.’t
11..a.
A.B.C.D.
12.I.
A.B.C.D.
13.I,I.
A.B.C.D.
14...
A.’tB.’t
C.D.’t
15..I.
A.B.C.D.
16...
A.’tB.’tC.’tD.
17.’s,.
A.’tB.’tC.D.’t
18.,
A.’tB.’tC.D.
19..
A.’tB.’t
C.’tD.’t
20.—I—,.
A.’tB.C.’tD.’t
21.’sa.’s,.
A.’tB.C.’tD.
22.I’t..
A.’tB.’t
C.’tD.’t
23.—’ta.—.I’a.
A.,I’tB.,I’tC.,ID.,I
24..
A.B.C.D.
25.——.
A.B.C.D.
26.,.
A.B.
C.D.
27.—
—I’m..
A.B.C.D.
28.’s.
A.B.
C.D.
29.a,
A.’tB.C.D.’t
30.I,II.
A.’tB.’t
C.’tD.’t
31.,’t.
A.B.C.D.
32.I,I.
A.B.C.D.
33.,
A.’tB.’tC.’tD.AB
34..
A.B.C.D.
35.’s,
A.B.’tC.D.
36.,
A.B.’tC.D.
37...
A.B.C.D.BC
38.“I.”“’s9568442.”
A.’tB.’tC.’tD.’t
39..
A.B.C.D.
40..
A.…B.…’tC.…D.…专项练习(三)1.—.
—.a.
A.
B.
C.’t
D.’t
2.—I—,..
A.
B.’t
C.’t
D.’t
3.—,
—’s..
A.’t
B.’t
C.’t
D.’t
4.—I..—.’s.
A.’t
B.’t
C.’t
D.’t
5.—a.,
—.I.
A.;
B.;C.;
D.;
6..,,.
A.
B.
C.
D.
7..I.
A.
B.
C.
D.
8.—!—,’s,.
A.
B.C.
D.
9.a.
A.;
B.;
C.’t;
D.’t;
10.——,...
A.
B.’t
C.
D.’t
11.—,I’a.—,..
A.
B.
C.
D.
12.—’s
—,I’m.I.
A.’t
B.’t
C.’t
D.’t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8o’,.
A.
B.
C.’t
D.
16.—..—,..
A.’t
B.’t
C.’t
D.17..
A.
B.
C.
D.
18.——,I.
A.
B.
C.
D.
19..
A.I
B.IC.I
D.I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与解析一【练习解析】1.C从原题中这一信息句可知,“你不必现在还”。2.D从原题中这一信息句可告知考生,“笔丢了”,丢的动作是过去发生的。因此用+表示对过去事实的确定揣测。3.C原题中的这一信息词告知考生,在后的宾语从句中,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4.B从原题中的I’t.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出,用表示过去事实的精确的确定揣测。5.A从原题中这一信息词可知,条件句中用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过去完成时,主句用+。6.A+过去分词,在次是虚拟语气,表示“原来可以给你更多的帮助”,而事实则是帮助较少。7.C从原题中的这一信息词示意考生,该句应选用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过去完成时,…“要不是因为……”。8.D原题中的相当于一个条件句:,故主句用.9.A可以表示一种客观上的实力,本句’t,表示“不能,不会”。10.B从原题总的“I”“我不知道为何他变更了办法了。”这句话告知考生没有守诺言。因此,用+,表示“过去本应当做某事,而事实上没有做”。11.C可参看10题。意思是:“昨晚本应当学习,但是却去听音乐会了。”12.C原题中的不是过去时,而表示一种委婉、客气的礼貌用语。因此用提问时,用回答。同样用,提问,用和回答。[留意]①—a—,I.②——,I.这两个对话中的,是惯用法,故不能用来回答。因为在这两个句型中,不能去替换。13.A可参看10、15题。该句意思是:“汤姆原来不该告知我你的隐私,但他没有损害你的意思。”=’t14.B从答语中的这一信息句可提示考生,条件句应填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时态。15.B从原题中的’t这一信息句可示意考生,当晚来的可能性不大。A是“准来,确定来”,D是“将要来”。16.C可参看10、11、13题。“本应当”而事实上没有……17.D从原题中I’t和后文这两个信息句可知,条件句中应填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过去完成时。可参看6、7、14题。18.A你不必告知他。因为I’这一信息句已示意考生了。19.C当引导虚拟语气的句子是,假如主句与从句中的谓语词所表达的动作同时发生时,后接一般过去时。例如:.假如从句中的谓语动作发生个在主句谓语动作之前,则用过去完成时。例如:.不论主句中的谓语是现在时还是过去时。20.C只要考生抓住一词和后文(随时的意思)这两个信息词语,就能很快选出C项,表示逻辑推想,意思是“快七点钟了,杰克一会儿就该到了。”21.D依据句意,是对过去状况的推想。“当时决不行能是一次舒适的乘车。”表示对过去的推想只能用于确定句。22.B’t表示“禁止”;表示“有可能”。句子的意思是:“你不行以玩刀,可能会伤你自己。”23.D该题在考考生与之间的区分。表示在困难的状况下,经过一番周折而“能……”,并且胜利地做了。24.B该题考查情态动词表推想的用法。和都可以表示可能性,用则语气更加不愿定。表示“须要”、“必需”。可以表示推想,结合实际,合乎逻辑,意为“应当”、“该”。依据第一个说话者说的I的语境,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B。25.A该题在考查“情态动词+不定式的完成式”的用法,从会话的语境看,空白处应填“++过去分词”表示过去原来能做到的事而事实上没有做到。26.B该题考查表示恳求的英语口语,用来向其次人称提问的疑问结构,是表达一种意愿和恳求,是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较为宛转的祈使语气,意思是“请你……,好吗?”,对于这种问句的确定答语可用!!,.I’d等;否定回答通常是I’m,I’t.,I’mI’t.I’m,…I‘d,…等。27.D表示“可能性”。28.C意思是“我会的”。对祈使句的确定回答。29.B’t为原来不该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30.D用可表示“可能不”。而则表示断然的否定推想“不行能”。A,C意思不符。专项练习二答案与解析
1.D.表示推想时不用于否定句;’t.表示“本不应当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t.表示“原来不必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t.表示“不行能做过某事”。依据题意,选D。
2.A.情态动词后要接带的不定式,的否定式是,所以答案是A。
3.A..表示“不要老是做谋事”,含有埋怨、指责、反感等感情色调。
4.D.题中的A项和B项都指现在状况;’t表示“不行能去过”;’t表示“本不应当去而事实上去了”。依据题意,选D。
5.D..表示“原来能够做某事而事实上未能做成”。
6.D.可用于表示惊异、感叹、不满等感情色调的句子,如指过去的动作,则要用.和通常不带感情色调。
7.C.题中的是情态动词,后接不带的不定式,主要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条件句中。
8.B.开头的疑问句,否定答语用’t或’t。
9.C.通常也视为情态动词(组),后接动词原形,其否定形式为。
10.D.作为情态动词,其否定形式为’t;作实义动词时,其否定形式为’t(’t)。
11.D.用在确定句中表推想时,语气比,等确定得多。此处“+不定式进行式”表“想必正在……”之意。
12.A.……,意为“宁愿(做)……而不(做)……”。
13.B.由句意可知,这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太有把握的推想。
14.D.’t意为“过去不必做而做了某事”。
15.D.表示“过去应当做而没有做某事”。
16.C.’t(不能),’t(不准),(不行以),均不合题意。
17.D.’t=’t
18.D.用在其次人称的疑问句中,为询问(或征求)对方的意愿或向对方提出恳求之意。
19.B.表示“过去不应当做而做了某事”,含有“懊悔”、“责怪”、“劝说”,“指责”之意。
20.A.开头的疑问句,否定答语常用’t。
21.D.疑问句中用于第一、三人称,用来征询对方的看法。
22.D.推想“她不行能在会上发言”,表示推想时,不能用于否定句中。
23.B.在此处表示“意志(向)”。
24.D.表示“过去不应当做而做了某事”,含有“懊悔”、“责怪”、“劝说”,“指责”之意。
25.B.表示对现在的事实进行推想。
26.C.用于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想,且较有把握。
27.C.表示推想时,比语气确定。
28.A.表推想,只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29.D.表示推想时,其后的反意问句有两种状况:①对现存状态(现在的事实)进行推想时,反意疑问句中动词用其一般现在形式。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合同协议
- 家居原材料采购合同协议
- 季度保修合同协议
- 家装优惠合同协议模板
- 安装维修旧换合同协议
- 宠物寄宿合同协议书范本
- 帐篷买卖合同协议
- 婚纱店租衣服合同协议
- 室内电线安装合同协议
- 家电兼职代理合同协议
- 口腔门诊接待流程
- 2025年上半年下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药店零售医疗器械规章制度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DB51T 2429-2017 雨夜公路交通反光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数字银行的监管政策与实践-洞察分析
- 2025年外研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全集(一年级起1-12全册)
- 中建医院幕墙工程专项方案
- 内河避碰与信号大副核心考点必背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方案范文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