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动觉实验_第1页
实验报告:动觉实验_第2页
实验报告:动觉实验_第3页
实验报告:动觉实验_第4页
实验报告:动觉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2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摘要该实验使用BD-II-301动觉方位辨别仪为实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探讨目标角度及有无反馈对角度估计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目标角度主效应不显著,目标角度与有无反馈交互作用不显著,有无反馈主效应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反馈结果对角度估计准确性有显著影响。关键词:动觉方位辨别;目标角度;有无反馈;角度估计准确性;引言动觉属内部感觉,动觉的反馈信息几乎参与所有的感知过程。首先,动觉在人类感知外界事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动觉与人类的言语活动有密切关系;动觉又经常同其他感觉相联系,如同触觉和压觉联系形成辨别物体软硬、凹凸、光滑等特性的触压觉,可以提供物体形状、大小等信号,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最后,动觉是各种随意运动的基础。正如谢切诺夫所说,人主要是通过肌肉运动来认识和改观客观世界的,人如果没有达到高度精确的动觉,就不可能实现任何严格精确的运动。本实验的目的:通过学习使用动觉方位辨别仪,考察方位变化以及反馈结果对动觉感受性的影响,采用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的差值绝对值作为角度估计准确性(亦即动觉感受性)的指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有关理论,本实验提出以下假设:目标角度大小对角度估计准确性无显著影响有反馈的条件下,被试角度估计准确性显著高于无反馈条件。目标角度大小与反馈结果对角度估计准确性无交互作用方法被试以大学生为被试3人一组,其中2人轮流做被试,1个被试做有反馈程序,1个被试做无反馈程序。另1人固定做记录员。实验人员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实验。实验仪器与材料动觉方位辨别仪一台、遮光眼罩一只、白纸一张。实验程序准备工作和要求1)将动觉方位辨别仪平行放在距桌子边缘2厘米的地方。将指针拨到右侧0度处;(2)被试戴上遮光眼罩,使自身纵轴正对动觉方位辨别仪圆心。距桌子边缘10厘米端坐桌前,左手固定于圆心,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指针小柄;(3)实验时被试按主试要求角度(72度),缓慢无声均匀沿反时针方向推动指针,到自己认为合适为止。主试记下角度并将指针拨回0度处。(4)操作时,被试右手不能接触动觉方位辨别仪指针小柄以外的其余部分。在无反馈条件下估计角度【程序1】(1)被试不戴遮光眼罩,按主试要求的角度推动指针一次;(2)被试戴上遮光眼罩,按同样的角度推动指针100次;(3)每10次实验后休息2分钟。每次结果主试不能告诉被试,也不能给被试任何暗示;(4)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不能随便走动,戴上遮光眼罩后也不能随便摘下。在有反馈条件下估计角度【程序2】实验方法同程序同无反馈条件,只是被试每做完一次实验,主试就尽快告之结果(角度)。正式实验实验组固定一人当记录,其余两人轮流当主试与被试。全班实验组随机分为“无反馈-有反馈”组和“有反馈-无反馈”组两种。“无反

馈-有反馈”组第一被试按程序1进行,第二被试按程序2进行。“有反馈-无反馈”组被试安排正好相反(一个被试只做一个实验程序)。结果分析统计处理将本实验组两被试的实验结果误差每10次求平均数,列成表格,如下图所示:表1本组被试误差每十次的均值误差均值均值1均值2均值3均值4均值5均值6均值7均值8均值9均值10无反馈72°5.14.155.557.256.1597.7510.212.6512.6有反馈120°2.6521.71.232.152.052.22.351.5将本实验组两被试的实验结果误差每10次求平均数,列成表格,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曲线比较图。实验误差平均数折线图数均平差误12.6512.6—-«7.259数均平差误12.6512.6—-«7.259r15.55”/*、少55・丄4.15□2.65• 21.23^^>*^^2.15 2.05 2.2 2.357平均值1平均值2平均值3平均值4平均值5平均值6平均值7平均值8平均值9平均值10无反馈72° 有反馈120°14121084图1本实验组两被试每十次实验误差的平均数列表并计算全班两类被试角度估计的平均误差,检验两者之间的

区别。(注:a因素为目标角度,b因素为有无反馈)表2主体间效应检验主体间效应检验因变量:个体误差均值源III类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显著性偏Eta平方非中心参数实测幕b修正模型112895a337632539000744716169878截距579.6581579.65883.019.000.80683.0191.000a.1951.195.028.869.001.028.053b107.9581107.95815.462.001.43615.462.962a*b.0121.012.002.968.000.002.050误差139.645206.982总计86375224修正后总计252.54023R方=.447(调整后R方=.364)使用Alpha=.05进行计算轮廓图怙算边标丫均憤 忏枝预 怙算边标丫均憤 忏枝预 出反谏图2个体误差均值的估算边际平均值通过两因素独立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如表2):目标角度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0.028,p>0.05);目标角度与反馈结果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F=0.002,p>0.05),并且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目标角度与反馈结果无交互作用;反馈结果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5.462,pV0.05)。这一结果说明反馈结果对角度估计准确性有显著影响,而目标角度对角度估计准确性无显著影响,另外实验结果也说明了目标角度和反馈结果无交互作用,验证了实验假设。问题与讨论本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各是什么?自变量:反馈结果及目标角度大小因变量: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的误差绝对值控制变量:性别,手臂长度,个体动觉感受性差异,实验顺序为什么要安排“无反馈-有反馈”组,“有反馈-无反馈”组两种顺序?是否必要?本实验要考虑两组实验的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这样做是有必要的,两组实验的顺序,是控制变量,实验中并不仅仅只有自变量才是和因变量有关的,在自变量之外往往存在着额外相关变量。这是用了抵消平衡法,是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本实验结果是否受练习的影响?就本小组被试情况加以说明。就本小组而言,本实验结果可能受到练习效应的影响。在无反馈条件下,由图1可以看出,经过多次实验后,被试的误差均值显著上升,说明该被试可能受到练习效应的影响;而在有反馈条件下,由图1可以看出,被试的误差均值变化曲线无显著的起伏,说明该被试的实验结果不受练习效应的影响。附录两因素独立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主体间因子值标签个案数目标角度1.0072度142.00120度10有无反馈1.00有反馈122.00无反馈12描述统计因变量:个体误差均值目标角度有无反馈平均值标准偏差个案数72度有反馈2.8092.425666无反馈7.13643.857418总计5.28193.6083514120度有反馈2.9500.838986无反馈7.36753.217814总计4.71703.0077110总计有反馈2.8796.6385212无反馈7.21343.5079412总计5.046533136124误差方差的莱文等同性检验a,b莱文统计自由度1自由度2显著性个体误差均值 基于平均值2918320059基于中位数2624320079基于中位数并具有调整后自2.624310.257.107由度基于剪除后平均值2895320061检验“各个组中的因变量误差方差相等”这一原假设。a.因变量:个体误差均值

b.设计:截距+a+b+a*b主体间效应检验因变量:个体误差均值源III类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显著性偏Eta平方非中心参数实测幕b修正模型112.895a337.6325.390.007.44716.169.878截距579658157965883019000806830191000a.1951.195.028.869.001.028.053b107.9581107.95815.46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