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西塞山怀古一、诗人名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回京后,又贬为连州刺史。历任夔州、和州刺史。后回京任主客郎中等.此后又曾出外任苏州、汝州刺史.刘性格倔强,信奉佛教.年老多病,而时思振奋.故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诗风清峻明朗,其怀古诗十分为人称道。还有一些诗向民歌学习,散发着民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刘梦得文集》。二、诗词故事前度刘郎今又来“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十年后,才被召回长安。他和友人们到玄都观来观赏桃树。观中道士所种的数百棵桃树开花时,如同朝霞一般灿烂,极为美艳壮观.刘禹锡看后当即吟诗一首,名《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不料这首诗被人告发,说是“语涉讥刺”,是用“桃千树”影射当时涌进朝廷的大批保守势力,引起执政大臣的不悦。因此,刘禹锡非但不能留京任用,反被赶往更加边远的连州等地。这一去,又是整整十三年。现在,再回玄都观,他又吟《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心中有几分悲凉,却又不失其信心。前度刘郎也演化为一成语。三、文题背景据五代时何光远的《鉴诫录》记载,穆宗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在白居易居所相会,谈起南朝兴废。白居易说:“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当时刘禹锡官职低微,但他却“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写下了这篇《西塞山怀古》。白居易看了此诗,感叹说,刘诗已探骊而得珠,其他人再写已是白费心力。于是三人“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上述记载,或是后人附会名人名诗而起,不足以据为本事。现今论者认为,刘禹锡于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顺江东下,路经西塞山,有感于今古兴亡,写下了这首诗。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王濬/楼船/下/益eq\o(州,\s\do4(△)),金陵/王气/黯然/eq\o(收,\s\do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eq\o(头,\s\do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eq\o(流,\s\do4(△))。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eq\o(秋,\s\do4(△))。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这首怀古诗前两联叙史,后两联感论.一个“伤”字,道出对往事的伤心,尾联虽说言“伤”,但“伤今”讽喻之意很显明,全诗感情抒发得含蓄深沉。二、悟读,诗情画境青山无言,见惯了人世的变迁。渐渐地,我们都步入虚空,仿佛置身于滔滔岁月河流,不再拘泥一人一事的得失,不再流连一日一年的情绪。回首处,轻舟已过万重山。人生有限,自然永恒。人身渺小,光阴似箭。这种对比足以让人黯然以至潸然泪下。一世苦心经营,纵然功成名就,到最后还是如同沙砾,散失流逝离去.有什么可以永生不忘?有什么可以至死铭记?高山流水,知音难求;天涯海角,独自飘摇。落日的余晖下,怅然独立的人,渐渐融入隐隐青山、迢迢碧水中……三、品读,鉴赏评析1.诗的前四句追怀西晋灭吴的往事.你认为用得最为凝练传神的词有哪几个?试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下”、“收”、“沉”、“出”四个动词用得准确凝练,不仅使人看到了东吴失败之速,也使人感到西晋军队气势之雄,较好地说明了成败之理,寓理于事,令人沉思,并为下文“伤往事”很好地做了铺垫。2.“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包含着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答案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3.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它妙在含不尽之意,讽喻又深刻.唐末国家处割据状态,金陵虽为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眼前西塞山故垒长满芦荻,谁知哪天战火再起?诗人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又是对唐统治者的提醒、警诫。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韦庄①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②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③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④。注①韦庄:晚唐著名诗人。②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③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④《后庭花》:乐曲名。(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答案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意思对即可)(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答案韦庄诗: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或:通篇着重于现实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阴雨、江草、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的画面。刘禹锡诗:重在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结对创先协议书
- 留学委托协议书
- 电车保价协议书
- 男士入赘协议书
- 签约养护协议书
- 签订退房协议书
- 菲俄派遣协议书
- 意难忘王母撕掉协议书
- 电脑合伙协议书
- 环境影响协议书
- 智能教育技术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与创新研究
- 通信光缆租用协议合同书
- 2024-2025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三套)
- 医疗救助资金动态调整机制-洞察阐释
- 篮球培训报名合同协议
- 自考00061国家税收历年真题及答案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一(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
- 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全面剖析
- 帝国的兴衰:修昔底德战争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