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_第1页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_第2页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_第3页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_第4页
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病毒性疾病

一、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瘟流行以非典型、温和型为主,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必须经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目前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猪瘟流行的特点流行范围广各省市区均检测出猪瘟病毒,说明全国均有猪瘟流行。主要原因是猪只的频繁交易和流动。散发流行没有大规模爆发流行,散发流行,疫点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某些地区和猪场。发病年龄小,成年猪带毒现象严重目前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发病日龄日趋偏小,多发于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成年猪很少出现发病症状,存在严重带毒现象,还能引起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并造成恶性循环。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免疫失败现象严重混合感染严重目前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猪不愿走动,体温升高至41℃以上,有的可达42℃;病猪眼结膜潮红,有明显的眼屎,甚至上下眼硷粘合;发热初期出现便秘,接着下痢,便中带粘膜,厌食、怕冷,个别猪呕吐出带有很多胆汁的黄色液体;部分猪出现痉挛,很快死亡,有的运动失调,皮肤小点出血,尿黄,包皮积尿;病程后期,腹部、鼻、耳和四肢皮肤可呈现紫色;急性猪瘟大多数在10-20天死亡,亚急性一般在30天之内死亡。目前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慢性型和非典型:这两型在多数猪场(包括大型养猪场)中常见,常与呼吸道综合征混合感染,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突出,按照呼吸道疾病处理却收不到好的治疗效果。死亡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部皮下布满出血点,尿黄,包皮积尿;生长较其它猪缓慢,并常见弓背站立,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偶尔少食或厌食;患病猪可存活100天以上。先天性猪瘟感染:怀孕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可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仔和先天性震颤。产下的活仔由于产生免疫抑制,即使注射猪瘟疫苗也不能产生猪瘟抗体,待母源抗体消失后受感染而死。目前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皮肤发绀。淋巴结水肿,边缘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肾、膀恍、会厌软骨等处常见出血小点;扁桃体充血、出血或坏死,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心外膜有散在出血点,心包积液;病程半月以上的死猪,回盲有溃疡;先天感染的仔猪,肾脏表面往往有沟状结构及点状出血。目前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目前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1、紧急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按2-3头份/头,全群免疫接种;2、控制继发性感染为主

在常规治疗上多采用控制继发性感染上,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磺胺药、和解热镇痛中成药(如清瘟败毒散、柴胡粉、黄莲粉、板蓝根粉、穿心莲粉、鱼腥草粉等,其他们的注射液)、再配合免疫增强药物(如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联合使用。目前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尽量使用中成药为好,如清瘟败毒散(石膏、地黄、栀子、水牛角、黄连、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

桔梗、甘草、淡竹叶)。目前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3、做好隔离工作,消毒工作

隔离病猪,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每天用复合醛消毒液消毒处理。

4、制定合理免疫程序:(1)母猪必须在配种前免疫,且每次配种都应免疫;(2)种公猪每年应免疫两次;(3)刚购回的不明免疫情况的仔猪,必须立即注射猪瘟疫苗1-2头份;(4)仔猪25天用猪瘟疫苗1-2头份注射免疫。45天再用猪瘟疫苗1-2头份强化免疫。目前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猪口蹄疫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感染率和发病率很高,并引起仔猪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县冬春多发,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创伤的皮肤粘膜等传播。该病共有7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有若干亚型,型与型之间不能交叉免疫,血清型的复杂性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我县目前主要以0型为主。目前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最初感染猪体温升高到40.5℃或更高,接着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多出现在吻突、舌及其它口腔粘膜、蹄冠;水疱破溃后病变部位会出现糜烂、充血、出血和有粘液流出,有的病猪蹄壳掉落,不能走动;一旦发病,发病率很高,往往波及周围养殖户和整个村;母猪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一旦发病,猪只受到驱赶、继发感染等各种应激后,易发生粹死,猪越大死亡率越低。目前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二)病理变化水疱病变开始是小面积变白,进而形成苍白隆起,然后慢慢变大到破溃,破溃后流出粘液和血液;蹄间通常因继发感染而表现出深部组织坏死及化脓。目前二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

1、口蹄疫属强制预防疫病,必须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定时、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及消毒。种猪每年应兔疫2次。一且出现疫情,应立即上报,并立即进行封锁、隔离、消毒及捕杀等紧急措施。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2、紧急接种

受威胁地区的猪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先注射疫区外围猪群,后注射疫区内猪群,要求一猪一针头。3、环境消毒:此病已经发生或处于危险地区的猪舍,建议猪舍一定要使用高效杀灭病毒的消毒水彻底消毒如强力消毒灵等。场内其它地方可用2%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不留死角,猪场周围可用漂白粉撒布。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蓝耳”病。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流行。由于本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禁止从感染地区或猪场引进活猪。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妊娠后期(l00天以后)的母猪,主要表现为厌食、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类似流感。部分母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耳尖、耳边皮肤呈现蓝紫色。感染母猪出现大批流产或早产,产出死胎、弱仔或木乃伊胎,仔猪死亡率高达80-100%。初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加快,厌食,发热,被毛粗乱,生长迟缓,有的丧失吃奶能力。发病仔猪常因继发感染而使病情恶化。育肥猪和较大的仔猪感染本病后,症状较缓和,如短时间内的厌食,咳嗽,若出现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剧,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障碍。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死胎及刚出生后不久的弱仔猪,可见颂下、颈下和腋下水肿,呈胶胨样。仔猪和育肥猪体表淋巴结肿胀,胸腔内有暗红色积液。肺充血有的肺尖叶增长,俗称“象鼻肺”;感染肺脏质地坚实如橡皮,红褐色花斑状,不塌陷,气管内有大量的分泌物;肝脏充血出血。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在预防,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大多数措施目的在于缓解急性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损失。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一般而言,新建猪场没有特定致病原,若新猪场在引种时把关不严,或没经调查摸清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而盲目引种,引进带毒种猪。最终导致猪蓝耳病在猪场内发生。目前三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2、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3、加强猪群的胸膜肺炎、伪狂犬、链球菌、喘气病等病的防疫,增加猪只的抗病力。

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生长猪继发感染,并补充适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

5、保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及时空圈并进行消毒以中断病毒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循环。

6、

并做好春秋集中免疫。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四、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个阶段的猪都可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发病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伪狂犬病毒主要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哺乳猪:开始时乳猪表现倦怠、厌食和发热;进而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震颤、唾液分泌物增多、角弓反张,有的猪两后肢麻痹呈犬坐式,有的转圈或侧卧做划水运动,有的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和脑膜炎型链球菌很相似。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100%。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保育猪:少数发病猪出现和哺乳猪发病时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外,另外猪只还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高热、,打喷嚏、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持续10天,但体温和食欲正常后可痊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猪一般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的猪继发肺疫后一般死亡也较快。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育肥猪:发病率可达100%,单纯感染时死亡率1-2%,病猪表现呼吸道症状,打喷嚏、鼻流分泌物、呼吸困难,高烧、厌食、精神差,有少数猪只出现肌肉震颤和后躯麻痹,甚至剧烈抽搐,这些猪治愈率不高。临床上往往呈无名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这种情况在一些猪场很常见,但很少怀疑是伪狂犬感染。母猪和公猪::除呼吸道症状外,母猪还表现为繁殖障碍。公猪则通过精液传播病毒。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常见扁桃体坏死,口腔内和上呼吸道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肺水肿,肺表面可能有散在的坏死点或坏死灶或出血点;有时可见脾脏和肝脏表面有散在的黄白色坏死点;肾脏表面有坏死灶,另外还有脑炎和肠炎等。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一)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二)预防:1、种猪要定期进行疫苗免疫。2、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强力消毒灵)。3、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五、猪流行性感冒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猪群的阳性率很高,正常的猪体内存在流感病毒,一旦天气突变就有爆发的危险。

(一)临床症状本病感染猪群后1-3天突然发病,猪群中多数猪同时出现症状,表现厌食、迟钝、衰竭、卷缩、病猪拥挤在一起、不愿走动;病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张口、急促的腹式呼吸,赶动时伴有严重的阵发性咳嗽,其声音似犬叫;病猪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鼻流分泌物和打喷嚏,发病率可高达100%;但没继发感染死亡率低,单独感染时,一段时间后可迅速恢复,怀孕母猪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除上述的典型临床症状外,现在大多数猪场呈亚临床表现。临床上见不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猪群申小部分发病,发病猪只表现为流少量鼻液、体温升高、轻微咳嗽。常常伴有继发感染后才被畜主发现,然而发现继发感染后流感又被忽略。目前四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肺的尖叶和心叶发生病毒性肺炎,有时整个肺出现病变,在正常的肺组织和病变肺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呼吸道内含有血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气管周围的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见纤维蛋白性胸膜炎。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1、预防:要注意及时隔离,栏圈、饲具要用2%火碱溶液消毒、在猪的饲粮中加入0.05%的盐酸吗啉胍(病毒灵)饲喂1周;也可用绿豆250克、柴胡、板蓝根100克,煎水10公斤饮猪,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2、猪流感治疗:对病猪要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每日2次,连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每日2次,连注2天。如全群感染,可用中药拌料喂服。中药方:荆芥、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苓、木通、板蓝根、甘草、干姜各25-50克,把药晒干,粉碎成细面,拌入料中喂服,如无食欲,可煎汤喂服,一般1剂即愈,必要时第2天再服1剂。

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3、合理的饲养管理:在气候骤变或寒冷的季节,应给猪群提供通风、应注意保温、猪舍的清洁、干燥和舒适,尽量减少猪群的应激。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六、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都是病毒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极为相似。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本病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多变的季节。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厌食、呕吐和水样腹泻。哺乳猪发病严重,表现为短暂的呕吐,伴有黄色或灰白色水样腹泻,粪便中常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气味恶臭,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死亡率很高;保育猪发病也容易脱水和常继发其它感染,死亡率20%或更高;生长猪和育肥猪及母猪表现一过性腹泻,偶尔伴有呕吐,可迅速痊愈。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哺乳猪,小肠充满黄色泡沫状的液体、肠壁变薄,且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其它猪,由于绒毛的萎缩和脱落,肠壁变薄。传染性胃肠炎可见胃炎病变。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1、平常注意猪舍环境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注意防寒保暖。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规模养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管理,可有效的预防此病的发生。

2、做好防疫注射工作。对于规模养猪场和老疫区,要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

3、在疫病流行期间可用鸡新城疫I系苗作紧急防治,按50—100倍稀释,后海穴或肌肉注射1—2次。防治原理是新城疫I系苗作诱导剂,可诱导猪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繁殖活性。

目前五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4、猪发病期间要适当停食或减食,及时补液。在患病期间大量补等渗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供给大量清洁饮水,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

5、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抗菌药物虽不能直接治疗本病,但能有效地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性感染。常用的肠道抗菌药有链霉素、痢菌净、硫酸庆大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也可用醋蒜合剂(大蒜捣成蒜泥,加入4kg醋浸泡2—3天,取汁灌服,每天2次,连喂3天)。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七、猪轮状病毒感染猪轮状病毒可引起儿童及多种幼龄动物感染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多发生在晚秋、冬季或早春季节,多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于8周龄内的仔猪,发病率一般为50-80%。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常有呕吐,迅速发生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久泻不止,逐渐脱水。环境条件决定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温度下降即寒冷、潮湿、卫生不良和继发大肠杆菌等时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增高。同时1-2周龄仔猪若有母源抗体保护,一般不易感染3-8周龄及断奶仔猪一般病死率在10-30%。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防制措施由于猪轮状病毒病和猪流行性腹泻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特征及治疗措施上都无明显的差异,所以此病的防制可参考猪流行性腹泻,关键在于加强管理,搞好卫生与防疫,冬季注意仔猪的保温,防止肠道病感染,治疗时重在补液,防止脱水。同时配合抗菌收敛止痢,如口服活性炭等。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细菌性疾病一、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多个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系列疾病的总称,致病菌以1型和2型最为常见,其中2型毒力最强。任何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可被感染。1型主要感染两周龄以内的仔猪,2型主要感染2-10周龄的仔猪,其中以4-6周龄的仔猪以及刚断奶的仔猪最易感。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急性败血型:有的突然死亡,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43C,表现肌肉震颤、废食、便秘、皮肤发绀、浆液性鼻漏、眼结膜潮红、流泪,耳、颈腹下出现紫斑,关节炎,空嚼,昏睡,后期呼吸极度困难,死前天然孔出血,一般1-3天死亡。脑膜炎型:病猪体温40.5-42C,不食、便秘,浆液性鼻漏,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继而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角弓反张,僵直性痉挛直至昏迷,几小时或1-2天死亡。亚急性和慢性型:常出现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咽喉炎等。病程较长,症状较缓和。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急性败血型:以出血性败血型病变和浆膜炎为主,血凝不良,皮肤紫斑,粘膜、浆膜、皮下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脑膜炎型:脑膜充血、出血,也有急性败血型病变。亚急性和慢性型:心内膜炎、瓣膜变厚、表面粗糙、有菜花样赘生物,关节腔内炎性病变。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六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制方案

1、减少应激因素,降低猪只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和场地环境清洁并消毒。

2、清除传染源,

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苏儿彻底消毒。3、消除外伤引起感染的因素,

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4、药物预防,

猪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疫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全群预防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添加650~750克,连用7天。5、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公斤猪,5~10毫升;成年猪20~3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6、对高热的重症猪可用较大剂量阿莫西林用氨基比林稀释后一侧注射,另侧注射磺胺嘧啶钠。首次剂量加倍,每天2次,至症状消失。

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应改名为猪嗜血支原体。该病只感染猪,我国的猪群中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广泛存在。猪主要通过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相互嘶咬、咬尾等感染。另外,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断尾器具、打记号、阉割、蚊虫叮咬等均可传播此病。环境突然改变、营养不良、自身免疫抑制(如衰老、分娩等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毒素中毒、其它病原体特别是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均可诱导该病的暴发。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母猪:大部分猪场母猪普遍感染。表现为厌食、发烧(42℃),皮肤苍白无血色,背部皮肤出现一条很明显的出血点密布的出血带,母猪便秘,长期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一旦有应激因素出现,就会群体发病。不发情,受胎率低,返情,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贫血母猪所产出的仔猪往往也苍白贫血。其它猪:开始发病时,猪只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心跳加速、腹式呼吸、尿黄甚至红尿,眼分泌物增多,全身发红,有的猪肢体末梢出现紫斑,这些猪可在几天内死亡;病情变缓的猪皮肤苍白,背部皮肤出现一些散在的出血点,猪只消瘦转为慢性,易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病猪血液稀薄,暴露于空气中长时间不凝;可见粘膜或浆膜黄染,心脏冠状脂肪沟黄染,有时出现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黄染,重者会出现铁锈色;全身脂肪黄染;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充盈,胆汁呈胶样;肾脏、膀恍、胃、肠可能有出血点;用刀切开背部皮肤可见毛囊呈黑色。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防止霉变饲料掺入,同时在发病季节,定期在饲料中混入0.2%土霉素纯粉进行预防,效果也较好。同时在猪场舍内外环境中喷洒滴滴畏和灭蚊灵等药物,减少蚊、虻的叮咬,在实际生产中也非常有效。

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2、治疗

贝尼尔又名血虫净,在猪发病初期,或非怀孕母猪,疗效较好。按5~7mg/kg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因此药有一定的副作用,怀孕母畜慎用,因有时可造成孕猪流产。土霉素或四环素按3mg/kg体重肌肉注射,24小时后重服用药一次.共3~5次。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猪喘气病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文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等呼吸障碍。该病呈世界性流行和分布。单纯发生本病,猪体温不会升高,也不会引起猪只的大量死亡,但影响猪的发育出栏,无形损失不小,通常是由于继发或并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引起病情加剧和大量死亡。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慢性干咳。有的猪咳嗽持续几周或数月,有的猪只很少或不出现咳嗽;育肥猪咳嗽最严重,连续干咳数声,呈犬坐呼吸,早晚、赶动猪群或气温变化明显时咳嗽症状显著;病猪体温、食欲正常,但精神显得沉郁,皮毛缺少光泽,生长受阻,可比正常猪平均晚出栏10天到1个月。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病变主要集申在尖叶、心叶、间叶和隔叶的前缘,病变部位颜色变紫红,质地变硬如“虾肉样”,放入水中病变组织下沉于水中(图2-5)。目前七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

治疗:方法很多,多数只有临床治愈效果,不易根除病原。各种方法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条件、气候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常用盐酸土霉素、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洁霉素、土霉素碱油剂和金霉素等药物,大剂量,连续用药5~7天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已经有商业化疫苗生产,供预防免疫时选用。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四、猪肺疫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疫",它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表现胸腔炎。其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上呼吸道。当带菌猪由于受冷、感冒、饥饿、饲养管理不好、营养不好和寄生虫感染等,使抵抗力降低时,可促使猪发病。大小猪均有易染性,小猪和申猪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春秋两季更易发生,此病多发生于其他传染病之后。也可呈地方流行性。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1-5天,按其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最急性型(败血症型):突然发病,不表现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常表现为咽喉肿胀、坚硬而热,体温升高至4IC以上,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泡沫,呈犬坐喘鸣状,后期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变成蓝紫色,有时见出血斑点,最后窒息死亡。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纤维性胸膜肺炎症状,病初体温升高,常有咳嗽,口、鼻有粘液,以至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呼吸困难、急促,常呈犬坐姿势。(图2-4)皮肤有红斑和出血点,病程为4-6个月。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炎症和慢性肠炎等,表现为:精神不振,持续性咳嗽,体温时高时低,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呼吸困难,有的关节肿胀,皮肤出现湿疹,最后腹泻,衰弱而死亡,病程半个月以上。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最急性型:主要呈败血症,各浆膜、粘膜有大量出血,咽喉部水肿和出血性浆液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红色。急性型:主要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肺有大小不等的肝病区。其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常有纤维素附着。慢性型:肺内有坏死灶,周围有结缔组织包裹。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制方案防治猪肺疫,必须以预防为主,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消除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因素和致病诱因如圈舍拥挤、通风采光差、潮湿、受寒等。圈舍、环境定期消毒。

对于病猪,可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治疗:

1、青霉素80—240万肌注,同时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注,12小时一次,连用3天。

2、45千克以上猪用考2500毫克、链霉素3000毫克、10%氨基比林20毫升肌注,6小时1次,连用2次。

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五、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传染病,多发于4-12周龄的仔猪,本病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死亡率很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本病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营养过剩是本病暴发的重要诱因。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此病多发于断奶前后,体格健壮,生长好的仔猪。有的仔猪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病猪眼险水肿,眼结膜潮红,整个头部水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病猪侧卧不起,四肢划动作游泳状。注意伪狂犬相区分。目前八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剖解可见头部皮下胶冻祥浸润,眼险水肿、颂下淋巴结水肿;胃粘膜潮红,粘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祥物;有的小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出血,肠系膜水肿,特别是结肠段明显;肝、脾、肾水肿,脑膜水肿。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治方案预防

1、每批仔猪转入前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干净,再用2.5%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天,用0.5%的高锰酸钾喷洒消毒。

2、在母猪临产前40天和15天,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毫升,以增强母猪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的抗体

3、仔猪生后哺乳之前,给仔猪口服0.1%的高锰酸钾2毫升~3毫升,以后每隔5天再喂饮一次。在仔猪3日龄~4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1毫升或牲血素1毫升,0.1%亚硒酸钠2毫升,能有效补充铁和硒的不足。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4、仔猪35日龄~40日龄断奶为宜。断奶前1天~5天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严禁突然断乳。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5、断奶后一个月内,每100公斤饮水中加1公斤~2公斤食醋,以提高胃内酸度。定期给予金霉素、土霉素、磺胺类、亚硒酸钠、维生素B粉等药物,对防治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明显效果。

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治疗

1、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3天。

2、10%磺胺嘧啶钠20毫升~40毫升,肌注;每天2次,连用3天。

3、硫酸钠或硫酸镁按每公斤体重1克,大黄末6克,拌料喂服;同时按每公斤体重用土霉素40毫克,口服,每天1次,连用3天。

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六、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内,以1-3日龄的仔猪多发,白痢多发生于l0-30日龄仔猪,以20日龄左右仔猪居多,黄痢同窝仔猪发病率可达90%以上,白痢发病率可达30-80%,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仔猪黄痢:多突然发病,当症状出现时,多数已到晚期。病程较长的,圭要拉黄色水样稀便,带有粘液,含有凝乳片。。病猪衰竭,脱水,昏迷而死。仔猪白痢:猪拉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稀便,有明显的腥臭味,体温不高。如治疗不及时,则症状很快加剧,病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消瘦,最后脱水死亡。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防制方案

1、治疗:

投喂诺氟沙星胶囊,5—6日龄仔猪每次投1枚,20日龄仔猪每次投2枚,再加上土霉素片,病毒灵、维生素c,一并混合研磨灌服,每日1次,喂2-3

d;为了防止仔猪脱水,同时要灌服补液盐药液,有助于治疗。对病重脱水仔猪,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盐水15

mL+2%氧氟沙星2—5

mL+维生素C

5~10

mL。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2、预防:预防该病要采取以下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母猪仔猪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在母猪预产期前15—30

d,免疫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如遇习惯性的难治病例,可在母猪产前l周至产后3~4周,服用土霉素钙,每天30

g左右,分2次拌服,连续服用不要超过l

kg;或在母猪产后第l天,立即给母猪注射青霉素l

200万一l

500万U

l次,可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阴道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及猪气喘病等。目前九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七、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原发性细菌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鼻甲骨萎缩和呼吸道问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九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横面切开鼻梁,可见鼻甲骨不同程度的萎缩,鼻中隔不同程度的弯曲。

(三)防治方案1、药物防治:预防性投药是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母猪料和小猪料添加泰乐菌素110毫克/公斤、磺胺嘧啶110毫克/公斤,中大猪添加量可适当减少;乳猪从2日龄开始,肌肉注射1次增效磺胺,按每公斤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毫克+甲氧苄氨嘧啶2.5毫克,每周用药一次,连续注射3周。

目前九十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据报道,链霉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其次是磺胺类。母猪(产前1个月)、断奶仔猪及架子猪可用磺胺二甲嘧啶100毫克/公斤、金霉素100毫克/公斤、青霉素50毫克/公斤混合拌料,隔周用药,连续用药4~5周。此外还可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治疗。

2、加强饲养管理:发现有症状的猪要及时隔离,呈僵猪的作扑杀处理。对有症状的公猪应及时淘汰。引种时先隔离饲养1~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

目前九十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八、猪丹毒俗称"打火印",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高烧高热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由病猪和病愈带菌猪等传播,多经消化道感染,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5-9月最多,呈散发型,主要感染3月以上架子猪。目前九十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急性型:多为败血型,多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2℃以上,病猪精神萎靡,怕冷,寒战,不食,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有时带血。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发病1-2日后,皮肤出现形状不一的突出的红色疹块,主要在胸、腹、腋下,指压褪色。亚急性型:主要为疹块型。病猪身体的各部位,尤其在胸侧、背部、股外侧、颈部出现方形或菱形疹块,呈红紫色,中部苍白,上面有浆液分泌,干后成痴。有时可见皮肤坏死,常见于耳部及尾部。一般呈良性经过。慢性型:多为心内膜炎型。病猪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组,心跳加快,腹下及四肢发生浮肿等现象。目前九十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二)病理变化急性与亚急性表现为全身淋巳充血、肿胀、有小点出血,脾脏充血肿大、变软,肾肿大(大红肾),胃肠道有炎症相出血,慢性为心脏瓣膜有菜花样的赘生物等。目前九十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制方案'4.治疗

(1)青霉素疗效最好,每公斤体重0.5~1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3次,连用2~3天。若效果不显著,可改用链霉素,每公斤体重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2次,连用数日。

(2)四环素每公斤体重5000~2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1~2次。

(3)盐酸土霉素每公斤体重20~4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2次。

(4)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头每天20~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2次。

目前九十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5)中药病情较重者,选用白虎石膏汤:石膏18克、知母12克、甘草6克、双花15克、连翘9克、葛根9克、柴胡6克,水煎,分早晚2次灌服(体重10公斤猪的剂量);病情重者,选用黄连解毒汤:黄连6克、黄芩9克、大黄20克、枝子15克、连翘15克、双花15克、黄柏12克、牛旁子24克、丹皮15克、胆草15克、大青叶30克、菊花12克、甘草6克,水煎,分2次灌服。

目前九十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5.预防

(1)预防接种在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如在哺乳期免疫,则应在断乳后再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的菌苗有以下几种:

(2)猪丹毒灭活菌苗猪只注射本菌苗21天后,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持续期6个月。体重在10公斤以上的断奶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10公斤以下或尚未断奶的猪,均皮下或肌肉注射3毫升,1个月后再补注3毫升。

目前九十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3)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本苗注射一次可预防三种传染病,效果与三种单苗相同。

(4)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灭活菌苗,免疫效果与单苗相同,使用与猪丹毒灭活苗相同。

(5)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圈和环境卫生,地面经常用热碱水或石灰乳消毒,猪圈每年用石灰乳涂刷2~3次。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对控制本病也有一定作用。

目前一百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九、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猪,6月以上的猪少发,成年猪多伴发于猪瘟等传染病,临床多以拉稀、消瘦、高烧不退等为特征目前一百零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二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三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四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五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一)临床症状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初便秘后下痢,粪呈淡黄色,恶臭。病猪结膜发炎,可见颈部、胸下、腹部、耳尖、尾尖、鼻端和四肢下部皮肤出现紫红色后变蓝色,(图2-14)多因心力衰竭而死。亚急性型:表现为间歇热,爱喝水,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耳尖、四肢、胸部皮肤出现暗紫红色。目前一百零六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慢性型:最多见。病猪呈周期性下痢,粪呈淡黄色、黄褐色或淡绿色。有的有慢性肺炎,不断咳嗽,皮肤上有痘样疹。生长发育受阻,多成为僵猪。·(二)病理变化剖解可见脾显著肿大,质如橡皮,肾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肝脏变性、肿大,常见有灰色结节性病变,称副伤寒结节,胆囊有时有小溃疡。回肠和大肠粘膜发生弥漫性炎症,并形成糠鼓样溃疡(图2-I5)。目前一百零七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三)防制方案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应做到以下几项:

第一及时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10~14天是从初乳获得全身性疾病抵抗力;仔猪仅于出生后24~48小时内能吸收初乳里的抗体,因此出生后能否及早吃到足够的初乳,对仔猪抗病力影响很大。

目前一百零八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第二合理饲喂仔猪,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仔猪的消化机能与成猪相比,二者差异很大。在出生后10天内,由于胃腺还没有完全形成,其胃液中缺乏游离盐酸,所以不能杀死进入消化道的微生物,此时全靠胰液消化奶里的酪蛋白。直到20日龄之后,才逐渐能产生盐酸;目前已知,胃酸缺乏是发生严重沙门氏菌胃肠炎的重要因素。原来无害的沙门氏菌,当胃酸缺乏时,就能引起严重疾病。实践经验证明,给仔猪补饲炒过的谷粒饲料,能使胃的机能显著提高,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增加盐酸的分泌量,因而可加强仔猪的抗病力。目前一百零九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第三细致管理仔猪,防止发生胃肠病。据观察,仔猪补饲过迟,饲喂的时间不定,温度、数量和调制方法不当,都能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紊乱,使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生消化道的疾病。如喂湿料温度高于50℃,能把饥饿的仔猪烫死;低于20℃,在冬季又会引起拉稀,所以温度要掌握好,冬季以20~40℃,夏季15℃,春秋两季以25℃为宜。如条件允许,断奶时,将母猪集中于新圈,仔猪仍留于原圈,避免仔猪的环境突然变化。如断奶的仔猪需重新分群,应尽量分小些,既能防止饲喂时因抢食而互相拥挤,又可避免小猪晚上叠堆,便于及早发现病猪。

目前一百一十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第四在经常发生沙门氏菌病的猪场进行药物预防,每吨饲料中均匀加入金霉素100克或磺胺双甲基嘧啶100克。

②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仔猪的消化道,也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应做到以下几点:

1、猪舍经常用10~20%的石灰乳或2%的火碱水消毒。

2、食槽、水槽要经常洗刷干净,喂食要少添勤添。

3、产仔前,产房要打扫干净。分娩后经常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

目前一百一十一页\总数一百二十二页\编于十三点

治疗:如单纯副伤寒感染可选用以下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