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1.gif)
![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2.gif)
![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3.gif)
![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4.gif)
![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f9472548679defeb94f7908253e5684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微生物的有机物降解第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一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一、生物分解的一般特点(一)有机物生物分解的一般特点1、概念: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或降解作用)常简称为“生物分解”或“生物降解”。2、特点:有机物经逐步分解后,产生能进入TCA途径或能作为合成代谢原料的中间代谢产物,继而被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物等分解产物和微生物细胞。第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过程生物分解后的去向细胞物质(微生物的生长)分解产物(CO2、小分子有机物等)第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生物分解的分类1、根据生物分解的程度和最终产物的不同,有机物的生物分解可分为生物去除(表观分解)、初级分解、环境可接收的分解和完全分解(矿化)等不同类型。第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5生物分解类型特点分解对象有机物的分析方法生物去除(Bioelimination)由于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等的吸附作用使化学物质浓度降低的一种现象。这里所说的“生物去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解,而是一种表观现象,也可称为“表观生物分解”。各种色谱分析有机碳分析初级分解(Primarybiodegradation)在分解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化学物质特征的分解。各种色谱分析官能团分析毒性测试环境可接收的分解(Environmentallyacceptablebiodegradation)经过生物分解,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毒性达到环境安全要求的程度。各种色谱分析官能团分析毒性测试完全分解(Ultimatebiodegradation)有机化合物被分解成稳定无机物(CO2、H2O等)的分解总有机碳分析产生的CO2分析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类型及其特点第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根据是否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可分为好氧分解和厌氧分解两种类型。与厌氧生物分解相比,好氧分解往往具有分解速率快、分解程度彻底、能量利用率高、转化为细胞的比例大等特点。第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7微生物的分类好氧微生物(aerobe):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没有氧气无法生存.厌氧微生物(anaerobe):只能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有氧气反而不能生长。兼性微生物(facultativeaerobe):即可在有氧条件下,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这一类。根据分解条件分类好氧分解: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分解好氧呼吸厌氧分解: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分解厌氧呼吸发酵第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8兼性微生物的代谢:DO>0.2~0.3mg/L条件下:好氧代谢
DO<0.2~0.3mg/L条件下:厌氧代谢一些好氧微生物(好氧细菌,球衣细菌、真菌等)能在微氧环境(DO接近于零)中生长。因此在微氧环境中占优势的微生物常常是好氧微生物。第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93、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分解好氧分解过程:(1)消化:由胞外酶把大分子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2)小分子的脱氢氧化:产生可进入TCA循环的乙酰-CoA。(3)乙酰-CoA进入TCA循环和呼吸链被氧化成CO2和H2O有机物CHONPCO2、H2O、(NH3+NO2+NO3-)H2SO4、H3PO4好氧分解的产物:反应中的亚硝酸、硝酸、硫酸和磷酸可与水中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相应的盐类。第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厌氧反应概括如下:C→RCOOH(有机酸)→CH4+CO2N→RCHNH2COOH→NH3(臭味)+有机酸(臭味)S→H2S(臭味)P→PO43-水体自净的天然过程中厌氧分解(开始)→好氧分解(后续)第1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有机物的好氧生物分解有机质+微生物+氧微生物细胞增长CO2、H2O、SO42-、NH3、PO43-等+能量
热能释出
随水排出
第1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有机物氧化和细胞物质合成的反应:CXHYOZ+(X+0.25Y-0.5Z)O2XCO2
+0.5H2O+Q2、细胞物质的合成(包括有机物的氧化,并以NH3作氮源)第1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细胞物质的氧化(内源呼吸)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微生物细胞物质的成分是相当稳定的,一般可用下列实验式表示:细菌,C5H17NO2;真菌,C10H17NO6;藻类,C5H8NO2;原生动物,C7H14NO3。第1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一般情况下,生物处理构筑物内新生长(增加)的细胞物质等于所合成的细胞物质减去由于内源呼吸而耗去的细胞物质,可用于下列算式表示:
△X=a
△S-Bx△X表示新生长的细胞物质(Kg/d)△S表示所利用的食料(基质),即去除的BOD5(Kg/d)X表示构筑物内原有的细胞物质(Kg)a表示合成系数b表示细胞自身氧化率或衰减系数。
a和b的值可通过试验确定如下:将式两侧各除去X,得:△X/X=a
△S/X-b△S/X为横坐标,△X/X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即a,纵轴上的截距为(-b)第1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就活性污泥来说,可用其挥发部分代表微生物、曝气池内挥发性污泥量可作为X代入式中;此外,池中所增加的微生物细胞的量可假定大致等于所排放的剩余污泥挥发性部分的量。对于生活污水和性质与之接近的工业废水,a一般可取0.05~0.1,b可取0.05~0.1;污泥泥龄长,a值取小,b值取大;污泥泥龄短,a值取大,b值取小。生物处理构筑物内所增加的细胞物质也可约略地以投入的有机物(以BOD5)的50%左右估算。第1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初次沉淀池再生池二次沉淀池曝气池空气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污泥活性污泥法第1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8有机物+微生物细胞物质有机酸、醇+微生物CO2、NH3、HS、等+能量细胞物质CO2、CH4+能量产酸细菌的作用甲烷细菌的作用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三、有机物的厌氧生物分解第1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二节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一、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评价1、意义:正确评价有机物的生物分解难易程度,即生物分解性,对于评价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预测其在污水生物处理和生物净化装置中的去处效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关键和难点: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微生物种类和浓度,环境条件(温度、PH值等)和受试化合物的浓度等试验条件。3、方法:生物分解潜能实验和生物分解模拟试验。第2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物分解性试验本质性生物分解试验生物分解潜能试验生物分解模拟试验易生物分解试验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试验(好氧、厌氧)河流、湖泊模拟试验河口模拟试验海洋模拟试验土壤模拟试验第2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生物分解潜能试验目的:评价有机物是否具有被生物分解的潜在性。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分为易生物分解试验和本质性分解试验。1、易生物分解试验目的:评价有机物是否很容易地被生物完全分解,一般在不利于生物分解的条件性进行。方法:以受试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接种的微生物浓度较低,且微生物事先不经过驯化。在易生物分解试验中得到良好分解效果的化合物,可以认为在一般环境中也很容易被生物分解。但是,在易生物分解试验中分解效果较差的化合物,并不能判断其在环境中不能被生物分解。第2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本质性生物分解试验目的:评价有机物是否具有被生物分解的性质。方法:通常在最有利于受试化合物分解的条件下进行。使用的微生物通常讲过事先的充分驯化,接种浓度较高,试验周期长,尽可能的添加各种必须的营养物质等。因此在试验中得到良好分解效果的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不一定能够分解。但是,在该试验中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化合物,可以认为其在实际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被生物。第2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生物分解模拟试验目的:评价有机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河流、湖泊、土壤中的生物分解性。关键:尽可能地在接近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分解试验。第2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有机物生物分解性评价的一般步骤生物分解模拟试验受试有机化合物易生物分解试验分解性在环境中易生物分解良好不良本质性生物分解试验分解性不良在环境中难生物分解良好第2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般规律,但例外较多)1)增加A类取代基一般降解性变差,B类有时可以增加降解性。OO能使降解性降低的基团称异源基团。(xenophore)2)异源基团数目增加,降解性越差。OHClOHClClOHClClCl第2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OHOHClOHCl加速减慢4)甲基分支越多越不易降解-CH3-C-CH3CH3H-C-CH3CH3CH3>>3)异源基团的位置对生物降解性产生显著影响。第2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8)好氧条件下的降解规律与厌氧有时不同9)化学品的生物降解性预测物理化学性质~生物降解性/QSBR(QuantitativeStructureBiodegradabilityRelationship)5)脂肪族:分子量越大越不易降解6)芳香族<脂肪族(小分子)7)复环芳烃中环越多越难降解polycyclic第2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有些有机物在浓度低时可以降解,高于某一浓度时不能降解(产生抑制作用)。SS抑制浓度毒性较大的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需稀释。(一)生物分解性与浓度的关系第二节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第3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独存在时不能被降解,只有在其它物质被降解时才能被降解的现象。(不能作为能源或碳源的化合物的代谢)原因:1)缺少进一步降解的酶系;e.g.2,4-D(二氯苯氧乙酸)
2)中间产物的抑制作用;
3)浓度低,不能维持生命代谢。(二)共代谢现象第3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21.多基质同时被利用2.一种基质促进第二种基质的降解
甲苯促进假单胞菌对苯、二甲苯的降解易降解物质的添加增加微生物浓度3.一种基质阻碍另一基质的降解
抑制作用顺次利用(sequentialuse):一种基质的分解只发生在另一种基质大部分或全部降解之后。(三)有机物间的相互作用互不影响、促进作用、抑制作用(顺次利用)第3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共生关系)类型:单一不能降解混合能降解单一降解慢混合能降解快作用机理:
提供生长因子:提供维生素B、氨基酸等分解中间代谢产物分解共代谢产物分解有毒产物抑制作用(拮抗):分解产物抑制其他微生物捕食作用第3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物分解和转化过程中,有机物的毒性往往发生变化。生物分解产物的毒性低于原化合物时的生物分解作用,称去毒作用(Detoxication生物分解产物的毒性大于原化合物时的生物分解作用,称激活作用(activation)。常见的激活反应有:脱卤作用、亚硝胺的形成、环氧化作用、硫醚的氧化、甲基化等。(五)生物去毒作用与激活作用1.去毒作用(Detoxication)在毒理学上:活性物质无活性物质有毒物钝化产物CO2代谢产物去毒作用第3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去毒作用机制:水解作用(hudrolysis羟基化作用(hyolroxylation)脱卤作用(dehalogen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去甲基(demethylation)硝基还原(nitroreduction)去氨基(deamination)醚键断裂(ethercleavage)腈转化为酰胺R-C-O-R’OR-C-OHORHROHRClRHROHROCH3RNO2RNH2R-C=NR-C-NH2O第3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激活作用(activation)形成有毒产物常见的激活反应(1)脱卤作用三氯乙烷Cl2C=CHClCl-C=CH2H氯乙烯(强致癌物)(2)亚硝胺的形成(nitroamineformation)(亚硝胺)(致癌、致畸)RR’NH+RR’N-N=ORR’N-R”脱烷基(仲胺)反硝化(叔胺)第3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环氧化作用(epoxiadation)-HC=CH-HC-CH-O(4)硫醚的氧化-C-S-C--C-S-C--C-S-C-OOO(5)甲基化HgCH3Hg+CH3HgCH3第3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BOD5/CODcr>0.4-0.6可生物处理性好0.2<BOD5/CODcr<0.4含有难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较难生物处理BOD5/CODcr<0.1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性差,难以生物处理(六)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性评价BOD5/CODcr比值预测污水可生物处理性的参考标准BOD5/DOC>1.2可生物处理性好0.3<BOD5/DOC<1.2含有难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较难生物处理BOD5/DOC<0.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解性差,难以生物处理BOD5/DOC比值预测污水可生物处理性的参考标准第3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纤维素—多糖化合物乳酸纤维二糖葡萄糖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一些特殊的细菌:纤维粘菌、纤维杆菌、莲霉菌、曲霉、青霉、木霉一、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第三节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酶第3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02.半纤维素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放线菌。第三节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杂多糖。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水中含半纤维素。分解过程
TCA循环聚糖酶CO2+H2O
半纤维素单糖+糖醛酸
H2O各种发酵产物厌氧分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第4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木质素(lignin)CCCHOCCCHOH3COCCCHOH3COH3CO基本构成单位芳醚键降解机理(较为复杂):芳醚链断裂苯丙烷大分子解聚、、、能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担子菌纲,如白腐菌第三节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第4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淀粉
分子结构:多糖
降解过程: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降解微生物:主要有霉菌(曲霉、根霉)第三节不含氮有机物质的生物分解第4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洗毛、肉类加工、生活污水
荧光杆菌、绿浓杆菌、灵杆菌等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简单的酸+CO2+CH4
CO2+H2O
三
脂肪的转化
第4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炼焦、石油、煤气
酚为较重要的一种,对人、畜、水生生物有毒,必须处理。
分解酚的细菌:食酚假单胞菌、解酚假单胞菌
酚
O2
CO2+H2O
生物法已经广泛用于含酚工业废水的处理
四
芳香族化合物的转化(苯的衍生物)
第4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甲烷假单胞菌、青霉、头孢霉、甲烷极毛杆菌可以分解烷烃。用于天然气的勘探。
2O2+CH4
CO2+2H2O
五
烃类化合物的转化
第4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4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氮的循环
自然界中除植物利用无机氮转变为有机氮外,其它各转变过程均由微生物作用
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氨化作用
第四节含氮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第4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物体有机酸NO3-NH4+NO2-NON2O大气N2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同化作用还原作用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第4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蛋白质的降解机理反硝化N2↑第5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蛋白质的转化
R-CH-COOH
NH2
R代表不同的基团
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氨化
氨化作用:由有机氮化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NH3、NH4+)
肽
蛋白酶水解
肽酶水解
蛋白质
氨基酸
1、蛋白质初步水解成氨基酸
第5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氨化细菌:参与氨化作用的细菌。
好氧性:荧光假单胞菌、灵杆菌
厌氧性:腐败梭菌
兼性菌:变形杆菌。
问题:参加的有哪些微生物呢?
第5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1、硝化作用概念
在有氧气时,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作用
2、参加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硝化细菌
亚硝酸细菌
硝酸细菌
两类细菌相伴而生,作用相连。
第5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硝化细菌的特性:
(1)革兰氏阴性菌,不生芽孢
(2)强好氧性
(3)中性或碱性环境。不能在强酸环境生活。
(4)对毒物敏感。很少的锰对其有毒害。
问题:硝化细菌有哪些特性?
第5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硝化作用的过程
(1)亚硝酸形成阶段
2NH3+3O2
亚硝酸细菌
2HNO2+2H2O+ATP
亚硝酸细菌: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球菌属亚硝酸螺菌属、亚硝酸叶菌属
第5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硝化作用进行的条件
O2NH3碱性物质(中和产生的亚硝酸和硝酸)
不需有机物存在
蛋白质最终被氧化成:
CO2、H2O、HNO3、H2SO4
第5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57硝化菌与活性污泥中异养菌的生长速率比较细菌种类世代时间(h)最大增长速率(1/h)亚硝酸菌硝酸菌活性污泥中异养菌8-368-592.3-8.7
0.02-0.090.01-0.060.08-0.3化能自养好氧适于中性和弱碱性环境生长速度慢,世代时间8-24小时对有害化学物质敏感(用于毒性测定)硝化菌的主要特性第5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溶解氧(DO):DO低于0.5mg/L时,硝酸菌活性受到抑制,而亚硝酸菌(即氨氧化菌)对低溶解氧的耐受程度高于硝酸菌,DO低于0.5mg/L时仍能正常代谢。(2)温度:温度低于12oC,硝化活性明显下降,30oC时活性最大,超过30oC时,活性反而降低。(3)pH值:亚硝酸菌的最适pH范围为7.0-7.8,而硝酸菌的最适pH范围为7.7-8.1。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硝化活性。硝化过程常大量产酸,可使pH值降低,限制硝化作用进行,运行中应随时调节pH值。影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第5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4)营养物质:硝化菌为自养微生物,生长不需有机质。在污水处理中,硝化反应一般在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较易发生。(5)氨氮:氨氮浓度大于100-200mg/L时,对硝化反应呈现抑制作用。(6)毒物:硝化菌对毒物的敏感度大于一般细菌,大多数重金属和有机物对硝化菌具有抑制作用。一般来说,亚硝酸菌比硝酸菌对毒物更敏感。第5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概念: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环境中(缺氧),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O2或N2的过程。
1、反硝化过程
C6H12O6+4NO3-
6H20+6CO2+2N2+ATP
缺氧
N2
NO3-
NO2-
NO
N2O
反硝化细菌
第6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类型
含有反硝化细菌种的一些属
有机营养型
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
土壤杆菌属、黄杆菌属、芽生杆菌属、
盐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
化能无机营养型
硫杆菌属、硫微螺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
光能营养型
红假单胞菌属
混合型
副球菌属、布兰汉氏菌属、奈氏球菌属
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50多属。反硝化细菌的部分属群
第6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NO3-有机物质存在
氧气<
0.5mg/L
第6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63反硝化作用需要足够的有机碳源。甲醇、乙醇、乙酸、苯甲酸、葡萄糖等均可作为碳源。利用最多的是甲醇,因为它价廉,而且氧化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留任何难降解中间产物。在饮用水的脱氮处理中宜采用乙醇,以避免残留甲醇对人体的危害。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1)营养物质第6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溶解氧在O2和NO3-同时存在时,反硝化菌首先利用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只有溶解氧浓度接近零(氧化还原电位<0--100mV)时才开始进行反硝化作用。(3)温度最佳温度为30-40oC。温度<0oC,反硝化菌的活动终止,温度超过50oC时,反硝化活性急剧降低。(4)pH值最适合pH值范围为7.0-7.5。pH值对反应成物也产生影响。pH在中性范围内有利于N2的产生。第6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反硝化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出水中含有硝酸盐。如果硝酸盐含量高,则在二次沉淀池(曝气池后面的沉淀池)污泥中可以由于反硝化作用产生大量氮气,气体的上升将促使污泥杂质浮起而影响沉淀效果。此外,还应注意,生物处理二次沉淀池出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并不能正确反映废水硝化的程度,因为所测得的亚硝酸盐可能是通过反硝化而形成的。在缺氧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反硫化作用,这是硫酸盐经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形成硫化氢的过程。第6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
尿素的转化
尿素:人畜尿液的主要含氮有机物。含氮47%。尿酸:尿液中的组成成分。水解成尿素。
O=C
NH2
NH2
+H2O
脲酶
(NH4)2CO3
2NH3
+CO2+H2O
参加者:尿素细菌(好氧)。
第6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无机元素的转化
硫的转化
磷的转化
铁的转化
(一)硫的转化
硫化作用:有氧时,微生物将H2S氧化成硫磺、硫酸。
反硫化作用:无氧时,微生物将硫酸还原成H2S。
作用:产生的硫酸腐蚀构筑物。
H2S有臭味。
第67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68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H2S被氧化生成S和H2SO4的过程。硫化作用微生物硫磺细菌硫化细菌1)硫磺细菌的一般特性能利用还原态硫化物(H2S、S等)为能源的细菌;自养型;在细胞内能积累单质硫。①②H2S充足时,①>②,细胞内积累硫而形成硫磺颗粒。(二)硫化作用第69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常见的硫磺细菌无色硫磺细菌紫色硫磺细菌:紫硫菌、八叠硫菌(光能自养)(光合菌着色菌科、旧称红硫菌科,俗称紫硫菌)贝日阿托氏菌,如白硫磺菌(Beggiatoa)发硫细菌(Thiothrix)硫磺细菌的细胞合成方式:无色硫磺菌:化学合成紫色硫磺菌:1)化学合成;2)光合成不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循环光合磷酸化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70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点:利用硫化物作能源,但不能在细胞内积累硫单体。常见的硫化菌好氧菌厌氧菌脱氮硫杆菌:在缺氧情况下还原硝酸根为氮气(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排硫杆菌氧化硫杆菌2)硫化细菌的一般特性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71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几种常见的硫化细菌第72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脱氮硫杆菌的应用:反硝化(硝酸氮的处理)S2进水出水N2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73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氢的过程。反硫化作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e.g.去硫弧菌)厌氧且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反硫化细菌)严格的厌氧菌,能进行反硫化作用的细菌有: 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desulfuricans) 巨大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gigas) 至黑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nigrificans)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三)反硫化作用第74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含SO42-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第五节微生物对无机元素的转化作用第75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混凝土沟渠中,硫酸盐还原所形成的硫比氢,为硫磺细菌等氧化成硫酸后,可使混凝土由于腐蚀而受到损坏。一般说,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是不多的,它们比较集中在沟渠沉淀物中。所以,为了减少沟渠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也要求沟渠有适当的坡度和加强渠道的维护工作。
第76页,课件共8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
磷的转化
1、不溶性无机磷酸盐转化成可溶性磷酸盐。
Ca3(PO4)2
CaHPO4
(1)
Ca3(PO4)2
+2CO2+2H2O
2CaHPO4+Ca(HCO3)2(2)
Ca3(PO4)2
+2HNO3
2CaHPO4+Ca(NO3)2
(3)
Ca3(PO4)2
+H2SO42CaHPO4+CaSO4
2、有机磷化物
磷酸盐
解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X-1607-GMP-Cbl-b-IN-3-GMP-生命科学试剂-MCE-7412
- Isoorot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5873
- 3-Methoxy-prostaglandin-F1α-生命科学试剂-MCE-1002
- 二零二五年度红木家具品牌授权合同及清单
- 二零二五年度父母无偿赠与子女房产并约定维修责任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融资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 施工单位关于协调配合的联络函
- 雨雪天气的应急预案
- 《运营管理 第7版》课件-chapt.05-选址与设施布置
- 《幼儿园健康》课件精1
-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剧本完整版五篇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2023年开心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 Hadoop大数据开发实例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测评问题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1课孕妇旅客服务沟通
- 新东方四级词汇-正序版
- 面向机器人柔顺操作的力位精准控制方法研究共3篇
- 《地下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