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周三多主编-课后答案_第1页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课后答案_第2页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课后答案_第3页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课后答案_第4页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而不是其他。更具体地说,管理的本质是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答: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七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信息职能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表现出来;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管理七职能的相互关系:<1>信息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问题>,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答: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人、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人、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和联络者角色。①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②管理者扮演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时,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③管理者扮演联络者角色。没有联络,管理者就无法与别人一起工作,也无法与外界建立联系。<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①管理者扮演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②管理者扮演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③管理者扮演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3>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①管理者扮演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②管理者扮演干扰对付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③管理者扮演资源分配者。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④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答:罗伯特·卡茨认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重要。<2>人际技能。成功的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概念能力对高层管理者重要。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答:<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主要指中国古代管理国家方面的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比较零星分散,可以归纳为组织、经营、用人、理财和管物5个方面。①组织。中国关于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起源较早。《周礼》一书,相传是周公为周朝制定的一套官僚组织和制度。自周朝以后,历代朝廷封官定职,都编有详细的职官表,层次分明,职责清楚。春秋时代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古老的兵书,距今已2500年,是战略战术的杰作。这本书提到的军队编制,层次关系明晰,比较完备。在劳动组织方面,战国时代的墨翟,就提出过劳动过程分工的思想,所提出的一些办法可缩短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符合现代流水作业原理。②经营。中国古代有许多知名的理财家,如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商鞅、北宋时的王安石等人,都进行过经济改革,影响很大。历史上著名的经营理论,有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等。③用人。中国古代用人,素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禅让制度"就是推举能人的制度。④理财。中国古代在会计、成本核算、资金流转和利润、统计等方面都有所发展。⑤管物。古代对财物的保管和收纳支出早有制度,并有专门官员分类管理。中国古代人们应用辩证思维把事物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体现出一种系统管理思想,反映在古代的军事理论和工程技术管理中。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是由"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基本范畴组成。"重道"即做事要坚持原则和遵循客观规律;"明德"即讲求伦理道德;"修权"即有效地保持和利用权力;"知止"即明确所要达到的"至善"的目标;"行法"即实行法治,依法治国;"谋略"即讲求战略战术的运用。<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过许多管理思想,如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外国管理实践和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①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分工观点。他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他的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②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小瓦特和博尔顿采取了不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如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制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洋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在人事管理方面,制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进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费制度等福利制度。③1841年马萨诸塞车祸引发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对管理有重要意义。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④欧文的人事管理。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⑤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他对管理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二是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⑥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收益分享,实质上是按某一部门的业绩来支付该部门职工的报酬。这样就可避免某一部门业绩好而另一部门业绩差时,实行利润分享制度使前者受损这一不合理现象。⑦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哈尔西对管理的贡献也体现在工资制度方面。哈尔西认为他所提出的制度,与当时其他所见的工资制度相比有许多优点。比如不管工人业绩如何,均可获一定数额的计日工资。工人增加生产,就可得到奖金,从而消除了因刺激工资而引起的常见的劳资纠纷。6.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答: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出现于欧美,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甘特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②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为重要的因素。<2>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维克托·H·弗鲁姆和戴维·麦克莱兰分别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3>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4>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投入一转换一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5>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查有关环境的变量与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有效地实现目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6>质量管理理论:质量被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目标或需要的能力。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有两项内容:不断完善和再造。7.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答:<1>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管理的法律方法中,既包括国家正式颁布的法,也包括各级政府机构和各个管理系统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社会规范。法律方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而且包括相应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法律方法的实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法律方法既要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又要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调动各个企业、单位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2>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法律方法主要有下列特点:①严肃性。法律和法规的制订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法律和法规不可因人而异,必须保持严肃性。司法工作更是严肃的行为,必须通过严格的执法活动来维护法律的尊严。②规范性。法律和法规是所有组织和个人行动的统一的准则,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法律和法规都是用极严格的语言,准确阐明一定的含义,并且只允许对它作出一种意义的解释。法律与法规之间不允许互相冲突,法规应服从法律,法律应服从宪法。③强制性。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要强制执行,各个企业、单位以至每个公民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否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量的惩处。法律方法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管理系统内外部存在着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只有通过法律方法才能公正、合理、有效地加以调整,及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为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②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所给任务的不同,规定不同管理因素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各自应尽的义务和应起的作用。这是管理的法律方法所具有的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③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法律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使符合客观规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化、条文化、固定化,使人们有章可循。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和方法,管理系统便能自动有效运转。<3>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法律方法有双重作用,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如果各项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就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也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法律方法由于缺少灵活性和弹性,易使管理僵化,而且有时会不利于企业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活动中,法律方法应该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综合使用,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目标。8.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答:<1>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2>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行政方法的主要特点主要有:①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提高各级领导的权威,是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行政方法有效性的基础。管理者必须努力以自己优良的品质、卓越的才能去增强管理权威。②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的。行政的强制性是由一系列的行政措施作为保证来执行的。③垂直性。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纵向垂直管理。行政指令一般都是自上而下,通过纵向直线下达的。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坚持纵向的自上而下,切忌通过横向传达指令。④具体性。行政方法不仅行政指令的内容和对象是具体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上也因对象、目的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任何行政指令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问内对某一特定对象起作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一定的时效性。⑤无偿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人、财、物等调动和使用不讲等价交换的原则。一切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不考虑价值补偿问题。行政方法的作用有:①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和适当保密的领域,更具有独特作用。②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在管理活动中,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必须经由行政系统的中介,才能具体地组织与贯彻实施。③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不断调整进度和相互关系。④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行政方法时效性强,能及时针对具体问题发出命令和指示,较好地处理特殊问题和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3>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①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行政的根本目的,这是由管理的实质、生产的社会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服务就企业管理的行政方法来说,是为基层、为生产和科研第一线、为全厂职工服务。②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管理效果,基本上取决于领导者的指挥艺术和心理素质,取决于领导者和执行者的知识、能力。③信息在运用行政方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领导者驾驭全局、统一指挥,必须及时获取组织内外部有用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决策,避免指挥失误。其次,上级要把行政命令、规定或指示迅速而准确地下达,还要把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和预测信息发送给下级领导层,供下级决策时使用。行政方法要求有一个灵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④行政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对行政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较少遇到下属的抵制,这种特点可能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容易助长官僚主义作风,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可单纯依靠行政方法,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行政方法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特别是经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9.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如何正确运用?答:<1>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各种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润、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税收是国家取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管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信贷是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工资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奖金是根据职工对企业所作额外贡献的大小,用货币形式付给职工的奖赏。罚款是对职工违反规章制度,给企业群体造成危害的行为进行的经济惩罚。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2>经济方法的特点①利益性。经济方法是通过利益机制引导被管理者追求某种利益,间接影响被管理者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②关联性。各种经济手段之问的关系错综复杂,影响面宽,而且每一种经济手段的变化都会造成社会多方面经济关系的连锁反应。有时不仅会影响当前,而且会波及长远,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③灵活性。一方面,经济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另一方面,对于同一管理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来进行管理。④平等性。经济方法承认被管理的组织或个人在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上是平等的。社会按照统一的价值尺度来计算和分配经济成果;各种经济手段的运用对于相同情况的被管理者起同样的效力,不允许有特殊。<3>如何正确应用经济方法①要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现代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刺激作用将逐步减弱,人们更需要接受教育,以提高知识水平和思想修养。必须结合教育方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②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既要发挥各种经济杠杆各自的作用,更要重视整体上的协调配合。仅凭单一的价格杠杆难以奏效,必须综合运用一组杠杆。10.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答:<1>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人生观及道德教育。要树立为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奋斗献身的远XX想,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要教育职工遵守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钻研业务,忠于职守。应当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案例、典型,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③民主、法制、纪律教育。④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职工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根据工作的需要,对各类人员逐步进行系统培训和职业训练,尽快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⑤组织文化建设。在组织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突出管理的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地提高组织员工的素质,作为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教育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等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2>如何正确运用教育方法对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必须采取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疏导,而不应依靠粗暴的训斥、压制和简单的惩罚来解决问题。对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也不宜全部采用以讲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因为在讲授方式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状态,接受知识的效率并不高,所以应当减少讲授方式,而较多地采用有目的、有指导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受教育者按他们自己创造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国内外许多企业在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创造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诸如案例分析法、业务演习法、事件过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法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供各企业选择采用。总之,教育的方式应灵活方便,讲求实效。11.管理的技术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答:<1>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类技术,为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各类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同的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技术和管理的前提与本质有关,称为信息技术和决策技术。另外一些技术与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有关,根据阶段的不同,这样的技术划分为计划技术、组织技术和控制技术。管理技术方法的实质是把技术融进管理中,利用技术来辅助管理。善于使用技术方法的管理者通常能把技术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管理问题,选用不同的技术;在了解每种技术的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所掌握的技术用到实处,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必然结果。<2>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技术方法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客观性。技术方法的客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技术方法产生的结果是客观的。②规律性。技术方法的规律性源自客观性。规律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脱胎于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技术方法是有规律的,每种方法都是有章可循的,对于每种技术方法,步骤都是特定的;无论是何种组织,也无论是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是采取同一技术方法,就必须遵循同样的步骤。③精确性。技术方法的精确性是指只要基础数据是正确无误的,由技术方法产生的结果就是精确的。④动态性。管理者必须紧密追踪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手中掌握的技术武器,防止用过时、落后的技术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技术方法因而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技术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与信息的质量。信息技术在各类组织中的广泛运用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反映信息,尤其是管理信息,在组织中的重要地位。②决策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决策的速度与质量。决策是管理的本质工作,决策速度与质量的提高对组织很重要。③计划、组织和控制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有关职能的执行效率,促进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④技术在组织中的运用和被重视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而只有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才有可能长盛不衰。<3>如何正确运用技术方法①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技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技术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管理者既不能否定技术的重要性,也不能盲目迷信技术。②既然技术不是万能的,管理者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方法。应该把各种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争取收到较好的效果。③管理者使用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前提,即本人必须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技术,知道技术的价值所在和局限所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组织内外的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发挥他人的专长,来弥补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课后习题详解1.何谓道德?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哪些观点?答: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在商业道德方面存在以下四种观点:<1>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决策影响的人没有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同时,功利主义也会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2>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和游行自由等>的前提下做出。权利观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是针对组织而言的>:接受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看得比工作的完成更加重要,从而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有不利影响的工作氛围。<3>公平观。要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按公平原则行事,也会有得有失。得的是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失的是它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4>综合观。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即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这种道德观综合了两种"契约":一是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二是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这种商业道德观与其他三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查各行业和各公司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2.中国的商业道德状况如何?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人手加强中国的商业道德建设?答:<1>我国商业道德的现状在我国,少数著名企业开始重视商业道德的建设,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大部分企业还未注意到商业道德的作用,有些企业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与道德规范。具体表现如下:①不公平现象。某些企业为牟利不惜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某些企业为牟利使消费者购物所得利益远低于付出的代价。②不真实现象。虚假的"特价"、"减价";过分夸张的广告;滥用质量标志。③浪费现象。过分促销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④污染环境现象。工商企业绿色意识普遍淡薄,绿色食品为数较少且价格偏高。工业生产、废弃物品污染环境日趋严重。⑤不正当竞争现象。企业营销中经常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法。以上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同时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加强商业道德控制的途径规范我国商业道德行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加强有关立法工作,规范企业行为。强化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建立严厉处罚机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其次,企业内部端正经营思想,树立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确立伦理道德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中心位置。制定企业道德规则,规范市场营销行为。重视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控制。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培育健全的企业人格。后,加强消费者教育,努力提高消费者素质,使广大消费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不良营销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抵制不良营销行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自我保护。3.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什么样的特征?答: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以下七个特征:<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如果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利益而不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损失,组织当然会选择遵守道德规范。但是如果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损失,而不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利益,组织仍然选择遵守道德规范,这就是责任。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额外成本。<2>以社会利益为重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问题。有时,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甚至需要不惜在短期内牺牲组织自身的利益。<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崇尚道德的管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之间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崇尚道德的管理者知道,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赖的。<4>视人为目的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组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人。尊重人、视人为目的的思想正逐渐进入管理领域。<5>超越法律崇尚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起码的行为规范。仅仅遵守法律的组织不大可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大可能赢得顾客、供应者、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因而也就不大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崇尚道德的管理虽不把组织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常常能取得卓越的业绩。追求卓越实质上就是崇尚道德。<6>自律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有时,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唤醒人们的良知、羞耻感和内疚感,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所推崇的并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组织的价值观有时可以替代法律来对组织内的某些行为作"对错"、"应该不应该"的判断。崇尚道德的管理者通常为组织确立起较为崇高的价值观,以此来引导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行为。这种价值观一般能够激发成员去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而给组织带来生机和活力。4.影响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1>道德发展阶段。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判断越来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道德发展的低层次是前惯例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道德发展的中间层次是惯例层次,在这一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道德发展的高层次是原则层次,在这一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2>个人特征。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着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自我强度用来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这就是说,自我强度高的人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可以推断,对于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控制中心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他们生命中发生什么事是由运气或机会决定的。从道德角度看,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相反,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则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行为。与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相比,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可能更加一致。<3>结构变量。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一些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而另一些令管理者模糊不已。模糊程度低并时刻提醒管理者什么是"道德的"的结构设计有可能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职务说明书和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就是正式指导的例子。<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准则作为行为的指南。<5>问题强度。行为造成的伤害越大,就有越多的人认为行为是邪恶的,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越高,行为的后果越早出现,观测者感到行为的受害者与自己挨得越近,行为的后果越集中,问题的强度就越大。这些因素决定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道德问题越重要,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5.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答: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六个:<1>招聘道德素质高的员工人在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体系和个性上的差异,使管理者有可能通过严格的招聘过程<招聘过程通常包括审查申请材料、组织笔试和面试以及试用等阶段>,将道德素质低的求职者挡在门外。招聘过程的另一作用是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求职者的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观、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2>确立道德准则员工对道德是什么认识不清,这显然对组织不利。确立道德准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道德准则既要相当具体以便让员工明白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来从事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也要相当宽泛以便让员工有判断的自由。管理者对道德准则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以及对违反者的处理方式对道德准则的效果有重要影响。<3>设定工作目标员工应该有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如果目标对员工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是明确的,也会产生道德问题。在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下,即使道德素质较高的员工也会感到迷惑,很难在道德和目标之间做出选择,甚至有时为了达到目标而不得不牺牲道德。而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惑,并能激励员工而不是惩罚他们。<4>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向员工讲授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变其道德行为;这种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道德教育增强了有关人员对商业道德问题的认识。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通过一言一行来感化员工,让他们树立起高的道德标准。高层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选择什么人和什么事作为提薪和晋升的对象和原因,会向员工传递强有力的信息。管理人员在发现错误行为时,不仅要严惩当事人,而且要把事实及时公布于众。<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如果仅以经济成果来衡量绩效,人们为了取得好的绩效,就会不择手段,从而可能产生不道德行为。如果管理者想让员工坚持高的道德标准,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就必须把道德方面的要求考虑进去。<6>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与报复的情况自主行事。组织可以建立专门的渠道,使员工能放心地举报道德问题或告发践踏道德准则的人。6.何谓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社会反应有何区别?答: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社会义务是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履行了它的社会义务,或达到了法律上的低要求。只履行社会义务的企业只追求那些对其经济目标有利的社会目标。社会责任和社会反应超出了基本的经济和法律标准。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受道德力量的驱动,去做对社会有利的事而不去做对社会不利的事。社会反应则是指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7.支持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各有哪些?答: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1>可以增加利润,特别是增加长期利润。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会使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与社区、政府的关系更加融洽:<2>符合股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被看做风险低的和透明度高的,其股票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3>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所拥有的权力均是有限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4>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它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5>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缺乏社会基础,近年来舆论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的呼声很高;<6>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拥有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才能,可以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持。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1>减少利润。一些社会活动白白消耗企业的资源;目标的多元化会冲淡企业提高生产率的基本目标;<2>不符合股东利益。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实际上是管理者拿股东的钱为自己捞取名声等方面的好处;<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本已十分强大的权力更加强大;<4>从事社会活动是政治家的责任,企业家不能"越俎代庖";<5>公众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6>企业不存在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领导人的视角和能力基本上是经济方面的,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8.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如何?答:<1>古典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古典观所指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是相当狭窄的,企业只需并且只能对股东承担责任。在持古典观的人看来,如果一个企业大限度地满足了股东的利益,那它就是尽了大的社会责任;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或为社会利益着想而把资源从企业中转移出去,则它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管理者这样是在慷他人之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所以,在古典观里,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利润取向,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逐利润,使股东的利益达到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就自然给社会带来大的福利。<2>社会经济观所指的企业社会责任范围很广,包括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在多数情况下,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活动要付出代价,并且很难使成本及时得到补偿,这意味着有关企业要额外支付成本,直接给当期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就是说,对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常给股东的利益带来不利的影响<至少从短期看或从静态上看>。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或许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期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生存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减少了政府的管制等,可以使企业的收益增加,并且所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企业在利他的同时也在利己。因此,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在古典观里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经济观下,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第三章全球化管理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答: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以下阶段:<1>初始发展阶段:从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方式主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是被当作各发达国家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2>高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在这一阶段里,虽然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崛起,并成为国际化经营中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3>全球竞争阶段: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市场日趋开放,国家间、企业问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经营活动中主要的载体。利用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构建并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以下阶段:<1>出口阶段。出口贸易通常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初方式,也是企业尝试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出口活动开始是偶尔的,然后才是主动和大规模的。如卡乌斯基尔就曾指出,企业出口活动的展开是由不规则的行为为起点,然后再逐步走向间接出口方式为主的试验性阶段和以直接出口为主的积极出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出口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地选择能对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机会的海外市场,并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2>非股权安排阶段。随着出口活动的推进,国际市场了解的加深,企业开始尝试新的手段和方法。此时,特许经营、技术转移、合同制造等非股权安排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方式。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有关经营方式的选择来达到对海外市场渗透和扩展的目的,以及如何调整和变革管理体制<如人力资源策略、营销体系与策略>、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等以应对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所带来的挑战。<3>直接投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不再仅仅以一般商业利益为目标,它还希望通过生产的国际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组合,并终实现生产利益和商业利益等综合利益的大化。很显然,这一时期,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等条件亦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识别和判断目标市场出现的新机遇,如何对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进行有效的筛选,如何将新的扩张性行动与原有优势结合起来,以及如何推动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等。2.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有哪些?答:各个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一般来说,这些动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利用优势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内部的张力就会要求它通过扩张规模和扩张市场来实现这些优势。<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特别是总部在国内市场较为狭小或日趋饱和的企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向外扩张的倾向。<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由于资源在国家间和企业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企业为了获得对发展有利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利用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更便利地获得这些资源,并降低获取时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一点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4>抵御和分散风险。为了避免生产、销售、利润大幅度波动,企业可以选择国际性经营活动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或在不同的市场开展经营,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出反应,并保护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3.国际化经营要受到哪些环境要素的影响?答:国际化经营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政治与法律环境。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这些制度涉及投资行为的难易程度及其安全性,从而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因而是跨国公司管理者决定投资选址的重要评价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包括:①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政治体制通常是指东道国国家的国体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②政治的稳定性。政治的稳定性通常是指东道国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③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通常反映在政府对外资的政策上,主要是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和限制程度,对国外经营者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优惠措施,对外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程度,以及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一国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通常包括积极、消极和中性等三大类型。④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本国和东道国之间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⑤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本国和东道国颁布的各种法规,以及各国之间缔结的贸易条约、协定和国际贸易法规等。<2>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因素是影响跨国投资的直接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市场是否成熟,对跨国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不同国家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国在贸易政策、工业化政策、地区开发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上的不同,也对际化投资经营有着不同的影响。②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市场需求能力、消费偏好和产业特征各不相同,对国际经营企业的吸引力和影响程度也互有差别。③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一个国家的市场大小、有无市场潜力、市场对外来产品的准人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海外经营机会的大小。衡景市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分布状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市场消费水平等。衡量市场的准入程度则要看东道国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对国外企业销售的政策等。④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通常反映在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发展结构,科技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现有工业技术基础的水平,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原材料、制造工艺、能源、技术装备等科学技术发展动向等多方面。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海外经营的吸收和容纳程度,影响着海外经营者对经营方式的选择。⑤社会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通信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等。社会基础设施的水平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外部物质条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结构越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就越高。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对国际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3>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带有习惯性。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反映各国文化环境的指标:①权力距离。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权力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即存在着权力等级。分"高权力距离"的社会和"低权力距离"的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究竟属于"高权力距离"还是"低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因此研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就可以知道一个社会对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②不确定性的避免。任何一个社会,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情境,都会认为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个强烈追求防止不确定性的社会,一般说来会产生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会激发人们努力工作的动机。③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一个人只关心自己,而且也只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④男性化或女性化。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所谓"男子气概"价值观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程度。"男子气概"是指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喜欢冒险。一般地说,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愈高,其对生活数量的追求要超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4>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是指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4.从适用条件、特点、优缺点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全球战略。答:<1>国际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化反应的压力都比较低时适用这种模式。这是一种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在国际模式下,母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子公司转移技术和知识。突出的缺点是不能为子公司提供大限度的自由,以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反应。通常不能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2>多国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而当地化反应的压力高时适用这种模式。与国际模式相比,多国模式中母公司虽然也行使终控制权,但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多国模式下,每个子公司是一个自治的单位,具备在当地市场运作所需要的所有职能。多国模式的优点是允许子公司根据当地国家的情况作出反应,很少需要公司总部来进行协调和指导。同时,由于子公司是自治单位,产品和服务很少在子公司之问相互转移。主要缺点是较高的制造成本和重复工作。尽管多国模式中核心技术也由母公司向各东道国传递,但不能通过实行集中制造和向全球市场提供标准产品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多国模式倾向于将战略决策权分散,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向竞争对手发起协调一致的全球性的进攻。<3>全球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高而当地化反应的压力低时适用这种模式。全球模式的特点是由母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那些采取低成本全球竞争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这种模式。采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通常在成本低和技术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将标准化的产品向全球市场销售。这些公司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使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且,这类公司还必须为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产品转移确定价格。<4>跨国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化反应的压力都比较高时适用这种模式。在当今全球经济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经常需要同时从适应当地情况、转移技术和节约成本中追求利润,使企业能够同时获得全球扩展的所有利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组织模式——跨国模式。其特点是,将某些职能集中在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地适应当地的情况,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在采用跨国组织模式的公司中,某些功能特别是研究倾向于集中在本国进行。其他一些功能也集中,但不一定必须在本国。跨国模式需要子公司之间的大量和广泛的沟通。子公司之间为了互利,相互转让技术和知识,同时集中化的加工厂与各地的组装厂相互协调,以便高效率地运行全球集成的生产体系。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课后习题详解1.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答: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利用、信息反馈在等六个环节。<1>信息的采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惟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判断信息是否有用则要看信息是否具有有用信息的各种特征即高质量、及时和完全。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明确采集的目的;②界定采集的范围;③选择信息源。<2>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加工过的信息便于存储、传播和利用。只有经过加工信息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加工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①鉴别。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②筛选。筛选指在鉴别的基础上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③排序。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的活动。④初步激活。初步激活是指对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的活动。⑤编写。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人们认识的活动。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3>信息的存储。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人、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信息存储具有几层含义:①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②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③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使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录、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4>信息的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它具有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①目的更加具体;②控制更加严密;③时效更加显著。<5>信息的利用。是指有意识地运用存储的信息去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它是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播的终目的。信息的利用程度与效果是衡量一个组织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6>信息的反馈。是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利用效果,使信息按照管理者的意愿被使用。它是指对信息利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利用符合预期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反馈包括反馈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看,信息反馈需要满足:①反馈信息真实、准确;②信息传递迅速、及时;③控制措施适当、有效。2.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一般信息系统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输人、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1>输人是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或提供原始数据的设备>;<2>处理是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的过程;<3>输出是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即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4>反馈是指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太满意或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时,对输入进行调整;<5>控制是对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过程进行监视,使这些过程保持正确。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来说,除了以上五个要素外,还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其中硬件是信息系统的有形部分,如主机、终端、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存储设备<如硬盘、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等>也属于硬件部分。软件是各种程序,这些程序用来指示硬件的运行。数据怎样处理就是由软件控制的。数据库是组织保存下来的各种数据和信息。3.何谓开环MRP?其基本构成及逻辑关系是什么?答:开环MRP是指按需求的来源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而,要正确的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终产品的生产进度计划,即主生产计划,这是开展MRP的依据。其次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需要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MRP的依据是①生产计划;②物料清单;③库存信息。4.何谓闭环MRP?它与开环MRP有何区别?答:<1>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人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M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生产能力的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计划,还要制定能力需求计划,与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只有在采取了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计划。在能力需求计划中,生产通知单是按照它们对设备产生的负荷进行评估的,采购通知单的评估过程与之类似,需要检查它们对分包商和经销商所产生的工作量。执行MRP时要用生产通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通知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MRP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闭环MRP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2>开环和闭环的区别20世纪60年代开环的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能力的有关约束条件。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数量和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无法满足,或者因原料不足而无法满足。而且它也缺乏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为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70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5.与物料需求计划相比,制造资源计划<.MRPII>有何改进?答: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使人们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加强了。企业由原来以产品为对象的管理进入到以零部件为对象的管理。MRPII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其一,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供应商账务和档案管理、库存账务管理等;其二,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加工工时等,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其三,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客户订单,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MRPII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6.与MRPII相比,ERP有何进步?答: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MPSⅡ主要由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在MRPⅡ的基础上发展出ERP系统。ERP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初GartnerGroup公司是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来对ERP进行界定的:<1>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理报告和仓库管理。<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以及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面向对象设计技术、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对关系数据库查询以及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上述四个方面分别是从软件功能范围、软件应用环境、软件功能增强和软件支持技术上对ERP的评价。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理解ERP。<1>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2>ERP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是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ERP是集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从开环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Ⅱ,其发展基本上沿着两个方面延伸,其一是资源概念内涵的不断扩大;其二是计划闭环的形成。但这种发展均没有突破。尽管从物料资源扩展到制造资源,资源均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功能上以优先级计划以及需求和能力平衡计划为核心,基本上是结构化决策。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课后习题详解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答:<1>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2>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优原则。现实中,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3>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是信息。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该信息。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XX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2.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答:决策理论经历了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新发展的理论三个阶段:<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在于使本组织获取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完成组织目标的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人是有限理性的。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④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佳方案。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决策不能只遵守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3>新发展的决策理论:继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之后,决策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发展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同事组成的系统。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选择<即做出择优决策>,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新的决策理论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当今的决策者应在决策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规范化的程序,应以系统理论、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并辅之以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这就是说,新决策理论把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它所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