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与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与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与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与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专题一三角形个数的确定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2B.18C.19D.202.如图所示,第1个图中有1个三角形,第2个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第3个图中共有9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6个图中共有三角形__________个.

3.阅读材料,并填表:

在△ABC中,有一点P1,当P1、A、B、C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构成三个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当△ABC内的点的个数增加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情况怎样?完成下表:△ABC内点的个数123…1007构成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5…专题二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确定未知字母的范围4.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A.-6<a<-3B.-5<a<-2C.2<a<5D.a<-5或a>-25.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如果b=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6.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x、8,且x是不等式>的正整数解,试求第三边x的长.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1>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中线:连接三角形的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温馨提示]1.以"是否有边相等",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两类: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而不是分为三类: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而不是直线或射线.[方法技巧]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时,要看两条较短边之和是否大于最长边.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参考答案:1.D解析:线段AB上有5个点,线段AB与点C组成5×〔5-1÷2=10个三角形;同样,线段DE上也有5个点,线段DE与点C组成5×〔5-1÷2=10个三角形,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0个.故选D.2.21解析:根据前边的具体数据,再结合图形,不难发现:后边的总比前边多4,若把第一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看作是1=4-3,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4n-3.所以当n=6时,原式=21.3.解:填表如下:△ABC内点的个数123…1007构成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357…2015解析:当△ABC内有1个点时,构成不重叠的三角形的个数是3=1×2+1;当△ABC内有2个点时,构成不重叠的三角形的个数是5=2×2+1;参考上面数据可知,三角形的个数与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三角形内有n个点时,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是2n+1,故当有3个点时,三角形的个数是3×2+1=7;当有1007个点时,三角形的个数是1007×2+1=2015.4.B解析:根据题意,得8-3<1-2a<8+3,即5<1-2a<11,解得-5<a<-2.故选B.5.10解析:∵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c<a+b.∵b=4,

∴a=1,2,3,4.a=1时,c=4;a=2时,c=4或5;a=3时,c=4,5,6;a=4时,c=4,5,6,7.∴这样的三角形共有1+2+3+4=10个.6.解:原不等式可化为3〔x+2>-2〔1-2x,解得x<8.

∵x是它的正整数解,

∴x可取1,2,3,5,6,7.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6<x<10,

∴x=7.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专题一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角度1.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A=50°,则∠D=〔A.15°B.20°C.25°D.30°2.如图,已知:在直角△ABC中,∠C=90°,BD平分∠ABC且交AC于D.若AP平分∠BAC且交BD于P,求∠BPA的度数.3.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2在图2中,若∠D=40°,∠B=30°,试求∠P的度数;〔写出解答过程

〔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P与∠D、∠B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专题二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4.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则∠P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5.如图,△ABC中,CD是∠ACB的角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若∠A=40°,∠B=72°.

〔1求∠DCE的度数;

〔2试写出∠DCE与∠A、∠B的之间的关系式.〔不必证明6.如图:

〔1求证:∠BDC=∠A+∠B+∠C;

〔2如果点D与点A分别在线段BC的两侧,猜想∠BDC、∠A、∠ABD、∠ACD这4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三角形的外角及性质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温馨提示]1.三角形的外角是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而不是两边延长线组成的角.2.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中的内角一定是与外角不相邻的内角.[方法技巧]1.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求另一个锐角时,可直接使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出: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参考答案:1.C解析:∵∠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1=∠ACE,∠2=∠ABC.又∵∠D=∠1-∠2,∠A=∠ACE-∠ABC,∴∠D=∠A=25°.故选C.2.解:〔法1因为∠C=90°,所以∠BAC+∠ABC=90°,所以<∠BAC+∠ABC>=45°.因为BD平分∠ABC,AP平分∠BAC,∠BAP=∠BAC,∠ABP=∠ABC,即∠BAP+∠ABP=45°,所以∠APB=180°-45°=135°.〔法2因为∠C=90°,所以∠BAC+∠ABC=90°,所以<∠BAC+∠ABC>=45°,因为BD平分∠ABC,AP平分∠BAC,∠DBC=∠ABC,∠PAC=∠BAC,所以∠DBC+∠PAD=45°.所以∠APB=∠PDA+∠PAD=∠DBC+∠C+∠PAD=∠DBC+∠PAD+∠C=45°+90°=135°.3.解:〔1∠A+∠D=∠B+∠C;

〔2由〔1得,∠1+∠D=∠3+∠P,∠2+∠P=∠4+∠B,∴∠1-∠3=∠P-∠D,∠2-∠4=∠B-∠P,又∵AP、CP分别平分∠DAB和∠BCD,∴∠1=∠2,∠3=∠4,

∴∠P-∠D=∠B-∠P,即2∠P=∠B+∠D,∴∠P=〔40°+30°÷2=35°.

〔32∠P=∠B+∠D.4.B解析:延长DC,与AB交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和,可得∠ACD=50°+∠AEC=50°+∠ABD+10°,整理得∠ACD-∠ABD=60°.设AC与BP相交于点O,则∠AOB=∠POC,∴∠P+∠ACD=∠A+∠ABD,即∠P=50°-〔∠ACD-∠ABD=20°.故选B.5.解:〔1∵∠A=40°,∠B=72°,∴∠ACB=68°.∵CD平分∠ACB,∴∠DCB=∠ACB=34°.

∵CE是AB边上的高,∴∠ECB=90°-∠B=90°-72°=18°.∴∠DCE=34°-18°=16°.

〔2∠DCE=〔∠B-∠A.6.〔1证明:延长BD交AC于点E,∵∠BEC是△ABE的外角,∴∠BEC=∠A+∠B.

∵∠BDC是△CED的外角,∴∠BDC=∠C+∠DEC=∠C+∠A+∠B.〔2猜想:∠BDC+∠ACD+∠A+∠ABD=360°.证明:∠BDC+∠ACD+∠A+∠ABD=∠3+∠2+∠6+∠5+∠4+∠1=〔∠3+∠2+∠1+〔∠6+∠5+∠4=180°+180°=360°.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专题一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或外角求值1.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5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12B.11C.10D.9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内角都等于与它相邻的外角的9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专题二求多个角的和4.如图为某公司的产品标志图案,图中∠A+∠B+∠C+∠D+∠E+∠F+∠G=〔A.360°B.540°C.630°D.720°5.如图,∠A+∠ABC+∠C+∠D+∠E+∠F=_________°.6.如图,求:∠A+∠B+∠C+∠D+∠E+∠F的度数.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多边形及相关概念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温馨提示]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做<n-3>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n-2>个三角形.对角线的条数与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不要弄错.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而不是180°.[方法技巧]1.连接多边形的对角线,将多边形转化为多个三角形,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2.多边形的内角和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外角和不变,都等于360°,可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不变求多边形的边数等.参考答案:2.1440解析:∵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多边形的内角为180°-36°=144°,∴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10=1440°.3.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9×360°,解得n=2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20.4.B解析:∵∠1=∠C+∠D,∠2=∠E+∠F,∴∠A+∠B+∠C+∠D+∠E+∠F+∠G=∠A+∠B+∠1+∠2+∠G=540°.故选B.5.360°解析:在四边形BEFG中,

∵∠EBG=∠C+∠D,

∠BGF=∠A+∠ABC,

∴∠A+∠ABC+∠C+∠D+∠E+∠F=∠EBG+∠BGF+∠E+∠F=360°.6.解:∵∠POA是△OEF的外角,∴∠POA=∠E+∠F.同理:∠BPO=∠D+∠C.

∵∠A+∠B+∠BPO+∠POA=360°,

∴∠A+∠B+∠C+∠D+∠E+∠F=360°.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专题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如图,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CDB的平分线DF交BC于点F.

求证:△ABE≌△CDF.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DE≌△CDF<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1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2证明:3.如图,△ABC中,点D在BC上,点E在AB上,BD=BE,要使△ADB≌△CE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1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D=CE;②AE=CD;③∠BAC=∠BCA;④∠ADB=∠CEB;请你从中选出一个能使△ADB≌△CEB的条件,并给出证明;〔2在〔1中所给出的条件中,能使△ADB≌△CEB的还有哪些?直接在题后横线上写出满足题意的条件序号.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如图,已知△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A. B.4 C. D.55.[2013·襄阳]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C与AB重合,点D落在点E处,AE的延长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M,EB的延长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N.求证:AM=AN.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专题三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7.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与∠DFE的度数和是〔A.60°B.90°C.120°D.150°8.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B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B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两端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9.已知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可过点A作直线AC⊥AB,再由点C观测,在BA延长线上找一点B′,使∠ACB′=∠ACB,这时只要量出AB′的长,就知道AB的长,对吗?为什么?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温馨提示]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必须有一条边分别相等,只有角分别相等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HL"定理指的是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而不是斜边和直角分别相等.[方法技巧]1.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准确地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其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2对应顶点所对应的边是对应边;〔3公共边〔角是对应边〔角;〔4对顶角是对应角;〔5最大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边〔角是对应边〔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可以依据字母的对应位置来确定,如若△ABC≌△DEF,说明A与D,B与E,C与F是对应点,则∠ABC与∠DEF是对应角,边AC与边DF是对应边.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解题思路:参考答案:1.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C,AB∥CD,∴∠ABD=∠CDB.∵∠ABE=∠ABD,∠CDF=∠CDB,∴∠ABE=∠CDF.在△ABE与△CDF中,∴△ABE≌△CDF.2.解:〔1<或点D是线段BC的中点>,,中任选一个即可﹒〔2以为例进行证明:∵CF∥BE,∴∠FCD﹦∠EBD.又∵,∠FDC=∠EDB,∴△BDE≌△CDF.3.解:〔1添加条件②,③,④中任一个即可,以添加②为例说明.证明:∵AE=CD,BE=BD,∴AB=CB.又∠ABD=∠CBE,BE=BD,∴△ADB≌△CEB.〔2③④.4.B解析:∵∠ABC=45°,AD⊥BC,∴AD=BD,∠ADC=∠BDH,∠AHE=∠BHD=∠C.∴△ADC≌△BDH.∴BH=AC=4.故选B.5.证明:如图所示,∵△AEB由△ADC旋转而得,∴△AEB≌△ADC.∴∠3=∠1,∠6=∠C.∵AB=AC,AD⊥BC,∴∠2=∠1,∠7=∠C.∴∠3=∠2,∠6=∠7.∵∠4=∠5,∴∠ABM=∠ABN.又∵AB=AB,∴△AMB≌△ANB.∴AM=AN.6.证明:∵△ABC和△EDC是等边三角形,∴∠BCA=∠DCE=60°.∴∠BCA-∠ACD=∠DCE-∠ACD,即∠BCD=∠ACE.在△DBC和△EAC中,BC=AC,∠BCD=∠ACE,DC=EC,∴△DBC≌△EAC〔SAS.∴∠DBC=∠EAC.又∵∠DBC=∠ACB=60°,∴∠ACB=∠EAC.∴AE∥BC.7.B解析:∵滑梯、墙、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又∵BC=EF,AC=DF,∴Rt△ABC≌Rt△DEF.∴∠ABC=∠DEF,∵∠DEF+∠DFE=90°,∴∠ABC+∠DFE=90°.故选B.8.解:在△ABC和△CED中,AC=CD,∠ACB=∠ECD,EC=BC,

∴△ABC≌△CED.∴AB=ED.即量出DE的长,就是A、B两端的距离.9.解:对.

理由:∵AC⊥AB,∴∠CAB=∠CAB′=90°.

在△ABC和△AB′C中,

∴△ABC≌△AB′C〔ASA.∴AB′=AB.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13.2画轴对称图形专题一轴对称图形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众所周知,几何图形中有许多轴对称图形,写出一个你最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唯一3.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直角图形,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涂黑两个小正方形,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专题二轴对称的性质4.如图,△ABC和△ADE关于直线l对称,下列结论:①△ABC≌△ADE;②l垂直平分DB;③∠C=∠E;④BC与DE的延长线的交点一定落在直线l上.其中错误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5.如图,∠A=90°,E为BC上一点,A点和E点关于BD对称,B点、C点关于DE对称,求∠ABC和∠C的度数.6.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对称.〔1结合图形指出对称点.〔2连接A、A′,直线m与线段AA′有什么关系?〔3延长线段AC与A′C′,它们的交点与直线m有怎样的关系?其他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叙述出来与同伴交流.专题三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7.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BC的延长线于F,若∠F=30°,DE=1,则EF的长是〔A.3B.2C.D.18.如图,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与E,则△ADE的周长等于________.9.如图,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线段AB、BD、D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专题四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的特点求字母的取值范围10.已知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a,b,则a+b的值是〔A.1B.-1C.5D.-511.已知P1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P2〔3-2a,2a-5是第三象限内的整点〔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则P1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温馨提示]1.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是指一个具有对称的性质的图形;轴对称是针对两个图形而言,它描述的是两个图形的一种位置关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参考答案:1.D解析:∵将D图形上下或左右折叠,图形都能重合,∴D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2.圆、正三角形、菱形、长方形、正方形、线段等3.如图所示:

4.A解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得,如果△ABC和△ADE关于直线l对称,则△ABC≌△ADE,即①正确;因为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故l垂直平分DB,∠C=∠E,即②,③正确;因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或延长线如果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故BC与DE的延长线的交点一定落在直线l上,即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故选A.5.解:根据题意A点和E点关于BD对称,有∠ABD=∠EBD,即∠ABC=2∠ABD=2∠EBD.B点、C点关于DE对称,有∠DBE=∠BCD,∠ABC=2∠BCD.且已知∠A=90°,故∠ABC+∠BCD=90°.故∠ABC=60°,∠C=30°.6.解:〔1对称点有A和A',B和B',C和C'.〔2连接A、A′,直线m是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3延长线段AC与A′C′,它们的交点在直线m上,其他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的交点也在直线m上,即若两线段关于直线m对称,且不平行,则它们的交点或它们的延长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7.B解析:在Rt△FDB中,∵∠F=30°,∴∠B=60°.在Rt△ABC中,∵∠ACB=90°,∠ABC=60°,∴∠A=30°.在Rt△AED中,∵∠A=30°,DE=1,∴AE=2.连接EB.∵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B=AE=2.∴∠EBD=∠A=30°.∵∠ABC=60°,∴∠EBC=30°.∵∠F=30°,∴EF=EB=2.故选B.8.8解析:∵DF是AB的垂直平分线,∴DB=DA.∵EG是AC的垂直平分线,∴EC=EA.∵BC=8,∴△ADE的周长=DA+EA+DE=DB+DE+EC=BC=8.9.解:AB+BD=DE.证明:∵AD⊥BC,BD=DC,∴AB=A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C=CE.∴AB=CE.∴AB+BD=CE+DC=DE.10.C解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a=2,b=3.∴a+b=5.解得1.5<a<2.5,又因为a必须为整数,∴a=2.∴点P2〔-1,-1.∴P1点的坐标是〔-1,1.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专题一幂的性质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a2-a2=2B.<a2>3=a9C.a3•a6=a9D.<2a2>2=2a4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2+a2=3a4B.a6÷a2=a3C.a6·a2=a12D.<-a6>2=a12专题二幂的性质的逆用4.若2a=3,2b=4,则23a+2b等于〔A.7B.12C.432D.1085.若2m=5,2n=3,求23m+2n的值.6.计算:<1><-0.125>2014×<-2>2014×<-4>2015;<2><->2015×811007.专题三整式的乘法7.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B.C.D.8.若〔3x2-2x+1〔x+b中不含x2项,求b的值,并求〔3x2-2x+1〔x+b的值.9.先阅读,再填空解题:

〔x+5〔x+6=x2+11x+30;

〔x-5〔x-6=x2-11x+30;

〔x-5〔x+6=x2+x-30;

〔x+5〔x-6=x2-x-30.

〔1观察积中的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与两因式中的常数项有何关系?答:________.〔2根据以上的规律,用公式表示出来:________.〔3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a+99〔a-100=________;〔y-80〔y-81=________.专题四整式的除法10.计算:〔3x3y-18x2y2+x2y÷〔-6x2y=________.11.计算:.12.计算:〔a-b3÷〔b-a2+〔-a-b5÷〔a+b4.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幂的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m,n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幂的乘方:<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积的乘方:<n都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单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整式的除法<1>同底数幂相除:<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2><a≠0>,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温馨提示]1.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相混淆.同底数幂相乘,应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而合并同类项法则是"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2.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相混淆.同底数幂相乘,应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应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法则时,必须化成同底数的幂后才能运用上述法则进行计算.4.在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中,系数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各项之间的"加、减"符号也可以看成系数的符号来参与运算.[方法技巧]1.在幂的性质中,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容易造成漏项或增项的错误.3.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中,结果的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不要漏项.参考答案:1.C解析:A中,3a2与-a2是同类项,可以合并,3a2―a2=2a2,故A错误;B中,<a2>3=a2×3=a6,故B错误;C中,a3•a6=a3+6=a9,故C正确;D中,<2a2>2=22〔a22=4a4,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3.D解析:A中,,故A错误;B中,,故B错误;C中,,故C错误.故选D.4.C解析:23a+2b=23a×22b=〔2a3×〔2b2=33×42=432.故选C.5.解:23m+2n=23m·22n=〔2m3·〔2n2=53·32=1125.6.解:<1>原式=<0.125×2×4>2014×<-4>=12014×<-4>=-4.<2>原式=<->2015×92014=<×9>2014×<->=-.7.B解析:A中,由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可得3a+2a=5a,故A错误;B中,由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可得=,故B正确;C中,由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可得=,故C错误;D中,由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可得,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8.解:原式=3x3+〔3b-2x2+〔-2b+1x+b,

∵不含x2项,

∴3b-2=0,得b=.∴〔3x2-2x+1〔x+=3x3-2x2+x+2x2-x+=3x3-x+.9.解:〔1观察积中的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与两因式中的常数项的关系是:

一次项系数是两因式中的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因式中的常数项的积;

〔2根据以上的规律,用公式表示出来:〔a+b〔a+c=a2+〔b+ca+bc;

〔3根据〔2中得出的公式得:〔a+99〔a-100=a2-a-9900;〔y-80〔y-81=y2-161y+6480.

10.-x+3y-解析:〔3x3y-18x2y2+x2y÷〔-6x2y=〔3x3y÷〔-6x2y-18x2y2÷〔-6x2y+x2y÷〔-6x2y=-x+3y-.11.解:原式12.解:〔a-b3÷〔b-a2+〔-a-b5÷〔a+b4,

=〔a-b3÷〔a-b2-〔a+b5÷〔a+b4,

=〔a-b-〔a+b,

=a-b-a-b,

=-2b.14.2乘法公式专题一乘法公式1.下列各式中运算错误的是〔A.a2+b2=<a+b>2-2abB.<a-b>2=<a+b>2-4abC.<a+b><-a+b>=-a2+b2D.<a+b><-a-b>=-a2-b22.代数式<x+1><x-1><x2+1>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x4-1B.x4+1C.<x-1>4D.<x+1>43.计算:<2x+y><2x-y>+<x+y>2-2<2x2-xy>〔其中x=2,y=3.专题二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4.请你观察图形,依据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需要连其他的线,便可得到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公式,这个公式是〔A.〔a+b〔a-b=a2-b2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2=a2+ab+b25.如图,你能根据面积关系得到的数学公式是〔A.a2-b2=〔a+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D.a〔a+b=a2+ab6.我们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了解了一下它的几何背景,即通过图来说明上式成立.在习题中我们又遇到了题目"计算:〔a+b+c2",你能将知识进行迁移,从几何背景说明〔大致画出图形即可并计算〔a+b+c2吗?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温馨提示]1.不要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相混淆,注意它们项数和符号的不同.2.完全平方公式中,中间项是左边两个数的和的2倍,注意系数的特点.[方法技巧]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利用公式.2.有些题目往往不能直接应用公式求解,但稍做适当的变形后就可以用乘法公式求解.如:位置变化,符号变化,数字变化,系数变化,项数变化等.参考答案:1.D解析:A中,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2-2ab=a2+2ab+b2-2ab=a2+b2,故A正确;B中,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2=a2-2ab+b2,<a+b>2-4ab=a2+2ab+b2-4ab=a2-2ab+b2,故B正确;C中,由平方差公式可得<a+b><-a+b>=<a+b><b-a>=b2-a2=-a2+b2,故C正确;D中,<a+b><-a-b>=-<a+b>2=-a2-2ab-b2,故D错误.2.A解析:原式=<x2-1><x2+1>=<x2>2-1=x4-1.3.解:原式=4x2-y2+x2+2xy+y2-4x2+2xy=x2+4xy,当x=2,y=3时,原式=22+4×2×3=4+24=28.4.B解析:这个图形的整体面积为<a+b>2;各部分的面积的和为a2+2ab+b2;所以得到公式〔a+b2=a2+2ab+b2.故选B.5.C解析:从图中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2和b2,剩余的矩形面积是〔a-bb和〔a-bb,即大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2,∴〔a-b2=a2-2ab+b2,故选C.6.解:〔a+b+c2的几何背景如图,整体的面积为:〔a+b+c2,用各部分的面积之和表示为:〔a+b+c2=a2+b2+c2+2ab+2ac+2bc,所以〔a+b+c2=a2+b2+c2+2ab+2ac+2bc.14.3因式分解专题一因式分解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3x2-6x=x<x-6>B.-a2+b2=<b+a><b-a>C.4x2-y2=<4x-y><4x+y>D.4x2-2xy+y2=<2x-y>22.分解因式:3m3-18m2n+27mn2=____________.3.分解因式:<2a+b>2-8ab=____________.专题二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4-4=____________.5.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在实数范围内

〔13x2-16;〔2x4-10x2+25.6.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x3-2x;〔2x4-6x2+9.专题三因式分解的应用7.如果m-n=-5,mn=6,则m2n-mn2的值是〔 A.30 B.-30 C.11 D.-118.利用因式分解计算32×20.13+5.4×201.3+0.14×2013=___________.9.在下列三个不为零的式子:x2-4x,x2+2x,x2-4x+4中,〔1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进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2请你选择其中两个并用不等号连接成不等式,并求其解集.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因式分解我们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出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样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2>将乘法公式的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得到用于分解因式的公式,用来把某些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公式法.<3>平方差公式:a2-b2=<a+b><a-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4>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温馨提示]1.分解因式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如把分解成就不是分解因式,因为不是多项式.2.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如就不是分解因式,因为结果不是积的形式.[方法技巧]1.若首项系数为负时,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首项系数为正,但要注意,此时括号内的各项都应变号,如.2.有些多项式的特点与公式相比,只是某些项的符号不符,这时就需要先对符号进行变化,使之符合公式的特点.参考答案:1.B解析:A中,3x2-6x=3x<x-2>,故A错误;B中,-a2+b2=-<a-b><a+b>=<b+a><b-a>,故B正确;C中,4x2-y2=<2x>2-<2y>2=<2x-y><2x+y>,故C错误;D中,4x2-2xy+y2的中间项不是2×2x×y,故不能因式分解,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2.3m<m-3n>2解析:3m3-18m2n+27mn2=3m<m2-6mn+9n2>=3m<m-3n>2.3.<2a-b>2解析:<2a+b>2-8ab=4a2+4ab+b2-8ab=4a2-4ab+b2=<2a-b>2.4.<x2+2><x+><x->解析:x4-4=<x2+2><x2-2>=<x2+2><x+><x->.5.解:<1>3x2-16=<x+4><x-4>;<2>x4-10x2+25=<x2-5>2=<x+>2<x->2.6.解:<1>x3-2x=x<x2-2>=x<x+><x->;<2>x4-6x2+9=<x2-3>2=<x+>2<x->2.7.B解析:∵m-n=-5,mn=6,∴m2n-mn2=mn〔m-n=6×〔-5=-30,故选B.8.2013解析:32×20.13+5.4×201.3+0.14×2013=0.32×2013+0.54×2013+0.14×2013=2013×〔0.32+0.54+0.14=2013×1=2013.9.解:<1>答案不唯一,如:〔x2-4x+〔x2+2x=2x2-2x=2x〔x-1.<2>答案不唯一,如:x2-4x>x2+2x,合并同类项,得-6x>0,解得x<0.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专题一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1.使代数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0B.x≠1C.x>0D.x≥0且x≠12.如果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应为.3.若分式的值为零,求x的值.专题二约分4.化简的结果是〔A.2n2B.C.D.5.约分:=____________.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其中A,B,C是整式,C≠0>.3.约分与通分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温馨提示]1.分式的值为0受到分母不等于0的限制,"分式的值为0"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二是分子的值为0,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0,分式的值就是0".2.分式的基本性质中的A、B、C表示的都是整式,且C≠0.3.分子、分母必须"同时"乘C<C≠0>,不要只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