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莆田五中语文组俞雪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勃的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过程与方法1、在教中读,在读中悟,在读悟之中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2、理出本文的情感线索,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教学重难点:进入作者在本文中展现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情感变化曲线,体会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课文:(听课文录音)1300年前,一个年轻人准备南下去看望自己的父亲。累了,他停留在一个叫做滕王阁的地方小憩,参加了一个并非为他准备的盛会。1300年后,一篇文章流传。滕王阁的那次小憩,对王勃来说,或许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瞬间,但是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份难以磨灭的永恒。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篇美文,走进王勃的内心世界。整体把握过渡:我们都知道,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打动人。读《滕王阁序》,人们往往会因太注意它的辞藻,而忽略了它的情感。其实打动读者的不光是它华丽的语言,更是交织于王勃内心深处的一种复杂情感。复杂,说明情感不是单一的,是有变化的。问: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反映王勃情感变化的一句话。明确: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翻译:欢乐逝去,悲伤袭来,知道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即,王勃的情感是由高兴转为悲伤。合作探究我们来回顾一下,王勃为什么兴致高昂?转入第一段:明确:躬逢胜饯,人杰地灵,胜友如云,贤主嘉宾板书:胜地、胜友、胜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才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小结:躬逢胜饯,人杰地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文坛巨星(孟学士),武林霸主(王将军),齐聚于此,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跟这些胜友、高朋对话,就是在读一本好书。这样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宴会,焉能不喜?由此引导学生熟悉并背诵第一段。读出喜悦来!2、转入二三四段,明确:得赏胜景,宴饮欢歌,逸兴遄飞A胜景哪些呢?印象比较深的有?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傍晚,雾气弥漫,山峦呈现出紫色的光晕。有一种色彩变幻之美。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是千古绝唱。也因为这一句,彻底征服了这次宴会的主办人——阎都督。还有没让王勃高兴的地方?飞阁流丹,鹤汀凫渚;桂殿兰宫,。有绣闼,有雕甍。十分夺目壮丽极目远眺,洪州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④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人烟繁盛,一派祥和富庶的景象。好山好水,人世间又如此美好,心花自然会怒放。B盛宴欢歌:第4段因什么而高兴呢?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音乐是最能撩动人情感的东西,听着美妙的音乐,人会情不自禁唱起来,舞起来,心也会乐起来,飘起来。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所以王勃说:四美具,二难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宴饮欢歌,吟诗作赋,怎不令人畅怀呢?这些都是让王勃兴致高昂的原因。其实我觉得,《滕王阁序》为我们描绘的生活图景,正是我们现代人即将失去的又努力追求的绝美画面,你们神往吗?(此处联系《兰亭集序》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几句,同是写聚会之乐,以新带旧,以旧促新。)3、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段,读出韵味来。读出神往的味道来![设计说明]本段文字优美,生动,让女生柔美的声线来读,感染力强。美文,是训练美读的好机会。(二)、析作者之“悲”:1、王勃又为何而悲呢?(指定回答)
[设计说明]紧扣感情变化,转换学习内容。明确: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抓住课文原句析出悲的原因:(识盈虚之有数;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插入王勃人生际遇,遭受打击的经历:王勃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就能写文章指出《汉书》的错误,一写就是十卷。我们可以封他为“神童”。其实我觉得他不单是神童,还是个不迷信权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神童。《汉书》是孔子编的。你们想,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又有几个人敢指出孔子孔圣人的不是。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教出来的孩子,就缺了小王勃身上那股劲头。请注意,他才九岁。他还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成为经天纬地的大人物,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是少年王勃的追求目标,他的梦想。事实也正是如此。十四岁他便应举得第,十七岁被朝廷授予朝散郎的官职,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官员。放到现在就是一个中学生。之后,皇子沛王爱慕其文采,招王勃进沛王府当了修撰。可以说,少年得志。然后呢?青云直上吗?一切都来得太快太容易了。老子早就告诉我们:“福兮,祸之所伏。”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哪里知道伴君如伴虎呢?天堂和地狱,有时候只是一线之差。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不畏权贵的王勃,携带着一身书卷气和远大的抱负刚涉及政坛,就陷入了仕途坎坷的汪洋大海中。唐朝宫内盛行斗鸡。有一天英王与沛王斗鸡,,王勃为沛王的斗鸡愤愤不平,遂忽发少年狂,写作了一篇抨击英王斗鸡的文章《檄英王鸡》。文章全是开玩笑的口吻,十足的游戏之作。然而唐高宗却认为这是犯上,大为光火,并下令将王勃逐出沛王府。得意之时,坠入人生低谷。二十岁的王勃被迫失意地离开长安。是你们,接受得了吗?所以他说自己是个“失路之人”。接着是他出任虢州参军时,因杀官奴而被判死刑,后虽遇大赦免于一死,但他的父亲却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世上最悲哀的莫过于怀才不遇了。(三)、有个问题,王勃为什么会由兴致高昂想到悲凉的身世呢?(指定回答)(课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明确:由宇宙的广漠,永恒不变,联想到人生的渺小短暂、盛衰无常。大概宇宙越是永恒,越是衬出人生的渺小与短暂。2、提问: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明确:自然宇宙之无穷常常引发古人对生命、命运的思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所以,中国人面对时间总是很卑微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人生苦短也是古代文人在欢聚时的常见心态,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因“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宴饮之乐,想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死生亦大矣!”;苏轼胸襟旷达,但面对浩渺的长江,不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天高地迥”宇宙是那样的广漠无穷;白驹过隙,人生是那么的卑微渺小。时光荏苒,倏忽而已。越是觉得宇宙永恒,就越觉得人生短暂;越是觉得人生短暂,就越想尽快实现理想,但是事与愿违。王勃也不例外。有限的生命,无限的才情,却无法施展。“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歌里头唱道: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但是王勃有没肩膀?他只有萍水相逢的他乡之客。)充满了怀才不遇的孤独失意之感。借这次盛宴,一吐为快。盛宴生悲情。3、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出感情。然后推荐一生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沈建新)明确:重读“难越”“失路”“萍水”“尽”“他乡”“不见”“何年”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孤独失意的心绪。[设计说明]通过美读,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此刻孤独悲凉的心境。请全班男生再读,读出意境来。[设计说明]在品味、赏析后,让学生投入情感地朗读,可进一步唤起学生共鸣,为王勃的遭遇慨叹。(四)析作者的“悲中见乐观”。过渡:乐到极点,也悲到极点。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滕王阁序》情感的终极?1、明确:虽有消极、怨愤,但更多的是旷达、乐观。(提问)虽然文中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典故,借这些怀才不遇的人自比,但紧接着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现了乐观向上的情怀。人生有些挫折并不奇怪,在不顺的时候情绪低落,有些怨气也是人之常情,宝贵的是作者积极自我解脱,自己振奋:“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明自己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因年华易逝和处境艰难而放弃最初的梦想。然后连用六个典故进一步表明心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困厄中不变操守,乐观开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对未来充满信心。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决不放任自流,不甘沉沦在如此际遇下不甘沉沦,自我砥砺,实属难得,在此我们可以感到王勃一颗年轻的渴望用世的心。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处卑位而思有为的心胸。一个得志的人说出这番话并不稀奇,但是一个两度遭贬,前途渺茫,已深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能说出这一席豪言壮语,非常难得。韩愈说,“读之可以忘忧。”这些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话,一直代代相传,不知鼓舞了多少穷途末路之人。你们受到鼓舞了吗?其实,王勃在文学史上就是才华横溢和雄心勃勃的代名词。还记得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吗?联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当我们反复吟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甚至觉得王勃是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的阳光书生以此析出作者的第二次情感转折:悲观中见乐观。
小结:乐极生悲,悲极之后却不是更悲,而是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四、
总结全文:王勃在文中展现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怀才不遇而又不甘于沉沦。尽兴中现出悲凉,悲凉中不失希望。对文人而言,赞美他人不难,叙说痛苦实属易事。但怀着巨大的悲痛来赞美别人,又能做到态度诚恳、分寸恰当、优美动听的有几人?王勃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却像一颗灿烂的流星,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获得了永生。直到今天,我们依然需要用仰视的姿态欣赏他这篇千古绝唱。五、拓展与思考(一)、人生难免失意,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遭逢过失意,他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如何评价?如何选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屈原、苏轼、文天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教育读书主题班会
- 汽车冷气系统维修合同
- 商品质量评定合同(2篇)
- 拍卖品宣传策略协议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说课课件
- 屈光手术护理配合
- 水果购销合同示例
- 企业文化共赢培训
- 宣传教育扶贫政策
- 衡水中学课程设计表模板
- 常用玻璃仪器操作规范课件
-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 二氧化碳的检测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佳能相机PowerShot SX60 HS使用说明书
- 小麦购买合同协议书
- 食品安全制度目录
- TCRHA 063.1-2024 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及评价 第1部分:外包消毒供应业务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语句+课件
- 2024年惠州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