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1)什么是刑法?(2)刑法功效是什么?(3)刑法解释意义是什么?(4)举例阐明什么是扩大解释、限制解释?

第1页第1页关于刑法解释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单选)A.将盗窃罪对象"公私财物"解释为"别人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发售假币罪中"发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严禁个人携带器械以外其它器械进行抢夺,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信用卡"解释为"含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钞票等所有功效或者部分功效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第2页第2页

这题官方答案是C。但全题考察角度和答案唯一性存在疑问。首先看A项,将"公私财物"解释为"别人财物",就“缩小解释”概念而言并无不符。说A错,大约是由于就“盗窃罪对象”实体内容而言解释不妥,盗窃对象是特性之一是“别人占有财物”,"别人财物"解释,清除了“别人占有”限制是扩大了盗窃对象,清除“别人占有之本人所有物”,则不适当地缩小了盗窃对象。终归是考察“盗窃对象”理解,还是考察“缩小解释”理解?令人迷惑。另一方面看D项,其对信用卡实体内容解释与立法解释明显不符。立法解释对信用卡最主要限定是“金融机构发行”……电子支付卡。而D项把“金融机构发行”限制给去掉了,几乎包括所有“电子支付卡”,显然属于类推解释。D项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看都是地道类推解释。再次看C项。“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论”之“凶器”,解释为包括“国家严禁个人携带器械以外其它器械”,其实说成是普通解释、扩张解释、类推解释均可,但以普通解释为佳。由于假如将“凶器”理解为两类:其一国家严禁个人携带器械;其二其它足以致人伤亡器械,就是普通解释。假如将“凶器”理解为“国家严禁个人携带器械”,那么,还包括“其它器械”解释,能够理解是扩张解释,未必不能理解为类推解释。第3页第3页第二讲刑法基本原则第4页第4页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概述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所有刑法规范、对所有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含有指导和制约意义,并表达我国刑事法制基本精神准则。

第5页第5页三个基本原则:第3条要求罪刑法定原则第4条要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5条要求罪刑相适应原则97年刑法第6页第6页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含义和历史发展

1、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要求不为罪,法无明文要求不处分”。

第7页第7页2、历史发展罪刑法定原则最早渊源是英国12《自由大宪章》第39条要求。“凡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裁判或遵循国内法律之要求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第8页第8页

1628年英国国会向国王提出并迫使国王接受《权利请愿书》中要求,“国王非依法律判决,不得逮捕、审讯任何自由民,不得作出没收判决。”1679年《人身保护法》和1689年《权利法案》中正式确立了这一思想。第9页第9页1776年《弗吉尼亚权利法案》第8条要求:“除了国家法律或同等公民裁判外,任何人自由不应受到剥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不得制定任何事后法”(1787年宪法第1条第9款)”“任何人,不依据法律要求合法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美国1791年宪法修正案第5条‘合法程序’)第10页第10页

1789年通过法国《人权宣言》对罪刑法定原则作了典型表述。第8条要求,"法律只应要求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刑罚,并且除非依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且系依法施行法律以外,不得处分任何人。"第11页第11页19魏玛宪法第116条要求:“任何行为,只有当制定法事先已经要求了可罚性时,才干判处刑罚。”1949年德国基本法第103条明文要求了罪刑法定原则。意大利1947年宪法第25条第2款要求:“假如不是依据行为实行前生效法律,不得对任何人进行处分。”日本1946年宪法第31条要求:“任何人非依法律所定程序,不得剥夺其生命或自由,或科以其它刑罚。”第12页第12页国际公约中“罪刑法定原则”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2款要求:“任何人任何行为或不行为,在其发生时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犯罪,不得被判犯有刑事罪。”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都有类似要求。第13页第13页中国

中国古代刑法中没有罪刑法定原则清末修律时,该原则被引进到中国。《钦定宪法大纲》和《大清新刑律草案》中都有要求。此后民国期间几部刑法也都要求了该原则。现行台湾刑法、澳门刑法也都有要求。79年刑法中没有要求罪刑法定原则。97年刑法第3条要求,“法律明文要求为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要求为犯罪行为,不得定罪处刑。”第14页第14页二、罪刑法定原则理论基础从来认为是三权分立思想和心理强制学说。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理论只有沿革意义。罪刑法定原则真正理论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思想。第15页第15页(一)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分立标准由孟德斯鸠提出。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应该由三个不同机关行使。"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胆怯这个国王或议会制订暴虐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第16页第16页国家从立法上要求犯罪与刑罚,排除法官罪刑擅断,使司法官员仅仅只成为"法律代言人",使定罪量刑裁判"只能是对法律条文准确解释"。第17页第17页(二)心理强制学说

心理强制学说由费尔巴哈创建。费尔巴哈认为国家光靠道德教育不足以制止犯罪,因此必须建立以消除违法精神动向为目的第二道防线。假如在违法行为中蕴涵着某种痛苦,那么理性人就会在违法行为也许带来“苦”与“乐”之间进行细致比较与权衡,从而克制犯罪倾向。第18页第18页

产生这种心理强制办法,就是使所有人都相信一定违法行为必将招致一定刑罚制裁。也就是说,犯罪与痛苦之间存在不可分割联系。通过法律明文要求各种犯罪应受处分,即,利用刑法建立一个"罪刑价目表",使有违法精神动向人不敢犯罪,从而达到对有犯罪意念人精神强制,有效预防犯罪。第19页第19页

为了预防犯罪,就必须制定系统要求犯罪与刑罚刑法典;为了消除违法精神动向,罪刑法定原则也就必须确立。普通认为,心理强制学说是从刑罚对公众含有威吓功效角度,即从刑罚普通预防角度叙述罪刑法定原则实际效用。第20页第20页(三)尊重人权思想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当以权利为本位而不能以权力为本位,一切国家活动都应当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相反。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权利也许受到两方面侵犯,一是犯罪行为对公民权利侵犯,一是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侵犯。对国家权力限制必定要求限制国家刑罚权,罪刑法定原则是限制刑罚权主要方式。第21页第21页三、罪刑法定原则功效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功效,普通认为有两点:(1)保障无辜者不受法律追究。罪刑法定原则是善良公民大宪章。(2)保障犯罪人合法权利。第22页第22页四、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原则包括:(1)法律主义。(2)刑法规范严禁溯及既往。(3)严禁绝对不定期刑。(4)明确性原则。(5)严禁合用类推。第23页第23页五、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

中表达1.总方面:(1)刑法第三条明文要求了罪刑法定原则;(2)重申了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原则;(3)废除了类推制度。第24页第24页2.罪之法定:(1)明确要求了犯罪概念,即刑法第13条要求;(2)在总则中要求了犯罪构成各种要件及合法行为、犯罪形态等问题;(3)在分则中要求了各种详细犯罪,在罪状表述上普通采用叙明罪状方式,而较少采用简朴罪状。第25页第25页3.刑之法定:(1)明确要求了刑罚体系;(2)要求了各种量刑标准和量刑制度;(3)分则中以相对确定法定刑之方式明确要求了各种犯罪法定刑,而且要求了合用不同幅度法定刑详细情节。第26页第26页讨论:我国刑法为何要要求罪刑法定原则?第27页第27页第三节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第4条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使用办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特权。”这就是对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含义:对任何人犯罪,无论行为人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情况、政治面貌、才干业绩如何,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合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特权。

第28页第28页刑法平等合用原则落实实行1.合用程序和管辖原则上平等2.实体法合用上平等3.刑罚制裁上平等4.量刑和执行上平等第29页第29页一、罪责刑当原则概念和历史发展(一)含义: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主要依据。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罚当其罪。第四节罪责刑相称原则第30页第30页(二)历史发展1.罪刑相适应原则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同态复仇。2.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刑罚观表达了原始罪刑相适应思想。中国古代:《尚书.大禹谟》“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古印度《摩奴法典》、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3.资本主义社会罪刑相适应原则成为刑法基本原则。4.当今世界各国均认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第31页第31页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理论基础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两种观点本来是互相矛盾,但它们从各自立场出发,分别得出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结论。第32页第32页(一)报应主义由康德、黑格尔等人提出,认为刑罚是对犯罪一个回报,因此刑罚质和量应完全以已经发生犯罪行为为转移,即犯罪给社会造成损害应成为刑罚尺度。报应主义是向后看理论,认为刑罚轻重应当以已经发生犯罪行为为尺度。着重考虑已然之罪。第33页第33页(二)功利主义

认为刑罚目的不在于报应,而在于预防犯罪,而预防犯罪包括普通预防和个别预防。无论是普通预防还是个别预防,都要求将刑罚控制在一定“度”之内。功利主义是向前看理论,着重考虑未然之罪,认为刑罚轻重应当和预防犯罪需要相适应,应当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第34页第34页1.在刑法第5条明确要求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总则中要求了科学刑罚体系。3.要求了轻重有别处分原则如防卫过当、从犯等因其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较小,因此要从宽处分,而累犯等则需要从重处分。4.要求了比较科学刑罚分则体系及轻重有别法定刑,以作到罪刑相适应。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法中表达第35页第35页思考题我国刑法为何要要求罪责刑法定原则?参考文献:《犯罪与刑罚新论》,第一专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第36页二25、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对甲、乙行为应如何认定?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第37页第37页二16.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A.罪刑法定原则严禁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严禁有助于被告人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严禁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严禁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严禁合用不利于行为人事后法,但不严禁合用有助于行为人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构成要件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