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急救技能_第1页
创伤与急救技能_第2页
创伤与急救技能_第3页
创伤与急救技能_第4页
创伤与急救技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与急救技能一、死因分析创伤是能量转移到人体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创伤的特点是致伤能量高、死亡和致残率高,社会危害极大。所以掌握创伤与急救的基本技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摆在急诊工作者面前的前沿课题。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40岁以上年龄组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依次为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生活提高,高脂饮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在40岁以下年龄组第一杀手是创伤并仍在增加:交通事故、工伤、矿难、空难、地震、海啸、战争等。该群体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其危害和影响远大于上述疾病。创伤导致死亡常见原因:[1]早期数分钟内死亡:脑干损伤、窒息、心脏和大血管贯通伤及高位脊髓损伤。[2]数小时内死亡:多因休克和不能控制的大出血。[3]晚期死亡:常因合并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EPSIS(脓毒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SEPTICSHOCK(脓毒性休克) 和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等。二、创伤常见原因及特点交通伤:高能创伤,常见多发伤和复合伤。坠落伤:常见传导伤和对冲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1/10下载文档可编辑为主。机械伤:常导致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锐器伤:伤口深,胸腹部可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一般伤情较重。跌伤:老年人常见,前臂、大腿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火器伤:既有穿透效应又有震荡效应,其损伤程度比弹道面积大数十倍。三、创伤现场救护主要类型:⑴闭合性损伤:无开放性伤口。⑵开放性损伤:有开放性伤口。⑶多发伤:同一致伤因素,多处受伤,至少有一处致命伤。⑷复合伤:多个致伤因素所致,至少有一处致命伤,如创伤+烧伤等。现场救护目的维持生命:先救命,即首先支持生命体征。减少出血:利用现场条件,控制大出血,防止休克发生。保护伤口:防止暴露伤口的污染。固定骨折:防止转运途中继发损伤。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操作要轻柔,规范,目的明确。快速转运:在病人情况许可条件下,尽快转运到有条件的医疗机2/10下载文档可编辑构。现场救护的原则:保护自身安全,先救命后治伤树立整体意识,注意事故现场的环境安全:保护自身和伤员安全。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和循环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优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作迅速、准确,动作轻巧,防止损伤加重。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医患交叉感染。现场检查内容和顺序检查伤员意识:呼唤。检查呼吸、循环体征:触摸到颈动脉其血压是60mmHg、股动脉70mmHg、桡动脉60mmHg.检查伤口:部位、大小、出血多少。检查头颈部:凹陷、血肿,颈部强直、气管和血管损伤。检查脊柱及脊髓功能:脊柱骨折和截瘫。检查胸部:反常呼吸、连枷胸、浮动胸和开放伤。检查腹部:腹式呼吸、板状腹、移动浊音和开放伤。检查骨盆:骨盆挤压征,肛门指诊。检查四肢: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擦音、骨擦感和血管神经损伤。3/10下载文档可编辑四、创伤止血技术止血目的:控制出血,保证有效的血容量,防止休克,挽救生命。出血类型: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一)失血症状:无论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伤病员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神志不清。(二)止血止血材料敷料:创口贴创伤敷料纱布垫等。止血带止血种类加压包扎:大创面渗血;填塞:小创口出血;压迫:大血管搏动出血;止血带:断肢(指)注意记录时间。包扎止血:掌握三角巾的各种包扎方法。粘贴创口贴止血敷料包扎:覆盖敷料,绷带包扎。就地取材,选用三角巾、手帕、纸巾、清洁布料等包扎止4/10下载文档可编辑血。加压包扎止血:直接压法:敷料覆盖,再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间接压法:伤口有异物,保留异物,并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用绷带加压包扎指压止血法--动脉止血压迫位置1.头颈部:多采用指压法。颞动脉 面动脉 颈动脉上肢动脉:肱动脉肘动脉下肢动脉:股动脉胫动脉止血带止血操作要点:部位正确:上肢在上臂的上1/3,下肢在大腿的中上部。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记录上止血带时间,每隔40-50min放松3-5min。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量。主要方法: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至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表带式止血带止血:拉紧止血带至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布料止血带止血:不可用铁丝、电线和绳索。只能用布料5/10下载文档可编辑松扎,然后用笔杆插入圈内旋转至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五、现场包扎技术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出血,预防休克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有利于转运伤病员。伤口种类割伤:利器瘀伤:钝器刺伤:锐器枪伤:火器挫裂伤:既有瘀伤又有裂伤。伤口判断伤口深,出血多,可能有血管损伤。胸部伤口较深时可能有气胸或血胸。腹部伤口可能有肝脾或胃肠损伤。肢体畸形可能有骨折。异物扎入人体可能损伤大血管、神经或重要脏器。包扎材料:创口贴、绷带、就地取材、胶带和三角巾等。包扎方法1)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现场就地取材,用清洁物覆盖6/10下载文档可编辑创口。2)绷带包扎:方法如下环形包扎:肢体两端粗细差别不大的情况。回反包扎:肢体两端粗细差别较大的情况。“8”字包扎: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用“ 8”字绷带包扎。螺旋包扎:对血运影响小,优于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适合肢体两端粗细差别较大的大面积包扎。3)三角巾包扎:掌握以下方法头帽式包扎:头部开放伤。肩部包扎:燕尾式包扎肩背部胸部包扎:燕尾式包扎胸部开放伤,可分单侧和双侧。腹部包扎:燕尾式包扎腹部开放伤。单侧臀部(腹部)包扎。手(足)包扎膝部(肘部)带式包扎六、开放伤现场处理(一)概述:开放伤口不仅有出血,也可有细菌、异物进入伤口,引起感染。血管、神经、骨骼甚至内脏会通过开放伤口外露,需及时现场处理。(二)目的: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减少出血,预防休克。7/10下载文档可编辑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结构。(三)操作要点:尽可能带医用手套,如无,可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餐巾纸作为隔离层。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并检查伤口。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并固定。妥善方法止血、包扎。如必须用裸露的手处理伤口,处理完毕后,用肥皂清洗双手并消毒。(四)现场处理开放性气胸的处理:先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即先用敷料覆盖,再用塑料纸阻隔,然后用三角巾包扎。腹部内脏脱出的处理:不可还纳,先用清洁容器(碗)扣住,再予以包扎转运。伤口异物的处理:先不取出,在异物周围固定。七、创伤固定技术固定目的:稳定骨折,减少疼痛,避免继发损伤。固定材料:夹板、棍棒、铲式单架、沙袋、衣物、颈托、脊柱板及三角巾等。固定方法:颈部固定:脊柱板、头部固定器、颈托、沙袋及衣物等。肱骨干骨折固定:木板(棒)固定、小悬带悬吊。8/10下载文档可编辑前臂骨折固定:固定骨折上下端、大悬带悬吊,注意检查血运情况。股骨干骨折固定:股骨干骨折一块木板(棒)固定,用三角巾扎道。股骨干骨折两块木板(棒)固定:用三角巾扎 5道(加棉垫)。大腿骨折健肢固定:把患肢固定在健肢上,用三角巾扎 5道(加棉垫)。下肢骨折固定:胫腓骨折用夹板和三角巾固定。骨盆骨折固定:用骨盆带固定。八、 创伤的搬运护送:止血、包扎、固定与转运被称作创伤与急救的四大技术。一般情况下,首先做好前三项,转运是最后一道工序。把病人转运出现场,到相对安全的地方或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得到根本救治。1.搬运准备脊椎骨折:轴样翻动、平托轻放。颈椎:一人固定头颈,另一人用颈托固定。四肢骨折:先固定、再搬运、动作轻柔。心肺复苏中搬运:只限于紧急脱离危险现场的情况,背部垫硬板,复苏要有效。烧伤者:保护皮肤,不涂带色素的外用药。2.徒手搬运:毛毯担架,毛毯拖行,腋下拖行,衣服拖行.9/10下载文档可编辑3.脊柱骨折搬运:一人牵引颈部、三人平托抬起伤病员、轴向旋转曲肘90°,即四人徒手搬运法。4.担架抬法:根据伤情选用合适的担架,无论选用何种担架,都必须系好扣带,确保病人安全。⑴救护车担架:可调节高度、变换卧位、有床档、安全带、输液架和轮子。适用于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