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专题培训_第1页
民俗旅游专题培训_第2页
民俗旅游专题培训_第3页
民俗旅游专题培训_第4页
民俗旅游专题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俗旅游专题培训

一、民俗旅游发展现状与方向二、民俗旅游市场管理三、民俗旅游宣传四、民俗旅游接待户服务规范五、民俗旅游基本安全卫生要求一、民俗旅游发展现状与方向

引言

久居城市的人们,渴望在闲暇之余,走进自然淳朴的乡村,远离都市的喧嚣,感受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已成为许多城市家庭的向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加,特别是实行“双休日”以后,再加上“五一”、国庆节和春节的长假,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

走遍了名山大川的城市居民对郊区民俗旅游开始情有独终。从近两年人们的出游天数来看,“一日游”和“二日游”的游客比重有所上升。旅游抽样调查表明:有99%以上的市民希望到京郊旅游。到郊区休闲、度假、观光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民俗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面对这样的旅游需求,要进一步发展北京京郊旅游业,重点发展短途民俗旅游,以此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切入点,培育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已成必然。一、什么是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民俗旅游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平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具有宜感受,宜识解,宜参与的特点,以使游人能很快进入氛围,并将身心融入其中;民俗旅游的核心内容为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二、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近些年随着旅游热,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一些地方的乡村游正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市场正逐渐从单一的“农家乐”,开始向以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产业。据统计,通过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业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近几年来,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怀柔区同其他地区一样,具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旅游业不断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以怀柔区2012年“五•一”假期为例据怀柔旅游信息网公布的今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怀柔区“五•一”假日旅游市场繁荣稳定。据统计,4月29日至5月1日,全区共接待游客54.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和12.17%。其中接待乡村旅游27.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0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37%和14.27%,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怀柔区民俗旅游呈现出的特点乡村旅游成为拉动假日旅游消费特色项目。全区假日旅游经济结构分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和乡村旅游三个主要板块。据统计,乡村旅游,占到“五•一”假日旅游经济总量的61.9%。以领略乡村美景,品尝乡村美食,体验乡村风情为主的乡村旅游,进一步成为拉动假日旅游消费,促进假日旅游经济增长的特色休闲项目。

适合中短途参与的假日旅游产品受追捧。由原来的7天改为现在的3天,受时间限制,长线游减少,以中短途为主的城郊游进一步成为“五•一”假日旅游新特点。怀柔区积极推出的适合中短途参与的踏青赏花游、登山健身游、乡村休闲游等假日旅游产品,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和追捧。据统计,节日期间,到怀柔区参与踏青赏花、登山健身游的约占接待总人次的65.5%。

自驾自助游进一步成为假日主流出游方式。自驾车旅游在旅游行程安排上具有更多的便捷性和自主性。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三、五家庭自驾车结伴出游或有组织的自驾车队出游成为假日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据调查显示,今年“五•一”自驾游比例高达83%。此外,背包自助游、拓展训练游和时尚休闲游等进一步被年轻人接受。三、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民俗旅游业正在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发展空间广,但发展的区域和数量却不平衡。即使有些已经开展起来的乡镇,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始终停留在低水平发展状态。一些村级交通道路、停车场、住宿和饮食卫生、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市场开发上,一些乡村急功近利,没有规划,盲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浪费了自然资源。妨碍民俗游健康发展的各种矛盾急需解决。1.民俗旅游需要继续深挖民俗文化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应体现民间性与游客的参与性,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可以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反映乡村(山区)民俗的本来形态,可以通过发展山(乡)村旅游来加以展示。如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等,从而给旅客以亲切、真实、纯朴、乡土的心理感受。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层次在扩大,人们的旅游知识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游生活中能有文化、风俗等内容,并且要亲自体验、参与。所以在开发乡村(山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要让旅客来亲自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亲自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感受其中那浓郁的乡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民俗旅游要抢占更多市场目前,在客源目标市场开发中,许多旅游景点忽视了国内市场和当地市场的开发,一味追求高档次盲目投资,这是不明智的。作为京郊山区,应根据北京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在开发客源目标市场时,应以北京市的居民以及在京工作的其他各类人员为主要客源市场,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这是因为北京市民在京郊旅游中对自然风景的观光和休闲感兴趣的占绝对优势。北京郊区特别是山区已经成为北京居民及驻京各类人员周末休闲、观光、度假的主要区域,因此在开发山区旅游客源目标市场过程中,应以北京市民为主,争取国内来京游客和国外来京游客的分流。3.民俗旅游要“找靠山”加强区域联合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提高区域旅游业的整体效益。首先,民俗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小兄弟,影响力还不够大,民俗旅游只有依托区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联合开发旅游资源,使区域内的多种资源相得益彰,多个景点相互连接,这样才能扩大客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市场越大,潜在的游客越多,接待的游客也就越多,旅游的收入就越高,进而可以产生规模效益。

其次,京郊各山区县可以与周边省市旅游区进行跨省区的区域联合开发。例如:与承德、张家口、遵化、唐山、北戴河、天津等近邻北京的地区进行联合开发。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种无论是跨省市的还是跨地区的旅游区域联合开发,都将成为今后我国旅游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京郊各山区县之间应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合作,并与周边的其他省市旅游区进行合作,开发出一些专项旅游线路,以提高京郊山区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4.民俗旅游要开发好旅游商品努力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在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商品的收入可以占到旅游收入的40%一60%。因为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不仅可以成为该旅游区域易被游客认知的形象标志,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销功能,是旅游景区最好的广告。旅游商品包括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旅游日用品、土特产品等。对其进行开发,应具有鲜明的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即这种旅游商品只能在该旅游区买到,而在其他地区不能买到。只有这样,才会使旅游商品更具有吸引力,才会受到游客的青睐。

另外,山区应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开办小吃节、采摘节等各种旅游活动,同时努力做好旅游商品的销售工作,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各项服务,使农副产品或土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以吸引城市的购买力,从而对增加旅游收入和繁荣山区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5.民俗旅游要全面推销自己首先,进一步发展以北京市民、外地驻京人员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的双休日休闲、度假及自然风光度假产品,创建一些适合“一日游”、“二日游”的娱乐和休息项目与形式,如家庭式的小旅馆、小帐篷、旅游景点的连锁服务等。其次,区旅游部门要努力参加每年一度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全国旅游交易会”和北方10省市联合举办的“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开展一些直接面向游客的促销活动。再次,应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收集当地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艺术品等,并编辑成册,以更好地宣传山区的旅游资源。

6.民俗旅游要保留特色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业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主题鲜明,切勿舍本求末。保持村镇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民间传统风情、淳朴厚道的秉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国际旅游人类学专家认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如果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保护它们,并让它依旧是古朴典雅的模样;如果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让它古香古色;如果有独特的耕作方法,那么就保护它们,并教给他人;如果有传统的文化,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二、民俗旅游市场管理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旅游市场细分三、民俗旅游的“北京模式”四、北京与外省市民俗旅游市场管理模式比较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一)广义的旅游市场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交换离不开旅游市场,而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市场交换主体、交换客体和交换媒介等。

1.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2.旅游产品是旅游市场的客体

3.交换媒介和手段是旅游市场运行的条件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二)狭义的旅游市场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旅游产品具有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市场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旅游者数量

2.旅游购买能力

3.旅游消费欲望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三)客源市场的重要性就旅游业发展而言,如果不了解旅游市场的规模、客源市场所在、不了解旅游客流规律、不了解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这必定是盲目的,也是毫无把握的发展。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曾有人认为,只要建起酒店、完善基础设施、配备服务人员,旅游业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离开了客源市场,任何投资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当今旅游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努力了解和掌握客源市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旅游业,有计划地开展旅游营销,则旅游发展成功的几率就较大。因为只有了解客源市场的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进而满足顾客需求。二、旅游市场细分(一)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及意义定义: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所划分出来的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市场部分,称之为细分市场。意义:

1.有助于选定和明确目标市场

2.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

3.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4.有利于提高效益,降低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旅游市场细分(二)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可用于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很多。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经营实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地理因素、旅游者的特征、需求和购买行为特点、旅游者的心理特点。

旅游者的特征——消费行为特征来访游客的人口学特征

年龄、性别、收入、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种族、宗教信仰、民族等2.游客的来访目的消遣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奖励旅游、特种旅游市场。3.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航空、游船来访者、自驾车旅游市场4.游客的来访形式团体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

三、民俗旅游的“北京模式”(一)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自发发展阶段(1998年以前)数量扩张阶段(199~2002年)规范发展阶段(2003~2006年)品质提升阶段(2007年至今)(二)北京市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特征规划引导标准管理规划:1)2005年7月《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年)》2)2008年《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标准:2002年《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及《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2005~2006年《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2008年《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2009年《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二)北京市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特征2.部门联动政策集成

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改委: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务局:《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园林局: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对山区生态立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养山就业”,森林景观。环保局: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工作。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情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北京市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特征3.景观保护社区参与2008年《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建立了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协同机制,使北京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不仅强调单体的、有形的、物质性(如建筑等)的遗产保护,更重视对无形的、非物资性(如艺术、民俗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景观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是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三、民俗旅游的“北京模式”(三)民俗旅游村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共有近4000个行政村,344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人员约6万人。北京市的民俗旅游村大致分为八种类型:国际风情型、创意产业型、品牌餐饮型、新村建设型、景区依托型、生态示范性、古村聚落型和民族文化型。从分布来看,民俗旅游村主要分众在北京西北部和西南部远郊区县,以怀柔、延庆、房山、昌平为主,近郊几乎没有,其他区域较少。民俗旅游村的地域分布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西南沿河流分布,永定河、拒马河、清水河沿岸都是民俗村密集区;二是西部地区交通干线分布,北京通往周边地区的过道如108,、109、110、111等国道沿线都是民俗村密集区;三是背部地区沿沟谷带分布,怀柔、平谷地区尤为明显。(三)民俗旅游村国际风情型具有浓郁的异域乡村风情的民俗旅游村。以国外特有的民俗风情等为核心吸引物,突出对异域氛围的营造,带给游客对异域风情的真实体验,能满足大多数游客追求新、异的心理,并称是与其他乡村旅游地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案例:慕田峪——国际文化村(三)民俗旅游村2.创意产品型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易俗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旅游产品的一类民俗旅游村。

案例:宋庄——旅游创意产业示范村(三)民俗旅游村3.品牌餐饮型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的民俗旅游村。“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该类民俗旅游村抓住了旅游者对特色餐饮的追求心理,从“口”入手捕获旅游者的“心”,带动乡村旅游地声誉的快速扩大和旅游者数量的迅猛增长。

案例:柳沟村——“火盆锅,豆腐宴”旅游村(三)民俗旅游村4.新村建设型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村镇,把村镇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国家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

案例:郑各庄村——旅游新村5.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以英国为例

国外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较早,在欧洲19世纪就已出现乡村旅游,但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将村落中荒芜的贵族城堡改成简单农舍,跟农庄农场一起列入参观接待的范围,乡村旅游自此开始。英国是乡村休闲游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扩张海外殖民地,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此期间,一批“英国乡村庭园”应运而生,他追求以自然美为核心的风景庭院,把绿地、池塘、森林、花卉、山川等自然景物,融入庭院的造园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柯伯比力提.布朗,设计出独特的庭院风格,确立了“英国乡村庭园”的地位,使之成为贵族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英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80年代末90处,农业和畜牧业类旅游景点已成为当时与手工艺品中心、主题公园、文化遗产、工厂景点齐名的时髦景点。

1992年英国官方统计以人造景点为主的旅游景点英国有5552个,其中农场景点186个,葡萄园81个,乡村公园209个,共476个,达人造景点的十分之一。

1995年农场景点、主题公园、工业旅游景点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三大类景点。

2001年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英国于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改为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每年拨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建设。这使得田庄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很大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三、民俗旅游宣传

旅游宣传是旅游业的“开路先锋”,在21世纪的旅游业发展中更显示出其作用和价值。旅游宣传是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宣传是指旅游东道国(含旅游地区)或旅游企业为了树立形象,开拓客源,吸引旅游消费,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与情报沟通的活动。旅游业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或扩大原有的旅游市场,必须吸引旅游消费者。

如今,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都采用各种方式招徕现实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国际上通行的旅游招徕手段就是加强旅游宣传。美国通过旅游宣传,平均每年可吸引220万英国游客到美国旅行,根据宣传费用测算,即花1美元便可吸引1名游客。据统计,墨西哥花1美元宣传费,可换回40美元的收益;香港1港元宣传费,可换回123港币的旅游收入。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宣传、招徕活动称为旅游业的“开路先锋”。为了争夺客源,不惜一掷千金,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计地将旅游宣传推向高潮。民俗旅游资源赋存于旅游地的民众社会之中,乡村旅游地民众是其真正的主人,乡村民俗旅游的开发就必须依赖于他们所拥有的物化的、行为的和心态的民俗生产生活文化(包括田园风光、民居村落、饮食服饰、节庆工艺等),并且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开发出的民俗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甚至关系着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和声誉。因此,要在乡村地区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必须向民众大力宣传旅游开发对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激发民众对开展旅游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旅游的开发并主动地参与到投资、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中,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成功的旅游宣传的特征1.展现成熟的旅游资源旅游宣传的成功与其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实在的内容,旅游宣传就无法给广大受众提供相应的信息,作为广大受众就不可能受到宣传的推动采取相应的行动,宣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具备充实的旅游资源信息,而且是成熟的旅游资源的信息,才能产生对于公众群体的信息传递的基本内容,借助于宣传这一路径,增长受众的好奇心、猎奇心或对于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憧憬或向往,从而在其自身条件具备的时候,产生相应的现实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宣传才算是发挥了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既推广了、宣传了旅游文化,又带来了实际的旅游消费,对地区经济产生良性的推动作用。2.展示旅游宣传的魅力和技术作为旅游宣传这一平台,要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就必须搭建好平台、利用好平台,并使得这一平台产生较好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广告技术就是这一平台不可须臾离开的基础性要素。与小商小贩的沿街叫卖相区别,也与传统的客栈酒馆的招牌不同,现代宣传的技术性具有了质的飞跃。除形形色色的户外宣传外,还有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甚至有手机信息等快捷宣传。而技术是现代宣传非常突出的亮点,也是其最具有诱惑力的方面。旅游宣传也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并利用现代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印刷喷绘技术等将其核心内容即旅游资源的魅力展现出来,在达到旅游宣传要求的同时,也将相关信息较大程度上传达给受众。进而提高旅游宣传制作者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3.具有文化内涵、生活享受趣味和情调当今时代,广大民众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感受,人们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如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就是旅游业一直都要考虑和努力的方向。旅游宣传在这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否则诸如河南的许多景点景区,就是因为“养在深闺人未识”才导致“门前冷落鞍马稀”,只能眼睁睁看着别的景区游人如织赚得盆满钵满而望洋兴叹。所以,旅游资源的推介是旅游资源走向市场、进入人们视野的一个重要路径。旅游宣传恰恰就起到了这样的推介作用。毕竟旅游宣传可以在相当意义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可以影响全国,甚至影响世界。在这里,河南焦作的云台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来,焦作云台山名不见经传,江苏连云港的云台山久负盛名。但多年的经营之后,焦作云台山早已超越了连云港云台山,几乎独霸云台山之名。焦作云台山景区出现成群结队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已经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其运作过程中,对于包括旅游宣传在内的各种推介的重视就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云台山旅游宣传始终强调河南山水,使长期以来以为河南只有人文旅游资源的人们耳目一新,并且云台山的崛起恰恰赶上了我国国民追求休闲度假新享受的好时代,从而一步步走向辉煌。4.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要求作为一个东方国家,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人们也养成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的习惯和传统观念。旅游广告假如包含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也许会赚来眼球,但最终是会被人们所抛弃的。正如四川省某景区公然宣称要打造什么“私奔胜地”,最终并没得到公众的认可,反而仓皇收场。尽管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上升,但未必能引发旅游热潮。毕竟,作为受到数千年文明和礼仪熏陶的中国人,在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会对“私奔”这一话题具有天然的戒备心理,尽管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是“千古佳话”。这个景区只想赚眼球,没想到树立景区文明健康和绿色环保宜居等现代人最需要的旅游资源的内涵。5.亲民旅游宣传作为商业行为,必然具有产生经济效益的任务。但如果旅游宣传进入受众视野,就因其伤害一部分人的感情或利益而受到抵制,就会遭遇“滑铁卢”惨败。从根本来说,是旅游宣传没有亲民的特质所造成的。旅游宣传的亲民就是亲近生活,尤其亲近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与人们进入心灵上的感应或互通,在情感上被接受,在方向上去引导,才会对旅游广告的成功有益。当今社会有些景点景区的开发和推介,动辄就“面向高端群体”,不是高尔夫就是跑马场或者什么会所,就把最大多数的民众排除在外。可以这样说,不把亲民当成根本出发点之一的旅游广告和旅游资源,最终一定会失败。从一般意义而言,旅游宣传的任务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大方面。旅游宣传必须要有经济效益,即发挥招徕游客的功能。旅游宣传必须顾及社会影响,不能造成公众厌倦或抵制的强烈反应,否则必然会失败。如上所述,违背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旅游宣传不会深入人心,其出台之日就是失败之时。也不能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损毁。无论谁作为旅游宣传的主体,违背了上述原则,就一定会吃到苦头。拓宽营销宣传渠道没有宣传就没有市场,旅游宣传是提高乡村旅游地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旅游项目或产品有很强的不可转移性,旅游者必须参与旅游活动才能体验和享受,民俗旅游资源更是由于其突出的地域性不易被人所知,有些民俗事项甚至难以被人理解,因此要加强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开拓西台子村乡村民俗旅游市场。

政府牵头,发挥西台子村政府的权威作用,对内营造环境,搭建西台子村乡村旅游地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大对外宣传推广,上级政府对内加强对乡村旅游地的扶持,实行优惠政策创造招商引资环境,协调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完善公共设施,对外通过主办乡村民俗旅游项目介绍会或利用驻外机构进行宣传;旅游企业发挥其资金、管理和经营等优势,在分析研究目标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策划旅游服务和交易平台,开展顺应市场潮流的民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相关协会或组织是对某一方面充满着浓厚兴趣的组合,他们对这一事物有着别样的认知和理解,可以利用起来为旅游者提供咨询、介绍等服务;旅行社是乡村旅游地营销宣传的主要渠道,可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异地旅行社联合宣传旅游产品线路,让旅游者从本地就能够获取乡村旅游地的信息和资料;各种媒体和网络传播速度快、可视听性强、表现方式多样,广告的展示可直接被人们感知并产生旅游意愿,主要的媒体类型有广播、电视、杂志、路标、公交等,网络方面建立西台子村乡村旅游网站,与国内网络媒体联通,声、文、视并茂全方位展示当地的旅游特色、旅游宣传片以及各地的旅游促销信息等;还可利用当地的在外人员或光临过乡村旅游地的名人或旅游者口头宣传,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或旅游经销者,把他们“请进来”实地考察等等。1·宣传策略(1)网络宣传。首先应该依托信息时代最快捷的网络宣传把西台子村民俗旅游推向北京消费市场。开辟宣传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专门网站;在公众最信任的中国新闻网、中央政府门户网、中国旅游信息网、中国旅游网、北京旅游网等多种官方网站上经常报道有关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最新消息。(2)文字图片宣传。首先,印制多种形式的宣传品,如民俗画册、宣传手册、纪念邮票、明信片、台历、挂历,以及年度招帖画、街头海报等,开展图文并茂的文字图片宣传。这些宣传品可以在北京消费者活动密集的地方发售,甚至在各大中型书店、音像店集中销售。还可以考虑作为礼品赠送,比如把这些宣传品直接赠送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出版发行商、国内外有影响的旅行社,通过他们进一步向消费者宣传。其次,通过撰写通讯报道、个人游记、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出版发行学术专著等进行宣传。通讯报道应该即时发布,以使旅游者掌握准确的最佳旅游时间;而小说、散文、诗歌应该聘请知名作家、诗人、专栏记者、网络人气写手撰写;而民俗家、旅游学者应该对西台子村民俗旅游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并适时编写专著,向消费者推广宣传民俗旅游。再次,通过在北京市甚至国内外发行量大的报纸、期刊上开辟西台子村民俗旅游专栏,进行系统介绍和宣传。(3)视听形象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片等各种视听手段作生动逼真的形象宣传。拍摄反映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电影和电视剧,最好是受到消费者追捧的贺岁片,男女主角由当红影星扮演,片中主题曲由偶像歌星演唱。举办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专场演出,拍摄MTV、DVD、MV;把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风光片、动漫卡通片制成手机背景图片,广泛宣传;制作以西台子村民俗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歌曲、小品、相声等文艺专辑借机宣传西台子村民俗旅游。2·促销策略(1)专业人员促销。首先,北京市旅游局应招聘和培训出一支出色的专职促销队伍,并争取国家旅游局的支持,在国内外主要旅游市场建立办事处,推销西台子村民俗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其次,凭借民俗旅游过程中服务人员的周到服务,进行现场促销。其中,导游员的宣传促销是最典型的代表。导游对西台子村民俗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活动充满情趣的讲解,会使旅游者流连忘返;而旅游者在西台子村参与民俗旅游活动的时候,又需要宾馆服务员、景区服务员、餐馆服务员、娱乐场所服务员、购物店服务员的热情服务。大多数旅游者会将这种切身感受和亲朋好友分享,无形中为西台子村民俗旅游做了免费广告。(2)推销宣传。通过各种国内外旅游博览会、民俗博览会、文化交流会、文艺表演会等作针对性强的促销推广。广告宣传可以聘请文化名人、影视明星做形象代言人,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护栏、橱窗、灯箱、路面等不同类型的广告载体作铺天盖地式推销宣传。还可以制作关于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公益广告。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具有西台子村民俗特色的主题宣传促销口号。(3)策划新闻事件。西台子村旅游部门应该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民俗活动、事件,以吸引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达到提高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活动,帮助旅游者了解西台子村民俗旅游活动、旅游产品;邀请政府官员、民俗学者在每年的“世界旅游日”主持西台子村民俗庆典活动;还可以举办民俗旅游有奖竞猜活动,如举办“西台子村民俗旅游知识趣味问答”等活动。四、民俗旅游接待户服务规范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时代的风格与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一)基本接待礼仪(二)基本用语及礼节(三)礼貌服务的基本规范(一)基本接待礼仪1.仪表:(1)着装整洁、无破损,钮扣齐全。(2)手保持清洁,不留长指甲,不染有色指甲油。(3)不敞胸露怀,不穿背心、短裤、赤脚,不穿拖鞋为宾客服务。(4)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帽、鞋、袜。

2.仪容:(1)头发经常梳洗,保持整洁(2)女性须把头发梳理整齐(3)男性不留过长胡须,头发不得盖耳或衣领,不留大鬓角(4)女性可以化淡妆,但不得浓妆艳抹(5)接待户需面带笑容,容光焕发,精神饱满,但不要做作

3.仪态:举止态度为客人提供服务应面带微笑:主动服务、举止大方、姿态优美、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对客人热情而不轻浮,谦恭而不拘谨,不卑不亢,彬彬有礼。

(二)基本用语及礼节

1.基本用语

⑴迎接客人时,面带微笑,真挚地说“欢迎”或“欢迎您”。⑵客人为你的工作带来方便时,用感激的心情说“谢谢您”。⑶接受客人吩咐时,认真有信心地说“明白了”或“听清楚了”。⑷打扰或给客人带来不便时,诚挚而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或“实在对不起”。⑸客人离开时,真诚地说“再见”或“请再光临”。2、称呼的礼节

⑴对男性可统称为“先生”。⑵对已婚女性可称“夫人”、“大姐”。⑶对未婚女性可称“小姐”或“大妹子”。(三)礼貌服务的基本规范

1.准确、熟练运用“六声”、“十一字”、杜绝“四语”(1)礼貌待客服务应做到“六声”①客人来时有“迎声”②客人询问有“答声”③客人帮忙有“谢声”④照顾不周有“歉声”⑤客人走时有“送声”⑥客人投诉有“回声”(2)礼貌待客常用语“十一字”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3)服务中应杜绝“四语”:杜绝使用蔑视语、烦燥语、否定语、斗气语。

2.礼貌待客服务应做到“六先”原则(1)先国外客人后国内客人;(2)先女性后男性;(3)先客人后主人;(4)先上级后下级;(5)先长辈后晚辈;(6)先儿童后大人;

3.接待服务工作,要做到“十心(馨)”

(1)环境要讲究美,让客人感到舒心;(2)住的房间要清洁,让客人感到温馨;(3)入口的食品要卫生,让客人感到放心;(4)接待人员要衣着整洁,让客人感到贴心;(5)客人身体不舒服,多给予关照,让客人感到有爱心;(6)让客人亲手采摘新鲜水果、蔬菜,让客人感到开心;(7)对老年人照顾要耐心(8)对儿童照顾要细心(9)对不好意思开口的客人要关心(10)对一般客人要热心

4.服务人员仪表仪容要端庄、大方、整洁,符合接待要求,要作到“三知”、“三齐”、“三轻”“三化”“三无”(1)“三知”:知道县内景区名称、门票价格及游乐项目;知道民俗旅游接待的业务知识和要求;知道客人的风俗习惯。(2)“三齐”:接待时服装干净整齐、佩带标志齐、工作人员齐。(3)“三轻”:服务工作时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4)“三化”:工作服务标准化,物品摆放规范化,操作服务程序化。(5)“三无”:安全、环境、服务要作到无事故、无死角、无投诉。

5.预定房间和预定用餐服务规范电话预定和直接预定接待户如果能够接待,要做好预定登记。当接待户接到电话预定和直接预定住房和用餐时要向客人介绍所处的位置、村的名称、房间的种类供客人选择,客人预定后,要做好预定登记,登记内容有:来客姓名或团体名称、人数、客房种类、房间数量、价格、住宿到达时间、用餐标准(特殊菜品另议)、离开时间、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确认时间,有无特殊要求。如果不能接待,要热情的为客人推荐、联系较近的接待户。

6.迎客服务规范

(1)仪表仪容要整洁端庄,站立于门口。(2)见宾客应面带微笑,主动打招呼“您好,欢迎光临”、“早上好”、“晚上好”。(3)主动开门、掀帘,请客人进入入住的房屋。

7.餐饮服务规范

(1)备好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适合时令、打印清晰的菜单。(2)菜品明码标价,并标明使用盘的尺寸。(3)熟知菜品的特色及野菜的药用价值。(4)耐心介绍生产菜肴的方法,解答客人提出的问题。(5)客人点完菜,告知客人加工菜品的时间,请客人稍等。(6)粗粮细做,菜品做到色、香、味、形俱佳。(7)饭后多倾听客人的意见,增加客人的满意度。

8.上菜、摆菜服务规范

(1)上菜顺序为:冷菜、热炒菜、大菜(主菜)、汤、水果,上主食前应征求客人意见;(2)上菜摆放时,冷热荤素菜要错开摆放,颜色搭配合理;(3)上菜时要注意检查是否与客人订的菜单一致;(4)上菜时要有固定位置,手要轻、稳,报菜名时距桌面一步远为好,声音要清晰,音量适度,客人问时需做适当介绍;(5)菜上齐后,要向主人示意,询问还有什么要求;(6)随时与厨房联系,调整掌握出菜速度。

9.送客服务规范(1)客人离开时,主动及时检查客人有无遗落物,发现后及时送还。(2)主动为客人开门,掀帘,以示热情和尊重,并说“欢迎您再次光临”。

五、民俗旅游基本安全卫生要求

我国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一些民俗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卫生方面,由于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卫生管理的滞后及农村医疗水平低下等因素,民俗旅游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对农村生态环境和民俗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现今,民俗旅游发展如此之快,重视和改善民俗旅游安全卫生显得更为迫切。(一)民俗旅游中存在的卫生问题(二)民俗旅游卫生问题的应对策略(三)接待户应注意的卫生规范(一)民俗旅游中存在的卫生问题

1.食品卫生近年来,随着城市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厂商便将目光转移到农村。农民经济收入偏低,食品安全意识差,致使大量的三无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同时由于农村商店数量大、比较分散,导致职能部门的监管难度增大,易形成监管真空,这给不法商贩留下了可乘之机。

以家庭住宅为经营场所,以家庭成员为经营人员的农家乐、农家饭做为民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其食品卫生质量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农村食品卫生监管比较薄弱,食品卫生问题短期内很难改善。有些地区出现从业人员无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合格证就直接上岗,另外,卫生设施不全,食品制作过程存在交叉污染隐患。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来临之际,大量游客涌入,就餐量急增。部分经营者为降低运作成本减轻劳动负担,一些最基本的卫生要求和制度没有遵守和执行,因而容易出现因餐具不消毒、交叉污染而发生食物中毒。

另外,旅游团队日程安排紧,内容多,容易导致旅游紧张劳累,群体性应激能力及抵抗力下降。在少量外源因素如气候、饮食等刺激下,易引起腹泻、感冒等常见病的发生,旅游团队便成为这些病症的高发群体。一般而言,去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都来自城市或距离较远的地区,因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不同类型营养素不合理的摄入,很容易引起多种不同反应,如腹痛、腹泻等。再加之旅游团队流动性强,所到地区卫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手接触面广,又不能及时消毒,增加了旅游团队饮食卫生的危险性。2.意外伤害农村地区因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交通条件差,所以在乡村旅游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比较常见。乡村旅行中常见伤害有交通伤害,跌落,溺水,动物咬伤,有毒动、植物中毒等,且多为突发事件。但由于农村医疗救治水平低下、医疗保健服务不完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差等原因,一些伤病患者往往错过最佳的救治机会。3.环境污染乡村地区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带来了许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量的汽车尾气使原来清新、自然的空气变得污浊不堪;餐馆、旅馆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空气的质量;游客的增加也必然带来垃圾和排泄物的增加,农村现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还很差,一般都直接排到外界环境中,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对乡村土质与水质的污染。同时还存在着资源的过分消耗问题,若不及时进行控制将带来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已经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另外,诸如旅游精神性疾病、中暑、花粉过敏、住宿卫生、不良卫生行为等旅游卫生问题也应引起广大游客和旅游工作者的重视。(二)民俗旅游卫生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乡村旅游地的卫生监管在开展民俗旅游的一些地方,其基础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因此加强卫生监管工作,保证旅游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卫生监督部门应本着服务和监督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景区饮食、旅店、娱乐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各旅行社相关人员及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卫生知识培训,对景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防病治病的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执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对于那些违反国家卫生法规的行为,要依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处罚。同时,各地卫生监督部门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旅游卫生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2.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治网农村自然环境气候特殊,而且交通、通讯不便,突然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