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_第1页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_第2页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_第3页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_第4页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1、苗族、侗族的油茶汤居住在鄂湘二省交界处的苗族、土家族等,酷爱饮油茶汤,其佐料可多可少,简单的只有花椒、蒜、胡椒、茶叶、生姜、盐等,复杂的可有熟玉米、熟花生、核桃、糯米、豆干、米花、鱼、肉、葱、姜等。先将茶叶(茶末或嫩芽茶)在油锅中不断翻炒,待茶叶焦黄时再入其他佐料一起炒,然后加水煮三、五分钟,快起锅时加入葱姜即成油茶汤,此汤既鲜爽又带茶香,实际是一种茶的菜肴,又称“八宝油茶汤”。2、白族的三道茶云南大理白族同胞喜用“三道茶”待客,白族称它为“绍道兆”。当初白族只是用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作为子女学艺、求学、女婿上门、女儿出嫁,以及子女成家立业的一套俗礼。现在扩大为白族人民喜庆迎宾的饮茶习俗,以前是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在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第一道为苦茶,“清苦之茶”,将沱茶放在小罐中,放在火上烧烤后加水泡成。滋味苦涩,通常半杯,一饮而尽。第二道为甜茶,在茶汤中加红糖、奶制作而成。第三道为回味茶,在茶汤中加入核桃(或乳扇、米花)、蜂蜜、花椒、生姜等冲泡而成。其寓意为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获得丰硕成果,才能领会到人生的意义。3、傣族的竹筒茶傣族同胞习惯饮用竹筒茶。先将毛茶装入竹筒并在火上烤软压紧,并不断加入茶叶,直至筒满为止,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形茶叶,掰下一块,冲泡后品饮,格外清香,尤其是用云南西双版纳生长的香竹烤制,更具独特的香味。布朗族的青竹茶,鲜竹煮水,放入茶叶现略煮后饮用。4、土家族的擂茶又名为“三生汤”,即将生米、生姜与生茶叶加水烹煮而成,是生活在高寒山区百姓防病健身的保健茶。现经过不断改进,又加入各种佐料,有芝麻、花生、黄豆(均炒熟)再加上生姜和盐或糖(根据口味而定),将绿茶(或花茶)与上述佐料放在研罐中,加少量冷开水,擂捣成浆,再将开水冲入,并不断搅拌,制成擂茶汤,分在碗中品饮,品饮时可配以各地特色小吃,品味更佳。5、景颇族的腌茶腌茶其实是一道茶菜。先用竹簸将鲜叶摊开,稍加搓揉,再加上辣椒、盐适量拌匀,放入罐内或竹筒内,层层用木舂紧,腌制二三个月,再将茶叶取出晾干,即可用来泡饮。讲究一点的,食用时还可拌一些香油或蒜泥等佐料。6、纳西族的“龙虎斗”和盐茶纳西族同胞爱喝的“龙虎斗”,品饮方法独特,先将茶在罐中烘烤,茶色焦黄后,加入开水煮沸,再将茶汤倒入盛有半杯白酒的杯中,并发出“啪啪”声,这时茶酒相融,香气四溢,不仅能解渴,还是治疗感冒的药方。

纳西族喝的盐茶是在事先准备好的茶盅内,放的不是白酒而是食盐。其余制法与前相同,今天喝盐茶时也有不放盐而改换成食油或糖的,分别称为油茶或糖茶。

还有拉枯族人的“烤茶”与纳西族的“龙虎斗”相同,只是不放酒而已;佤族的“铁板烧茶”也是将茶在铁板上烤至金黄,再在水里煮;彝族同胞也喜欢饮用烤茶。怒族喜欢饮用“盐巴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