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2.关注环境,守望蓝天。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气体是(
)A.CO B.CO2 C.S3.若用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A. B.
C. D.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过滤
C.液体的量取 D.稀释浓硫酸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以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B.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一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分子构成不同
D.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6.2022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比上年增产8.32亿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外观上可区别磷矿粉和硫酸钾 B.化肥和农药对农业高产有重要作用
C.NH4N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7.“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观: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8.关于“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符号上描述:2H2O=2H9.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适量的水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氧化铁:向混合物中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高温加热
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使其燃烧
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10.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将铜丝浸入,观察是否有气泡
C.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分别取样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4.0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的符号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
(312.如图是某牛奶的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牛奶是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标签上共列举了______种金属元素;
(3)1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时,正、负极两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CaC14.我国科学家利用ZnGa2O4作催化剂,转化成某种燃料,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数目比为______。
(3)关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ZnG15.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横坐标为物质的类别,纵坐标为化合价。图中A、B、D、E、F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对应的单质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______。
(3)要实现D转化为E,除了通过化合反应,还可以通过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现。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与上述理念相符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16.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Ⅰ、碳排放
(1)查阅图,动植物呼吸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Ⅱ、碳中和
(2)查阅图,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______(填图中序号)。
Ⅲ、碳利用
(3)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17.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g;
(2)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则B烧杯内溶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3)现对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同时作如下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升温至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18.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到各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g。
(2)图1中能表示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甲”或“乙”)。
(3)分别将50℃时80g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溶液的质量:甲<乙
B.溶剂的质量:甲=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二氧化碳能用D装置收集而不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收集气体,确定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得到氨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是固体Ca(OH)2和固体N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Ca(OH)2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能否根据步骤一中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得出结论:Ca(OH)2不溶于水。______(填“能”或“不能”)。
(2)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______(填离子符号)。
(3)步骤三可根据______现象,证明Ca(OH)2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4)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Ca(OH)2溶液
C.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持续升高
D.图2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②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棉线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楠木制舟的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沙里淘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CO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质量指数中污染物监测范畴,故选项错误。
B、CO2二氧化碳排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正确。
C、SO2属于空气质量指数中污染物监测范畴,故选项错误。
D、NO2属于空气质量指数中污染物监测范畴,故选项错误。
故选:3.【答案】A
【解析】A、该图表示3个分子,且1个分子中含有2个相同的原子,则可表示3个氧分子,故A正确;
B、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而1个氧分子中只含有2个原子,故B错误;
C、该图表示3个分子,但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该图表示3个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由图可知:A、为双原子构成的分子;B、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原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了解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4.【答案】B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形成密封体系:先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将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图示正确;
B、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故B图示错误;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图示正确;
D、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图示正确。
故选:B。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答案】A
【解析】解:A、气体可以被压缩,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解释错误;
B、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解释正确;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解释错误;
D、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解释错误。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磷矿粉为磷肥,硫酸钾为钾肥,磷肥为灰白色粉末,钾肥为白色晶体,则从外观上可区别,故A正确;
B、化肥和农药能增加植物的产量,故B正确;
C、硝酸铵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则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则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磷矿粉为磷肥,硫酸钾为钾肥,磷肥为灰白色粉末,钾肥为白色晶体进行分析;
B、根据化肥和农药能增加植物的产量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铵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简易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答案】C
【解析】解:A、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但碳、氧气属于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通过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绿色植物不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自然界的碳、氧循环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自然界的碳、氧循环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8.【答案】D
【解析】解:A、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说法不正确;
B、从符号上描述:2H2O− 通电 2H2↑+O2↑,故说法不正确;
9.【答案】B
【解析】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向混合物中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并高温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能够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将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能够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铵盐与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氯化铵固体中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硝酸钾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无明显现象,能够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根据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后显示不同颜色来分析判断;
B、根据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不予铜反应来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的变化来分析判断;
D、根据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与熟石灰研磨现象不同来分析判断。
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分,设计实验时,产生的实验现象要不同才能区分开。
11.【答案】O
2H
H【解析】解:(1)氧元素的符号为O。
(2)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氢原子的符号为2H。
(3)水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O。
(2)2H。
(3)H2O。
12.【答案】混合物
2
蛋白质(或脂肪、糖类等)(合理即可)【解析】解:(1)根据牛奶的标签可知,牛奶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2)标签上由钙元素、钠元素两种金属元素;
(3)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可知,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混合物;
(2)2;
(3)蛋白质(或脂肪、糖类等)(合理即可)。13.【答案】1:2
加热煮沸
Ca【解析】解:(1)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答案为:1:2。
(2)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3)用稀盐酸来洗涤水垢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14.【答案】
1:4或4:1
ABC【解析】解:(1)据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数目比为1:4或4:1。
(3)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ZnGa2O4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在反应中可重复利用,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反应物之一,甲烷是生成物之一,是有机物,所以该反应体现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有机物,C正确;
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消耗二氧化碳。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一份力量,D正确。
故答案为:;
(2)1:4或4:1;
15.【答案】CH4
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
合理均给分)
A【解析】解:(1)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2)B对应的单质为碳单质,含有多种,即金刚石或石墨或碳60;
(3)要实现D(CO)转化为E(CO2),除了通过化合反应(即燃烧),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现,其化学方程式:
(合理均给分);
(4)A.大力植树造林,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上述理念相符;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上述理念相符;
C.使用一次性餐具会破坏森林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与上述理念不相符;
D.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乘坐公交、地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上述理念相符。
故选:ABD。
故答案为:(1)CH416.【答案】能
④⑥
54【解析】解:(1)查阅图,动植物呼吸能释放CO2;故答案为:能;
(2)查阅图,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④、⑥;故答案为:④⑥;
(3)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生成的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用88gCO2人工合成淀粉的质量为;故答案为:54。17.【答案】20
甲
AB【解析】解:(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t3℃时,乙的溶解度为20g;
(2)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此时100g水,加入等质量甲和乙,则有沉淀剩余的为甲,所以B烧杯内为甲;
(3)A、在t1℃时质量一定介于甲和乙的溶解度之间,升温至t2℃,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增大,则甲和乙都可以全部溶解,且比t1℃时溶解的物质多,因此都会形成不饱和溶液,选项A正确;
B、升温至t2℃,甲和乙都溶解,溶解质量相等,且溶剂质量相等,所以形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B正确;
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此时恒温蒸发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则甲蒸发的水多,乙蒸发的水少,烧杯A<烧杯B,选项C错误;
故答案为:(1)20;18.【答案】60
乙
AC【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
(2)由于升温过程中,A中固体消失,则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为甲,表示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为乙;
(3)A、将甲、乙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甲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乙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甲<乙,故A正确;
B、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由于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甲<乙,故B错误;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由于降温后,甲仍为饱和溶液,乙溶解度与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而20℃甲的溶解度>50℃乙的溶解度,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故C正确;
D、5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60g100g=30g,则8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19.【答案】长颈漏斗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
A
G
E
【解析】解:(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所以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二氧化碳能用D装置收集而不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4)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经贸学院《金属材料成形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运动场馆租赁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建筑工程砌墙合同范本
- 2024年适用电子广告屏出租协议模板版B版
- 电力电气行业员工需求
- 设备润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生态保护区场地硬化与生态保护工程合同2篇
- 2024年高标准变形缝安装工程承包协议版B版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材料科学基础D(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视听说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米奇妙妙屋》课件
- 质量手册(依据ISO9001:2023年标准)
- 路灯更换施工方案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PPT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生产工艺过程说明书
- 房产居间服务佣金协议书
- 高中生-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比赛规则MSLR
- 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PDCA
- 第二版《高中物理题型笔记》下册
- 优秀教师奖励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