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发展简史_第1页
小针刀发展简史_第2页
小针刀发展简史_第3页
小针刀发展简史_第4页
小针刀发展简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针刀简说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一个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当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产物,已经有十多年历史、近几年有深入发展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个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小针刀疗法操作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切割,剥离有害组织,以到达止痛祛病目标。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也小,且不易引发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显著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收。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页小针刀诞生

说起中国针刀疗法或针刀医学,是和一个叫朱汉章人分不开。在1976年某一天,一位木匠在干活时,手掌不小心被砸伤。当初,手掌显著肿胀,经医院治疗后,肿即使消了,手掌伸展和抓握功效丧失,经一些医院检验后,认为手掌内部粘连、结疤,需要手术,但不能确保没有后遗症。这对于一个木匠来说无疑是很不幸,因为这意味着他可能不能再干木匠或其它工作,一家人生活也久无着落。于是,他处处寻求保守治疗方法。后经人介绍,他千里迢迢地找到了当初在江苏沐阳农村年轻医生,被人们称为“小神仙“朱汉章大夫。

朱汉章大夫接待了这位病人后,绞尽脑汁终于再第二天做一次大胆尝试,用一枚9号注射针头,直刺病人手掌(患病)蚓状肌和掌部屈肌交叉点,重复剥离几下,出针后,又将病人手掌被动地进行屡次握拳和伸掌活动。病人当初疼痛难忍,但尔后,这只原来不能伸直和握起手终于能小针刀发展简史第2页小针刀诞生够作屈伸活动了。再经过几天康复治疗,基本上恢复了功效。这一成功尝试给了朱汉章认为:完全能够用闭合性玻璃方法代替“大松解术“。

于是,“小针刀“在他脑海里也萌生了!他自行设计了一张图纸,将针灸针加粗,下端制成刀刃状,用以切割疤痕和玻璃粘连;上端安上一个扁平柄,方便控制刀口运行准确位置和方向,其形状象“凿“。而后朱汉章将这张图纸寄到北京人民手术器械厂,生产出了第一批“小针刀”这个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微型医疗器械,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使用“针刀“。此项创造于1988年取得第三十七届布鲁塞尔国际科技新创造博览会尤里卡金牌奖。朱汉章本人取得了《军官勋章》殊荣。当初在中国,同时取得如此两项殊荣,仅此一人。图(中)朱汉章教授青年影像小针刀发展简史第3页针刀疗法形成

小针刀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开始了不平凡艰难历程。伴伴随朱汉章大夫艰难探索和临床经验积累,终于在1978年,这一全新探索领域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

1979年,朱汉章把自己探索和经验写成了15万字《小针刀疗法》初稿。

1980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南京中医学院第二从属医院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等几家大医院对小针刀疗法进行了严格临床实证检验。

1984年,经过了教授判定,从而标志着“针刀疗法“正式诞生。同年,朱汉章大夫在江苏省卫生厅、省科协和省科技报支持下,在南京玄武湖畔创建了以“针刀疗法“为特色“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从而也开始了它广泛临床应用和机理探索阶段。小针刀发展简史第4页针刀疗法形成

1987年,在南京举行了第一期全国小针刀疗法培训班,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从1987年开始到1996年底,先后举行全国及地方性培训班100多期,接收培训医务人员近万人,遍布全国(包含台湾在内)31个省、市、自治区,至底,更到达了3万多人。有些省、市还成立了“针刀治疗中心“和“针刀专科医院“。1991年以来,这项新技术伴随改革开放步伐,也走出国门,开始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朱汉章及其学生经过出国讲学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很快在港澳、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墨西哥、意大利、智利、巴西和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域建立了针刀治疗中心和医疗点,并培养外籍医生500多人。在全方面推广应用和大量临床实践,以及深入理论探讨和学术交流基础上,朱汉章大夫及其所著《小针刀疗法》一书,三易其稿,于1992年6月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发行。小针刀发展简史第5页什么是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手术是一项创伤小、痛苦小、花钱少、耗时短、见效快、治愈率高闭合性手术。这项手术要求医生十分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并对病变情况了如指掌,对小针刀利用十分熟练,经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找准病变位置,用紫药水标识,在进行局部组织麻醉后,快速将小针刀刺入到病变部位,经过临床扭转、挑拨、推、拉等手术方法,使粘连病变组织快速剥离,使阻滞得以疏通,气血得以流畅,刮除疤痕、松解骨肉、镇痉止痛,从而恢复功效,到达治愈目标。整个过程,病人痛苦小,耗时也较短,普通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整个过程完成后,随治随走,无需住院。小针刀发展简史第6页什么是小针刀疗法概述:小针刀疗法是一个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小针刀疗法操作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切割,剥离等不一样开工刺激,以到达止痛祛病目标。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损伤也小,且不易引发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显著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收。小针刀发展简史第7页什么是小针刀疗法基本内容:1、针具小针刀多为自行制作,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一样,普通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普通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尖锐。也有是用外科小号刀片改制,有是用牙科探针改制而成。小针刀在应用前必须高压灭菌、或经酒精浸泡消毒。2、操作方法(1)、体位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标准。如在颈部治疗,多采取坐位;头部可依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小针刀发展简史第8页什么是小针刀疗法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终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识。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预防操作过程中污染。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发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惯用注射药品有: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c、2%利多卡因5毫升,确炎松A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3)、惯用剥离方式有: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b、做横向或扇形针刀尖端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小针刀发展简史第9页什么是小针刀疗法

c、做斜向或不定向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没有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主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普通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5)、小针刀应用指征:

a、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状。b、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c、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d、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0页小针刀治疗机理小针刀医学四大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验:理疗显著,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一次即可治愈。小针刀医学实现五大转变:1、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2、将难治变为速愈;3、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4、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5、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1页小针刀治疗机理

小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伎俩而创建一门医学新学科。

1、针治疗原理针治疗原理:小针刀直径为0.8mm,远比临床所用毫针粗大,故其更似于《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篇中员利针所起作用;2、刀治疗原理小针刀前端为刃,含有切割、分理、铲剥三大功效。

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当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主要指导意义,提升了疗效,因为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2页小针刀治疗机理详细操作程序:1、触寻定点;2、点压消毒;3、随纹快刺;

4、逐层探进;5、辩证施治;6、出针消毒;7、手法调平;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中医疼痛理论积者破之(急性炎症或亚急性高张状态,用切开法使之与周围组织重新建立聚者散之(积久正气耗损,留而成聚结状态,用分理、铲剥之法使聚散,使结去)挛者张之(挛则缩,缩则痛,伸张解缩,其痛自去,可用割切之法,减除收挛之势,再辅以伸张手法,到达挛缩组织松解)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3页小针刀临床适应症1、颈椎病取穴:痛点为主穴。阳明经头痛配合谷、内庭穴;少阳经头痛配足临泣、风池穴;太阳经头痛配昆仑、后溪穴。方法:用直刺法。轻轻纵剥1-2次即可,可配合局部推拿以增强疗效。

2、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取穴:找出压痛最显著处。方法: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走向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先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向后再用切开剥离法,感觉锐边已刮平,再用横行刮剥法,再疏通一下伸腕肌,伸指总肌,旋后肌肌腱,出针刀,进行包扎。再曲屈肘关节2-4次,普通1、2次可愈,每次间隔5天。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4页小针刀临床适应症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取穴:局部痛点。方法:用纵向铲剥法。4、足跟痛(足跟骨刺)取穴:骨刺尖部(压痛最显著处)。方法: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将足放稳,找出最显著压痛点,常规消毒后,针刀口线和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呈60°角,深度直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和铲削剥离,3-4次即可出针刀,如1次未愈,隔5-7天后可做第二次。5、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取穴:压痛显著处。

方法:以小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刀口接触骨面时,用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5页小针刀临床适应症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面之间有松动感时即可出针。普通1次即愈,不愈者隔5天后再行第二次。6、慢性腰肌劳损

取穴:腰部压痛点(肾俞)。方法:同前。可配合拔火罐以加强刺激。7、腰椎间盘脱出症取穴:椎间隙压痛点(椎间关节处),小腿麻木区中点或承山穴。方法:腰部在痛点中心进针刀,针刀尖抵达椎间小关节韧带周围组织时进行疏通剥离3-4次,出针刀;小腿部位用直刺纵向剥离法即可。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6页小针刀常见术后反应

1、疼痛转移:很多患者在小针刀治疗后,原来患处不疼了,而临近不疼部位开始疼。这是患者无须惊慌,这是因为新疼痛部位产生。

2、疼痛加剧:针刀结束后,会出现患处疼痛加剧。出现疼痛这是针刀疗法正常表现,反应出现和轻重与病程长短有着亲密关系。普通3-5天消失。

患者须知施术部位两天内防止进水及其它污染,以防感染,两天后揭去“创可贴”(对胶布过敏者可提前)。术后适当休息,并适当活动患处。术前术后不宜喝酒,二十四小时内不宜热热敷,术后十五天不宜频繁活动患处。妇女月经期不宜在腰臀部治疗。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7页小针刀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1、因为小针刀疗法是在非直视下进行操作治疗,假如对人体解剖尤其是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法不妥,轻易造成损伤,所以医生必须做到熟悉欲刺激穴位深部解剖知识,以提升操作准确性和提升疗效。

2、选穴一定要准确,即选择阿是穴作为治疗点一定要找准痛点中心进针,进针时保持垂直(非痛点取穴能够灵活选择进针方式),如偏斜进针易在深部错离病变部位,易损伤非病变组织。3、注意无茵操作,尤其是做深部治疗,主要关节如膝、髋、肘、颈等部位关节深处切割时尤当注意。必要时可在局部盖无菌洞巾,或在无菌手术室内进行。对于身体其它部位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便可。

小针刀发展简史第18页小针刀临床操作注意事项

4、小针刀进针法要速而捷,这么能够减轻进针带来疼痛。在深部进行铲剥、横剥、纵剥等法剥离操作时,手法宜轻,不然会加重疼痛,甚或损伤周围组织。在关节处做纵向切剥时,注意不要损伤或切断韧带、肌腱等。5、术后对一些创伤不太重治疗点能够做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