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文体与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作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因此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之一是议论文文体知识的学习。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而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论题、文章结论都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区分;且结构层次即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又是学生学习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一篇好篇目。此外,本课的学习除了需要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外,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议论文,具备了一定的议论文文体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和一般的现代文教学一样,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只需适当的引导、点拨、帮扶。八年级(19)班现有学生60名,语文成绩两级分化,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教学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2、理解作者观点,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3、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教学重难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2、理解作者观点,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名将领,熟读兵书,好论军计,“才器过人”,却毫无作战经验。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于建兴六年的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中任命马谡为先锋。然而毫无实战经验的马谡最终因为违背诸葛亮的作战指令导致街亭失守。这就是《三国》中有名的《马谡失街亭》。(展示多媒体课件)《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重理论,轻实践,就有可能导致失败。这样的人也很难去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呢?下面,我们就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板书课题)二、温故知新,走进作者

1、温故知新。(1)议论文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_____________、讲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完整的句子。_____________证明论点的证据,它又分为

_____________和

两种。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论证、_____________论证、_____________论证、_____________论证、_____________论证等。(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_____________问题(引论)→_____________问题(本论)→

_____________问题(结论)2、走进作者。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实验物理学家。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因为“丁”和英文字母“J”形似。后来又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3、学习生字词。瞭(liào)望

缅(miǎn)怀

探(tàn)察

探(tàn)讨

彷徨(páng

huáng)

格物致(zhì)知三、整体感知,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表示文章论题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和总结文章结论的句子等,并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找出本文的举例论证。明确: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即课文标题)。文章论题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即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文章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即全文最后一句)。全文可依据议论文的“三段式论证结构”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即“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分为两层。第一层(2-5段):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弊端,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第二层(6-12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即“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四、精读课文,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精读课文第2至第13自然段,圈点勾画出各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回答下列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为什么被埋没?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3、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明确: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五、合作交流,探究格物致知精神的价值语文活动:做一名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学生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理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读完全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受到了什么教益?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明确: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示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六、总结全文,激发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1、总结全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2、播放视频通过播放《7个你在家就能做的趣味科学实验》的短视频,激发学生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板书设计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丁肇中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分析问题:(从二个方面分析)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作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因此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之一是议论文文体知识的学习。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而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论题、文章结论都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区分;且结构层次即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层次: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又是学生学习议论文论证思路的一篇好篇目。此外,本课的学习除了需要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外,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议论文,具备了一定的议论文文体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和一般的现代文教学一样,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只需适当的引导、点拨、帮扶。八年级(19)班现有学生60名,语文成绩两级分化,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

于是,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之后,我于5月20日在学校的录播室和八年级(19)班的学生们一起合作了这堂课,现将我的教学活动反思如下:

一、集思广益,积极备课我于4月20日接到学校转达区里的通知要求参加2019年度的“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的活动,不假思索地便报了名。报完名的当下才思考应如何准备一堂符合“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的课,于是决定上部编版八下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简单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备教材、备教学重难点、备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的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的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老师将课上的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老教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使本课声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恪守传统,凸现亮点时间的长短并不是课上的好坏的关键,关键是在确定的时间里你怎样展示了你的课堂。本人虽为一名青年教师,但教龄已有9年之久,对语文课堂也有自己一定的看法:认为不管语文课堂的形式如何千变万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分析课文这一传统道路上。于是,本人大胆将“整体感知,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这一环节作为课堂的重点,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以往语文课堂要求的大量的学生活动。同时,在确定本堂课的亮点之后,依然加入了故事导入、语文课堂的现场活动和视频总结等趣味性较强的环节,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么做,不但能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乐于动手的实验兴趣,可以说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度是相当的高。

三、金无足赤,反思不足一个是对课堂环节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