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研专业综合专项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
2.以下关于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阐述正确的是()。
A.支出乘数越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3.()不是假设的特征。
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确定性
4.()认为教育不能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A.劳动力市场理论B.筛选假设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教育万能论
5.顺序量表的特点是
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
6.在我国直接隶属于省、自治区下面的区域建制是()。
A.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B.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C.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区
D.自治州、县、自治县、民族乡
7.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古希腊法》C.《汉谟拉比法典》D.《国法大全》
8.被班克洛夫特称为“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是()。
A.加尔文B.马丁.路德C.莫尔D.拉伯雷
9.若对任意x∈R,不等式|x|≥a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1B.|a|≤1C.|a|<1D.a≥1E.a=0
10.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1,2S2,3S3成等差数列,则{an}的公比为()。
11.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
12.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13.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A.传递、保存B.创造、更新C.交流、融合D.选择、批判
14.
A.15小时
B.13.8小时
C.13小时
D.12.8小时
E.12小时
15.
16.9月初,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王老师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对所在班级幼儿给予任何干涉,而是从旁观察。观察得知:豆豆活跃,且精力旺盛,需要为其多多安排活动;慧慧腼腆、内向,需要多多鼓励。王老师的观察是
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
17.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要使商场平均每天盈利最多,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元。
A.11B.12C.13D.14E.15
18.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独立说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沟通文理D.教授治校
19.
20.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是()。
A.判决宣告之B.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之日C.判决书中确定的死亡日期D.下落不明之日
21.某研究者在某省档案馆查阅到TB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教育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属于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22.已知多项式ax3+bx2+cx+d除以x-1时,所得的余数是1,除以x-2所得的余数是3,那么ax3+bx2+cx+d除以(x-1)(x-2)时所得的余式是()。
A.2x-1B.2x+1C.x+1D.x-1E.3x-1
23.在“家庭收入与报考研究生关系”的调查中,对父母收入的调查设计如下:“您父亲的月收入是:A.2000元以下;B.2000至4000元;C.4000至6000元;D.6000元以上”。这种答案形式是
A.排序式B.等级式C.定距式D.多项选择式
24.被称为“欧洲的教师”的人物是
A.哈勒B.保夫C.博尔希维D.科鲁西斯
25.有研究者想通过描述统计来调查分析“考研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该研究的满意样本应该
A.不少于100人B.至少30人C.至少50人D.至少15人
二、多选题(10题)26.提存的原因有()。
A.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B.债权人下落不明C.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D.债权人死亡
27.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包括()。
A.行政监察B.行政复议C.审计监督D.国务院有权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
28.利用下列哪些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不可能构成抢劫罪?()
A.以揭发隐私相要挟,逼他人交出财物B.用酒灌醉他人C.乘人不备,公然夺取D.利用他人昏迷状态
2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B.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C.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D.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免
30.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新颖性B.先进性C.创造性D.实用性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A.甲和乙约定10天后甲将自己的自行车卖给乙
B.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在1周后生效
C.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期为1年
D.甲和乙约定如果年底甲不能还清欠款,甲将承担欠款总额10%的违约金
3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劳动权C.休息权D.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3.行贿罪以行为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条件,根据司法解释,下列情况中,哪些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A.谋取非法利益
B.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所取得的利益
C.要求他人或者单位提供违法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所取得的利益
D.通过不正当手段所取得的不确定的利益
34.犯罪未遂的表现形态包括()。
A.犯罪目的未实现B.犯罪结果未发生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D.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
35.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同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为此,统治者决定用重典治贼盗,专立了一系列特别刑事法规。以下属于特别刑事法规的有()。
A.《窝藏重法》B.《重法地法》C.《盗贼重法》D.《禁榷法》
三、判断题(3题)36.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要小。
A.是B.否
37.总效用决定一种商品的价格,边际效用决定消费数量。
A.是B.否
38.外部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厂商的总成本不仅是自己产出的函数,而且也是行业产业的函数.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论语》的语言特色。(山东大学2007年)
40.简述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及其主要判断方法。(人大2010年研)
41.简述如何认识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2.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进行代偿调节的?
43.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17周岁的高中生甲继承其父价值15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一块。后未经其母同意将该表以13万元出卖给乙,因甲长得高大魁梧,举止言谈较老成,乙误信其已成年,遂将此表买下。二日后,乙又将此表以13.8万元转卖给不知情的丙。甲母获悉此事后,向乙交涉,认为甲乙之间的买卖无效;又向丙主张乙无权转卖此表,要求丙将此表还给自己。
试运用民法原理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析说明以下问题:
(1)甲与乙的买卖是否有效?乙能否主张善意取得?为什么?
(2)甲母能否请求丙返还此表?为什么?
(3)甲与乙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45.甲公司不能向丙公司交付手表的原因是因乙公司未能如期供货所致,请问:甲公司可否以此为由拒绝对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2.B解析:“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从而“挤出效应”就越多。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则一定量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3.D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事实上,研究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A项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项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及C项具有多样性均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具有确定性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4.BA项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而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又与他的诸如性别、年龄、种族及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的关系。C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D项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是万能的,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B项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不能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A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类型。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顺序量表既无绝对零点,亦无相同单位。因此本题选A。
6.B解析:根据《宪法》第3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
7.C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世界古代法律概况的了解。《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49年,是古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国法大全》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期制定的,反映了简单的商品经济关系,是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本题问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这是《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的代表,故选C,A、B、D均不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战国时魏相李悝制定的《法经》,这也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
8.AB项马丁.路德提出了义务教育的主张,但是没有亲自领导与实施。C项莫尔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是西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实行公共教育制度。D项拉伯雷是法国的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政治、道德与教育的理想并阐述了一种新的教育自由观。A项加尔文主张普及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并以日内瓦为中心展开自己的这些教育活动。被美国的班克洛夫特称为“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9.B解析:若x≥0,则有x≥ax,(1-a)x≥0,从而a≤1;
若x≤0,则有-x≥ax,(-1-a)x≥0,从而a≥-1。
即有-1≤a≤1,|a|≤1
10.E
11.C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的就是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的溯及力,又称刑法的溯及效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立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即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投有溯及力。关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刑事立法或刑法理论有不同的规定或主张,可归纳为以下四种:(1)从旧原则。该原则主张新刑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仍完全适用旧法。(2)从新原则。该原则主张新刑法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的行为一律适用,具有溯及力。(3)从旧兼从轻原则。该原则主张新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刑法,这时就有了溯及力。(4)从新兼从轻原则。该原则主张新刑法原则上具有溯及力,但旧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旧刑法,这时就没有溯及力。根据刑法立法原则的精神,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比较科学,并且符合实际情况,因而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旧兼从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这一规定,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7年10月1日刑法生效之前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处理:(1)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2)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刑法没有溯及力。(3)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4)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的,原则上适用当时的法律,即刑法没有溯及力;但是刑法规定的处刑较轻时,则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12.C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其一,起因条件,即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其二,时间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其三,对象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其四,主观条件,即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五,限度条件,即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13.CA项传递、保存是指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主要体现在使人类积累的文化代代相传。B项创造、更新即教育的创造、更新功能,就是在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D项选择、批判,即教育的选择、批判功能,就是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去伪存真,向学生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文化。C项交流、融合即教育的交流、融合功能,一种是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本身需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使文化不断丰富与发展。一种是外在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对外交流、合作等,促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影响及融合。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4.D
15.C
16.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本题中的王老师是在自然条件下开展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17.E解析: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则商场每天盈利
y=(40-x)(20+2x)=-2(x-15)2+1250
当x=15时商场盈利最多,共1250元。
18.A“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前后由拖欠教育经费、积欠教职员薪资引发的请愿、罢教、罢课风潮此起彼伏。为维持教育的正常进行,教育界发起了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进而形成了教育独立思潮,并成立了“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加之身为北京大学校长,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并从理论上加以引导。1922年3月,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中的重要篇章。在《教育独立议》中,蔡元培首先明确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一份责任,作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为了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其中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是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这一设想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的框架基础。因此,答案为A。
19.C
20.A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B项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之日为得申请宣告死亡之日。C项,虽有学说认为判决书中确定的死亡日期为死亡日期,但立法和司法解释并未采纳,因此,仍以判决宣告之日为死亡日。D项下落不明之日为计算下落不明期间的起算日,而非死亡日。
21.A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等级。教育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D项的四次文献是干扰项。因此,问题的答案是A。
22.A解析:设f(x)=ax3+ba2+cx+d
则由题知f(1)=1,f(2)=3
设f(x)=(x-1)(x-2)q(x)+px+q
则1=f(1)=p+q
3=f(2)=2p+q
解得p=2,q=-l。
23.C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答案的格式。问题答案的格式有五种:是否式、多项选择式(又称菜单式)、排序式、等级式、定距式。本题的答案是定距式,选C。
24.A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欧洲教育的高等教育部分。近代欧洲的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呈现出:课程的科学化倾向,教学型向教学一科研型转变,大学管理体制的变化,学术自由风气的萌动。荷兰的莱顿大学是模仿日内瓦学校创办的一所国立大学。科鲁西斯是植物学家,他在莱顿大学建成了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植物园,供植物医学教学之用;保夫建造了欧洲第一个解剖学直观教学大讲堂,大大方便了医学解剖的直观教学;博尔希维重视医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重视临床实践教学,他编写的医学教材和化学课本被欧洲各国大学采用,瑞士生理学家、实验生理学之父哈勒称之为“欧洲的教师”。因此,答案为A。
25.A本题考查的是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提供以下取样大小的参考值:(1)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100。(2)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3)实验研究条件控制较严格的研究,如心理学实验,每组15人。条件控制不严格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26.AB解析:依《合同法》第101条的规定,提存原因有以下几种:(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债权人死亡而确定继承人的,则不能采取提存方式;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而有监护人的也不能采取提存的方式。
27.ABC解析:在我国专门行政监督特指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和审计监督。
28.ACD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方法,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者用毒药毒昏等,致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状态。如果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熟睡、酣醉、昏迷等状态而秘密窃取其财物的,由于行为人并未实施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手段行为,因而不属于以其他方法实施的抢劫罪。以揭发隐私相要挟逼他人交出财物,属于敲诈勒索罪;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属于抢夺罪;利用他人昏迷状态而取得财物的,属于盗窃罪。
29.BC解析:《宪法》第101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省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由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30.ACD解析: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谓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其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由此可见,发明创造是否具备新颖性,关键在于其是否已经被公开过从而成为现有技术,对此应注意:一是公开的时间标准以申请日为界,即凡是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公开过的技术均不具有新颖性,申请日以后包括当天的公开则不影响其新颖性。二是公开的地域标准根据不同的公开方式决定。如果是出版物公开则采用世界性标准,即凡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版物上以书面形式说明技术的内容并公开发表的,便不具备新颖性。如果是公开使用和其他方式的公开则采用国内标准,即在国内的公开使用或其他方式使公众知悉该发明创造的内容,将不具备新颖性。三是不存在抵触申请,即在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被他人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否则该申请即没有新颖性。根据《专利法》第24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在理解创造性时,要注意把握下列三点:一是《专利法》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是不同的,对发明创造性的要求高于对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要求;二是创造性判断的标准是现有技术即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三是创造性的实质就是发明创造的非显而易见性,从而具有一定的创造难度。具体来说,就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本质性区别特征并且有所前进。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实用性要求该发明创造在工业上具有可重复性和批量生产的可能或者使用的可能,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对经济、技术或者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
31.BC解析: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所附期限是将来确定发生的,这是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不同之处。A项中甲、乙约定10天后甲将自行车卖给乙,10天为甲履行合同的履行期,不是期限,故该行为不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B项甲、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在1周后生效,即以1周作为期限,1周后合同生效,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C项甲、乙约定合同的有效期限为1年,即表明1年后甲、乙的合同终止,1年为期限,故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D项甲、乙约定到年底甲不能还清欠款,甲将承担违约金责任。年底虽为期限,但甲能否还清欠款是不确定的,故不是附期限而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2.BCD解析: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宪法所保障的有关经济活动或经济利益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保障,是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利的统一。经济权利主要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营业的自由、合同自由,以及财产权等有关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权利。社会权利在社会主义宪法中,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或生存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受教育权等多项内容,因此本题选B、C、D。A项的表述不正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只是财产权受保护的—种表述方式,而不是财产权。
33.AC解析: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据此,只有选项AC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而选项B、D则否。
34.ABCD解析: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犯罪未得逞,换句话说,就是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未实现,他所追求的犯罪结果未发生。因此,A、B均属于犯罪未遂的表现。同时,犯罪未遂作为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本身就表现为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所以D也应当选。从犯罪未遂的具体表现形式看,犯罪未遂包括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因此,C也属犯罪未遂的表现。
35.ABC解析: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同时,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为此,统治者决定用重典治贼盗,专立了一系列特别刑事法规,如《窝藏重法》、《重法地法》、《盗贼重法》。《禁榷法》是宋朝的专营专卖法。
36.Y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须需要的,即使价格发生的变化,其需求量的应该维持大体上的不变,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较为陡峭,即斜率-较大。根据公式,可得到结论。
37.N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边际效用MU和货币的边际效用λ(通常假定不变)共同决定。根据公式可得结论。另外MU=0,或者总效用最大时候的消费数量即为商品最终的消费数量。
38.Y
39.《论语》记载孔子(前551一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1)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而《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但语录体并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2)《论语》只记录了孔子言行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聪明机智的子贡等。但辑录者本意并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语录体写人毕竟也有局限。(3)《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形象简约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论语》中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如“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简短几句包孕了真挚的情感以及对颜回安贫乐道自在心境的赞赏。又如“子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矣”、“也”等语气词的使用把对自身的无限感慨和对周公的无限思慕表现得意味深长。《论语》记载孔子(前551一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1)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但与说理文显然还有一定距离。而《季氏》篇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点。《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但语录体并不是《论语》文学价值的主要方面,《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2)《论语》只记录了孔子言行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在《论语》中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聪明机智的子贡等。但辑录者本意并非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语录体写人毕竟也有局限。(3)《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等,形象简约地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论语》中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其语言更为委婉。如“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简短几句包孕了真挚的情感,以及对颜回安贫乐道自在心境的赞赏。又如“子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矣”、“也”等语气词的使用,把对自身的无限感慨和对周公的无限思慕,表现得意味深长。
40.(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②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客观标准注重的是对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的考虑而不是对行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③过失的客观化。根据过失的定义对过失进行判断时需要明确所谓的“应当预见标准”。这种“应当预见标准”为行为人设置了注意义务。违反这种注意义务就可能构成过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应当预见标准”也可能不同。过失的客观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法律假设一个理性的一般人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作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b.法律规定了很多的行为标准例如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这些行为标准则构成过失。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就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④过失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汉德公式是美国著名法官汉德提出的关于过失认定的著名公式。汉德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如果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要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就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了损失的发生那么被告就被认为是有过失的。(1)侵权法上过失的概念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我国民法通说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结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是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定为构成一般过失;假设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2)过失判断的主要方法①主观标准,指通过判定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来确定其有无过错。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他对此结果则不负任何责任;相反,如果他能够预见这种结果,就要承担责任。”②客观标准,指以某种客观的行为标准来衡量行为人的行为,进而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客观标准注重的是对行为人的外部行为的考虑,而不是对行为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检验。③过失的客观化。根据过失的定义,对过失进行判断时需要明确所谓的“应当预见标准”。这种“应当预见标准”为行为人设置了注意义务。违反这种注意义务,就可能构成过失。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应当预见标准”也可能不同。过失的客观化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法律假设一个理性的一般人的注意程度作为标准。在一般意义上而言,以一个理性人在当事人所处情境下所作的反应作为注意标准。b.法律规定了很多的行为标准,例如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这些行为标准,则构成过失。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过错就是根据违章来认定的。④过失判断的经济分析方法。汉德公式是美国著名法官汉德提出的关于过失认定的著名公式。汉德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如果被告预防损失的成本要低于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成本,此时被告就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了损失的发生,那么被告就被认为是有过失的。
41.(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散的、家庭的或学校的、社会的教育,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学校教育可以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内容,给人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朝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年青一代的健康成长。(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预定的教育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不仅能使学校内部的各种影响有条不紊地进行,还可以抵制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是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不能相比的。(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工作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受国家的授权和社会的委托来开展教育工作、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懂得教育规律和方法,掌握教育原理,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在回答这样的简答题时,一定要分清条目,并作适当的解释,但是一定不能详细论述,要做到一针见血。
42.(1)血液的缓冲作用:H++HCO3-→H2CO3→CO2+H2O。(2)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细胞内外K+一H+交换进入细胞内的H+被细胞内缓冲系统缓冲。(3)肺的代偿调节: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使血中HCO3(PaCO2)继发性降低。(4)肾的代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常年物资采购协议范本
- 2024年舞台搭建项目专用协议协议
- 2024家庭水电安装项目协议范本
- 2024年化建筑砂浆采购协议范本
- 2024年活鸡买卖双方权益保障协议
- 2024建设项目用电合作协议
- 2024年学生违纪行为处理协议
- 2024水电项目专用材料采购协议范本
- 2024年设备采购协议模板2
- 2024年度视频制作项目协议格式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 预防患者自杀应急预案课件
- 包装方案设计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实务与操作技巧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 护理实训室文化墙建设方案
- 小饰品店计划书
- 康复治疗行业发展趋势
-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行车安全系统管理
- 27.1.1 圆的基本元素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 辛亥革命之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