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苏联东欧8国:
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4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蒙古、朝鲜、越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素养:1)用时空观念梳理战后苏联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内容及结果。
2)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和东欧改革,探究其改革失败的原因。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四个自信。一、斯大林模式的成与败经济:①片面发展重工业;②生产资料公有制;③指令性计划经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思想:实行个人崇拜。工业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二战期间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战后,苏联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成败重工业畸形发展;轻工业、农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苏联改革势在
必行影像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二、苏联的改革(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思考1:赫鲁晓夫分别在两份报告中指出了苏联发展的哪些困境?材料1:(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年2月14日)材料2: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许许多多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党的卓越活动家和党的一般工作人员都成了斯大林专横的牺牲品。——《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1956年2月25日)偏重发展重工业的局限性;农业集体化的不足。个人迷信严重,导致冤假错案二、苏联的改革(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归纳:结合教材指出赫鲁晓夫针对困境,进行改革措施及影响困境领域改革措施偏重发展重工业的局限性;农业集体化不足经济个人迷信严重导致冤假错案政治收购制:由国家通过计划以公顷计算收购量,按各地区分别规定的统一价格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其余农产品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农业: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①平反冤假错案(恢复被迫害人的名誉)②强调集体领导(反对个人迷信)③改革干部制度(实行轮换制、任期制)重点:农业相关史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材料4:赫鲁晓夫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増长91%,肉类产量増长62%。
——综合整理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二、苏联的改革(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归纳:结合教材指出赫鲁晓夫针对困境,进行改革措施及影响材料3:赫鲁晓夫执政11年中推行的主要政策与路线,基本上亦是斯大林的那一套。赫鲁晓夫上台后,继续推行斯大林长期坚持的优先发展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重工业政策。……虽然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并没从根本上脱离斯大林的体制模式,仍是坚持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
—摘编陆南泉《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材料5: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二、苏联的改革(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归纳:结合教材指出赫鲁晓夫针对困境,进行改革措施及影响1、措施2、评价积极: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
②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④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局限:①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材料6: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二、苏联的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妥协能手:为人因循守旧,最怕重大的转折和改革。有浓厚的勋章情结,大约有114枚勋章,大部分都是自己给自己发的。▲1967年他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改革措施: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材料6:勃列日涅夫改革实际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来管理经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其执政时期都达到鼎盛。196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2、评价积极: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局限: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②执政后期迷信专断;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重点:工业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思想二、苏联的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材料7:戈尔巴乔夫等苏联新领导人认为这两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是修修补补的、不彻底的,所以不能解决苏联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强调……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和加速经济发展。—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加速发展战略”1、改革措施: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材料8:1990年3月召开会议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党内思想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历史,反对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2、评价: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小
结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时间1953-19641966-19771985-1991侧重结果败因相同点农业工业前期经济,后期政治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二、苏联的改革探讨与总结:结合课本和优化方案,总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三、苏联的解体
红旗落地(1991年12月)材料1: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材料2: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材料3: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尼克松①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②直接(主要):戈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③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1991年12月)阅读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三、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他提出了通过租赁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利用农村的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红利来发展农业生产。可惜由于太急功近利,不等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真正的提高就将工作中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其结果是其农业又一次出现了倒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摆脱危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是在最终促成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彻底瓦解,从而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浅析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及教训》三、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阅读材料,你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中得到哪些启示赫鲁晓夫改革:美国之行坚定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的出现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上的教条化和宣传上的形式化盛行起来。在意识形态宣传中,“改革”竟成了一个忌讳的词语。
70年代苏联基本上达到了与美国的军事平衡,甚至在诸如战略核武器等领域还超过了美国。但是,其代价也是巨大的,过高的军事投入必然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
——《抑制创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的致命缺陷》①玉米种植未能因地制宜,遵循客观规律②赫鲁晓夫主观专断、急躁冒进;①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②军备竞赛加剧,制约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困难①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②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三、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阅读材料,你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中得到哪些启示2、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6)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四、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一)东欧的建设1、背景: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2、成就:战后各国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3、问题: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思考:面对问题,东欧国家如何做?国家措施结果局限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出现“布拉格之春”苏联出兵,扼杀改革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实施“新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扩大地方和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只下达利润指标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水平据东欧国家之首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四、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二)东欧的改革阅读课本,梳理教材,完成下列表格1、概况(1989-1992)国家方式波兰、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相对平稳流血冲突合并统一国家分裂国家解体2、实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四、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材料: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的剧烈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长期以来困扰东欧国家的苏联模式体制的弊端和要求冲破旧体制的改革潮流所构成的矛盾、苏联用强制手段对东欧实行霸权统治和东欧要求民族独立自主所构成的矛盾是酿成东欧变局的历史根源和深层原因,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是把上述两对矛盾所蕴含的能量释放出来的催化剂,同时,西方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四、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思考东欧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剧变?内因: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东欧各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外因:①苏联鼓励东欧改革;②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材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处于低潮,西方资产阶级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想及运动冷嘲热讽,美国政客布热津斯基高调断言“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弗朗西斯·福山也鼓噪“历史终结”。——林彦虎,冯颜利《对苏联解体教训的再认识》你认可材料中的观点吗?请结合相关史实反驳这一论断。苏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裂变东欧: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剧变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蜕变四、东欧:建设、改革与剧变(三)东欧的剧变1976年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1956年1966年1978年1.新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咖啡师考试全面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知识整合2024年税务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电网考试关键因素及试题及答案
- 宝石评估技术珠宝鉴定师试题及答案
- 安阳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CPBA考试复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试题及答案
- 实战演练2024年记者证考试试题与答案
- 档案审核流程矩阵试题及答案
- 秘书证考试知识产权意识试题及答案
- 年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6篇
- 对配合和服从总包管理的认识和协调方案
- 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消防应急救援指挥考试题库:消防应急救援指挥员现场救援与指挥试题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专题11 浮力 课件中考物理复习
- 《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课件
- DeepSeek介绍及其典型使用案例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四川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驾驶培训:路标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