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关于186名大学生对
同性恋认知与态度的
调查应用心理学07407班第二小组【导入语】当《断背山》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当《春光乍泄》引起社会与人性的深度反思,当同性之爱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包容甚至合法化的时候,中国的同性恋人群却依旧沐浴在一种另类的阳光下。当今高校,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性取向有异于主流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极力隐藏自己,少数人愿意张扬外露。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在一些高校教室的书桌里,隐蔽位置常常写着带有同性恋含义的“暗语”,后面附上用于联络的QQ号。游游馆、图书馆、教学楼某层都可能是“大同”不约而同经常出现的地方。同时,同性恋现象已经渐渐的公开化,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也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不再保持沉默被边缘化。而大学作为社会上学术最前沿,思想最开放的地方。大学生群体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着较好的预见性和先进性。2008年10月12日,原中山大学“酷儿研究小组”正式注册为校立学生社团“彩虹社”。因其社名与标志均引自“同志平权运动”的标志“彩虹旗”,而被国内外媒体视为“国内首家同性恋学生社团”。“今天从广州一位记者那里得知,全国第一个同性恋社团在中山大学正式成立并成功注册。这真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历史的进步。他们在创造历史。他们的举动意义重大。目前,应当尊重少数族群而不是歧视他们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文明国家的共识,也是知识界的共识。中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社会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变得更加美好。一一李银河”一时之间,中国高校里的莘莘学子对同性之爱的观点、看法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光华学院186名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婚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86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有一些了解,主要途径是媒介、书刊和网络。普遍对同性恋比较宽容,认为社会应该接纳这类群体,但56%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在某种程度上是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在“当我知道我的朋友是同性恋时,我会可以与他/她保持距离”问题和引发同性恋行为的原因上有较大分歧。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但在婚恋观念上仍有需要重塑的一面。【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态度,对比研究同性恋是存在于人类少数人中的一种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性定向。《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CCMD-II)对同性恋的定义是: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同性成员具有性爱吸引力。这种性爱倾向指思想与感情而言,伴有或不伴有性行为;与此同时,对异性成员可以毫无性爱倾向,亦可仍有减弱的性爱倾向或正常的性行为。同性恋者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已存在了几千年,史册里就有“龙阳”、“断袖”和“娈童”之类的故事,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同性恋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专业的学者对同性恋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社会主流文化(包括“官方”的态度)对同性恋“亚文化”也越来越宽容;同性恋人群的各类活动也从“地下”逐渐转到“地上”。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同性恋现象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已处于恋爱、结婚的适龄期,对婚恋、性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减少不当性行为及其心理困扰,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3年级在校学生200名,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93%,其中,女生122名,男生64名。年龄17〜23岁。1.2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收集条目,再对调查条目进行合并、筛选及删除。问卷包括13个项目,分为对同性恋的自我认知态度5个项目、对同性恋的社会认知态度6个项目以及对其产生原因的开放式问答项目1个。采取无记名集体测试,统一给予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当场收卷。1.3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严格筛选,统一编码,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量化的分析,主要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数据进行统计。2.1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所有被调查者都听说过同性恋并看到过关于同性恋的相关报道,56%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同性恋都有一些了解,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5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同性恋者的生活不应该是堕落、黑暗,在社会底层的;28%的被试大学生认为同性恋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女生更倾向于这一观点。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群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加倾向于认为同性恋属于弱势群体。另有82%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现象,社会应该接纳同性恋。44%的大学生在当自己的朋友成为同性恋者时刻意与之保持距离,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有分歧,女生更倾向于认同同性恋者为友。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本调查把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态度分为自我认知态度和社会认知态度两部分。表1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86名不同性别、不用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自我认知态度比较性别态度肯定男无所谓否定肯定女无所谓否定对同性恋的了解程度38(59)—26(41)72(59)—50(41)认为是心理障碍31(48)—33(52)74(61)—48(39)同性恋生活黑暗与否54(84)—10(16)113(93)—9(7)对同性恋读物的态度34(53)26(41)4(6)59(48)56(46)7(6)对同性恋交友的态度13(20)31(48)20(32)57(47)37(32)28(21)注:()内数字为百分率/%。表2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86名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社会认知态度比较性别态度肯定男肯定女无所谓否定无所谓否定同性恋对社会的影响47(73)—26(41)87(71)—35(29)同性恋是否属于弱势群体32(50)—33(52)77(63)—45(37)同性恋存在是否属自然现象52(81)—10(16)101(83)—21(17)同性恋婚姻合法化27(42)20(31)17(27)66(54)56(46)26(21)同性恋应有平等尊重权46(72)15(23)3(5)105(86)37(32)4(3)同性恋是否能从事教育事业28(44)20(31)16(25)60(49)29(24)33(27)注:()内数字为百分率/%。大学生中认同同性恋的占50%。认为政府应开放同性恋者合法法律的占50%。认为自己能接受自己的朋友是同性恋的占有38%,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同性恋应该同样受到尊重与平等的占81%。认为同性恋可以从事教育工作的占48%。2.3大学生关于同性恋形成原因的看法。最后一项有关同性恋在一起原因的开放式调查表明,大约56%的男生认为同性恋在一起是由于性的原因居多,而女生仅有9%持有此观点。43%的女生认为同性恋在一起是由于感情受挫的原因居多,其余32%的女生提出了童年期影响,后期生活、工作环境影响,先天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讨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这一话题都不感到陌生,所有被调查的同学都听说过同性恋,也看过相关报道。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网络、报刊、杂志等。常春2002年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排序依次为报刊85.7%、电视48.5%、同学朋友41.1%、广播41.1%,而在本次调查中,网络因素在大学生获取有关同性恋信息途径中胜过报刊的影响,几乎与媒体相同成为首要影响因素。此次调查还显示,11%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者生活混乱,与李汉风的研究结论不相同。李汉风的研究表明,中国同性恋人群中60%的人感到极度痛苦,30%〜40%的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本研究中,仅有56%的同学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个结论与国际上对同性恋的认识是不一致的。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正式将同性恋排除于疾病范畴,并将它作为一种少数人的自然状态一一与异性恋相平行的态度。而且我国2003年4月20日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在对同性恋的认知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仅在是否会与同性恋者继续保持友谊及同性恋形成原因上有较大差异。调查还表明,82%的同学认同同性恋,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2002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调查显示,认可同性恋和同性性行为的受访者仅为10%。2004年,索阿娣等对北京广院学生调查表明,50.9%的被访者认可同性之间的恋情。刘电芝等2004年的研究表明,18%的大学生对“同性恋倾向”在观念上持接受态度,42%的大学生对同性恋表示宽容和理解。张龙杰2005年的调查表明,41.4%的学生表示赞成或认可同性恋,对同性恋持比较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此次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同度又有提升,且认为法律应认可同性恋的大学生占到64%。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同性恋,也不再将它看作是道德问题。研究还表明,有56%的同学能够接受朋友是同性恋,曹宁校等2003年的调查显示,63.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朋友是否是同性恋并不太在意。本调查与之比较相符,但在男女性别上有所差异,女生更容易接受同性恋者作为朋友。此外,对同性恋在一起的原因调查,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与性的原因居多的观点,而女生更倾向于是感情受挫的原因居多。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或态度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理智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已从以前的“罪恶”、“变态”逐渐转变为今天的“宽容”、“平等尊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宽容与认同虽然可以理解为社会前进、时代进步、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也反映出大学生婚恋观念必须重塑的一面。我们应加强对大众传媒所发布的相关信息的审查和监管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对同性恋形成科学的认知和宽容理解的态度,使同性恋者获得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其中有些是同性恋已经成为最初的一批觉醒者,相信随着他们的成长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性恋在中国也会以光明健康的一面示人,是享有各种权利尤其是婚姻权利的主体。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已表现出对于同性恋行为的理解与宽容,但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正向引导,使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更具时代性,使社会进一步接纳同性恋群体。4参考文献索阿娣,钟盎,周芝艳,等.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报告:以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为例.青年研究,2004(4):30-38.常春.同伴教育:崭新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当代青年研究,2002(1):26.李汉风.同性恋者,何时回归阳光下的生活.神州,2005(10):42-45.《医学心理指导》编辑部.关注大学同性恋.医学心理指导,2006(8):4-12.王浩;《西安市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7期;31-32+34湖南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结果惊人10%认可同性恋.重庆晨报,2002-10-31.刘电芝,莫秀锋,阳泽,等.当代大学生性道德价值取向调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68-74.张龙杰.中国西南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899-900.曹宁校,邵长庚,张君炎,等从小规模调查看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态度.中国性科学,2002,11(4),31-33.《社会心理学》时蓉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160-198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调查同学你好!首先感谢你参加本次测验,本测验分为填写基本资料、以及对于「同性恋」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及行为。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本次测验仅供研究所用且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因此你不必有顾虑。衷心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性别:A男早女您自己认为您对同性恋了解多少:基本了解不怎么了解有些了解比较了解非常了解您能过哪些什么了解到同性恋:多选题]A媒介书刊杂志网络朋友亲身接触同性恋同性恋是心理障碍: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基本错误完全错误同性恋者的生活是堕落的,黑暗的,应该在社会底层: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基本错误完全错误同性恋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基本错误完全错误同性恋者属于弱势群体: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基本错误完全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项目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
- 工程资料整合外包
- 专业宣传册印刷服务合同
- 工程进度承诺函模板
- 招标方案编写要领
- 我国建筑劳务分包的现状与发展
- 粉墙抹面工程劳务外包协议
- 工业用管道材料供应
- 装修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图片
- 岗位责任我来肩负
- 田字格模版内容
-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一百条裙子》导读课课件
- 2019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单词默写表
- 二次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2022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优化设计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PDCA循环PPT课件 精品
- (民法典版)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
- 国家开放大学《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共10页)
- 社会责任运行风险评估表
-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