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培训讲义_第1页
工伤保险培训讲义_第2页
工伤保险培训讲义_第3页
工伤保险培训讲义_第4页
工伤保险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伤保险培训讲义

第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课程安排一、工伤保险历史二、工伤保险的几个概念三、介绍《工伤保险条例》四、工伤认定第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一、工伤保险历史1、工伤保险的产生与起源2、我国工伤保险的产生与起源第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1、工伤保险的产生与起源工伤保险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和最早进行国家立法的一项社会保险,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前工业化社会时期,事故的预防、处理和赔偿由公民之间私下进行。在工业化初期,工人发生工伤事故是由法院根据民事法典中有关条文裁决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机器的出现,导致的的工伤事故日益增多,以致阶级矛盾激烈,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为了解决此问题,工伤保险在这时应运而生。俾斯麦时期德国,着手建立疾病和工伤保险制度,于1884年7月6日实行的《工伤保险法》,从1885年1月1日起执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而德国即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

第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少数欧洲国家开始用社会保险来弥补雇主责任保险的不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工伤保险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普及,其普及率比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高得多。根据国际社会保险协会(ISSA)的资料,截止到2000年,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7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建立了工伤保险项目的有164个,其他30多个国家(地区)也有与工伤事故相关的立法。第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2、我国工伤保险的产生与起源中国的现代工业肇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但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工伤救济基本上能够在企业内部处理,没有形成较大的社会问题。我国正式开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工伤保险的产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1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包括工伤死亡遗属等社会保险在内的全国性统一法规,也是社会保险制度在中国开始实施的起点。1953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实施细则修正案草案》。这部综合法规主要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内容,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第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1957年2月由卫生部制定和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首次在我国将职业病列入工伤保险范围。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各方面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包括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制度亦在其中。刚刚起步的社会保险倒退成了企业保险。这时劳动保险基金被取消。1978年12月,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时代,“企业保险”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日益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8年劳动部开始组织研究工伤社会保险改革方案,在广东,海南的海口市,福建、辽宁东沟县等沿海地区进行改革试点。第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将工伤保险作为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之一确定下来。1996年8月,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于同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为鉴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提供了依据,首次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将非国有企业的职工纳入保障范围。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2003年4月27日,《工伤保险条例》出台,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次以法规形式确立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这是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进一步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了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又作出《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并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这部国家法规更加完善。第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二、工伤保险的几个概念1、工伤与工伤保险的概念2、工伤保险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则第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91、工伤与工伤保险的概念(1)工伤“工伤”,亦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各国的概念不尽相同。《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定义为:职工由于在工作或社会活动中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称为工伤。(2)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亦称工业伤害保险、因工伤害保险、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物质保障制度。第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02、工伤保险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则(1)工伤保险的基本特征工伤保险强制性最强。工伤保险保障性最强。工伤保险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待遇最优。工伤保险给付条件最宽。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1(2)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无责任补偿原则。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保障与赔偿相结合的原则。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区别因工和非因工的原则。一次性与长期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2三、《工伤保险条例》(一)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1、《条例》的立法精神《条例》的立法精神包括基本宗旨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条例》的基本宗旨有三个:一是保障权益,二是促进预防和康复,三是分散风险。《条例》体现了八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二是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原则。三是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原则。四是中央确定基本政策与地方制定具体政策相互衔接的原则。五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六是无责任补偿的原则。七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八是新老制度和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31、条例出台的背景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375号令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七年来的实践表明,《工伤保险条例》在促进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伤保险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超过1.61亿,比2003年底的4575万人增加了1.15亿人,增长了2.5倍,全面实施了农民工参保的“平安计划”,农民工参保达到6276万人。到2009年底,全国累计有1000多万人次享受了工伤医疗待遇,有400多万人享受了工伤津贴、抚恤等待遇。工伤保险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也显现出覆盖范围不够广、保障水平不够高、保障功能较为单一等不足,需要加以修改完善。为此,2006年启动了条例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多次征求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建议,并于2009年7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条例》修订工作历经4年多的时间,在修改过程中吸收了各方面的合理意见,新《条例》是社会各方面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民主决策的成果。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42、条例作了哪些主要修改

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决定对条例主要作了以下几处修改:一是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二是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三是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四是提高了部分工伤待遇标准;五是减少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项目、增加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项目等。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53、工伤认定范围作了哪些调整

决定对工伤认定范围作了两处调整:一是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将上下班途中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都纳入了工伤认定范围,同时对事故作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限定;二是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调整了不得认定工伤的范围,删除了职工因过失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导致事故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增加了职工因吸毒导致事故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的规定。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64、提高了哪些工伤待遇标准

目前部分统筹地区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过低,最低地区约为3、4万元,全国平均为10.24万元,不仅难以保障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为此,决定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以2009年数据计算,约为34万元。同时,为了避免工亡职工与伤残职工待遇相差过大,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决定在提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的同时,也适当提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增加3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至六级伤残职工增加2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增加1个月的本人工资。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75、新《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新《条例》规定,除现行规定的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这一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制度覆盖的职业人群,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优势,有利于保障这些职业人群的工伤保险权益。(二)调整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新《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样规定,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由原来的机动车事故伤害扩大到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惠及了更多的职工群众,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符合实践发展。同时,限定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才能认定为工伤,对上下班途中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如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行为造成本人伤亡的,不纳入工伤的范围,这样规定有利于提示和引导职工群众注意上下班途中的交通安全。(三)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新《条例》规定,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新《条例》取消了工伤认定争议中的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缩短了争议处理的程序和时间,有利于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8(四)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新《条例》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上述调整,大幅度提高了工伤职工的待遇,对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提高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的保障水平,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五)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新《条例》借鉴了国际经验和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做法,明确了将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基金支付的规定,并且授权我部会同财政、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工伤预防费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办法。还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进一步规范统一了工伤职工的待遇标准,保证了工伤职工待遇的及时发放,同时减轻了参保用人单位的负担,提高了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六)加大了强制力度。新《条例》增加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的新规定,使工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也可以从制度上遏制部分用人单位恶意诉讼。同时增加了对不参加工伤保险和拒不协助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的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规定。对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先是要求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以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这些规定,提高了工伤保险的强制力度。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19(二)《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共分八章六十七条,包括总则、工伤保险基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察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最核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范围、三个环节、三层管理、两类责任。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0(1)两个范围一是《条例》的适用范围。就是明确哪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这是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认定工伤的范围。《条例》明确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以及不得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1(2)三个环节一是工伤认定环节。二是劳动能力鉴定环节。三是待遇保障环节。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2(3)三层管理一是制度层面的管理。二是政策层面的管理。三是操作层面的管理。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3(4)两类责任一类是行政相对人的责任。另一类是行政人的责任。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4《四》《工伤保险条例》新旧对比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51、概述新《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12月6日由国务院通过,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对旧的《条例》,除去对条文的个别文字的修改和对条文顺序得调整,有实质性修改的涉及24条,其中新增加了3条,占整个《条例》的36%。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62、扩大了适用范围旧条例新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73、增加了工伤保险保险费缴费基数的方式旧条例新条例

第十条(新增)

无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84、行业差别费率变更主体作出变更旧条例新条例第八条第二款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295、扩大工伤保险统筹范围旧条例新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第三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06、扩大工伤保险基金的用途范围旧条例新条例第十二条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17、对工伤和视同工伤的认定范围作出了变动旧条例新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第十六条第(一)、(二)项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2案例:陈某系某公交车队的售票员,平时下班很晚。2008年10月的一天,陈某从车队下班准备坐公交车回家。车站就在车队停车场外,陈某当时站在马路边上等车,而没有站在候车线内。就在陈某等车的时候,突然侧面驶来一辆电瓶车将其撞倒在地,身体多处受伤。后经交通部门认定,电瓶车驾驶人员张某当时喝醉了酒,故认定张某对本次事故负全部责任。由于张某没有赔偿能力,陈某遂欲通过工伤程序获得赔偿,而当陈某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部门以电瓶车属非机动车为由,认为陈某所受的伤害为非机动车事故,故不认定为工伤。点评:新修改的条例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的范围。今后,类似于本案中陈某遭遇的工伤患者,既可以主张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又可以寻求工伤保险保障。新条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38、变更了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支付主体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二十九条、新《条例》第三十条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49、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医疗费用旧条例新条例第三十一条(新增)无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510、提高了一至十级伤残一次性补助金标准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三十三条、新《条例》第三十五条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6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三十四条、新《条例》第三十六条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7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三十五条、新《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8伤残等级计算基数一次性伤残补金助金标准(个月)支付主体旧《条例》新《条例》增加数一级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24个月27个月3个月工伤保险基金二级22个月25个月3个月三级20个月23个月3个月四级18个月21个月3个月五级16个月18个月2个月六级14个月16个月2个月七级12个月13个月1个月八级10个月11个月1个月九级8个月9个月1个月十级6个月7个月1个月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3911、工亡补助金标准提高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三十七条、新《条例》第三十九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第四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012、企业破产时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不享受优先受偿地位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四十一条、新《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113、加重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骗保)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五十五条、新《条例》第六十条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2加重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应参未参保)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六十条、新《条例》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314、删除了对职工的定义旧条例新条例旧《条例》第六十一条、新《条例》第六十四条(删除)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无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4四、工伤认定的条件(一)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是指工伤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性质,即确定职工的事故伤害是因工造成,还是非因工造成的事实。工伤认定的结论是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和享受工伤待遇的依据,如果不进行工伤认定,就无法确定职工受到的事故伤害是否是工伤,也就无法依据法律享受工伤待遇,所以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后,才能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工伤认定部门是政府设置的具有行政管理行为的职能部门,它是工伤认定的合法机构。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5四、工伤认定的条件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6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7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8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构成工伤的三要素:用人单位、劳动者、因工作造成认定工伤的三个必须同时具备条件: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49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时,“工作时间”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进行把握。职工因工作需要而加班加点的时间、因工作需要的必要工间休息时间,也应视同为“工作时间”。第五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0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工作场所”可以按照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为完成领导临时指派的工作所涉及的场所进行掌握。“事故伤害”包括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引起的事故伤害。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1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时,“预备性工作”应理解为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收尾性工作”应理解为在工作结束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2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时,“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考虑该伤害属于职工在工作中因他人不服从其履行工作职责的管理行为而受到暴力侵害造成伤害,且该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具有因果关系。职工因情感、恩怨等与履行工作无关原因遭受暴力侵害的,可考虑不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伤害。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3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因意外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诸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而造成的伤害等,也可以考虑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4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时,“职业病”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由具有诊断资格的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且经诊断为“职业病”的疾病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目录。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5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时,“因工外出”应考虑职工到本单位以外但不出当地范围以及到当地以外或者境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等两种情形。“受到伤害”应考虑事故伤害、暴力伤害以及其他形式的伤害等情形。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6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时,“交通事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理解。申请人提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文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的格式。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7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上下班途中”应考虑职工上下班目的、路途方向、距离远近及时间等合理因素进行综合判断职工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到达第一目的地合理路线的途中,包括职工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以及职工加班加点后上下班的途中。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8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非本人主要责任”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事故责任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59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审核申请人提交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发现不符合法定格式的,可以要求申请人重新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已经作出明确的本人无责任、本人负次要责任或同等责任结论的,可视为“非本人主要责任”。第六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0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时,“突发疾病”应考虑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且情况紧急,在工作岗位上死亡或者从工作岗位上直接送往医院抢救并在48小时内死亡的情形。“48小时之内”是指从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的时间到职工死亡时间不超过48小时。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包括在急救车中的急救记录。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1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六条时,是否属于不予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法定事由,应当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作出的有效法律文书为依据。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2工伤认定适用条款的掌握在适用《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时,醉酒的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执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依法出具的检测结论、诊断证明等材料,可以作为认定醉酒的依据。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3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三大要件如何理解才符合立法原意

“工作场所”主要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实质是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实际区域。一般可分为固定区域和不固定区域。固定区域指职工日常工作的区域。主要包括单位所在地、单位附属地以及户外经常性的固定区域。不固定区域则是指日常工作的不确定工作区域。在多个工作场所进行职业活动的,来往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区域应认定为工作场所。”。“工作原因”是准确认定工伤的重点。认定“工作原因”应从四个层次予以考虑:第一,必须属于工作原因。第二,工作原因和伤亡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三,工作原因和伤亡之间的因果关系符合逻辑、符合日常经验。第四,工作原因和伤亡之间的因果关系符合法律规定。工作原因和伤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直接与间接因果关系。直接因果关系是指职工的伤亡与履行工作职责的联系直接明了。造成伤亡的原因仅为一种,一因一果。间接因果关系,是指职工伤亡的结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履行工作职责只是导致职工伤亡数种原因的一种,即多因一果。“工作岗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81年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伤环境公约》第三条规定,工作岗位覆盖工人因工作而需在场或前往,并在雇主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的一切地点。遵照这一基本精神,这里的“工作岗位”不仅包括日常的工作场所,也包括工作场所的附属建筑,如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盥洗室等。

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4“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工作原因”,是工伤构成的三大要件。由国务院修改后发布,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中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实践中,对于一些特定情形能否认定为工伤,不时有分歧发生。

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5时间:保安“班后多事”被误伤,应认定为工伤

东兴居民小区物业保安老柳爱岗敬业,在保安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工作快十年了,每年老柳都被评为社区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前不久,老柳下班后去小区超市购物,途中发现小区内小两口吵架,撕扯中女的在男的脸上挠了一把,男的随手从地上拣起一块砖头向女的头部砸去。老柳上前制止,砖头误伤老柳额头。小两口当即傻眼,老柳被送医院缝了十多针。有关部门不同意认定其为工伤,理由是老柳“班后多事”。

说法:上述“班后多事”,实质是对工伤构成“工作时间”的误解。《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指上班工作的时间。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47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小区保安的职责是维护小区的秩序,保护小区业主的合法权益。具体负责管区内的治安保卫、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管理,参与社会联防等。小区保安这一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区保安履行职责的特殊方式,只要遇到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无论班内班外,都应当尽职尽责。老柳“班后管闲事”的时间应属于“工作时间”。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6地点:投递员跨区送件被狗咬伤,应认定为工伤

社区邮政服务所投递员小赵负责所在小区的报刊、邮件的接受、分发投递工作。中秋节前,她在给小区一老人送子女寄来的汇款单时,按门铃老人不在家,打电话联系,老人在社区附近一老年活动室玩麻将。虽在社区附近,可活动室不在小赵的服务区内。为了尽快把汇款单送到老人手中,她跨区来到活动室,把汇款单送到了老人手中。从活动室返回时,不幸遭遇流浪狗,小赵被狗咬伤。单位为小赵申请工伤,有关部门对“工作地点”提出看法,认为小赵服务跨区,受伤地不是“工作地”,不应认定为工伤。

说法:对工作地点的分歧,实质是对“工作场所”的分歧。“工作场所”主要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实质是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实际区域。一般可分为固定区域和不固定区域。固定区域指职工日常工作的区域。主要包括单位所在地、单位附属地以及户外经常性的固定区域。不固定区域则是指日常工作的不确定工作区域。在多个工作场所进行职业活动的,来往多个工作场所之间的必经区域应认定为工作场所。小区投递员的工作区域应当是固定的。但对“工作场所”的理解不能过于机械,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考虑,“工作场所”应涵盖工人因工作需要在场或前往、并在雇主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的一切地点。投递员小赵跨区服务受伤的地点,应当认定为“工作地点”、“工作场所”。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7对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应作宽泛理解

——贵州高院判决德信电器行诉黔西县政府等行政复议决定案

人民法院报2015年1月22日

【裁判要旨】

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对职工是否因工作原因受伤不应限制过严。职工只要非因个人原因,为了完成工作而伤亡的,应认定与工作有关。【案情】第三人黄昌兰的丈夫罗唐雨系原告贵州省黔西县德信电器行的员工,其工作职责是负责业务洽谈和上门安装服务。2013年12月10日,原告指派驾驶员蔡泽海和业务员罗唐雨外出送货。途中,经驾驶员蔡泽海同意由罗唐雨驾驶车辆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罗唐雨抢救无效死亡。同年12月24日,黔西县交警大队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罗唐雨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2014年1月6日黄昌兰申请工伤认定,黔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亡决定书》,认为罗唐雨受到的伤害不是由于工作原因所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第(六)项认定罗唐雨受到的伤害不属于因工。黄昌兰对该工伤认定不服,向黔西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不予认定工亡决定书》并责令其重新作出工亡认定。2014年5月20日被告黔西县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罗唐雨与驾驶员一起送货不是个人行为,其驾驶行为应认定为与工作有关,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而不适用因工外出期间和上下班途中受到伤害的规定,以适用法律错误撤销了该《不予认定工亡决定书》,责令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对该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向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该《行政复议决定书》,并维持黔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亡决定书》。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8【裁判】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维持黔西县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审宣判后,黔西县德信电器行不服,提起上诉。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69【评析】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罗唐雨作为德信电器行的职工,其工作职责是业务洽谈和上门安装服务,驾驶车辆并非其本职工作,其征得驾驶员同意后因驾驶车辆前往送货地点发生交通事故死亡是否能够认定为因工作原因,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对本案中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裁判要旨具有指导意义。该《规定》第四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况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根据该条规定,工作场所指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场所,在有多个工作场所的情况下,还应包括职工来往于各个工作场所的合理途经场所。

本案中,罗唐雨系原告的员工,其工作职责是负责业务洽谈和上门安装服务,从本案事实和罗唐雨的工作性质来看,其接受原告指派外出送货直至安装调试完毕,属于工作时间;其前往各安装点的合理途经场所属于工作地点。

第七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0针对本案的焦点问题,对于“工作原因”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是否为了履行工作职责、是否受用人单位指派、是否基于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等因素。本案中,罗唐雨受用人单位指派与驾驶员一同送货是为了上门安装调试,系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驾驶车辆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其本职工作,但并无证据证明其在征得驾驶员同意后驾驶车辆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练车,其行车路线也并未偏离正常送货路线,其驾车目的应当认定是为了完成送货,符合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应当认定为与工作有关。从社会实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招录的劳动者,虽有工作分工,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的需要或者工作内容的临时变动,承担起分工之外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如果仅严格按照工作分工,不考虑是否为了完成工作,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对该类情况采取一刀切,不予认定为工伤,不仅与社会实践脱节,亦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从立法本意来看,《工伤保险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均突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在工伤认定中提倡采取相对宽泛、较为合理、有利于劳动者的认定标准。对于本案的情况,亦不应限制过窄,应回归立法本意,从是否为了完成工作、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利益等方面宏观把握,认定是否与工作有关。只要无《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不得认定工伤的其他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综上,本案中罗唐雨系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认定为工亡。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1下班后洗澡摔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2013/2/21中工网——《山东工人报》

在正常工作结束后洗澡致伤以及其他行为导致的伤害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工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受伤时间、地点外,还须考虑其行为是否与工作有关联性。王某是某医院皮肤科的医生,负责协助主治医师为患者诊断病症并开具处方。某日下午交班后,王某在医院为员工提供的浴室洗澡时不慎滑倒,致使左小腿骨折。王某向医院要求申请工伤,享受医疗以及停工留薪的待遇。但医院认为王某是在下班后,而且是浴室内摔伤的,既不是在工作时间也非工作地点,不应当归属于工伤。出于对员工的关怀,医院已经决定每月向王某支付医疗期待遇。但是王某提出的其他要求,医院认为没有义务承担责任。王某在下班时间因洗澡摔伤是否真的与工伤无关?《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了三种不得认定或者视同为工伤的情形:(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2)醉酒导致伤亡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因此,只要劳动者符合法律、政策所规定的因工致伤、致残的情形,即使劳动者有过错,也将被认定为工伤。从本案来看,王某在洗澡时,由于地面湿滑未站稳而摔倒,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形,所以王某受伤的后果符合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条件。

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2

要确定王某是否应当被认定为工伤,除了考察其主观上是否存在受伤的故意外,还需衡量王某的职业与下班洗澡这一行为之间的关系。王某作为一名皮肤科的医务人员,每天与大量的病人接触,很有可能在工作时携带甚至感染细菌病毒,为了避免将细菌病毒带出医院以及自身感染,下班后在医院及时洗澡消毒已经成为医务人员的习惯,而且医院设置员工浴室也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因此,下班后洗澡消毒应看做医务人员工作后的一个收尾性行为,是其工作所需的一部分。《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从王某摔伤的时间上看,事故发生在王某下班后的合理时间范围之内;从王某摔伤的地点来看,是在医院的浴室中,根据上述规定,认定王某的受伤为工伤,合法且更合理。综上所述,认定工伤也需区别不同职能具体分析,类似医务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洗消毒,应当属于收尾性工作,在该过程中受到事故伤害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但是,如果将受伤的人换成其他职位的员工,例如医院从事管理类的行政人员或者其他职能、行业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在开始前或结束后并没有清洗消毒的需要,无论在何时沐浴更衣都不属于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期间受到事故伤害也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即使用人单位在办公区域内设置浴室,为员工免费提供沐浴的福利,只要其洗澡行为的目的不属于收尾性工作,员工摔伤或受到伤害也就不应被认定为工伤。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3收尾性工作造成同事工伤是否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方某与柳某系某电力物质公司同事。2011年8月10日下午下班时分,方某与柳某下班并前后至单位车棚取车准备回家,方某驾驶小轿车在倒车过程中不慎将车后正欲取车的柳某的一只脚给圧碾伤。2011年10月8日,柳某向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2011年11月14日,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柳某工伤的认定决定,认定柳某在下班后到单位车棚取车准备回家时受到的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事故伤害。2011年12月22日,柳某工伤经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法鉴定为十级伤残。2012年1月份,柳某2012年3月14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了相关工伤待遇,因用人单位未在发生工伤事故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其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2012年3月21日,柳某向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方某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要求赔偿工伤医疗费用以及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2012年5月24日,某司法鉴定中心接受一审法院委托对柳某的伤残进行鉴定,并鉴定损害结果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及其参与度,鉴定结论为:柳某右踝足创伤性关节炎达十级伤残,柳某右足伤残与外伤具有100%的因果关系。2012年6月15日,晋安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柳某的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4

审理

一审法院认为:方某与柳某系同事,同时下班准备回家,柳某在取车时被正在倒车的方某不慎碾伤。柳某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并被工伤认定机关认定因从事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柳某取车的受伤属于收尾性工作,方某取车亦可以认定为从事收尾性工作。《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迫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由该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揽责任”,柳某取车回家被碾伤认定为工伤系与职务有关的收尾性工作,而方某取车回家亦是与职务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因此根据上述规定方某从事与职务有关的收尾性工作致人损害的,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方某无赔偿责任。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5柳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认为:方某的取车回家行为不属于实施与职务有关的行为,方某的行为应属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虽然柳某伤害事故依法被认定为工伤,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但方某作为第三人仍应对柳某的伤害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6

本案焦点

方某下班准备回家取车的行为是否属于与职务有关的行为?柳某伤害被依法认定工伤,方某是否需承担第三人侵权责任赔偿?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7笔者倾向一审法院判决意见,关于第一焦点问题可以认定方某下班准备回家取车的行为属于与职务有关的行为。柳某取车准备下班车场内被同事车碾伤定性为因从事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方某同时间下班取车的行为造成同事工伤的行为亦应定性为收尾性工作。《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工伤情形包括直接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事故伤害,也包括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还包括附条件的通勤事故。以上三种情形因与工作和履行职务关联度不同分别三项列出以示区别。通勤事故更为工伤法律事实与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关联度最弱,因此设计通勤事故为工伤事故附有一定的条件。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之关联度次之,但其和直接工作过程中受伤比较并未和通勤事故一样附有条件,即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与直接工作过程中受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场所、时间上的预备性或收尾性,也可以说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和直接工作原因有关更强的关联性,甚至可以理解为直接的工作原因。事实让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字面理解也明确了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被认定为工伤亦是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原因。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8因此,工伤职工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属于与履行职务有关的行为。另一方面,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第一款“……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规定来看,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为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该规定使用反向推定的方式来确认行为人的责任,即受害人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无关行为人才承担责任或者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有关其无须承担责任。本案中柳某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方某的致害行为与职务无关,相反方某根据柳某从事收尾性工作受伤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可以证明与其与柳某同时准备下班回家取车的行为与职务有关。再一方面,从法律适用角度看,柳某受伤经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这行政确认行为业已生效,其中对柳某受伤的行为定性为从事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根据行政法的有关原理,具体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执行力、有效性等属性,对于方某同样下班准备回家取车的行为应该要有同一性质的司法适用认定,即认定为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79关于本案第二个焦点问题,笔者亦是赞同一审法院意见,即柳某伤害事故要求方某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的依《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处理,即按劳动法相关规定属于劳动争议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致害人承担人身损害民事赔偿责任。本案中,柳某伤害事故被依法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劳动能力十级伤残,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方某在柳某伤害事故中同时从事与履行职务有关的收尾性工作,方某的行为和柳某一样属于履行职务有关的行为,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方某的行为不构成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柳某要求方某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但没有证据证明柳某致害行为与职务有关,且柳某有证据证明其致害行为属于从事收尾性工作与职务有关,因此柳某要求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从工伤保险的性质上看,其属于社会保险性质,具有社会法属性,属于强制性保险,但工伤保险仍具有保险的基本的性质。用人单位为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交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并不承担工伤保险费的缴交义务。劳动者无须出资缴费正是工伤保险社会法的强制属性,但工伤保险同样和商业保险一样保障所有参保员工的工伤权益,保障参保员工因意外受伤或意外致害他人,即参保员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因工作原因致害他人都应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范畴。正如参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慎致同事受伤,受伤害职工伤害事故依法可以认定为工伤事故,致害员工则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因其意外致人伤害行为亦受工伤保险保障范畴。和直接工作过程中意外伤害同样道理,从事预备性和收尾性的工作与履行职务有关,该过程行为意外伤害应在工伤保险保障范畴。因此无论从民事侵权责任还是工伤保险的保障范畴上看,本案中方某均无须向柳某承担赔偿责任,柳某的工伤事故只能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要求工伤待遇。第八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0因履职受暴力伤害可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中遭受到暴力伤害,或者因口角进而发生厮打,受伤一方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工伤?认定为工伤,会不会纵容违法履行工作职责,并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不认定工伤,受伤者的权益是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1案例一,季某是某物业公司派驻到一高档小区的保安。一天,季某按规定要求一外来车辆的车主履行相关的登记手续,然后才能驶入小区,但该车主称自己是该小区某号业主的朋友,因而拒绝进行登记。双方随即发生了口角,并相互拉扯。在旁人的劝阻下,该车主最后勉强履行了登记手续。然而没料到的是,大约5个小时之后,该车主结束了访友,在将车开出小区时,把一只空啤酒瓶往正在站岗的季某扔去,季某头顶被砸伤,随即被送医治疗。之后,季某认为自己在执行工作任务中受到伤害,因此要求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最终,季某受到伤害被认定为工伤。

案例二,徐某是某公司车间工人,平时喜欢和人开开玩笑。一天工作时,他觉得同事邵某操作机器的样子很好笑,于是就当着大伙的面跟邵某开起了玩笑。不曾料到,邵某这天刚好被领导批评过,心情很郁闷,听到徐某嘲笑他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随手拿起身边的一块脏抹布朝徐某扔过去,徐某躲闪不及被抹布扔中。随即两人扭打在一起,造成徐某受伤。在治疗之后,徐某觉得自己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受伤,要求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但是最后,徐某的受伤情况没有被认定为工伤。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2同样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受到暴力伤害,为何申请工伤认定会有不同的结果?《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首先,先要认定什么是暴力伤害下的工伤。暴力伤害工伤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界限,一般限于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内。第二空间界限,一般限于生产、工作区域之内。第三是职业(业务)界限,一般限于执行职务(业务)而发生的伤害。最后就是判断主观过错界限,即职工本人不具有故意。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确立的一般工伤(即典型意义上的职业伤害),是以工作与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条件的。如果伤害仅仅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中,但不是因工作原因或“因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则不属于工伤。在工作中发生的暴力伤害,它有一,工作对暴力事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导火索”作用,否则暴力不一定会发生;二,伤害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伤害是由于暴力行为直接导致,而不是由工作操作导致的这两个特性。那么,“工作起因的暴力伤害”是否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呢?或者说,如果伤害结果与工作之间具有一定联系,是否就可以说是“因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呢?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3案例一中某车主因为季某履行工作职责要求其履行出入小区登记手续而怀恨在心,随即产生了报复行为,季某也因暴力受到了伤害。从工伤的概念分析,其本质在于因工负伤,故工作原因是工伤认定中最关键的要素。季某受伤一事确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引起,其符合工伤认定的核心要素———工作原因,而且暴力事件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此季某应当被认定为工伤。案例二中徐某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徐某与邵某之间冲突发生的起因在于徐某无端寻衅而导致其与邵某发生肢体冲突,该无端寻衅行为显然不属于徐某履行工作职责的范畴。也就是说如果暴力事件属于打架斗殴(在受到暴力事件时,一方当事人的正当防卫行为就不属于打架斗殴行为),则打架斗殴产生的伤害与工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第一,在打架的情形下,伤害为继发的打架行为所造成。双方在互殴时具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对伤害结果的发生,存在故意的心理意识,这样的情形是为《工伤保险条例》所排斥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故意犯罪”、“自残或自杀”就是对伤害结果持有故意的心理意识。打架斗殴导致的伤害,虽然不等于十六条的规定,但是在主观意识方面具有相似性。第二,打架虽然起因于工作,但与工作的关联性很弱,从事工作,通常不会产生此种后果,也不应产生此种后果。打架及其损害后果的发生是由职工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这种主观决定与工作没有关联性,两者之间不具有通常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第三,打架斗殴是被社会价值所否定的行为,

也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将该行为所产生的伤害不作为工作产生的后果,即不予认定为工伤,符合工伤保险的立法宗旨。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4出差时在宾馆洗澡摔伤应认定为工伤

2014-05-10检察日报

【摘要】由于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外出期间所面对的环境、状况相对陌生,遭遇伤害的可能性将更大,因此,因工外出的的整个期间都应当认定为工作时间;职工外出的场所应包括休息场所,与外出工作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情形都应视为“工作原因”,如与工作有间接联系的休息、旅途等都应视为工作的延续,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权利。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5赵某是某公司的职工。2014年2月,公司安排赵某出差参加会议,赵某入住主办单位安排的某酒店,当晚在客房内洗澡时因浴室防滑垫失效滑倒,经医院诊断为右膝内侧副韧带撕脱,右股骨内骨软骨损伤。赵某认为其所受伤害系因工作原因引起,遂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了目击者证明、诊断证明书等材料。那么,对赵某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吗?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该规定,因工外出认定工伤应具备以下要件:一是因工外出期间,应为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派,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外出工作的期间。二是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因工作原因伤亡。由于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作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因工外出期间所面对的环境、状况相对陌生,遭遇伤害的可能性将更大,因此,笔者认为,因工外出的,外出的整个期间都应当认定为工作时间;职工外出的场所应包括休息场所,与外出工作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情形都应视为“工作原因”,如与工作有间接联系的休息、旅途等都应视为工作的延续,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的权利。当然,不能将那些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在出差期间探亲访友、娱乐游玩、购物等私人活动视为“工作”或“工作原因”。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9月7日《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明确指出:“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工作、开会期间在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伤害的,与该答复相比,仅仅是外出的具体原因不同,性质完全相同。比照外出学习,外出开会更应认定为工作时间。故可以适用该答复所确定的原则。综上所述,职工因工作原因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职务有关的活动的时间,应认定为“因工外出期间”;在用人单位、会议举办单位或学习单位组织或安排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包括休息)中受到事故伤害,可视为“工作原因”。本案中,赵某受指派外出参加会议属于“因工外出期间”;在会议安排的房间内洗澡摔伤,应认定为“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因此应当认定为工伤。(作者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6因工外出期间受到意外伤害是否可以认定工伤陈某已经参加工作20多年了。今年3月份,陈某被公司派往外地的另外一家企业援助一个项目,公司专门为他在宾馆订了房间。万没想到,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宾馆突然失火,陈某在被迫跳楼逃生时摔伤。经送往医院检查发现,他脚部和胳膊骨折,并有轻微脑震荡。陈某受伤后,多次找到公司要求为其申报工伤,公司开始时态度暧昧不表态,之后便告知因其是在休息时间受伤的,与工作无关,不予申报工伤。陈某因工外出期间受到意外伤害,是否可以认定工伤?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7先来看一下《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关于对工伤的认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陈某应该属于认定工伤情形中的第5项中“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并且是在公司指定的房间休息时因为发生意外火灾而受到伤害的,并没有触及《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中所规定的不得认定工伤三种情形的任何一种,所以公司应当为其申报工伤。公司不为陈某申报工伤,其焦点在于“是在休息时间受伤的,与工作无关”。这一点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中所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其情形有以下三个事实要件:一是有伤害结果的发生;二是时间系因工外出期间;三是原因系工作。对于前两个要件,公司已经予以承认,关键是在对第三个要件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8我们知道,由于工作外出期间的工作是具有特殊性的,应考虑到因工外出的工作场所的流动性、不确定性,工作状态的不确定和延伸要相对宽泛。也就是说,与工作有间接联系的休息、旅途等都是工作的延续,应认定为属于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从立法目的来看,《工伤保险条例》是一个权利保障法,在法律条文本身规定不明确的条件下,应当对权利人作出更为有利的理解。陈某应继续向公司主张工伤权利,如果公司坚持不申报工伤,陈某可以自己向当地劳动保险部门申报工伤,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六页。89“因工外出”证据不足法院撤销工伤认定

工作期间外出发生交通事故,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企业提出抗议认为员工并非因公外出,诉请法院撤销工伤认定。3月7日,山东省广饶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撤销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陈某系某建筑公司的职工,2010年5月22日15时20分许,陈某驾驶二轮摩托车行驶至某路口处时,发生交通事故并受伤。经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颅底骨折。2011年4月18日,陈某申请工伤认定,同年9月13日,劳动部门以陈某“因工外出”受伤为由作出工伤认定。建筑公司不服,于2011年12月15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工伤认定书。法院经审理查明,双方当事人对陈某系该建筑公司的职工及其在工作时间内驾驶二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的事实均无异议。本案争议的焦点是陈某是否因工外出而受伤。建筑公司提出,劳动部门仅凭陈某的自述和劳动部门对陈某的调查笔录便做出工伤认定证据不足,并且建筑公司在工伤认定阶段中已经向劳动部门提交了证人田某、延某的书面证言,证明陈某并非因公外出,但劳动部门并没有对此进行调查核实。法院认为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证据明显不足。2012年3月7日,广饶法院一审判决撤销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并要求其在行政判决书生效后60日内重新作出认定。第九十页,共一百三十六页。90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四个因素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