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15课辛亥革命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15课辛亥革命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15课辛亥革命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15课辛亥革命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15课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学案13第第15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熟记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15课大字、小字以及字框)(一)必要性(原因)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宪挽救统治危机,反而更加孤立。(二)可能性(准备):1.经济和阶级基础:甲午战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2.组织准备:1894年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1905年成立革命政党。3.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指导思想——(内容见课本P60小字)(2)同改良派展开论战(内容两个要不要)4.军事实践: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最著名的是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知识点二、辛亥革命的进程及意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15课P61页大字、小字以及字框)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1)概况: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国号为中华民国。(2)影响:各地相继宣布独立,2.建立政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为民国元年)3.最大成果: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结束了4.巩固政权: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1)目的:①直接目的:(2)内容: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即主权在民;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②根本目的:巩固民主共和③人民享有人身、居住等自由;④规定了内阁制(最能限制袁世凯的权力)⑤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3)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意义:。5.失去政权:(1)失败的标志:①直接理由: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②根本理由: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失败原因:①根本:中国经济发展不充分②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③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破坏中国革命。(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6.辛亥革命的评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功绩: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推动中了国近代化进程。(1)政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思想:深入人心。(3)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法令)(4)社会生活: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革除封建的旧俗陋习,如男子剪辫子、女子不缠足、废除跪拜等)。3.局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课堂探究]1.阅读课本65页第三段大字及其下的小字部分,分析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果实2.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请就上述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2[典型例题]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标题)辛亥革命:①(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1)推翻清朝帝制2)2.②③1)改称谓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l)④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⑤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课堂小结】【课后巩固】1.N.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2.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3.“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导致这种变化的要主原因是(A.清政府统治腐朽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辛亥革命的影响D.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4.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3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5.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B.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C.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D.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6.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天平天国运动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9.“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1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11.材料一“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1)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加以阐释。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1---56--10参考答案课堂探究1.(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掌控局势;(2)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性和软弱性;(3)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破坏;(4)袁世凯手握重兵、具备一定的政治资本(5)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支持袁世凯。典例标题部分(3分)①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一场未完成的革命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一场伟大的革命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辛亥革命百年祭观点部分(4分)③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提倡人人平等其他答案。(0分)⑤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其他答案。(0分)史实部分(4分)②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