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2x+1=0 B.x2+y=1 C.x2+2=0 D.3.下列方程中是二项方程的是()A.; B.=0; C.; D.=1.4.历史上对勾股定理的一种证法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中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A. B.C. D.5.如果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在BC上,且BE=2,P在BD上,则PE+PC的最小值为()A. B. C. D.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BD⊥AD,∠A=30°,BD=4,则CD的长为()A.2 B.4 C.4 D.88.已知32m=8n,则m、n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A.4m=n B.5m=3n C.3m=5n D.m=4n9.在以下列三个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7、9 B.5、12、13 C.6、8、10 D.7、24、25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命题“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12.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1,则斜边长为_____.13.下列命题:①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14.某班有40名同学去看演出,购买甲、乙两种票共用去37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10元,乙种票每张8元,设购买了甲种票张,乙种票张,由此可列出方程组为______.15.一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16.计算.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_____.18.端午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km的某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与汽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km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4),点B(3,2),连接OA,OB.(1)求直线OB与AB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下面两道小题,任选一道作答.作答时,请注明题号,若多做,则按首做题计入总分.①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周长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C,使以A,O,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6分)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1)直线y=kx+5经过点(-2,-1);(2)一次函数中,当x=1时,y=3;当x=-1时,y=1.21.(6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Q是CD边上的两点,且DP=CQ,过D作DG⊥AP于H,交AC、BC分别于E,G,AP、EQ的延长线相交于R.(1)求证:DP=CG;(2)判断△PQR的形状,请说明理由.22.(8分)如图,在△ABC中,CE,BF是两条高,若∠A=70°,∠BCE=30°,求∠EBF与∠FBC的度数.23.(8分)甲乙两人参加某项体育训练,近期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2)谁的方差较大?(3)根据图表和(1)的计算,请你对甲、乙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24.(8分)阅读材料I: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求出己知方程关于的代数式的值.问题解决:(1)已知为方程的两根,则:___,___,那么_(请你完成以上的填空)阅读材料:II已知,且.求的值.解:由可知又且,即是方程的两根.问题解决:(2)若且则;(3)已知且.求的值.25.(10分)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花果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地时距地面的高度为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50米?26.(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5,0),点B(0,3).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1)如图①,当点D落在BC边上时,求点D的坐标;(2)如图②,当点D落在线段BE上时,AD与BC交于点H.①求证△ADB≌△AOB;②求点H的坐标.(3)记K为矩形AOBC对角线的交点,S为△KDE的面积,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2,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当a≥0时,,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的被开方式既不含分母,又不含能开的尽的因式,故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识别,如果二次根式的被开放式中都不含分母,并且也都不含有能开的尽方的因式,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2、C【解析】

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1.由这两个条件得到相应的关系式,再求解即可.【详解】A、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该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D、该方程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1(且a≠1).3、C【解析】【分析】二项方程:如果一元n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项方程.据此可以判断.【详解】A.,有2个未知数项,故不能选;B.=0,没有非0常数项,故不能选;C.,符合要求,故能选;D.=1,有2个未知数项,故不能选.故选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二项方程.解题关键点:理解二项方程的定义.4、D【解析】

用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来表示这个图形的面积,从而证明勾股定理.【详解】解:∵由S△EDA+S△CDE+S△CEB=S四边形ABCD.

可知ab+c2+ab=(a+b)2,

∴c2+2ab=a2+2ab+b2,整理得a2+b2=c2,

∴证明中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S△EDA+S△CDE+S△CEB=S四边形ABCD.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依据.此类证明要转化成该图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从而转化成方程达到证明的结果.5、C【解析】

根据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B【解析】

要求PE+PC的最小值,PE,PC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E,PC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详解】如图,连接AE,因为点C关于BD的对称点为点A,所以PE+PC=PE+A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E就是AP+PE的最小值,∵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BE=2,∴AE==,∴PE+PC的最小值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已知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E就是AP+PE的最小值是解题关键.7、D【解析】

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AB,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BD⊥AD,∴△ABD为直角三角形,在Rt△ABD中,BD=4,∠A=30°,∴AB=2BD=8,∵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CD=AB=8,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B【解析】∵32m=8n,

∴(25)m=(23)n,

∴25m=23n,

∴5m=3n.

故选B.9、A【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42+72≠92,∴4、7、9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52+122=132,∴5、12、13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62+82=102,∴6、8、10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72+242=252,∴7、24、25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一个三角形中,即如果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如果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0、C【解析】

分别讨论k>0和k<0时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即可求解.【详解】当k>0时,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函数y=2x2+kx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在x轴的下部,y轴左部;当k<0时,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函数y=2x2+kx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在x轴的下部,y轴右部;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熟练掌握两者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假【解析】先写出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在判断逆命题的真假.解:如a2>b2,则a>b”的逆命题是:如a>b,则a2>b2,假设a=1,b=-2,此时a>b,但a2<b2,即此命题为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2、1【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斜边长==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1+b1=c1.13、①③④【解析】

根据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判定,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详解】①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故正确;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这是菱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故正确;④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考查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判定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这些判定.14、【解析】

本题有两个相等关系:购买甲种票的人数+购买乙种票的人数=40;购买甲种票的钱数+购买乙种票的钱数=370,再根据上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解:由购买甲种票的人数+购买乙种票的人数=40,可得方程;由购买甲种票的钱数+购买乙种票的钱数=370,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认真审题、找准蕴含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设两个未知数,需要寻找两个等量关系.15、【解析】

令y=0,即可求出交点坐标.【详解】令y=0,得x=1,故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为故填【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16、-1【解析】

首先化成同指数,然后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原式=×(-1)=×(-1)=1×(-1)=-1.考点:幂的简便计算.17、1.【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可知,AQ是∠DAB的平分线,∴∠DAQ=∠BAQ.∵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BC=AD=2,∠BAQ=∠DQA,∴∠DAQ=∠DAQ,∴△AQD是等腰三角形,∴DQ=AD=2.∵DQ=2QC,∴QC=DQ=,∴CD=DQ+CQ=2+=,∴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2(DC+AD)=2×(+2)=1.故答案为1.18、2.25h【解析】

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一次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值,可得相应自变量的值【详解】设AB段的函数解析式是y=kx+b,y=kx+b的图象过A(1.5,90),B(2.5,170)解得∴AB段函数的解析式是y=80x-30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即y=170-20=150km,当y=150时,80x-30=150解得:x=2.25h,故答案为:2.25h【点睛】此题考查函数的图象,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直线OB的解析式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2)1;(3)①存在,(0,);②存在,(2,-2)或(4,6)或(-2,2)【解析】

(1)根据题意分别设出两直线的解析式,代入直线上两点坐标即可求出直线OB与AB的解析式;(2)延长线段AB交x轴于点D,求出D的坐标,分别求出、由即可求得;(3)①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在y轴同侧,作出点A关于y的对称点,连接B与y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②使以A,O,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分三种情况分析,分别以OA、AB、OB为对角线作出平行四边形,利用中点坐标公式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直线OB的解析式为y=mx,∵点B(3,2),∴,∴直线OB的解析式为,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可得:解之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故答案为:直线OB的解析式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2)如图,延长线段AB交x轴于点D,当y=0时,-x+1=0,x=1,∴点D横坐标为1,OD=1,∴,∴,故答案为:1.(3)①存在,(0,);过点A作y轴的对称点,连接B,交y轴与点P,则点P即为使△PAB周长最小的点,由作图可知,点坐标为,又点B(3,2)则直线B的解析式为:,∴点P坐标为,故答案为:;②存在.或或.有三种情况,如图所示:设点C坐标为,当平行四边形以AO为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AO的中点坐标和BC中点坐标相同,∴解得∴点坐标为,当平行四边形以AB为对角线时,AB的中点坐标和OC的中点坐标相同,则∴点的坐标为,当平行四边形以BO为对角线时,BO的中点坐标和AC的中点坐标相同,则解得∴点坐标为,故答案为:存在,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解析式的求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将军饮马”模型的应用,添加点构造平行四边形,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点坐标题型.20、(1);(2).【解析】

(1)将点代入即可得;(2)根据点和,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详解】(1)将点代入直线得:解得则函数表达式为;(2)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由题意,将点和代入得:解得则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21、(1)证明见解析;(2)△PQR为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

(1)正方形对角线AC是对角的角平分线,可以证明△ADP≌△DCG,即可求证DP=CG.(2)由(1)的结论可以证明△CEQ≌△CEG,进而证明∠PQR=∠QPR.故△PQR为等腰三角形.【详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D=CD,∠ADP=∠DCG=90°,∠CDG+∠ADH=90°,∵DH⊥AP,∴∠DAH+∠ADH=90°,∴∠CDG=∠DAH,∴△ADP≌△DCG,∵DP,CG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DP=CG.(2)△PQR为等腰三角形.∵∠QPR=∠DPA,∠PQR=∠CQE,CQ=DP,由(1)的结论可知∴CQ=CG,∵∠QCE=∠GCE,CE=CE,∴△CEQ≌△CEG,即∠CQE=∠CGE,∴∠PQR=∠CGE,∵∠QPR=∠DPA,∴∠PQR=∠QPR,所以△PQR为等腰三角形.22、∠EBF=20°,∠FBC=40°.【解析】试题分析:在Rt△ABF中,∠A=70,CE,BF是两条高,求得∠EBF的度数,在Rt△BCF中∠FBC=40°求得∠FBC的度数.解:在Rt△ABF中,∠A=70,CE,BF是两条高,∴∠EBF=20°,∠ECA=20°,又∵∠BCE=30°,∴∠ACB=50°,∴在Rt△BCF中∠FBC=40°.23、(1)13,13;(2)4,0.8;甲的方差大;(3)从平均数来看甲乙训练成绩一样,从图中可以看中,乙比较稳定,甲波动大.【解析】

(1)根据图形,分别写出甲、乙两个人这五次的成绩,甲:10,13,12,14,16;乙:13,14,12,12,14;再根据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2)由(1)利用和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方差和平均数的结果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两人得分的平均数:甲=(10+13+12+14+16)=13,乙=(13+14+12+12+14)=13,(2)方差:甲=(9+0+1+1+9)=4,乙=(0+1+1+1+1)=0.8,甲的方差大。(3)从平均数来看甲乙训练成绩一样,从图中可以看中,乙比较稳定,甲波动大。【点睛】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方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4、(1)-3;-1;11;(2);(3).【解析】

(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x1+x2和x1x2的值,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变形为,再代值求解即可;(2)利用加减法结合因式分解解方程组,然后求值即可;(3)根据材料中的的解法将等式变形,然后将m和看作一个整体,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m+和m•的值,然后再代值求解.【详解】解:(1)∵为方程的两根,∴,故答案为:-3;-1;11;(2)①×b得:②×a得:③-④得:或∴或又∵∴,即故答案为:;(3)由n2+3n-2=0可知n≠0;∴∴又2m2-3m-1=0,且mn≠1,即m≠;∴m、是方程2x2-3x-1=0的两根,

∴m+=,m•=;∴.【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能够正确的理解材料的含义,并熟练地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10;1;(2);(3)4分钟、9分钟或3分钟.【解析】

(1)根据速度=高度÷时间即可算出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根据高度=速度×时间即可算出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的值;(2)分0≤x≤2和x≥2两种情况,根据高度=初始高度+速度×时间即可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3)当乙未到终点时,找出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令二者做差等于50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值;当乙到达终点时,用终点的高度-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50,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x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10-100)÷20=10(米/分钟),b=3÷1×2=1.故答案为:10;1.(2)当0≤x≤2时,y=3x;当x≥2时,y=1+10×3(x-2)=1x-1.当y=1x-1=10时,x=2.∴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1x-1)=50时,解得:x=4;当1x-1-(10x+100)=50时,解得:x=9;当10-(10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