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732乙酸_第1页
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732乙酸_第2页
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732乙酸_第3页
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732乙酸_第4页
春高一化学新人教版第二册课后同步732乙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PAGE精品文档乙酸

一、选择题(共 10题,每题 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CHCH18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182OH与CH2O33B.反应液混合时,先倒入乙醇再倒入浓硫酸,最后倒入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 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氌响毵貶湞聯闸簀绝廟蚀錨绨辩处。18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解析:A项,CH3CH2错误;B项,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浓硫酸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

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

最后再加入乙酸, 正确;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 错误;D项,

乙酸乙酯与饱和 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

答案:B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 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3.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长馊鏘摅欏羅湞妩馋憲谓贪婁轎別。解析:C中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C

4.乙酸乙酯广泛应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

醇、乙酸和浓硫酸作原料分别制备乙酸乙酯 (沸点77.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鄲纖壟紆锋闫贮鹨锐问頒樣籁讳庑。

.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

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C.装置b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解析: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A项正确;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蒸出酯,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会提高其产率,B项错误;乙醇、乙酸易挥发,甲装置采取直接加热的方法,温度升高快,温度不易控制,装置b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受热均匀,相对于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C项正确;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将挥发出来的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并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D项正确。答案:B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时乙烷也和Cl2发生取代反应,①错;③中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CO2也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③错。

答案:B

6.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 CO2气体

B.乙酸具有氧化性,能跟钠反应放出 H2

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乙酸在温度低于 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答案:C

7.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谣贝僨銓嘩亏椤藍啞漸纭獅晔閱辭。

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

.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 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

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B正确。

答案:B

8.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

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9.将1mol乙醇(其中的氧用 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 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 18O

C.可能生成 88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 90g乙酸乙酯

解析:酯化反应的机理是 “酸去羟基醇去氢 ”,即:

故18O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而生成的水分子中无 18O;若1mol乙醇完全酯化可

O诠郟膽誣塊穩殲笕锊顰谓厭瀲瀋勻。生成

1mol

,其质量为

90g,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1mol

CH3

C 18OC2H5

醇不可能完全转化为酯,故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

90g。

答案:B10.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最好的试剂是 ( )

.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水

解析: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 2题,每题 25分,共50分)

11.为了确认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有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一次实验达到

目的(不能再选用其他酸性溶液 )。

慣榮鯤盏赆墳錐麼痹橈鳆擔筹曇荤。锥形瓶内装有某种可溶性正盐固体(其中含有3种酸的酸根的其中一种),此固体为

________,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

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绀溆開频舱殡頌诡診驶络煙鲫嘖蒞。(4)由实验可知三种酸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解析:由于CH3COOH可与Na2CO3反应生成CO2,可以证明酸性:CH3COOH>H2CO3;由于CH3COOH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CH3COOH对CO2与Na2SiO3溶液的反应有干扰作用,所以事先应除去混在CO2中的CH3COOH蒸气,除去CO2中的CH3COOH蒸气应用饱和的NaHCO3溶液;由于CO2可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可以证明酸性:H2CO3>H2SiO3。答案:(1)碳酸钠乙酸(2)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CH3COOH蒸气

(3)有白色浑浊产生

(4)CH3COOH>H2CO3>H2SiO3

12.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

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趙鴣箏詘襝剎赂鵝亂辈挝僅驤鹬檳。

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较合理的

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礪鐙燦谯给鈧齲缑径臍脛級參轼艰。[实验步骤]

Ⅰ.按丙同学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 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

2

mL

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

2mL

冰醋酸;

Ⅱ.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Ⅲ.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

Ⅳ.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Ⅴ.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步骤Ⅰ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

明反应条件)。

(3)试管②中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甲、乙装置的差别及丙的改进装置便知应选择乙装置;丙装置可防止倒吸,

这也是改进后干燥管的作用之一。 由于乙醇与乙酸均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