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_第1页
加快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_第2页
加快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_第3页
加快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_第4页
加快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协调员服务朝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朝阳区科委主任王先勇(2007年4月28日)同志们:今年2月14日,北京市科委召开了全市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会后,根据区领导指示,区科委、区农委牵头,就发展我区农村科技协调员,构建具有朝阳特色、适应地区发展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经过精心筹备,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朝阳区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大会精神,全面启动朝阳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乡土人才队伍,服务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就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农村科技协调员、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的形势,如何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建立更加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将首都和朝阳地区的科技资源有效地组织调动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区都市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以改革促发展,勤奋工作,为科技兴农、科技惠民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变革,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正面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大的困难。特别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对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向全面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对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范围、内容和功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领域,以全方位的农村社会为服务范围,以农民为最终服务对象,以农民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为服务内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效地将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传播、传递给农民,及时了解和反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而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不断改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就是要适应上述形势的变化,实现由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向全面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由自上而下的单向推广向双向互动的科技服务转变,由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向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转变,真正满足农村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组织保障。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科技协调员,就是要发展和培育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科技资源支撑后盾,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并通过他们找到今后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着力点,把实现人的现代化、培育新型农民和科技支农的手段、农民寻找科技的渠道发展起来、巩固下去,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二、我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发展现状近期,根据市科委有关精神,以及《北京市科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的意见》,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各乡和有关单位推荐,我们确定了134名朝阳区首批农村科技协调员,并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他们存在的组织进行类型划分,主要有以下五类:1、村级农村科技协调员。村级农村科技协调员是生活在农村,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是技术上的创新者和新技术的践行者,在农村科技协调员中处于最基层的一环。2、乡级农村科技协调员。所谓乡级农村科技协调员,就是在乡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及其下属单位工作的,从事农村科技协调和推广工作的人员。3、区级农村科技协调员。所谓区级农业科技协调人员,就是在区级农业服务中心或相关机构及其下属单位工作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紧密联系,向全区农村推广先进技术的人员。4、企业(园区)中的农村科技协调员。所谓企业(或园区)中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就是在企业(或园区)中从事农业经营和科技推广工作的人员。5、协会(或合作社)中的农村科技协调员。所谓协会(或合作社)中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就是本身隶属农业合作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本身可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且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上述不同类型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来自农民或农业科技服务部门、服务农民、农业与农村,具有本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各类农村科技协调员在农村科技与推广服务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把握需求、了解问题、技术服务、传播信息、市场服务等几个方面。应当看到,目前我们确定的农村科技协调员及其类型划分,是在原有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下,广大农技人员适应发展、探索改革的结果,整个队伍在推广理念、职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广的方式与方法、保障制度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朝阳区,同北京市其他区县相比,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由于是新生事物,农村科技协调员在我区还缺乏自己独立和完善的体系与制度,因此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三、推进朝阳区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根据朝阳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对科技与信息的需求,以及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具体需求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朝阳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以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以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应用为目标,大力推进朝阳区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要通过明确农村科技协调员的责权利,提升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素质,为农村科技协调员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各种支持服务,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在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1、加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组织体系与队伍建设科技协调员的组织体系与队伍建设要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科技服务分工与合作的原则。农村科技协调员应该包括政府机构的推广人员,农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农民协会、合作社中的技术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先进的农户等,范围很广。这些人有些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有些是本土的农民,有些来自高等院校,他们承担着技术指导,提供市场销售信息,上传下达技术需求等工作,具体可分为上传下达的信息员、把握需求的调研员、解决难题的技术员、连接市场的推销员四类。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四类农村科技协调员并不是明确分工的,而是一人身兼数职。要通过加强组织体系与队伍建设,使四种形态和身份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科技协调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完善多样化的科技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科技服务模式应体现多种服务方式与方法相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由各级农业推广人员对公司、企业、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向其传递市场销售信息。二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所带动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制定收购保护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项目推动模式。如科技入户项目,项目方出设备、技术、原材料,培育样板户、示范户,最终带动全部农民发展生产。项目的依托组织可以是推广机构、协会等。四是科技示范园区模式。由科研机构提供种子、技术等,园区出设备、人员,示范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在立足现代都市农业的基础上,将科技服务扩展到“三农”,包括农村二、三产业,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更广阔的领域。3、积极创新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机制创新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机制应当体现发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科技协调员的组织管理和运行体系中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建立完善农村科技协调员的选用、培训、考核、奖惩、条件保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是朝阳区正处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对信息、技术、设施的要求都很高,作为协调员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指导生产经营活动,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包括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内容。4、保障农村科技协调员开展活动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活动经费来源要体现多渠道的原则。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动员和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科技服务事业之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协调员还是一个较为松散的队伍,协调员队伍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经验和观点,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协调员的服务质量。要以各级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依托,有效地将各种类型的协调员组织起来,定期地举行活动,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共享信息。同时,区科委将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充分利用市、区政策,安排必要的经费支持。四、推进朝阳区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利用三年的时间,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勤指导,在农村传播知识、传授技术、传递信息,具有信息员、调研员、技术员、推销员特征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乡土化的人才支撑。二是建设6—8个爱农信息驿站,辐射和联系60个信息点。三是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纽带,通过推介、对接、示范等手段,促进一批实用技术在农民、农村中推广应用。四是建立运转有效的区、乡、村(企业)三级农村科技协调员组织体系,做到培训制度效果显著,激励机制导向明确,服务手段先进快捷。主要任务是:1、深入调研,了解需求。摸清我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对科技的需求和关键问题,目前农村科技协调员现状、发展中的具体需求,提出朝阳区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管理办法。2、完善组织体系,保障队伍发展。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需求,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具有朝阳特色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立运转有效的农村科技协调员三级组织体系,确定“区级协调员抓乡级协调员建设,乡级协调员抓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组织、大学生村官助理协调员建设”的管理方式,保障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良性发展。3、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提升协调员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市科委的指导,密切与北京市农村科技服务港以及北京地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发挥朝阳区科技兴区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人才资源,建立爱农驿站,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协调员开展工作提供保障。4、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培育科技能人。着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开展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典型示范,在合作组织内培养一批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的科技能人。5、调动多元主体,推动成果应用。通过双向互动,选择、推广一批对农村产业支撑作用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共性科技成果,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调动多种社会主体参与,挖掘技术在农村应用的有效机制。6、提供服务,加强培训。在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及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重点开展面向农村科技协调员适用技术培训。充分调动大专院校、星火学校、田间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培训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提高农村科技协调员综合素质。根据需求组织专题调研考察,开阔眼界,丰富信息,提高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协调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优质服务。7、利用市区科技政策,推动科技协调员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鼓励支持农村科技协调员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让他们带着项目去服务,在服务中完成项目,使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更加有所作为,科技工作更加有的放矢。8、总结推广,激励典型。及时总结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果模式,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推介和推广,充分发挥其引导辐射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农村科技协调员予以表扬,营造农村科技协调员发展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在市科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区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目前,我区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项目已纳入市科委主题计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市科委农村中心和恒信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还先后建立了高碑店、黑庄户、崔各庄三个爱农驿站,在此,向市科委表示衷心感谢!同志们,农村科技协调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建设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广阔的前景。让我们在市科委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为建设我区新农村、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而努力奋斗!——崔各庄乡黑桥村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经理唐彦华唐彦华,男,1956年12月生,现年51岁。17岁初中毕业后就回到生产队,先后任生产队的组长和队长,喜欢蔬菜种植行业且从事蔬菜种植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生产经验。2000年,唐彦华创建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任经理。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走超市直销之路,经多年经营,现已成为崔各庄地区蔬菜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有机蔬菜生产定位,并于2004年获得有机生产认证。公司现有土地80多亩,员工200多人,与60多家超市建立了联系,平时每天平均供应蔬菜3-4吨,周末5-6吨。年生产成本约为800万元,销售收入约1200万元,利润在400万左右。为了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有34户菜农加盟。唐彦华同志热情助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周围的农户们,无偿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为本村蔬菜种植水平的提高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自他2001年自愿成为农村科技协调员后,在新品种、新技术、市场信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受到农户的好评。一、引导农户建造日光温室。黑桥村有种植温室菜的历史,全村土地1000亩,其中就有温室500亩,全村共有358家农户,户均温室1-2亩。长期以来,农户的栽培技术落后,视野不够开阔,温室低矮,采光不好,且冬季生火,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也不安全。加盟公司后,唐彦华给他们讲日光温室的好处、构造、造价等,请他们到自己的温室参观,最终与农户达成协议,由唐彦华负责改造技术,农户自己投资完成了12栋温室的改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二、组织农户外出参观学习。经考察,唐彦华发现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水平较高,种植技术先进,成本低,产量高,效益高。山东平均一个温室西红柿的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而在黑桥村,一个温室的产值也就在1万元左右。他很想把山东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引进到黑桥村来,同时他也认识到,农民之所以不愿种温室是因为缺乏技术的指导,不赚钱,而且农民一般是眼见为实。为了提高村民种植温室的积极性,唐彦华自己出资,带领10个加盟户去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发现寿光与当地有两点不同:第一,温室形式不同。他们的温室比黑桥的高,弓架跨度大,可有效提高光照和室温,而且可种植高植株蔬菜。第二,种植方式和品种不同。以西红柿为例,黑桥普遍三层果,而山东可在7层以上,这使得单个温室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参观回来后,农户们很受启发,觉得再像以前那样种植跟不上形势,很可能被市场淘汰。目前,唐彦华已与农户商定,由公司出资聘请山东寿光的技术人员来做公司和农户的技术指导,以尽快提高蔬菜种植水平。三、指导农户选择种植品种,做好技术服务。自农户加盟以来,为了适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唐彦华向农户们推荐种植迷你黄瓜、彩椒、圣女果等品种,在技术方面,由唐彦华本人和公司技术员宋士鹏负责。经2006年种植,加盟户的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更坚定了他们加盟公司的信心。四、为农户提供销售服务。过去农户种菜水平低,效益低,除技术落后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规模优势。顾了种菜,顾不了市场,农户在市场开发方面力量十分薄弱。唐彦华看准这个问题,与农户协商由公司提供种子,制定种植计划,提供技术指导,农户生产,其产品由公司包销。公司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市场高0.1—0.2元,公司与农民之间关系很好,没有发生过纠纷,农民把菜放在公司里销,不用到路边蹲点,还不用交管理费,方便省事。这样,公司扩大了经营规模,农户得到了经济实惠,使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得以健康发展。唐彦华同志做科技协调员工作,占用很多时间。他自己为农民提供技术都是免费的,常常都是农户主动找他来询问技术和信息。作为永顺华公司总经理,他工作繁忙,时间很紧,当科技工作与公司事情冲突时,他总能合理地安排,从不因公司事情而影响对农户的帮助,因为他知道,农业生产周期长,病虫害发展速度快,如不及时处理会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从而使农户失去种植新品种的信心,更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也有可能失去致富的机会。开始家人怕他帮助农户会耽误公司事情,思想上有顾虑,但看到了农户蔬菜品质上去了,增产增收了,公司加农户使公司事业拓展了,也变得大力支持了。唐彦华同志作为总经理,日常工作很忙,但仍然热衷于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的学习。每当区种养中心组织学习,他总是与技术员宋士鹏一起参加。他认为,只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农户服务;为农户解决了实际问题,才能增加公司与农户连接的紧密性,使公司与农户共同发展。他希望以后多多参加一些栽培技术、新品种介绍、植保方面多形式的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农户服务,同时使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现在的永顺华公司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与总经理唐彦华的设想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公司与有关方面洽谈,继续多方努力,推广山东的蔬菜种植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户改建温室,与公司加盟,现在约有200多亩地可由永顺华租赁使用,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现在,黑桥村其他农户加盟公司的具体事项也已开始接洽,大学生等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也在计划之中。相信通过协调员的努力,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农户增收、公司做大做强的愿望。

——黑庄户乡大鲁店一村水产科技入户示范户王春清王春清,男,40岁,初中学历,现任大鲁店一村村长,主管该村的经营生产,同时也是村委会的副书记。他从1990年开始从事规模化养鱼,经验颇为丰富。新的养殖技术实现了在池塘里饲养观赏鱼而不改变其优良特性的突破,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他原在通州区从事观赏鱼养殖,被推选为村长后将鱼坑搬到大鲁店一村。他的工作重点一是做好村主任,二是能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观赏鱼养殖。借着“金鱼之乡”的地域优势和不断增长的生意经,他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再加上他为人宽厚,回头客更是越来越多。别看现在的王村长将观赏鱼的生意做得不错,当年也是吃过不少苦头的。有一年夏天,他的一个坑里的几条金鱼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开始生病,而且有渐渐扩散的形势。他不断反思,阶段性的鱼药早就放到坑里,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金鱼感染细菌呢?无奈之下只能赶紧拜师学艺,请有关专家详细诊断,在专家和王春清的一致努力下,将这坑金鱼全部救活。自此,他开始不断研究金鱼的专业养殖技术,每月定期购买关于观赏鱼养殖技术的杂志。看着自己渐渐地手头宽裕起来,而有的村民还在原地打转,王春清就想有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想法。2005年,朝阳区科技入户工作把大鲁店一村定为示范村,推广观赏鱼健康养殖技术,提倡合理的养殖密度、减少池塘投入数量、不使用禁用鱼药等,这正是广大养殖户所欠缺的。王春清凭借他在水产养殖方面丰富的经验,在科技入户项目中被定为全村的样板户,共带动农户50多户,他热情地接待其他观赏鱼养殖户的求助。不忙的时候,他主动找到那些养殖技术较差的养殖户,和他们耐心的交谈,找出他们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向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技术、经验和生意经,带动他们共同致富。王春清担任农村科技协调员一职可以说是由农户推举上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经验丰富,他很自豪地说自己养鱼还没有赔过钱。单从鱼药成本看,20亩地他只要撒1000元的鱼药就可以了,不会养的人用5000元的鱼药都还养不活鱼。二是他为人善良,从不骗人,自愿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虽说身为观赏鱼养殖的样板户,他没有受到什么特殊待遇,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奉献,因此他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很高。王春清同志作为一名村干部和示范户,他率先在自家鱼塘进行健康养殖和传统技术对比试验,获得不小的实惠。作为农村科技协调员,他不仅帮助农户解决水产养殖中的技术问题,还时常帮助农户销售产品,扮演着技术员和营销员的双重角色。规模化养殖观赏鱼让人们看到了新技术的好处,使农户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带动了农户们的养殖热情,不仅本村的人竞相效仿,邻近村的农户也都开始养鱼,并时常向王春清询问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王春清说自己的养殖技术一方面来源于书籍,一方面来自区里举办的培训班,闲暇的时候王春清就会看看有关书籍,更新自己的知识,培训班他每次都参加。当谈到管理经验的时候,王春清只说了两个字“勤奋”,他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家过过年了,经常是在池塘边上跟其他农户们一起过,大家形象地把他家的鱼池叫做养鱼人的食堂。区里下来检查时,好多次王春清的鱼池都是免检的,这也同样得益于他的勤奋。凭着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多年的管理经验,王春清在指导农户生产、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技术上的指导,王春清还帮助农户销售,来自南方和东北的商人跟他有着多年的生意往来,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客户对于观赏鱼的需求量很大,王春清在销售完自家的鱼后就会找其他的农户牵线搭桥,帮他们解决销售问题。他说,做这些事情都是自愿的,没有想过收取什么报酬,要不是大家信任他,他也做不了这些事情。王春清在为有需要的养殖户提供科技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他说虽然自己在观赏鱼养殖方面有很多经验,但还是时常感觉自身在技术上的缺乏,如鱼病防治技术,有些鱼病伤亡率非常高,损失高达1—2万,而且这些病都是无法医治的,就像人类的癌症,只能防御,这些技术都是农户自己解决不了的,需要农科院校的专家给予指导。另外,针对观赏鱼的饲料几乎没有,观赏鱼实现池塘饲养后,饲料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无法采用市面上的饲料,还只能用食用鱼的饲料,这样一来就会存在潜在的危机。再如鱼药,北京产的鱼药虽然好用但是价钱太高了,外地产的价钱是便宜了但是质量不行。总的看来,王春清提供科技服务的工作是成功的,这主要得益于他长期积累下来的生产管理经验、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品德。今年,他出色的工作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进一步得到村民的认可,在新的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以绝对的优势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展开来,大量的机遇涌现的时刻,能够为农业科技的不断深入广泛推广再出一把力,使全村的科技养殖水平和农户的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豆各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邵海燕邵海燕,女,1974年8月出生,助理工程师。1995年从北京农业学校毕业后,首先在中以示范农场工作两年,亲身接触到了以色列先进的农业品种、种植技术与科学的滴灌施肥技术,之后来到豆各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直从事乡内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及先进的农业信息采集与传播工作至今。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邵海燕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优胜劣败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懂得利用科学的人,才能不断发展;做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将科技更好地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中才是关键所在,只有更好地发挥推广的纽带作用,才能使地区加快发展的步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00年初,朝阳区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豆各庄乡在种植粮食作物成本大于产出的情况下,决定将大面积粮田改为蔬菜种植。但是品种、技术、管理、销售对农户来说全是陌生的,为了稳定农民的情绪,邵海燕和豆各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他人员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一方面奔波于中国农科院、市农科院以及在京的农业院校之间,通过咨询比较,确定了特色蔬菜的发展方向。在乡党委的支持下,于2000年8月建立了格林万德农业园区,带动本地区农户进行特菜种植。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与北京各大农科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科技资源,发挥科技推广服务的纽带作用,引导当地农民尽快发展。尤其是格林万德园区在发展中不断地调整思路,寻找机遇,融入科技理念,扩大了经营规模,从最初的鲜菜种植占地100亩,到2002年将公司规模扩大到1000亩。管理上注重新品种引进,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产、供、销一体化,即对基地农户提供优良种子、种苗,技术进行跟踪扶持,产品实行回收,这样一来,不仅企业活了,有生机了,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吸纳地区农民再就业,不仅为政府排忧解难,而且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如何让企业走一条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邵海燕面前的又一道难题,她咨询过专家,也进行了市场调查,充分认识到,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将科学技术转成生产力,才能使企业稳固发展。首先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从根源抓起,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优、新、稀品种种植,采用集中育苗方式,滴灌浇灌施肥。其次是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加强技能培训,邵海燕曾多次请农科院专家来公司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慢慢地,每个人都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种植技术。2002年,在北京市科委、农委、区农业中心领导下,以及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中心的帮助下,豆各庄乡农业服务中心建立了格林万德远程教育信息站点。作为站点管理人员,邵海燕肩负着科技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重大任务,需要及时下载课件进行整理,组织培训,将科技信息服务及早地传送到基层相关种植户,再将有关基层农户所需的信息汇总反馈给远程教育培训资源策划中心进行沟通。2004年,邵海燕所在的远程站点被定为北京农民远程教育智农培训示范基地站点。她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建立与乡域内种植者之间的亲密联系,将急需的农业信息及时反映到远程教育管理专家平台,接收所需信息,进行细致的培训,将工作深入到农民的实际生产中。几年来,邵海燕亲自走访乡一些农业生产户,调查种植户、养殖户们所需要、想知道的农业信息,回来后再分类整理,反馈到信息专家网站,发挥了远程信息的真实作用,农民们得到实惠,深表感谢。2006年,邵海燕被聘为北京农村远程教育培训资源策划委员会委员。她积极组织企业职工进行信息培训,在促进乡农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至今,她所在的站点共接收相关信息课件70余个,内容涉及蔬菜(蔬菜栽培、植保、品种等)、林业、节水灌溉、法规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乡域农业种植者的培训是她所在基地站点的首要任务,从2004年起至今,他们对农业种植者、农村干部、技术人员进行的培训达20余次,合计22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林地苗木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蔬菜栽培、植保技术等。2005年3月,他们组织千亩叶菜职工进行培训,地点就在千亩叶菜基地院内,内容包括农业政策和法规、叶菜的生产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农业节水管理等。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设置,为推广人员和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信息互动,推动了乡域蔬菜出口经济的发展。格林万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列为全区蔬菜出口种植的龙头企业,带动着全乡农业种植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公司出口额达4459万元。在实践中,邵海燕认识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要经过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都必须使人们从中受益,才有推广的价值。因此作为站点管理员,要能够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接收农民们所需的信息,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落实,组织好培训、服务工作,将新的、先进的农业技术尽快地推广落实到地头田间,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去,落实到农民的心中。邵海燕还积极通过科技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带动地区科技引领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2003年度,她因《特种珍稀苗木繁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项目》获得了朝阳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全蔬菜配送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一等奖;2004年度,《奥运食品基地建设项目》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经过不懈的努力,2006年初邵海燕所在的园区基地被定为北京市奥运蔬菜生产基地,由她负责奥运新品种的试验工作。这将激励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将所学的农业科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无公害、绿色奥运蔬菜,为2008年奥运会做贡献。

——崔各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周德禄周德禄,男,1957年10月生,现年50岁,高中文化,现为朝阳区崔各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1977年参加工作,由于生长在农村,对农业科技工作十分向往,自1983年被安排做农业技术员之后,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1998年,他到崔各庄乡工作,1999年转到乡农业办公室,主管农机方面的业务。从此他成为一名能为农户与政府、农户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建立联系的“协调员”,倾注了全部热情为农户服务,为农业合作社服务,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了成绩,为农业科技事业做出了贡献。农业科技协调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农业新技术推广,而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保障之一是技术培训。1988年针对玉米免耕覆盖技术的要求,对该项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聘请北京农业大学施森宝、胡鸿烈、丁家明等教授从农业机械、种子处理、植保、田间管理等方面为原东郊农场所属的30个自然村(现崔各庄乡、孙河乡)150多人进行多次专题培训,为这项技术实施提供了保障。另外,自1983年至1999年每年办两次农机驾驶员、农村技术员培训班,讲授“三大作物”机械作业规程、粮食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作业标准化及农机配套技术要求等,特别是小麦机收、玉米机收、水稻机插、钵盘育秧机抛秧等技术培训,并参照相关技术资料,结合本地实际编写了技术操作规程,为该项技术应用、推广、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另外,农民有了问题也乐于向周德禄求教。1995年,应孙河分场主管副厂长刘兴之邀,为孙河分场讲了农业机械作业标准化专题,分场科室、农民60多人听课。2000年以后,崔各庄乡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由以粮为主改为以菜、林、果业为主,这时,他作为农业技术协调员的职责也随之有所改变:第一,协调项目和政策的落实。他将各种农业政策及时传达到农业合作社(村委会),把农村、农民的意见、设想、要求、愿望及农业生产状况如实反映到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此外,积极做好农情调查、病虫类防控等工作,如红火蚁普查、美国白蛾防控。第二,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农民、农业企业看到农业新技术的使用能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尽管这种增效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例如,2006年本乡农业企业保护地机械化作业项目,有机肥培肥地力项目等。全乡有2400多亩地,其中520亩包给外来者耕种(因而不在其负责范围内)。全乡有15个村,这里的村与合作社的联系极为紧密,基本上合作社和村委会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现在除黑桥村(个体承包)和崔各庄村(租给外来者)外,均为村集体种植。种植蔬菜需要技术,但是农户很缺乏。例如,在如何施肥的问题上,很多农户误认为肥料施得越多越好,但实际并非如此。他便积极联系农业专家,为农户免费测土,制定最合理的方案。农户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因此也认识到了科学种田的意义。现在该乡有很多人从事大棚蔬菜种植,但是大棚的空间狭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因此很多人只能选择手工劳动。看到这种情况,他便积极查找信息,发现有种小铁牛非常适合当地农户使用,能为农户节约大量劳动力,于是开始向菜农推广这种技术。第三,协助农业企业做好管理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新的农业企业。例如,2001年创建了北京永顺华蔬菜种植有限公司,2005年注册了北京美全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讲,占据了市场的主动地位,但他们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因此,需要必要的管理服务。周德禄与永顺华、美全美和六合等当地农业企业都建立了联系,为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和技术,是上级传达信息的纽带。例如,今年,北京永顺华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彦华打算引进山东寿光的温室模式,他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努力为其解决资金问题和协调其他农户参与。2005年-2006年,他还帮助他们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行政规章以及帮助他们搜索、整理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引用为本企业标准。通过推行企业标准化,使企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经市农委组织验收授予“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工作者,通过联系农户(企业),服务农户(企业),他逐渐成为农户与政府、农户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枢纽。在他看来,给农户(企业)服务的过程,是双向的过程,有时候技术人员会去找找农户(企业),而有时候他们又会主动地过来找技术人员。只有与农户(企业)打成一片,真正为农户着想,才能成为很好的协调者。周德禄同志从事农村科技协调工作25年,为服务农村、推动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农民及有关部门的表扬和肯定。1989年,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项目获北京市农场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撒肥机项目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水稻钵盘育秧机抛秧项目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周德禄同志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实践中,他还认识到:虽然科技协调员在以往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部分科技协调员理论水平不高,知识比较老化,不能满足协调员要始终站在科技推广、应用前列的要求,应该为他们提供进修的学习机会,以更新他们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经验,推动农村科技事业的发展。另外,他通过多年农村工作发现,改革之初确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形式有些已经到了非整合不可的地步,特别是农村土地承租形式。以黑桥为例,绝大部分的耕地承租关系确立于1985年前后,以当时的局限,很难预测到今天的发展形势,集体土地效益极低,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也不符合北京发展都市化农业的要求,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作为农村科技协调员,周德禄同志始终站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信他未来在蔬菜栽培农机技术等方面会做出更好的成绩,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黑庄户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技术员李振友李振友,男,52岁,1973年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黑庄户乡万子营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任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他有着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使农业技术不断深化到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之中。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宗旨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李振友始终牢记这一宗旨,为了使全乡的农业能够有序地向前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他积极向有关专家介绍黑庄户的基本情况,同时协调各方关系,让专家对全乡农民种养植户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使他们的产品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他通过争取资金、加强对外联系为乡里的北京黑庄户观赏鱼养殖发展中心、大鲁店一村、双树北村、万西村、四合庄苗圃基地和定东科普园进行标准化认证。在工作中,他经常加班加点,查阅技术标准和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编制整理。当对有些技术术语和技术标准理解不准时,他就虚心请教技术监督部门和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使基地硬件与软件均达到了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的验收标准,顺利地完成了这六个农业标准化基地的验收工作,为乡农产品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作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如何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对于他来说责任重大。面对全乡种植业、养殖业的不同情况及部分农村生产队队长人选不稳定和落后的承包经营体制,他结合实际及时召开农业工作会布置各项农业任务,并且邀请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授课,面对面地为农民群众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同时,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在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申请到了项目资金,引进了林地间作和紫花苜蓿三叶草生物覆盖项目。现在,乡的经济林间作项目得到了市有关专家的首肯。他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积极协调资源,每年定期举办果树和观赏鱼养殖技术五期专题培训班,共有2000余名农民群众参加了培训。为提升观赏鱼养殖业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全乡观赏鱼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乡党委、乡政府提出的“保持农村稳定,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的目标,他多方争取资金,使水产科技入户工程在乡里得以实施。李振友的付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技入户共入户400余户次,每户检验水质24次,检查鱼病12次,提供各种水质检验数据3000余个,及时调节了水质,控制了养殖户不易控制的病情,减少了他们的损失。重点培养了40名养殖示范户,通过他们带动了100余户学习应用新技术,辐射带动面积1000余亩。示范户每人掌握了3项主推技术,并乐于向周围养殖户传授。示范户户均增收1.5万元,户均收入增加3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入户工作为国家农业部的重点项目,在乡里推广已经两年了。在此期间,他与科技人员每月两次到鱼池取水样,出具水质监测报告,为养殖户提供溶解氧、PH值等关键性技术指标,并根据各鱼池的不同情况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在水质监测的同时进行鱼病检测,将检测出的鱼病信息反馈给养殖户,及时进行鱼病防治,避免了凭经验养殖而造成的损失。在争取技术支持的同时,向上级争取水质改良剂、鱼用消毒药等物化支持,免费向养殖户发放物化用品折合人民币10万元。在农业标准化认证工作中,双树北村的爱宕梨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获得了市级优秀单位的称号。在工作中他还利用农业专家系统平台为乡农户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降低因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利用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为农户提供各种信息,发现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引进并进行推广,利用“221”农业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拓宽乡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农户与市场间建立起动态网络体系。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农户户均增收500元。

——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科科长马继红马继红,女,汉族,196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现任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科科长。自199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马继红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筛选与推广、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制定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中的操作规程、常规生产的技术指导、为基层培训科技人员等。由于工作的需要,长期以来,马继红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推广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及时了解新品种、新技术、农业发展方向等最新动态,为引进并应用不断更新的新品种、新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与乡村及农业企业科技人员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1990年8月至2002年3月,她在原朝阳区农科所工作期间,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工厂化农业项目朝阳分项目朝来农艺园建设的实施工作,主要完成了小麦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法的研究与应用、小麦玉米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小麦玉米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小麦玉米管理专家决策系统技术、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几十项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她在朝阳区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工作期间,主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北京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朝阳示范点的实施工作。同时,在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服务模式,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采用信息科技手段,以真正为农村、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农村、农民为主体,适合朝阳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思路。并在领导的指导下,带领科室人员努力实践,平均每年引进新品种10余个,推广应用新技术10余项,使全区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对推动朝阳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带领科室人员制作了“朝阳农业智能信息网”,创办了“信息与技术”期刊,并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科技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促进了区、乡、村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2006年8月至今,她在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工作期间,延续2006年上半年的工作,主要实施了奥运蔬菜引进与安全供应的研究、蔬菜百村工程等科技项目,共引进蔬菜新品种100余个,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朝阳区种植的奥运蔬菜品种38个,其中,茄果类15个、瓜类13个、叶菜类8个、芳香类2个。同时,开展了无土育苗、长季节栽培、有机栽培、轮作倒茬、棚室栽培温湿度调控、反季节栽培等6项配套技术试验与示范。示范应用了蔬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等。在实践中,马继红采用“技术先导、品种搭桥、项目带动、科技入户”的推广模式,在全区推广了黄瓜品种北京203、204、迷你二号;番茄品种推广了抗线虫一号、二号,佳红5号,佳粉18、19号;樱桃番茄推广了京丹系列、绿宝石、彩玉;茄子品种推广了京茄系列等特色品种。马继红还积极组织全区农业园区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共开展了菜田基金项目、奥运蔬菜基地筛选、面源污染示范区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建设等4类项目申报及实施工作,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业园区基地生产管理水平。在推广方法的应用上,马继红以实施在北京市农业局蔬菜处所立朝阳区蔬菜培训项目为重点,采用集中办班、巡回讲座、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针对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等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组织开展了技术培训,使基层科技人员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配合北京市农业局进一步做好控制大气污染工作,优化美化朝阳农村生态环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迎接奥运盛会的召开,马继红还组织实施了生物覆盖项目,完成生物覆盖种植任务300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紫花苜蓿、二月兰、药材等。通过实施该项目,在林间选种多年生农作物,避免冬季地表裸露,抑制扬尘,优化美化环境,同时还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她和同事一道初步建立了全区土壤监测系统,摸清了耕地质量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农田管理水平,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认真开展了农情调查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十几年来,马继红先后荣获市区级各类奖项10项,发表论文6篇。另外,在1999年由朝阳区农委和朝阳区农林局共同组织举办的农林科技人员“四个一”(立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写一篇论文、培养一名技术员)评比活动中,荣获第一名。2003年荣获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2005年度朝阳区“五个好”党员标兵,2006年被评为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马继红获得的业务奖项主要有:1993年,“小麦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法的研究与应用”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小麦玉米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998年,“智能化管理在我区小麦上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农业局系统技术改进奖三等奖;1999年,“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的推广”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999年,“小麦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建设”项目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经济型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的示范与推广”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生态高效林地间作示范与推广”获朝阳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经济型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的示范与推广”获北京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三等奖;2005年,“生态高效林地间作示范与推广”获北京市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在工作中,马继红认识到:作为协调员,自身的知识水平还有限,需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她建议有关部门为科技协调员提供适当机会以便及时了解到有关新品种、新技术的最新信息,组织科技协调员外出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及工作经验,举办各类培训班,为科技协调员配备先进的信息设备,并提供上引下联的平台,同时希望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

——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淡水养殖助理工程师王淼晶王淼晶,女,37岁,现为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淡水养殖助理工程师。从参加工作至今18年,主要从事水质监测、水产养殖技术及名优水产品引进推广、区内水产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及水产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等项工作。1992年,王淼晶参加的“朝阳区水质监测推广项目”获朝阳区科技推广项目一等奖,该项目是在朝阳区10家养殖面积200亩以上养殖场建设初级实验室,通过推广实验室检测技术,提高了区养殖场的科学养鱼水平,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2000年,她参加的“鲫鱼精养技术的开发与推广”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推广鲫鱼集约化技术5000亩,总产鲫鱼90万公斤,总产值1448万元,促进了朝阳区“三高”渔业的发展。2001年,她参加朝阳区鱼种场申报市级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主要负责标本室、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操作员的培训。2003年,她负责水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主持了北京市水产安全质量中心朝阳实验室的改建,同年该实验室以全市第一的考核成绩,通过市农委、市农业局的验收。该实验室建成后可以对朝阳区渔业生产、经营中水生动物疫情动态进行监测并提出防治建议,防止爆发性鱼病发生;可以对朝阳区进出的水产品,尤其是朝阳水产科技园生产出的水产品、水产苗种进行检验,保证将危害水产业的病害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水产品阻挡在门户之外。2004年,她先后参与和主持了4个项目:1、参与了水域使用证的发放工作,获得了市农业局颁发的“水域养殖证发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参与了农业“七大体系”调研,重点调研了朝阳区水产动物保护体系和水产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情况。3、参与禽流感防控工作,获得了朝阳区政府颁发的“防控禽流感先进个人”称号。4、主持承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渔业养殖水体水质净化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工厂化试验部分,通过对水产科技园工厂化养殖车间9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进行水质净化系统的改造,达到试验池饲料系数降低7%,产量增加15%,每平方米增收154元。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05年,她主持承担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科技入户项目”观赏鱼部分。在该项目中共选择了30个科技示范户,面积366亩,占全区观赏鱼总水面的7.2%,养殖品种主要有锦鲤、金鱼、草金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主推技术与主推品种,为示范户建立了专门档案,并且争取资金6万余元,为养殖户无偿提供水质监测和鱼病诊断技术服务,无偿进行技术培训、免费发放技术资料,书籍、光盘、赠送水质分析盒和水质改良剂等。2006年,她参加了黑庄户乡观赏鱼养殖发展中心市级良种场认证工作,主要负责标本室、实验室、档案室建设,实验操作员的培训,及原始记录的整理工作,同年11月发展中心通过市农业局专家组的验收,批准为市级宫廷金鱼良种场,并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同年,她还参加了黑庄户乡创建国家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项目,主要负责黑庄户乡生态健康养殖工作的总结与计划的撰写工作。2007年1月黑庄户乡通过农业部专家组的检查验收,获得了“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的称号”。2006年至2007年,她主持了朝阳区名优观赏鱼引进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以科技入户方式实施,在项目中,她多次带领技术指导员到基层调研,了解养殖户的技术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入户指导方案。在工作中提出指导员入户指导应在各有侧重的前提下分组分片进行,解决了一对一指导有时解决不了问题,提高了指导效率。每次水质检测报告出来后,她都结合入户时的情况进行综合水质分析,在检测报告上写出水质评价意见,需要进行水质调节的池塘注明换水方法及数量,需要治疗鱼病的将鱼病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法也都标明,这一做法得到了示范户的好评。为更好地宣传推广观赏鱼养殖新技术,她从报纸、杂志摘录新技术资料,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编写成技术资料印发给养殖户。

——黑庄户乡大鲁店一村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胡雪胡雪,女,23岁,本科学历,2006年7月被分配到黑庄户乡大鲁店一村担任村主任助理职务。半年多来,她积极参与到村民的生活之中,帮助大部分养殖户改进技术,千方百计帮助村里的领导和村民分忧解难,培养村民信赖科学、依靠科学养殖意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还没上任时,她已经对大鲁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大鲁店地区有享誉京城的观赏鱼养殖特色产业,2006年又成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带着新毕业生特有的青春热情,她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之中。一切都收拾妥当后,她便开始深入当地的养殖户中。每天按照党支部和村委会提供的养殖户名单深入走访。她了解养殖户们以往的养殖和实用技术情况,参观鱼池。通过近一个月的入户走访,她了解到,每家养殖户基本上都有几十亩的养殖水面,但是每年的效益并不是很高。其实这些养殖户依托着黑庄户观赏鱼养殖中心,应该有很大的经济效益才对。为何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呢?通过村委会的帮助,她找了两家固定的养殖户,深入其中定期查找原因。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比较,她发现问题出在了养殖密度上。村里的养殖户大多数比较重视产量的,所以,他们会在坑里投放很多的小鱼苗,只要这些鱼苗不发生什么疾病,出坑上市前是不会再倒坑的。胡雪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和养殖专家联系,得知养殖密度与金鱼的年龄有关,与池水的深度也有关。一般情况下,一龄大的金鱼占10升水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村里的养殖户总是认为在坑里多养点没关系,还能有更多地收入。殊不知,这样金鱼的质量却在无形中下降了。她把这个信息及时传递给了养殖户。今年年初,已经有两家养殖户开始采纳她的意见,按照合理的养殖密度饲养金鱼,提升金鱼的质量。现在看来,这种养殖方式的效果非常不错。他们决定明年继续实行这种养殖方法,更多地养殖户也想明年试试这样的养殖方法。在固定两户中开展“调查”的同时,她也思考和尝试帮助养殖户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她从加大宣传优良的养殖技术做起,积极发挥农村科技宣传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去年年底,在乡政府的大厅里,她遇到了来黑庄户宣传水产养殖的宣传队,她认真地保留了宣传资料。回到村里,胡雪把对这些资料仔细研究,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在新年到来前,把养殖良需要的技术资料送到了养殖户手中。平时不是很忙的时候,她就在网上查找关于观赏鱼养殖技术的资料或者新闻,不定期地把技术和新闻整理成册,送到养殖户的手中。这些养殖户开始不是很看重这些材料,觉得这些东西不实用。她便鼓励这些养殖户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亲身体会科学养殖的好处。很多时候,她会主动问这些养殖户有什么技术上的困惑,回去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看着村里的养殖户渐渐开始重视科学,科学养殖的意识越来越浓,更坚定了她为农民服务的决心。2006年,大鲁店被确定为朝阳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乡里加大对观赏鱼产业的扶持力度,拟在2007年建立一个关于观赏鱼的商务网站。胡雪把村里养殖户资料仔细地梳理了一遍,深入挖掘村内观赏鱼的悠久历史,整理成文。另外,她还把平时的水产养殖技术分别汇总整合,将这些资料交到乡里,希望这个网站在促进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在更多的养殖户中推广有所帮助。当新农村建设在大鲁店全面铺展开来的时候,胡雪也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来大鲁店报到时,正赶上新农村建设中的上下水改造工程预备启动。第二天,她便参与到了村内上下水管网的草图准备工作之中,负责数据记录和绘制草图。顶着北京七月狠毒的阳光,他把整个村子走了两遍,同时要记下测量数据,还要把不熟悉的地理参照物记录清楚,按照记录的实际情况制作了村域内上下水管网草图。制作过程中,只要稍有模糊不清的时候,她就请村委会里对村内情况比较熟悉的大爷带她到村里再走一遍。终于,用两天时间,草图制作成功,并且一次性通过测试,成为正式图纸底稿。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她经常到村里拍下很多图片资料,同时向村民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她平时读了很多和新农村建设有关的法规和政策,经常主动找领导聊天,吸取在农村基层的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和领导一起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展的同时,很多历史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往往在当时就比较难以解决,才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这时候解决,面对的当然是一个烫手的大山芋。姥爷的一句话让她记住很多年: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书记也很同意这个解决问题的原则。在实际解决历史问题时,也是本着这个原则进行协商的。虽然她自己的力量有限,但是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值得赞赏。通过近十个月的农村生活磨砺,她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到农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相信不久之后,她会有更新的成绩,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盏地区科技副职、朝阳区科协副主席谢国卿谢国卿,男,56岁,本科学历。1997年5月,受中国科学院委派,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赴金盏乡任科技副职工作,至今已经十个年头。十年来,依托中科院所,谢国卿努力在市、区科委与金盏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架设沟通的桥梁,积极协调相关科技部门,充分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为科技“兴乡,强企,富民”和金盏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宣传金盏,宏扬乡域文化,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初到金盏乡,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熟悉,结合当时都市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在乡党委的支持下,谢国卿首先从塑造乡域形象和文化创意宣传入手,组织中科院地理所、人民画报社,北京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的学者、记者,先后编写了以“美丽的金盏乡”为主题的图文并茂的中英文版的宣传画册和招商引资项目的系列文字材料。录制了“美丽金盏乡”对外宣传录像片和大量的素材带。在上述基础上由北京电视台编播了“今日金盏乡”、“金盏特色淡水龙虾养殖”、“金盏蟹岛绿色生态产业园”等专题节目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台进行报道。这些素材和照片,又延伸到朝阳商务节和多次大型科普宣传,以及在朝阳农艺园、劳动人民文化宫、全国农展馆、锦绣大地等都市农业成果展示中使用。后来又帮助金盏郁金香花园、蟹岛、化工厂、三金鱼养殖公司、畜牧公司等企业,以及东坝乡政府、崔各庄乡政府做了宣传录象片和画册。同时又请北京日报、新华社、花卉报、科学日报、科学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通过系列的创意宣传活动,金盏知名度提升了,引起了世人关注和诸多商家的兴趣。随后,金盏汽车公园、郁金香花园温泉度假村、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绿岛国际烟湖俱乐部等一些企业纷纷落户金盏。谢国卿还编创了“歌唱美丽的金盏乡”、“朝阳的明天更辉煌”、“郁金香花我家乡的花”、“科技工作者之歌”等歌词(由农民作曲家孙启金谱曲),其中前二首被评为朝阳区建区40周年征歌二等奖。新近,这二首歌在朝阳区文化局组织的原创歌曲大赛中评为特等奖和三等奖。而科技工作者之歌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二等奖。宣传金盏,歌颂朝阳,让众人喜悦,世人看到,“金盏郁金香千里,蟹岛春色迷人醉,都市农业丰硕果,京东朝阳染金辉”。金盏大地风光绣,朝阳的明天更美好。二、开展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带动地方产业发展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项目人才在上世纪90年代,朝阳区根据北京市农业区划要求,提出了都市农业建设38字方针,而金盏乡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是实施都市农业建设较早的乡镇之一。谢国卿积极帮助引进技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成果和人才早在1998年,金盏乡就提出了都市农业项目——金盏郁金香花园的建设,这对金盏乡来说是个新课题。但是中科院扶贫办公室在“八五”期间就在河北滦平引进荷兰郁金香种球,进行引种栽培研究,已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谢国卿就将这项研究成果引进转化到金盏郁金香花园建设项目中,并请中科院滦平科技示范基地的专家执笔,编写了立项报告和可行性报告。同时在区科委建立了科技项目,获得科技经费300多万元。项目确立了,怎么实施?由谁来实施?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与此同时,金盏都市农业项目——畜牧公司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和蟹岛绿色生态产业园区,也在建设生产中,同样也在区科委建立了科技项目,并累计取得科技经费200多万元。为此,谢国卿和杨总先后到北农大、北林大、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校等,为郁金香花园引进13名大、中专学生,为蟹岛引进5名大中专学生,为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引进一名大学生。科技成果和人才引进,给金盏都市农业建设和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金盏都市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行专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在占地近400亩的金盏郁金香花园中的陆地和两栋美国胖龙公司生产的10000平方米的现代花卉生产大棚内,要种植100多万株郁金香、风信子等花卉,这对园区领导者、管理者、大学生和工人,都有一个专业和技能培训问题。谢国卿开始出谋划策,培训首先做到5个落实,即计划、内容、讲师、人员、经费的落实。根据不同需求,分不同层次,进行企业管理、球根花卉栽培、龙虾养殖、电脑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管理者和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为金盏郁金香花园建设发展积蓄了后劲。郁金香花园培训项目,列入北京市教委十大培训项目之一,并被北京市教委和朝阳区教委评为优秀培训项目,谢国卿本人也获得了培训项目先进个人荣誉。——组织花卉销售和人员来园参观在郁金香花园开园的前两年,谢国卿亲自带领郁金香花园的销售人员,通过莱太花卉和联络其它途径,将几十万盆郁金香花卉销售出去。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花园效益,每到4-5月间,亲自到朝阳区各中小学校,以及中科院各研究所等单位组织人员前来花园参观。——引进新优品种在中科院遗传所马江生副研的帮助下,先后帮助金盏林业科技站引进名品月季、藤本月季、中华圣桃、美国彩叶树、国花牡丹、芍药、牡丹石榴、美国和英国地被石竹等新优绿化观赏植物品种。其中引进地被石竹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的新品种,获朝阳区科委一等奖和农业部优秀奖。2实施科技项目,促进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金盏乡是朝阳区都市农业建设重点乡、朝阳区可持续发展示范乡,因此,科技工作重点放在都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金盏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工程项目上。依托中科院所在相关学者、专家的帮助,谢国卿提供了诸多科技项目(例如“数字金盏建设实施”、“金盏乡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奥运新优绿化苗木花卉引种、训化、繁育技术研究”、“郁金香花园建设”等)的研究报告和可行性报告的立项支持。其中有些重大科技项目报告和总结、均有他本人执笔完成。据不完全统计,1998-2007年间,金盏乡共建立科技项目48项。其中市科委10项,市科协1项,市乡企局(彩虹工程)3项,市教委1项(培训),市农委1项(标准施肥),区科委23项,区科协4项,区教委3项,区农委1项(生态旅游),区信办1项(电教室)。科技项目经费达1500多万元。通过上述科技立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而这些科技项目建立与科技成果的取得,又有效地促进了金盏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了产业发展。2001年3月,郁金香花园劳动素质培训项目(“郁金花香满京城,科技培训硕果丰”)获市、区教委优秀培训奖;蟹岛农业科技园区获朝阳区科委两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乡畜牧水产公司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获朝阳区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在全国第二届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获金奖;2004年乡林业科技站引进的地被石竹新品种选育,获农业部全国第五届花博展览会优秀奖,同时被朝阳区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朝阳区金盏乡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被朝阳区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3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2003年,金盏乡在朝阳区科委建立了金盏乡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研究项目,同时在北京市科委建立了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谢国卿亲自主持和参与了上述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和最终结果的完成。2004年,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毛汉英研究员和4名博士的帮助下,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了《朝阳区金盏乡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朝阳区金盏乡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这两项规划的制定,为金盏乡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其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水土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奋斗目标,这有利于促进金盏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4构建信息平台打造数字金盏基于农村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信息化的原则,早在1998年,谢国卿就协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信息室编写了金盏乡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报告,之后在2002年又组织编写“数字金盏”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区科委和区信息办建立了科技项目,得到了区科委和区信息办的经费支持。2003年,金盏地区投资30万元建立宽带局域网,连通了“朝阳区政务网”和“国际互联网”。2004年,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搭建了金盏地区内外互连的信息平台,乡机关已经实现了网络信息传输和网络办公信息化。同年,金盏地区在朝阳区信息办的支持下,投资30万元,增加了HP服务器一台和25台网络计算机,建立了金盏乡网络计算机教室,开办了五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政务学习班,培训人员100多人次,培养了许多乡域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此外,还建立了政府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的网络信息系统、监控系统,LED电子显示屏系统及触摸屏查询系统。金盏又实施了电子科技创安工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电子监控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建立了金盏地区监控工程系统。这些电子信息建设,为“电子政府”和“数字金盏”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发挥科协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普活动金盏的科协工作始终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注重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构建和谐乡村,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为现代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谢国卿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协助建立科普网络组织金盏乡建立了科协组织,由乡党委书记兼乡科协主席,科技副职任副主席。同时,由乡科协牵头,明确每个村的大学生村官,作为乡内科技协调员,同时又与乡文教科联合运作,建立科普宣传队伍,形成了全乡抓科普,村村做宣传,人人参与科学普及的良好氛围。2以人为本,联合培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科协的工作宗旨是以人为本,关键是组织协调,重点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针对乡机关的工作特点,谢国卿结合乡各科室专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科室的资源,与乡组织科、经济科、规划科、计生文教科、社保所、文化服务中心等相关科室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开展科学普及活动,通过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